第 12 期 平凡的人,非凡的境遇 宣教的工作往往會對宣教士的生命產生許多的影響。 神卻透過宣教士非凡的境遇,叫世人看見祂何等偉大、配得尊榮。
目錄contents 差傳透視 平凡的人,非凡的境遇 離家 3 一粒麥子必須死 6 過去在國際主僕差會服事的十年期間,我有機 下到井裡去 10 會目睹或聽聞跨文化宣教工作對世界各地宣教士所 過渡期的片段 12 帶來的影響。當然,影響有好的,也有壞的。消 被驅逐? 14 极方面有:婚姻的破裂、遇到嚴重交通意外、被殺 高壓鍋裡的生活 17 害,甚至是離棄真道……。當然也讀過許多令人感 離開……放下 20 動、振奮人心的故事,讓我看到宣教士的信心、勇 事工的連體嬰 22 氣、決心和愛心;有人遭受恐怖份子丟手榴彈襲擊 而受傷,復元後仍然回到同樣的教堂服事;在最抗 回應表 23 拒福音的地方,有人藉著宣教士的禱告得醫治;患 癌的宣教士接受治療後,仍然回到宣教工場繼續他 消息與代禱 25 的工作;在偏遠地區服事的宣教士,無法回鄉參加 父親的葬禮……。 舉目看田 自由之地~哈薩克斯坦 26 然而,我們在閱讀宣教士可歌可泣的故事 時,若只把焦點放在宣教士身上和他們所做的 宣教漫畫 32 事,也會帶來危機。我們會忘了人只不過是神手 中的器皿而已。正如我們在欣賞一幅名畫的時 國際辦事處 >馬來西亞 候,我們讚賞的是畫家本身的才華,而不是他所 各地區分會 >澳洲、加拿大、 採用的是怎樣的畫筆。 英聯邦、歐洲、香港、印度、巴西、 蘇格蘭 & 愛爾蘭、南韓、德國、 同樣的,在宣教的工作上,宣教士所做出的 馬來西亞、荷蘭、紐西蘭、新加坡、 犧牲,其實是指向他們背後偉大的神。透過宣教 瑞士及美國。 士所面對的種種困難,他們展示了神所配得的尊 榮。還有什麼會令他們心甘情願的冒著生命危 馬來西亞分會執委會(董事會) 險、讓槍指著他們的臉、放下病痛的父母、奉獻 主席 >張德志 Philip Chang 他們生命給一個隨時都會驅逐他們出境的國家, 副主席 >黃优瓊 Vicky Ng 或委身于一份沒有“錢途”、沒有晉升機會、 醫療顧問> 謝進誼醫生 Dr. Jenny Cheah 通常也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不是因為他們很偉 董事 > 練福源醫生 Dr. Lian Fook Nyean 大,而是差遣他們的神。 李國裕 Lee Kok Joo 姚寶花 Yeow Poh Wha 本期的每一篇文章,就像一首又一首頌讚上帝 Lim Teck Chuan 的詩歌。主要是要叫世人看見,神在人生命的工 作,讓人心裡對上帝產生感恩、口裡發出讚嘆。因 辦事處同工 為「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 總幹事 >區錦華 Joshua Aw 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 人事主任 >邱靜儀 Janelle Khoo 二10)因此,我們決定把作者匿名,讓讀者單單把 財務主管 >葉乃綺 Iak Nai Khee 焦點放在神的身上,把榮耀歸於神。 中文事工 >何依玲 諮詢編輯 >黃穎穎 如欲轉載本刊文章,請先與本會聯絡及註明出處。 編輯 >何依玲 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文責由作者自負, 校對 >豆豆/何依玲 其論點不一定代表本刊的觀點。 翻譯 >羅秀楹 設計 >Impetus Concept 承印 >Thumbprints Utd Sdn Bhd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 馬來西亞分會通訊處 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 P. O. Box 13002, 50769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603 7872 9029 Fax 603 7872 9028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www.interserve.org.my
差传 離 家 03一個平凡僕人在異地的生活 當我回想起,我當年告訴上帝:“是的主,我在這裡,請差遣 我。”之後的時間,那是充滿挑戰的三年,同時也是一段讓我看見上帝 每步與我同行的路程,無論如何我都不會選擇到另一個地方。即使是當初 是在禱告中掙扎才順服的相信祂的帶領,即使當2008年從祖國登機飛往 工場,最大的掙扎都是離開我最心愛的侄女們。 我心裡有場爭戰,掙扎著要做當做的事,想到順服上帝就表示我要離 開對我非常重要的侄女們和家人。然而,心裡的聲音告訴我,我的侄女生 命中大多數的時間都有我、愛他們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而那些我要服事 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孤苦無依的,他們的未來黯淡、沒有希望。要是你打 算閱讀一篇有關一個完美無缺的宣教士毫無遲疑的領受和順服祂聲音的文 章,那這篇就不合你的口味了。我,一個在工場上最平凡的人,是上帝的 恩典和愛帶領我走到如今。 說願意,的確是一個爭戰。我花了二十年才終於踏上征途。在我願意 順服的那一刻,當時我的生活很少風浪,我並未預備好迎接即將會影響我 和家人的事,然而上帝是信實的。
04 Bigfoto.com 2009年,在我決定上工場不久後,參加為宣教士而設的跨文化訓 練之際,第一枚炸彈臨到我和家人,我哥哥被診斷患有晚期鼻咽癌。 看著哥哥被療程折磨得不成人形,讓我於心不忍。我心裡悄悄的有了 愧疚感,我覺得他患癌,也許是因為我決定要事奉上帝才發生的。我 向上帝發出一個不可思議的祈求,求祂拿走哥哥的癌症加在我身上, 但祂沒有應允。然而上帝充滿恩典的帶領我們熬過這件事。 在工場的第一年,我珍惜和喜愛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享受學習 當地的語言和文化,同時也為該國的貪污、窮人、邊緣群體所受的壓 迫、牽掛哥哥和他家人及許多未知數,我面臨情緒上的掙扎。當家人 為母親籌備七十歲生日驚喜,我仍然記掛哥哥的情況。下一個打擊這 時出其不意的臨到。母親被診斷患上晚期癌症。原本應該興高采烈 回來為母親驚喜慶生的回程計畫,提前了五個月,我疲憊的坐在飛機 上心裡吶喊著:『這件事不應該發生!這趟回程並未在我的計劃當 中。』母親不曉得我得悉她的檢驗結果後決定回來,當我到家並靜 靜的坐在她身邊時,我那獨立、堅強的母親驚訝的轉向我,並說: 『你為什麼回來?你不應該回來的。我沒事,你在那裡有工作要做。』 然而她是哭著說的。我印像中從未看過母親流淚,她的反應讓我確定, 母親和家人需要我在他們身邊。
05 回家的頭三個月,有人質疑我暫別工場回家、自己離開事工、團隊 和所服事的孩童,因此我感到挫敗。可是上帝透過身邊的人讓我知道, 當時我做了對的決定,如今回頭看,我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服事那永遠 希望把最好的留給孩子的母親。看著我哥哥,那位曾讓母親強忍著心痛 和心碎,握著他的手;也曾讓母親必須哄他喝下一杯牛奶作為他每天 唯一一次進食的哥哥;一年半後我目睹了他們兩角色交換,哥哥得哄母 親,遍尋可以討好母親味蕾的食物,使她能吃點東西,好讓她能有力氣 撐下去。儘管如此,上帝一直都是奇妙的安慰和醫治源頭,因為每次我 都必須帶著沉重心情與不捨離開正經歷難關的家人。每次登機,我都感 到難以置信的平安並且覺得連我自己也不察覺的重擔從肩膀被挪去,這 只出於祂。祂讓我肯定這裡祂要我在待下去的地方。我相信當祂呼召, 祂會給我們平安和力量來面對一切。哦,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事情還是 會變得艱難。上帝不曾應許生活會如童話故事般,沒有考驗、掙扎、傷 害和破碎的夢。家裡的壞消息會在我服事孩子們時傳來,而我必須讓臉 上仍保持容光煥發和堅強,避免讓自己的事對孩子和當地同工造成負 擔。祂曾讓平安臨到我,又透過我在街頭服事的人,在我最需要時給我 祂安慰的話語。這樣的情形發生了好幾次,我渴望同樣的平安也臨到我 那與癌症搏鬥的哥哥,並且讓他也擁有因認識神而擁有的平安,然而如 今這些都還沒發生。可是我會繼續禱告,相信及盼望。 回顧過去這三年,考驗讓我們擁有與上帝更親密同行的特權。祂是 我的力量。雖然我不知道前路如何,我知道祂將永不撇下我,並且知道 我現在應該待下去的地方就是此地。我經歷了祂對我和家人的愛與信 實,我知道祂與我同行,甚至在我跌倒時扶助我、拉我一把。您們當中 若有曾讀過我的通訊的,或許比較專注於我筆下的掙扎,然而我想要與 你們分享的,是祂在歷程中教我的功課,祂的恩典以及祂如何帶著我走 過這一切。哦沒錯,相信我,我曾多次跌倒,無數次把學到的功課拋諸 腦後,但上帝滿有恩典。願一切榮耀歸於上帝。
差传 一粒麥子 必須死 國際主僕差會的一個宣教士家庭 在南亞事奉幾年後被要求撤離。 這是他們的反思。 06
07 敬畏神的人“必不怕兇惡的信息”(詩篇112:7)。 某天早上讀到這段經文,促使我和妻子在想,當天會有什麼壞 消息?僅僅數小時後,我手裡便握著一封政府寄來的信,指示我14 天內離開。再過幾小時,妻子和我們的穆斯林家庸在醫院裡,家庸 被告知自己患上急性血癌,若是她要有生存機會就需要緊急(而且 昂貴)的治療。果然是壞消息! 這是神要我們爭戰(如聖經上那堅韌不拔的寡婦)並在我們的 簽證問題上看到勝利的時候嗎?神帶領我們來到這個地方13年,我 們愛這的地方並以它為家。我們的兒子剛轉到一所他們很喜歡的學 校,事工(經過5年後)似乎也逐漸明朗,並且出現了我們未曾見 過的契機。不久前才經歷了上帝的神蹟,讓我們解決了一宗針對我 們一項重要企畫的伊斯蘭法裁決問題,這肯定不是離開的時候!然 而我們所有企圖扭轉結局的努力,無論是血氣或屬靈的,都付諸流 水。我們被告知,有我的負面安全報告,甚至說我是危險人物。身 居高位的朋友試圖運用他們的影響力,可是徒勞無功,我們已經無 計可施了。許多人禁食禱告,但沒有任何改變。然而在其中,我們 卻感覺到神似乎在向我們說話。 神提醒我們關於拉撒路的故事。耶穌說拉撒路必須死,才能讓 祂得榮耀。神提醒我們,耶穌說一粒麥子必須落在地裡死了,才能 結出許多籽粒來。當然耶穌當時主要是針對自己說這番話,但我們 開始意識到,我們的夢想、希望以及計劃必須死,這樣才能結出許 多籽粒。如果要結出許多籽粒,我們在這國家的出現必須終結。
08 於是我們便在倉促中,嘗試把最珍貴的東西放進行李,向每一個人告 別,進行事工和活動的交接,預備自己和孩子們迎接巨大的變化,但似乎 沒有一樣做得好。我們是帶著茫然和迷惘回家的。穿梭於親友之間,3個 月內搬了20次家,嘗試分辨神要帶領我們走的下一步是什麼?是何處?人 們歡迎我們“回家”,儘管我們的“家”其實是那個剛離開的國土。許多 人鼓勵我們說“回來真好”,即使我們並不覺得好。 我們的離開是神的旨意嗎(就如我們的穆斯林朋友說的)?是不是神 要把我們挪到“更好”的事上(就如許多人嘗試鼓勵我們的)?我不肯定 祂的主權是不是這樣操作,但我們知道的是,祂習慣對破碎進行救贖、對 失落進行重建以及從混亂中帶出榮耀和美麗。神介入我們世界的混亂,並 從中建立奇妙之事。 這一切並非一夜之間發生的。我們依然很想念我們的“老”家,為遠 離的朋友和曾參與的事工深感悲慟。我們經常渴望回到神在那裡的工作 中,即使那裡並不安全。我們也不完全確定祂要我們在未來幾年做些什 麼?還有祂當下要在我們裡面及透過我們成就些什麼?當麥子跌落地上 死了,你並不會馬上看到籽粒,看起來是如此絕望和貧瘠的時期。可是後 來,盼望的跡象隨著綠芽長出,那是會結出籽粒的應許。
我們目前在英國, 以少數族群的身份在一個社區裡服事, 這裡的穆斯林比基督徒多, 我們過往的經驗(好或壞)都成為了釋放關係和開啟門的鑰匙。 也許以後神會帶我們回到海外, 或許祂會在這裡使用我們, 又或許兩者皆是! 我不確定我現在已經看到籽粒結出, 但我們相信神話語的信實與真實, 我覺得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綠芽了…… P/S. 我們也為家庸的情況良好感恩,有匿名人士提供她醫藥費, 醫生也因著她對療程有神蹟般的反應而提早結束她的化療! 09
差传 一如位何國挑際戰主與僕擴差展會她宣的教信士心反。思海外事奉 10 下井到裡去我我『丈我並我用夫這們沒這們你也緩些的有也經最許緩日水要包歷大它下子泵放含了的在到,又手在長力附井我壞的我時氣屬裡們了念們間抓細(在;頭那停緊則頭這我。四電!內朝又們十,就?下熱的多以在!又廁年及我)潮所前五腳要濕塞的天踝修的了婚從上理東。約又邊下南之深!面亞中又不的暫嗎髒要管時?的放件的井手時家裡!,接取』待水客。人。
11 其實……它也許真的被包括在內!當時年輕有活力的我們常常 計劃出國到發展中國家居住及建立我們的家庭。然而時間過去,我 們發現自己的活力被導引至在澳洲服事露宿者、濫用毒品者以及人 格障礙患者。我們是蒙神恩典與憐憫的不配者,雙方都“走過死蔭 的幽谷”然後復得康健。我們相信這是為了讓我們能服事——在澳 洲,然後在退休初期前往一個以穆斯林佔大多數的國家。 當一名『白髮游牧民』*(grey nomads)遠離家鄉和家人而 『去』,意味著什麼?它始於一句『爸媽,去吧!』,還有『現 在就是時候了,趁你們還健康和自由!』我們這群成年孩子的一 番鼓勵,隨著一個個最可愛的孫子出世而顯得牽強,我們為彼此 之間相隔的距離感到悲傷。後來我們得知澳洲那可愛的房子被租 戶糟蹋了。在先後被地產經紀和保險公司遺棄後,我們把房子給 賣了。『爸媽,去吧!』變為『你們幾時回來???』 那麼,『來』又有什麼意涵呢?『來』東南亞乃是我們生命中 一個最具挑戰性和非凡的時期。它透過各種方式成就了夢想、異象 及那些幾乎被遺忘的預言。道成肉身的、處境化的住在世界上其中 一個最多未得之民的群體中,是充滿憤怒、挫折的嚴峻考驗 深刻的憂傷;然而也有融入當地後隨之而來的喜悅和盼望。我 們從舒適和獨立,到超越我們所以為的極限。作為祖父母的我們, 學習如何再變成小孩:無助、缺乏、甚至有時候是破碎的。身為當 地的少數群體,在與我們的親友如此相異的語言和文化世界裡成為 學生、鄰居和朋友。 這是我們在東南亞的『季節』。我們不曉得這個季節會持續多 久,然而若少了它,我們的生命便會少了色彩、見識以及淺嚐天堂 的滋味。畢竟,所有語言群體都會在那裡。那麼多的未得之民,要 是我們不先『去』,他們又如何能認識這不可思議的佳音呢? * 指澳洲的退休人士,長時間自立的在國內旅行, 特別是駕著大篷車或汽車上路的退休旅人。
差传 過渡期的片段 作者在巴基斯坦事奉多年後最近離開了。 這是她回國後的即時反應。 我們快速展開行動——寄居朋友的家直到能 入住自己的房子——為孩子物色學校;在醫生們長長的候 診名單上等著就診;為我那欠缺衣衫的孩子們添置衣物; 註冊車子;每天往二手商店搜尋家具;在一月終的大促銷 中購買床單、枕頭套及毛巾;並且在這個孩子不熟悉的地 方,把還在適應時差的他們隨時帶在身邊。 別問我關於孩子的飲食——他們只想要小扁 豆和飯、蒜頭辣椒醬、雞蛋和煎餅。但我們寄人籬下,因 此我只能期盼孩子們能懂得感恩、滿足、自願不挑食。 明媚的夏天是一大享受——孩子們發現了從 石頭躍入冰冷河流及海浪的樂趣,還有炸魚薯條和Tip Top 雪糕。我們每天總會去河邊或海灘……單單與孩子在一起 的時光。 這裡的人參加週間禱告會,禱告會座無虛席;我在神的 榮耀邊陲起舞,讓自己沉浸在祂的榮耀中,不再跨進一步 但知道自己的位置尚好。 這是目前的生活。我想我正在度過自己的每個今天,然 而卻不是真的完全處在當下——我的狀況聽起來是多麼搖 搖欲墜!! 12
Kathryn Cooke (Is Aus) 處理日常的現實生活,要用哪一家垃圾處理公司?如何調整 13 抵押?要用哪一個互聯網的連接服務?哪一家超市最超值? 舞蹈課安排好了、足球俱樂部報名搞定了、圖書館借書卡 申請了。我們家第一天迎來放學後到訪的孩子的朋友。哦我忘 了——他們也留下來吃晚餐!可是你知道嗎?他們甚至連早餐時 間也出現。這就是日常作息。上課天成了一個星期最棒的日子。 朋友、享樂、玩耍、騎機車去學校的自由。我們最年長的孩子和 上帝的關係保守着他適應新文化和尋找自己的過程,我們為此感 謝神,我們也為這孩子在舊學校所學到的一切感恩。 我喜歡坐在教堂裡,人們選擇在這裡尋找在上帝裡面的定位 並盼望復興到來——並且讓我意識到過去五年僅離開過一次的巴 基斯坦日子如何耗盡了我——然而當時卻從未察覺。 我感覺到上帝把我們帶回來是要我們參與祂未來的計劃。然 而那些對我們已經告別了的人和回憶依舊在年日中來回穿梭。
差传 被 驅逐? 被驅逐出中東,不但沒摧毀這個國際主僕差會宣教士家 庭的服事,反而帶來好的改變。 我們被趕出中東——但如果他們讓我們留下,我們還會在那兒。為 什麼?因為我記得在2010年,我站在紅海邊的巨大的汽車影院熒幕前,和 一位初信的鄰居觀賞英國的世界杯開幕。我隨意問他,是否有朋友也加入 他的行列接受了耶穌。『哦,有啊。』他說,彷彿這沒什麼稀奇——不單 是他的男性朋友,還有他的妻子並她的女性朋友都與耶穌基督做了朋友。 那是美好的一天。 14-15
我們被趕出中東。在我們人生中的這七年,只賺了我在英國二十 分之一的收入。我們都曾病倒(感謝主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但也 看見神蹟般的醫治。我花許多時間為對抗貪污——我原本可以對這些抗 爭視而不見——學習以禱告來抵抗執政及掌權者。我們也曾流下汗水。 每天打掃不斷從沙漠吹進來的厚塵。朋友被綁架,然後被釋放。然而, 我們看到了未來——神國的來臨,荒漠裡的甘泉,齷齪的從塵埃中被搶 救出來和王子們同席。生命也曾受到威脅,卻也看見許多生命在肉體上 及在永恆裡得救。 我們被趕出中東——過去六個月,我們知道執法單位在盯著我 們,我們時時刻刻生活在壓力之下。我經歷過最驚悚的一天是,我接到 一通電話要求我到公園去見兩個男人:他們想要一本聖經。我不曉得他 們是否真的想要,或是警察,或是基地組織。我想如果我不去,這兩個 男人將會永遠下地獄,而我知道自己死後會去哪裡。所以我在毫無把握 再與妻兒見面的情況下告別了他們。結果那兩個男人是認真的!他們當 場就信主了。如今他們帶領一個小組——一個教會——在距離首都四小 時路程的小鎮裡敬拜神。 那是美好的一天。 神學院裡有關向穆斯林作見證的書籍會告訴你,穆斯林平均需要經過 三年的找尋,或25次與神的相遇後,才會選擇跟隨耶穌。明顯的,上帝 並沒有去上那些神學院,因為祂會打破所有規則!祂的家,正以前所未 有的方式在增長。 我們被趕出中東——但在這之前,我們剛好來得及讓英國副領事 和各種新聞網絡,看到我們在首都中一個最大的貧民窟的事工,我們出 現在光面雜誌和《紐約時報》。我們得以向他們展示我們教導的保健課 程,我們從簡陋棚屋中聘請回來的貧民,還有診所、藥房、疫苗。我們 永遠不會知道有多少孩童因著這些疫苗得免一死,但所有的辛勞似乎都 很值得。 那是美好的日子。
我們可以告訴你關於那個國家的美、溫暖的海洋、獨特的食物、鄰 居們難以置信的接待與幫助,或者是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有關神的功 課。我能告訴你關於我們曾同工的國際主僕差會的團隊,美妙的國際朋 友群以及共享相同異象和熱忱的志同道合之情——教會從未如此火熱。 然而最大的祝福並非外在人事。看到一位穆斯林男人因第一次經歷 聖靈而哭泣是一件奇妙的事,可是這並不比我自己直接經歷聖靈來得奇 妙。 當我們第一次去中東,我以為自己將會在那裡傳福音,幾個月後卻 驚訝的發現,神要的是另一件事。祂要我禱告——向祂說話。我發現我 無法靠自己逞英雄,更驚訝的意識到神差遣我到此,是為了要我更親近 祂。而當我與祂更親近,其他事情便開始發生。 每當有計劃被終止或預約被取消,我發現自己可以選擇發牢騷、沮 喪,或禱告。我經常在下午花幾個小時讀經、彈吉他(如大衛那樣)以 及單單聆聽神。這樣做有時候需要紀律,可是紀律漸漸被委身替代,而 委身最後轉化成欣喜。 我們在大約三年前被趕出中東,但是所學到的功課永久的改變 了我。我仍然向穆斯林作見證,現在我學會了怎麼做。 然而語言、文化、同理心不過是技巧上的優勢:有一件事比這些更 重要…… 神差遣我到中東是為了改變我。我感謝祂!祂在那七年當中給了我 永遠長存的禮物:更多愛,更多信心,更多能力,更親密的關係。 我們被趕出中東——但這對神而言是意料中的事。祂並不怕失 敗或錯過機會,祂現在呼召我到了一片新土地——英國——並且在此地 為我預備了更大的事。我們的共舞,是『神聖的浪漫』,是無比美好的 事…… 16
差传 高的壓生鍋活裡 與一深位化姐她妹對思耶想穌跨的文信化心的。生活如何增強 最近的週日晚間聚會中,有一名陌生女士坐在 我旁邊。在我做了自我介紹後,她發出連珠炮式的 問題:『你來這裡多久了?來自哪兒?在哪裡工 作?你的現在作什麼事工?』正當我禮貌的回答這 些常見的問題時,我訝異的感到一股強烈的反應湧 上心頭。我們的交談因著聚會的開始縮短了,我把 心中起伏的感覺壓下去,打算稍後再細察。 我發現自己對那位女士的問題有如此反應,是 因為已經厭倦被問在這裡『做』什麼,彷彿我正參 與一個計劃。我在這裡居住,而且通常令我感到最 重要、真實和可感覺到的,是祂在我裡面所做的超 乎任何祂透過我所做的。我只是一名宣教士,不 是一個『成品』——尤其是與神親近以及把我的神 學、呼召和目的弄清楚後,我現在在這裡是為完成 任務。我初到此地時跟『完成』狀態差遠了,而我 現在日漸發覺,自己依舊處於進展中。 17
18 Roydon Chesswas (IS NZ) 這段海外的時光最能讓我意識到神對我的塑造。我於大約八 年前抵達東南亞半島(Penasia),帶著興奮、期待和筋疲力盡!感 到興奮和期待,是因為到海外事奉本是我和丈夫從年少就渴望要 做的事;筋疲力盡則是因為,我們有三個幼兒隨行。才剛收拾行 裝把整個生活搬過來,我們一家先在首都住了九個月後,才又為 丈夫的工作搬到一個偏遠的南部小鎮。 搬到南部後我開始學習烹煮非常硬的肉類,最好的方法似乎 是使用高壓鍋。由於這裡具備環境中高溫、潮濕及氣壓的條件, 所烹煮的肉很快就變軟了。當我回顧那些年,感覺就有點像住在 高壓鍋裡面,氣溫與潮濕度(無論是字面上或比喻)常是極端 的,我因此經歷了各樣的考驗及挑戰。
我在那一個季節曾擁有許多美好的經驗和機會。儘管如此,我也 常被逼到極限,意識到自己窮途末路。在只有少數外國人和熟悉支援 的地方養育我的小孩是一個挑戰,即使我享受教導他們,也會有時恨 不得離開屋子或只是想要獨處,毫無干擾的度過幾個小時。炎熱和潮 濕使我感到疲乏,間歇性的停電斷水也加劇了我的不適。 我們令當地朋友們感到好奇,我因此為失去隱私而掙扎。丈夫頻 繁的出門使我感到孤單,也為看顧生病的孩子、無法操作的車子以及 那好像每次趁丈夫不在家就爆裂的水喉管而覺得責任很重。這些全都 是海外事奉者的尋常經歷,然而親身經歷有別於閱讀他人的經歷。 諷刺的是,這些困難的經歷反倒成了我現在最珍惜的事。重複 的、長期的被逼到牆角,促使我前所未有的尋求神。在獨處的避難所 中,我以嶄新的飢渴閱讀祂的話語。我被聖經裡那些熟悉的畫面所吸 引:日用的飲食、活水、我靈魂的錨、活水泉源、葡萄樹……我極度 渴望更深的經歷它們。 我也開始以嶄新的坦誠來禱告,問神究竟什麼是先尋求祂的國、 住在祂裡面,以及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祂。當我帶著禱告的心 默想這些事,深思自己如何面對每天的挑戰時,祂開始向我揭示我的 心有多堅強。我面對了自己的驕傲、恐懼和控制慾。我發現自己對於 軟弱是感到如此不自在,因此嘗試讓自己看起來堅強。這些都是痛 苦的覺醒,當時我感到混亂。然而因著神的憐憫,我從 不覺得自己被遺棄。 兩年前我們搬回首都,這裡的生活顯得沒 那麼繁重,且有更多支援;但即便不再感覺自 己住在高壓鍋裡,我依舊每日意識到自己的軟 弱。慢慢的,我學習接受自己的軟弱是上帝的大 能完全之處,感謝神在我嘗試親近祂時,持續讓我 深深經歷祂的愛。我為祂帶領我在海外走過的路程 感恩,並且禱告祂會繼續帶領我生命的道路。
差传 Matt Gumbrell (IS NZ) 離開… 放下 一位國際主僕差會宣教士 敘述宣教的代價 如何隨著他跟隨主到蒙古 而變得真實。 當我們第一次正式述職後預備回蒙古, 我的心思回到了2009年三月,我們在英國的差遣禮。 我們的牧者以路加福音十四章傳講成為門徒的代價; 那些關於跟隨耶穌就必須恨你們的母親、父親的經文。 當時我們並不知道接下來的18個月將會發生什麼事, 與耶穌這番話有何關係?
20-21 我們曉得『恨』並非字面的意思,而是『愛的比較少』,且重 點是我們的最愛的是什麼?優先在哪裡? 而當你處在外蒙古(和廷巴克圖[Timbuktu]一樣,是你目前能 到的地球上離家最遠的地方),母親被診斷出患了癌症,將受盡煎 熬直到離世,這代價是大的,優先次序也毫不留情的受到考驗。我 們真的能夠把家庭擺在優先名單的更低處嗎?我們蒙憐憫得以在母 親生命的最後幾週,回到她和父親的身邊,我們很感恩這世界的距 離被縮短了,讓我們能更容易歸家,可是那些『錯失』的陪伴他們 的時間,是我哀傷的來源。我們知道她如今在一個更好的地方,但 我們無疑的會非常思念她。 然而,跟隨耶穌有更深遠的衝擊。我們為關係而被造,首先與 神,然後也與其他人。人在外蒙古,我們不僅錯失與家人的關係, 也錯失了與朋友及教會弟兄姐妹的關係。當他們不在身邊,所帶來 的差別和困難便更加明顯。付上代價的不只是我們,我們的遷移也 為其他人帶來衝擊,例如我們的父母,他們牽掛孫子們。我們的延 伸家庭和朋友,也因著我們所做的受到影響。或許對他們來說,比 我們還要艱難?我們選擇離開——他們就只能接受。 我們為何這樣對自己和所愛的人?是基督的愛催逼我們離開和 放下。我們經常被提醒:雖然許多人認為我們在蒙古的時間是犧 牲,但它確實是一個特權——參與神的使命之特權,建立新的人際 關係及成為普世教會的一員。 因此當我們回到蒙古,將會有更多挑戰和代價等著我們,但我 們知道耶穌正在帶領我們,相信祂會藉著我們在此地的時間,建立 對神的國有重大意義的關係。
差传 事工的Paul Bendor-Samuel (國際總幹事) 連體嬰 Brian Auer/Foter.com/CC BY-NC-ND 22 當時是2002年。 我們站在超過50位為我們回英國的旅程禱告的弟兄姐妹當中, 那一刻我深深的驚嘆並意識到,神在我和家人身上所做的, 遠比我們在這北非國家中建立祂的教會所付出的還要多── 此地將永遠是我們其中一個家。 令我驚訝的並非因為我理當意識到這一點,而是我竟然那麼久才 明白過來!在基督徒生活和事奉中,神對我們生命的建造無法和我們 的事工分割。簡而言之,『成為』與『栽培』門徒是分不開的。 神邀請(其實是命令)每一位信徒參與祂的使命。不知何故,普 世宣教運動很大程度上將這參與簡化為一項任務(task):向萬國、 各族、各人以及每一個語言群體傳福音。將焦點放在『任務』,我們 很快的忙於策略、計劃及活動。雖然這樣的願望也許是高尚的,但方 法卻錯了。 我們不等候神,不喜樂的活在對祂倚靠中,反倒認為匹夫有責。 任務的策略很快變成必須『成事在人』;倚仗自己的能力、資源及經 驗。所有跟『任務』沒有直接關聯的事都淪為次要,包括神希望在我 們自身生命中進行的轉化。 但願神保守我們,不把事工變成一個任務。 花時間看神、聽神在你身上做些什麼。 痛苦會有,但早晨將會有喜樂臨到那等候神的人。
回應表 我的奉獻 您 的 支持宣教伙伴,姓名 回 應 支持辦事處同工,姓名 是 我 支持經常費 支持任何有需要的事工 支持通訊印刷費及郵費 們 最 附上支票RM 支票號碼 大 的 支票抬頭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請勿寄現金 鼓 勵 我有興趣 成為義工(需到本會位於八打靈SS2的辦事處) 參加短期宣教計划(On Track) 申請成為宣教伙伴,我有負擔的國家是 定期收到in2serve通訊 中文,數量 本(印刷版) 《in2serve》中英文通 英文,數量 訊已提供電子版,與印刷 本(印刷版) 版同步發行,歡迎訂閱! 電郵(email)電子版給我:中文/英文 成為代禱勇士,請把代禱消息 電郵(Email)給我 郵寄給我 邀請國際主僕差會同工或宣教夥伴到我的教會分享宣教事工 我的聯絡 稱謂:博士/牧師/傳道/弟兄/姐妹/ 姓名 (中) (英) (中/英) 地址(英) 聯絡電話 傳真 Email 所屬教會 註:若您已更換地址或不想繼續收到我們的通訊,請通知我們,幫助我們成為資源的好管家。 歡迎复印,寄至:國際主僕差會(馬來西亞分會)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 P. O. BOX 13002, 50769 KUALA LUMPUR, MALAYSIA 或傳真至 603-7872 9028
辦公室搬遷,敬請關注 感謝神的供應,本會於今年12月1日開始, 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地方。 新辦公地址和電話如下: 21,Jalan SS2/20, 473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Tel 03-7872 9029 Fax 03-7872 9028 歡迎重新歸隊 回國述職 姚寶花博士(Dr Yeow Poh Wha)於今 Lorna(約旦服事)於今年八月低 年九月份重返本會董事會服事。姚博 至明年一月回國述職。這段期間 士曾經因為被調派到新加坡工作而放 她會到不同教會分享事工和籌募 下董事職務。 宣教經費。 求主使用她,並帶領她與其他董 請為她在述職期間除了有分 事成員彼此同心,合一事奉。 享的機會,也能有機會休 恭賀 息、充電並重新得力禱告。 本會宣教夥伴黃 Anita Loi 將于2013年十二月底結 競標傳道於今年 束她在柬埔寨第一任期(三年) 11月6日順利畢 的服事,並回國等候神下一步的 業,並考獲馬來 帶領。 西亞浸信會神 請為她有美好的述職和休 學院的道學碩 息,並在那段時間明白神的 士學位(主修宣教)。 心意禱告。 請為黃競標宣教士一家前面的方向, 短期宣教體驗計劃~ 新的宣教工場禱告。 (他們一家曾於中亞洲吉爾吉斯服事) 醫 學 系 臨 床 實 習 ( On Track 轉換新工場 Programme-Medical Elective) 醫學生 Eunice Goh 將於今年12 本會資深宣教夥伴許素春(Choon)於十 月10日至2014年1月24日到尼泊 一月份抵達菲律賓,開拓新的事工。 爾的 Tansen Mission Hospital 進 請為她語言和新文化的學習,以 行六個禮拜的實習。 及能建立有效的人脈網絡禱告。 請為她的適應以及在那裡有 美好的體驗和學習禱告。 25 欲獲知更多最新代禱消息,請訂閱《代禱簡訊》。凡有意訂閱者,將填寫《回應表》, 然後傳真或寄至本會。我們將每兩個月一次郵寄或電郵給訂閱者。
舉目看田 自由之地~ 哈萨克斯坦 Kazakhstan 哈薩克意為“自由之地”,延伸泛指所有生活在中亞大草原的自由部族, 這些部族並不一定有血緣關系,文化多樣,但是語言高度統一。 www.GdeFon.ru 人口 領土面積 1,710萬(2013年), 2,727,300平方公里 世界排名第六十一 (世界第九名, 平均每平方公里住六個人); 世界最大的內陸國 www.GdeFon.ru 首都 阿斯塔納(Astana) 26
語言 哈薩克語為國語,哈薩克語和俄羅斯語同為官方語言, 並且努力在社會生活中提高國語地位。 民族 由130個民族和民族集團組成, 其中最主要的民族有哈薩克人(65%)、 俄羅斯人(22%)、 烏克蘭人(1.9%)等。 獨立之後,哈薩克族明顯上升, 其他族群明顯減少, 哈薩克斯坦正在經歷一個哈薩克民族化過程。 Jonathan Newell (Steppe Tales)@Flickr 宗教 伊斯蘭教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宗教,71.2%是穆斯林, 多數屬遜尼哈乃斐派;世界最北的穆斯林國家。 俄羅斯族、烏克蘭族、白俄羅斯族等信奉東正教(25.17%), 也有少量的猶太教徒(0.03%)。 27 經濟 屬於中高收入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較雄厚的工業基礎; 石油蘊藏量世界第九,世界第20大石油產油國, 世界上第六大糧食出口國,和第一大面粉出口國。 為全球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知一点多点 知一知一点多点多点点 Kazakhstan 哈薩克族的宗教與文化 哈薩克族的族源主要是漢代的烏孫人,加上突厥、契丹和蒙古 人。「哈薩克」的意思是「避難者」或「流浪者」,他們是受到烏 茲別克人之壓迫而被迫往東流亡的民族。在俄國侵略中亞後,曾有 部份哈薩克人東遷到新疆,1934-39年甚至有少數人再進一步遷移到 甘肅。 由於哈薩克人的祖先與蒙古的克烈部、乃蠻部有關,而這兩部 的人在蒙古帝國初期,曾經全部是景教徒。因此歷史上哈薩克人曾 信仰基督教、佛教和通靈的薩滿教。今天大部份的哈薩克人雖信仰 伊斯蘭教,但是薩滿教的影響還是很明顯。例如他們喜歡用巫術治 病;遇到火災就會呼喊祖先的名字來驅除災難;新娘未揭紗前要先 拜火等。很多人相信,身為哈薩克人就注定要成為回教徒。哈薩克 人可劃分為兩個族群,即:傳統哈薩克人和俄國化的哈薩克人。 為哈薩克屬靈壓制的突破禱告。對哈薩克長期認為基督教是 俄羅斯鎮壓者宗教的偏見能被打破,讓更多哈薩克人打開心 門接受福音。 28 Paul Knipe
法院史無前例的下令銷毀基督教刊物 今天在哈薩克斯坦,能自由地散發有關基督教刊物的日子已 成過去。當地法庭於2013年3月5日下令銷毀121件基督教刊物, 包括聖經和兒童聖經。此法令若執行的話,將會是自哈薩克斯坦 於1991年獨立後第一個銷毀刊物的行動。法院於去年2012年4月 推翻早前裁決銷毀兩本宗教書籍,其中一本為聖經。 該 書 籍 是 在 維 亞 切 斯 拉 夫 . 柴 可 撒 夫 ( Vyacheslav Cherkasov)手上沒收的。來至休欽斯克(Shchuchinsk)在街 頭傳福音的他,於2012年10月因向街上途人散發基督教傳單而 被警方拘捕。 維亞切斯拉夫被起訴違反哈薩克斯坦的法令﹣限制發派基督 教刊物。這法令於2011年生效,是國內嚴謹的宗教法律的一部 分。他被罰款86,550堅戈(即380英鎊;574美元),相當於哈薩 克斯坦當地平均一個月的工資。 維亞切斯拉夫的支持者譴責執政者的行為為「褻瀆聖物及違 法」的。他也提出了上訴反對裁決。禱告法庭會推翻這樣的裁 決,其結果將顯示哈薩克斯坦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態。 求主停止當地政府對資源限制的政策,從而使福音的 信息能接觸到許多的人,也願主堅固我們弟兄姊妹們 的信仰。 29
Jonathan Newell (Steppe Tales)@Flickr www.GdeFon.ru 基督徒得承受日以繼增的壓力 為我們在哈薩克的弟兄姐妹禱告,他們生活在不斷被鎮壓更黑暗的 陰影下。該國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於4月17日在哈薩克斯坦宣 稱“該國的宗教自由是完全獲得保障的”。但事實上,對於基督教活動 的控制已經使人感到窒息的地步,教會崇拜受到突擊檢查和基督教的刊 物被審查和監督的事件仍在繼續。 人權捍衛者和宗教團體得到的結論是在哈薩克宗教言論自由根本是 不存在的。該國的宗教事務機構局指示人民如果知道任何人在公共場所 談論自己的信仰的,要報警。今年稍晚些時候國會將擬新的議程,那就 是任何人公開分享他們的信仰者將被判最高刑罰入獄4個月。 在3月和4月四間教會遭到警方突擊檢查。其中三間沒有立案登記 的教會,被重罰當時出席的牧師和基督徒。其中一個突擊檢查是在復 活節星期天於渣肯(Zhaskent)家裡進行的家庭聚會,一個教會成員 的老人家在此事件中心臟病發作,她歸咎這是因為突擊檢查和過後對 他們進行6個小時的審訊的壓力造成的。第四次的突擊發生在一間合法 註冊的教堂,到訪的牧師被告知說如果要在那裡講道應事先徵求當地 政府的許可。 雖然法院之前推翻毀壞屬一位宣教者被沒收的基督教刊物的判 決,不過宗教書籍被沒收的案件卻增加,基督徒最有可能是其中的受 害者。 30 www.GdeFon.ru
Jonathan Newell (Steppe Tales)@Flickr 求主增強哈薩克基督徒的信心, 儘管面對那些堅決反對他們的人他們還能夠保持堅固的信仰。 為該國政府能夠對於基督教活動日益不容忍的情況會減少來禱告, 求主與那些因為活出信仰的緣故而正面臨法律懲罰的人同在。 行政人員 哈薩克斯坦 大學講師 中/小學教師 宣教之機會 圖書館管理員 03-7872 9029。為期12-23個月 特非資社餐殊母訊會廳教語科工/咖育英技作啡教語經者廳師課理(S經程(oIT理c(iEaM(SlCaWLna)oaf教égrkMe師erra))nager) 欲了解更多詳情。歡迎與本會聯絡 31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哈薩克斯坦 http://barnabasfund.org/CT/ http://www.tktruelight.org/articles/article29.pdf
漫畫版權屬Andrew Chai。蒙作者允准,轉載自:《華傳》第十四期(2012/03-04) Malaysia 「國際主僕差會」是一個福音派國際性差會,于1852年成立至今, 於多個國家成立分會,為要與全球教會攜手合作, 將耶穌基督的名傳給亞洲和阿拉伯世界最困乏的人,叫生命與社區因遇見耶穌基督而轉變! 「國際主僕差會」的前身為「國際關懷差會」(INTERCARE)。
Search
Read the Text Version
- 1 - 32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