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主僕差會通訊 第 17 期 營商有道 利用商業的潛力,形成有意圖的宣教影響
目錄contents 差傳透視 營商有道 營商宣教—擴展神的國度 3 • 何謂營商宣教? 4 受到聖俗二分的影響,許多華人教會認為「世俗 • 主僕為何參與其中? 6 的工作」沒有什麼屬靈價值。傳統對獻身宣教的觀念 • 主僕的營商宣教有哪些策略? 8 是要「捨網、捨船」,撇下一切所有的,包括放棄一 當代營商宣教的契機和挑戰 13 個人的職業來跟從主。八十年代,宣教學者推廣「帶 設想奇妙可能性 17 職宣教」的模式,鼓勵專業人士帶著他們的職業進入 天國的事業 20 宣教工場服事,此觀念起初差點被視為異端。至於營 營商宣教Q&A 24 商宣教(Business As Mission),實踐帶職宣教的一個 方法,在九十年代開始推展的時候也引起眾多質疑, 商宣故事 甚至被誤認為又事奉主,又事奉瑪門。時至今日,教 通往創意宣教之路 26 會已經普遍地認同基督徒所有的工作生活都包含在服 不是一種次等的選擇 29 事的范圍裡,每個人都領受不盡相同的呼召來服事 螞蟻、雀鳥和商宣的上帝 30 神。職場宣教的觀念也因此廣被接納。 啟創旅游服務及投資顧問公司 36 本期主題「營商有道」,以「營商」為焦點,重 本會消息 42 點在「道」上做文章。「道」的原始涵義指道路、坦 途,以后逐漸發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律性。 回應表 43 對基督徒來說,「道」在約翰福音指的是耶穌基督。 「營商有道」的這個「道」,談的是以營商為宣教的 舉目看田 方法和策略,把「道」耶穌基督帶進職場,讓個人、 2018年全球宣教現況 45 社區以至社會,因遇見耶穌基督而轉化。內容方面, 涵蓋了國際主僕差會對營商宣教的觀點,也解釋了為 國際辦事處 >馬來西亞 什麼我們參與其中,並分享我們用營商宣教來拓展神 各地區分會 >澳洲、加拿大、 國度的策略,以及營商宣教士的故事。盼望能夠特別 英聯邦、歐洲、香港、印度、巴西、 啟迪職場和從商的基督徒去思想如何運用其恩賜及經 蘇格蘭 & 愛爾蘭、南韓、德國、 驗,透過營商宣教去傳揚神的道,去滿足世界上最迫 馬來西亞、荷蘭、紐西蘭、新加坡、 切的屬靈與物質的需要。 瑞士及美國。 使徒保羅曾說,「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 馬來西亞分會執委會(董事會) 勸誡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 主席 >張德志 Philip Chang 引到神面前。」(歌羅西書1:28)今天,因着時代 副主席 >黃优瓊 Vicky Ng 與環境的變遷,宣教不能再依靠單一的方式。營商宣 醫療顧問> 謝進誼醫生 Dr. Jenny Cheah 教的模式只是「諸般的智慧」的其中一種。國際主僕 董事 > 李國裕 Lee Kok Joo 差會的宣教工場集中在10/40之窗的國家,那裡住着 姚寶花 Yeow Poh Wha 許多福音未及群體,貧窮與失業正在肆虐;有許多對 潘英霞 Susan Pan 福音封閉的地區,傳統宣教士不容易進去,卻是許多 蔡家存傳道 Ps. ChuahChiaChoon 有專業技能、貿易或營商背景的基督徒,可以專業 人士或商人身份進入的地方;透過日常工作或商業交 辦事處同工 易,「道成肉身」地與當地人交往,建立互相信任的 總幹事 >區錦華 Joshua Aw 關係,從而分享福音,見證基督,使人成為主門徒。 人事主任 >邱靜儀 Janelle Khoo 財務主管 >葉乃綺 Iak Nai Khee 2004年,洛桑「營商宣教」宣言呼吁普世的教 中文事工 >何依玲 Grace Ho 會要確認、肯定、代禱、委任及遣送商人及創業者, 諮詢編輯 >黃穎穎 以致於能運用他們的恩賜,及響應呼召到全世界去從 編輯 >何依玲 事商貿——到萬民之中,直到地極。在此,我們邀請 校對 >張芯寧/何依玲 教會和我們一起攜手合作,關心和支持營商宣教士, 設計 >Impetus Concept 並動員、裝備、差派從商的信徒作為宣教士,去到萬 封面照片 >Janelle Khoo 國萬民中,藉其事業建立神的國度,讓神的榮耀能早 承印 >Thumbprints Utd Sdn Bhd 日在萬民中彰顯!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如欲轉載本刊文章,請先與本會聯絡及註明出處。所有文章僅代表作 馬來西亞主僕差會 者的個人立場,文責由作者自負,其論點不一定代表本刊的觀點。 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 P. O. Box 13002, 50769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603 7872 9029 Fax 603 7872 9028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www.interserve.org.my
差传 ©Asian Development Bank on Foter.com / CC BY-NC-ND 营商宣教 扩展神的国度 國際主僕差會(以下簡稱主僕)從成立以來,致力於實踐整全宣教 (wholistic mission),並視工作與商業都是神宣教的一部份。 主僕將整全宣教定義為:「藉著宣講、服事和團契,為神完整的屬 性及偉大的救贖工作,有意圖地做見證。」盼望每一位主僕的同工,都 能實踐整全宣教。 在我們的宣教士當中,大多數是以帶職宣教(tentmaking)的方式服 事。這些帶職宣教士在跨文化的處境裡,主要的身份就是藉由發揮專業 技能,有意圖地參與整全事工。有一小群人則投入跨文化的職場事工 (marketplace ministry),利用商業工作的潛力,形成有意圖的宣教影 響。除此之外,有極小卻重要的少數群體,投入了一個較新的策略:營 商宣教(Business As Mission, BAM,簡稱「商宣」)。主僕將這項 策略定義為:「帶有盈利能力和持續性視野的職場宣教,利用商業的潛 力,形成有意圖的宣教影響。」 本文中的一些關鍵概念,塑造了主僕對商宣的認知與實踐,並在整 全事工這一個更廣的範圍內,點出商業只是我們宣教策略的一個面向而 已。主僕並非要針對商宣提出絕對且「唯一」的定義,也不獨斷地決定 相關的標準或成果。反之,我們的焦點是以下三項明顯目標: 從主僕的觀點來定義商宣; 3 解釋為何主僕要參與商宣; 描述主僕參與商宣的策略。
商宣提供宣教一個機會, 用更整全的方式, 轉化這地、擴展神的國度。 何谓营商宣教? 在主僕的理念中,「營商支持宣教(business ‘for’mission)」與「營商宣教(business ‘as’ mission)」是很不同的。雖然兩者都會被神使用。 「營商支持宣教」通常關注於如何運用商業盈利 來進行慈惠、人道或宗教的活動。但「營商宣教」卻 相信,形成企業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在本 質上都是有益的,甚至能提供我們的宣教一個機會, 用更整全的方式,轉化這地、擴展神的國度*。 4 * 商宣的特性是使命導向、轉化和有利潤的,它示範了國度價值、 創造工作機會、實踐誠實的生活方式和強調聖經的工作觀。 © Roydon Chesswas
歷史上有許多商宣的實踐者: 商宣者的服事是為了達成神國 度的目標,透過所展現的生命 亞伯拉罕:這位人們所稱的信心之 見證與宣講福音來建立身邊的 父,也是成功的企業家,擁有龐大 人群和信仰的群體。 的畜牧事業和其他商業活動。 我們要特別強調真正的營商宣 呂底亞:她最受人讚賞的是在腓立 教所擁有的三個核心特性。這些 比時,立即對福音信息做出回應, 特性,是所有主僕的同工──無 之後便在紡織業生意上嶄露頭角。 論他們是在哪個專業領域──都 能認同的。 百基拉和亞居拉:他們能在教會建 造初期扮演重要的角色,都有賴於 誠信(Integrity):我們表裡如一。 他們製造帳篷的商業活動。 在工場國家宣稱從商,背後就要 有真實、可驗證的商業活動。某 景教徒:在新約時代之後,景教徒 程度上也讓觀察我們和我們生活 ──也就是絲路的貿易者,充滿了 的人,覺得我們是值得信賴的。 對傳福音使命的熱情,他們的佳美 腳踪遍及中亞多處,留下了長遠的 整合(Integration):工作即是服 影響。 事。從神學上我們相信工作是神 聖的,所以我們所投入的商業行 摩拉維亞弟兄會(THE MORAVIANS): 為,也同樣是神聖的呼召,商業 這些瑞士/德國基督徒商人的營商 能夠成為事工與見證基督的主要 宣教浪潮,對美國、非洲、和亞洲 場景,讓我們的服事能藉著僕人 的許多地方都有正面的影響。 領袖的姿態活出來。 直到今天,仍有許多營商宣教 意圖性(Intentionality):自己成為 的故事,以嶄新且具有創意的方式 主門徒也刻意培育人成為門徒。 在持續進行著。因為商宣的定義, 我們意識到雖然我們在地上是寄 會依照不同的商宣者(BAMer)而 居的,卻也同時是天國的子民。 有所不同,並非有個理論根據可依 故我們不會以我們在職場的身份 循。我們整理了一些商宣者常見的 和目的為滿足。 一些生命特質: 對委身的商宣者而言,商業成 功是一個明確的目標。 真正的商宣者能清楚認知和 ©Thompson Rivers on Foter.com / CC BY-NC-SA 示範移動性、勇於冒險和做出 承諾的需要,以發展成功的生 意,而不是只將商宣當成進入 一個國家的跳板而已。 5
© JoyJones 主仆为何参与其中? 促使主僕參與營商宣教的理由,是因為我們深信三件事: 首先,福音是針對全人(wholistic)的需要。主僕相信,商 業活動是化解世界上許多最緊迫問題的關鍵。 再者,宣教使命是向全世界的各族、各方、各民、各國所 發動的。我們則被呼召來服事亞洲和阿拉伯世界最少被關注的 族群。 最後,神將商業作為一種職業給了祂的子民,故我們盼望 能引導有商業技能的弟兄姐妹,都能直接參與神的工作*。 6 * 商宣期許透過提供就業機會、增進技能、恢復人性尊嚴、想方設法為貧窮和 犯罪找出路等,來參與神的工作。
商宣者在工作場所能影響的人, 大多是當地教會無法觸及的一群人。 我們參與營商宣教是根據四個關鍵的神學理念: 神是公義的、充滿創意的、仁慈的。 以神的方式從商,能反映出祂的性情。若是要向世界見證 神,可以用比較公平的方式分配資本、建立有尊嚴的僱傭 關係以及按神的心意對待他人。 神的真理能轉化生命。 成功且合乎道德標準的商業模式,是福音大能的真實見 證。 工作場所中有神的子民。 用跳脫傳統的方法與處境來造就、帶領門徒,這是全球最 新的情況和需要。 在商業中可以為主作出可信又自然的見證。 員工,供應商和客戶都是商業環境中甚為重要的交際對 象。儘管這些人通常不在教會可以觸及的範圍內,卻都在 商宣者能產生影響的範圍內。 商宣讓人得見神國度中某一個關鍵層面的道德規範,足以 塑造個人與社會的思想和行為。 反對商宣的論點中,最常見的是關於實務上的道德問題, 或者在敗壞的環境裡根本不可能導入合乎倫理道德的商業模 式。但是,偏偏這就是主僕所服事的國家最普遍的情況。若要 回應這些異議,可以說其實許多商業活動的運作都是合乎道德 標準的,況且在神沒有難成的事。 主僕能夠理解,許多商業的實際情況有多麼錯綜複雜,但 仍要強調有三個重點,是不僅做得到,也應該有符合道德規範 的決定與行為。分別是:「誠信」,使我們在所有關係裏操練 誠實、勤奮與公平;「管家職分」,令我們關心所有資源的處 理,包含關愛受造界的自然資源,並合理地賺取、使用利潤; 「責任感」,激勵我們為社群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總而言之,主僕投入營商宣教是因為我們相信,我們被呼 召是要活出光和鹽的生命,使福音的救贖大能,可以影響到社 會的每一個層面,包括在商業活動中。 7
營商宣教中的伙伴關係應該是全球性的── 因為在前帶領的是神,而非任何一個國家或文化。 主仆的营商宣教有哪些策略? 營商宣教是我們帶職宣教和職場事工的方法中的其中一個分 支策略。 帶職宣教和職場事工兩者都是既正面又必要的。有許多重要 的相似之處,但也有關鍵且明顯的差異。 帶職宣教可普遍應用於非常多不同處境的跨文化專業呼召。 職場事工則是有盈利交易的帶職宣教。 營商宣教偏重於有意圖的宣教使命,又是為了促成生命轉化 的商業企業。從商者在其中通常是企業的業主,或是在設立和 執行事業整體的願景時,扮演領導角色。事實上在帶職宣教、 職場事工或營商宣教之間,並沒有大家普遍有共識的理論、操 作模式或管制途徑。 我們的商宣策略着重在亞洲和阿拉伯世界 主僕委身於這些在物質和靈性有較高需求的特定區域。這 些地方,往往既沒有實體的教會存在,信徒也常受到騷擾或逼 迫。 我們的商宣策略連結了對當地經濟發展的認識 營商宣教領域中,還可分成微型企業發展(Micro-enterprise D e ve l o p m e n t, M E D)、中 小 型 企 業 ( S m a l l t o M e d i u m Enterprise, SME),以及較大型的跨國私募股權公司(Overseas Private Equity, OPE)。這三種各有其特色和挑戰,也各自有發 揮轉化影響力的機會。 8-9
我們之所以參與在商宣, © Weng Ern 是因為相信我們蒙召活出光和鹽的生命, 要讓福音的救贖大能影響社會每一個層面, 包括商業領域。 我們的商宣策略結合了七種「耐心」資本 「耐心」資本是長期資本的另一個名稱,例如可以長期提供給商業 的資源。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全球具有商業技能的男女,受聖靈和 教會的差遣,願意順服基督去到世界各地服事。 知識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有經商經驗的人的知識,可以幫 助工場實務者解決各種商業挑戰。 靈性資本(Spiritual Capital):一個敬虔人的生命態度,透過他們的 牧養關顧、宣教理念、跨文化的洞察力、禱告……等,是有果效的 營商宣教不可或缺的資本。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從本地、全國、到國際環境間互相牽 連的關係網,是讓營商宣教有效率的必要資源。 金融資本(Financial Capital):提供充足和適當的資源以支持商業 活動,並促進持久的影響。 基礎建設資本(Infrastructural Capital):電信、交通、銀行等系 統,是幫助商業活動進行的基礎資源。 自然資本(Natural Capital):諸如空氣、土地、水等環境資源,都 是企業所仰賴,並會對自身產生影響的。之所以將這些資源納入, 是出於我們對生態環境問題的省思,以及我們深信,我們蒙召是要 成為受造界的好管家。
© Roydon Chesswas 10 我們的商宣策略與全球性的人才招募緊密相連 企業家和商業人才都是營商宣教所需要的。 企業家是開創生意的人。這些人有獨特的天賦,能把握 良機、有預見能力,並能夠開創過去沒有的事物。 商業人才則是建造生意的人。這些才華洋溢的人將提供 多角度的技能進到企業中,成為持續造成影響和成長的 關鍵。 在商宣的企業生命週期裡,一個企業家與其他商業人才 的需要比例大約是1比10。 我們承認並肯定在某些情況下,有些人最初的計畫並沒 有打算去到服事的國家從事營商宣教,但後來卻往這方面發 展。因此,這些人在回應商宣的呼召時,可能需要額外的鼓 勵與督導。 主僕在各地區的分會也積極地向各領域的專才,如企業 管理、金融會計、市場營銷、人力資源、以及技術經驗方面 的人才,分享商宣的異象。
我們的商宣策略嘗試透過發展人際關係來發揮商業和宣教的影響力 營商宣教所接觸的人包括了僱員、顧客和客戶、販賣商和供應 商、投資者和領導者、政府機關人員、理事會、家庭、教會、甚至 是社區和社會。其影響的範圍甚至可擴大到差派和接收宣教士的教 會、差會辦事處、宣教工場團隊、以及其他主僕的同工與機構、奉 獻者、家庭、當地政府和其他國家的人。 我們的商宣策略看重伙伴關係 主僕在各地一貫實踐宣教的方式,就是透過建立伙伴關係,這 對商宣的果效至關重要。我們尤其相信,商宣者、主僕以及與適合 的商業伙伴一起合作,就有機會成就持續性且有效影響的營商宣 教。每個合作伙伴都將為伙伴關係帶來他們特有的優勢和能力。 營商宣教中的夥伴關係應該是全球性的──因為在前帶領商宣 企業的是神,而非任何一個國家或文化。 營商宣教的實踐,必須是跨領域的;結合了商業技能與解決問 題的能力,例如有神學和宣教學的省思和洞見滲入其中。 協調與伙伴之間的互動需要有健康的關係、良好的溝通、正確 的記錄、清楚和實際的期望、健全的責任歸屬、透明的意願、彼此 尊重和適當的問題解決策略。 我們的商宣策略包括與其他對營商宣教有興趣的團體的合作 每一方都能夠提供專業能力。主僕的專長主要是提供宣教學和 有效的跨文化服事的指導以及宣教士關顧。然而,其他團體可以帶 來商業分析、督導、財務資本化等其他領域的專業知識。 我們的商宣策略包括認出並迴避四種嚴重的陷阱 偏差的理解恩典,持續投資失敗的生意。 採取不理想的聘僱方法,可能不明智地偏向於聘用「歸信者」。 執行隱密的人員調配議程,把能力不足的人派遣去進行真正的 業務。 將宣教基金與營利事業的資本混在一起。 11
在一次東歐的基督徒領袖會議,來自不同宗派的與 會者都異口同聲說:「不要送錢過來,這只會造成分 裂,請差商人過來,為我們創造就業機會,讓我們能站 起來。」克羅地亞(Croatia)的領袖甚至這樣說:「差遣 宣教士過來是好的,但我們寧願你們把敬畏神的商人差 過來,請他們教導我們和幫助我們效法基督的榜樣做生 意及創造就業的機會」 (Lausanne Occasional Paper No.59: The issue Group on Business as Misison. Lausanne Committee for World Evangelization, 2005) 结论 主僕所秉持的營商宣教觀,是源自其更廣大的整 全事工理念,也與之一致。整全事工是有意圖的要藉 由宣講、服事和團契,見證神完整的性情,並祂偉大 的救贖工作。主僕委身於激發商業的潛能,盼望能為 有意圖、有盈利和永續觀念的營商宣教帶來正面的影 響。主僕力求與全世界的教會合作,來投入這項意義 非凡的呼召。 12 © Roydon Chesswas
差传作者 張啟鳴傳道(香港分會總幹事) 当代营商宣教的 ©Erwin Bolwidt on Foter.com / CC BY-NC-SA 契机和挑战 营商宣教-迫切需要吗?! 近年來,許多創啟地區和發展中國家收緊了對外國人 的簽證政策,因此,許多宣教士被逼回流原居地,這是一 個無奈和殘酷的現實。相反地,從事商業貿易,卻是當今 世界的大勢所趨,特別是在創啟地區和發展中國家,他們 十分渴想尋找商機,引進外資,發展國家的經濟,藉此改 善國內的社會和民生。今天他們已不大歡迎外國的非政府 組織(NGO)1,因為這些非政府組織(NGO)只是提供 一些醫療服務、社區發展、社會服務和教育服務等,算是 稍微解決和改善當地的社會民生,但對社會整體的經濟利 益幫助不大。因此,營商宣教(Business As Mission)2 正 是順應當代世界潮流的適切宣教模式,也是有效向未信者 見證傳揚耶穌基督的宣教模式。可見營商宣教(BAM)正 好回應了當代世界潮流大趨勢的迫切需要。 1 營商宣教:為何、如何?(陳保羅、陳美宜,《大使命》雙月刊 P.9 到有需要 13 的地方,第一二三期二零一六年八月) 2 二零零四年洛桑專案小組為「營商宣教」作出四點定義。(參「營商宣教」的 機遇與挑戰,「活傳國際」通訊,Networker (Summer 2016))
©Janelle Khoo 一、營商宣教(Business As Mission)是什麼? 讓我們先談談營商是什麼?所謂營商(Business), 即是做生意,商業運作(Business Operations)3,例如出 入口生意(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這涉及貨品的 買賣(The sale of goods)、賺取盈利(Earn profit)、 聘請員工和管理員工(Employment & Management)、 向當地政府做商業登記(Business registration)、並且要 繳付利得稅(Pay profits tax)等等。 如果我們想運用營商方式做宣教工作,首先便要正式 營運一盤生意,例如開辦一間出入口貿易公司或是開辦一 間語言學校,當中有貿易往來的收入、或有學費收入,然 後有投資和利潤回報、聘請當地員工、向政府做商業登 記,如賺取了利潤,便向當地政府繳付利得稅等。究竟營 商宣教運作是怎麼樣的呢4?就是在營運生意的過程中, 要表達出基督徒的價值觀(The values of Christians)和 信仰原則(The principle of faith),如公平(Fair)、 公義(Righteous)、憐憫(Mercy)等,好讓周圍的同 事或顧客看得見、感受得到,這樣便直接和間接地向周圍 的人作生命見證,然後在合適的時間,向他們分享福音、 領人歸主,並且為初信者做門徒訓練和建立基督徒群體 (The Christian community)5。 3 參商業運作概述,http://wiki.mbalib.com/zh-tw/商業運作 4 營商宣教不只為了得到「入門券」,也要將天國的價值觀和聖經的原則貫 穿在僱員與顧客。(參「營商宣教」的機遇與挑戰,「活傳國際」通訊,Networker (Summer 2016)) 5 營商宣教:為何、如何?(陳保羅、陳美宜,《大使命》雙月刊 P.9-10 紡 羊毛開始一間教會,第一二三期 二零一六年八月) 14
二、今天如何在教會內推動營商宣教? 一般來說,教會是不會隨便提供資金給宣教士拿來 做生意的,因為這與教會的理財觀念大不相同。除非你 能說服教會,這些營商宣教事工(BAM ministry),正 好像做一般事工(Ministry)一樣,透過接觸當地人, 無論是職員或顧客,與他們建立友誼關係、在合適的時 間,向他們作見證和分享福音,領人歸主和建立基督徒群 體。此外,如果能夠物色到一些具規模的營商宣教基金 會(Business As Mission Foundation)6或大使命公司 (Great commission company)7作為顧問或合作夥伴, 由他們用營商的專業來協助監督、指導和評估這間公司, 這樣,教會才會安心投放資源,參與營商宣教了。 三、營商宣教的實踐 1. 工人必須接受營商培訓 工人必須參加營商培訓課程,認識營商的觀念、理論 和技巧,也要學習營商宣教課程,這樣,他們對營商 宣教事工(BAM ministry)8,才有足夠的知識和信 心。同時,透過觀摩一些營商宣教的個案(無論是失 敗或成功),相信必定能夠幫助工人有信心地開展營 商宣教事工。 6 國際主僕差會一個國家辦事處,於2012年成立了一個營商宣教基金,專門為 有興趣開展營商宣教事工的宣教士申請,他們可以提供專業的營商宣教顧問服務, 同時提供所需資金給宣教士開展有關營商宣教事工。 7 參書介,《大使命公司:企業宣教中的新角色》,道聲,2013-6-15,http:// www.logos.com.hk/bf/acms/content.asp?site=logosbf&op=show&type=product&c ode=978986840614作者提供了他們的範例~大使命公司。這些公司刻意地在策略 性地區創建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不避諱地在它們的目的中表明基督信仰。 8 營商宣教:為何、如何?(陳保羅、陳美宜,《大使命》雙月刊 P.10 青 年和長者都可以參與,第一二三期二零一六年八月) ©Janelle Khoo 15
2. 工人必須物色一些具規模的營商宣教基金會或大使 命公司來作顧問或合作夥伴 工人必須物色一些具規模的營商宣教基金會或大使 命公司作顧問或合作夥伴,好讓他們用其營商的專 業來監督、指導和評估這間營商宣教的公司,確保 這間公司能夠健康地發展和成長。這樣,支持教會 便可安心投放資源,積極參與和支持這個「營商宣 教事工」了。 四、當代營商宣教的契機和挑戰 現在許多創啟地區和發展中國家,十分渴想引進 外國的資金、人才和技術等等,來幫助該國的經濟發 展,改善社會和民生。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鼓吹的 「一帶一路」政策9,亦大大吸引了沿線許多國家。 所以,「營商宣教事工(BAM Ministry)」正好回應 這個潮流大趨勢和難得的宣教契機和挑戰!實在值得 我們認真看待和探討。今天,我們如能配合「一帶一 路」國策,將它轉化為傳福音和宣教的策略,投放資 源,積極參與,努力為主得着更多福音未及之民。正 如聖經所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 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24:14) 9 今個星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首次在北京舉行,會後共 取得七十六大項、二百七十多項具體成果。(林建岳,「一帶一路」機遇(林建 岳)–評論文章,By經民聯BPA Tagged with:5月19, 2017) 16 ©Janelle Khoo 本文原載於國際主僕差會香港分會通訊,第117期,2017年第二季。經作者授 權轉載,特此致謝。
差传翻譯 金天 设想奇妙可能性 ©uiking on Foter.com / CC BY-NC-SA 請想象一個貧窮的中亞國家。那裡的人 17 數代同堂,散居山野,家中卻無男性可倚 靠——因為「頂梁柱」皆已跨越邊境,前 去俄國謀生,只為讓留守家鄉的妻小略得溫 飽。然而,這些獨在異國的男人若染上酒 癮,或因出入花街柳巷而感染艾滋,他們賺 得的辛苦錢便轉眼成空。 我們要如何解決這樣棘手的問題?我的 建議是,何須背井離鄉,不如立足本土。設 想一下,倘若能在當地創建旅游公司,則至 少能為近百戶人家提供就業機會。在家是丈 夫、兒子、兄弟者,在外靠兩隻手,賺清白 錢,過聖潔的生活,有屬天的指望。
©Roydon Chesswas 再想象一個落后的東南亞國 家。世代耕種為業,收成慘淡,度 日維艱。而倘若能有一家企業,無 須借慈善機構或衛生組織之手,由 當地的主內同工為農民帶去知識和 技術,也就能為他們帶去有保障的 高產和豐收,以及他們對基督福音 做出積極回應的可能性。 ©U.S. Embassy Jerusalem on Foter.com / CC BY-SA 又想象一個破敗荒蕪的中東國 家。極度排外乃至仇外,卻把會說英 語列為求職進而脫貧的必要條件。而 倘若能有一所由主內肢體經營的語言 學校,即便在當地沒有政府認可的教 會,依然能為前來學校的當地人做見 証:基督所傳的好消息,在他們每一 天工作和學習的環境裡如何體現;傳 這等好消息的外國人,殷勤作工、按 時交賬、信守承諾,着實是友善、慈 愛、可靠的。 18-19
以上這些美妙設想,經由聖 為積弱已久的當地市場提供穩 靈感動,得祂親自帶領,在全球 定的資本,創造有意義、可持 范圍內開展,我們稱之為「營商 續的工作機會,體現了人的良 宣教」。 善,更折射神的大愛。我們的 神是滿有恩典的神。而我們營 一直以來,教會對盈利性事業 商宣教,也必基於「行公義, 長存疑慮。對殖民時期宣教士的責 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 難,也不外乎他們以宣教為媒,助 行」的誡命。 長了資本主義的商業擴張。而全球 化進程使貧困地區的廉價勞動力進 在這末世,我們的信心雖不憑 一步為不良企業巨擘所剝削,更讓 眼見,但根植於基督真道而建 人憂心忡忡。 立的成功商業模式,在那未信 之人,確是做了對福音轉變與 然而,這種擔憂恰恰忽略了主 救贖大能的最好見証。 內盈利性事業能為個人和群體帶來 的經濟和屬靈福音。我們說,商業 越是對福音存疑慮乃至敵意, 行為本身應當是道德的。商業行為 或公開敬拜不得政府批准和庇 同樣反映基督真道,並應踐行「愛 護的地方,越需要我們的弟兄 上帝,也愛人如己」的誡命。 姊妹下到工場去,在商店、 在辦公室、在學校……為主作 自有人類社會以來,商業就是 工。 其運轉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服在基 督救贖的權柄之下。所以基督徒與 由主內肢體參與或主導的營商 其置身事外,不如參與進來,做光 場合,往往是最自然的傳福音 做鹽。那效法基督誓要跟隨祂的, 的場合。他們的營商對象—— 切勿回避營商的本質——我們營商 雇員、供應商、顧客等,往往 不單為宣教,我們營商就是宣教! 是最適合的傳福音的對象。 因此,國際主僕差會有理由相 一言以蔽之,我輩之致力於可 信,參與營商宣教,就是參與神對 信賴、講尊嚴、富同理心的營商宣 全地的救贖計劃。我們願以講求策 教,實為堅立主的教會。願榮耀和 略、採取主動的姿態回應這一宣教 頌贊歸於我們的主! 模式,因為: * 本文作者三十餘年來參與全球事工,以領導投資基金的方式,為阿拉伯及亞 洲地區的中小型企業提供金融資本、培訓指導和人力資源等服事。 ©CharlesFred on Foter.com / CC BY-NC-SA
差传 作者 張德志 (Philip Chang) 翻譯 胡婉晶 天国的事业 神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工作!(徒1:8) ©jmbaud74 on Foter.com / CC BY-NC-ND 神在這些地方進行些什麼工作? 到底有哪些事情, 發生在我們今日的「耶路撒冷」(我們的家園或職場)、 「猶太」(我們的鄰縣)、「撒馬利亞」(我們的鄰國), 且直到世界的地極? 我到過不少國家旅行,有過度擁擠的大城市,也有在狂 熱的發展中,努力進取攀登,向其他城市看齊的小小城市。 然而,兩者間最顯明的對比,莫過於在一些小農村、沙漠, 甚或在佈滿白雪,離海拔幾千哩的山峰上——這些地方的居 民沒有干凈的食水、厠所設施或洗澡間,可是無線互聯網、 手提電話和衛星電視服務卻是完善無缺的! 20
這些地方的居民,很多都不曾聽過福音。然而, 能夠看見神如何地使用本土和外來的基督徒,成為那 裡的「鹽」和「光」以感動生命,實在是叫人驚訝。 這些基督徒從事各種不同的行業或經商,以最創意的 方法,通過言傳身教與人分享耶穌基督。 就好像,在一個僅有5千人的偏僻小鎮上,幾位來 自遙遠城市的信徒,在那裡開了一間咖喱餐館,營業 的同時也刻意向對福音存抗拒的居民們分享好消息。 一兩年之後,終於有了些許的成果,好些的初信者得 到餐廳老闆地特別安排,以接受培訓。 而在大城市裡,我們同樣可以在各行業中,覓見 本地或外來的基督徒,在他們的工作及社群中公開宣 示自己的信仰。他們不僅限於上教會,甚至還在辦公 室內進行團契聚會或查經班。 我在各處都會遇見各行各業的基督徒,他們不僅 是在教會或基督教機構裡服事,更有的效力於社區發 展計劃、非政府組織、教育界、醫院,以及從事各形 式的商業活動。他們是牧師傳道、神學工作者、電腦 程序員、律師、工程師、輔導員、救護人員、記者、 公司董事以及商人等。事實上,不管他們的推動力是 甚麼,他們都已在自己的工作範圍,發揮了極大的影 响力。透過他們的生命、言語和工作,神的愛得以展 現出來,以影響和轉化生命和社群。 現今,「職場事工」(Marketplace Ministry)、 「 帶 職 事 奉 」 ( Tentmaking) 和 「 營 商 宣 教 」 (Business as Mission)等詞,已被普遍地用於詮釋 基督徒以各種方式參與轉化社群和生命事奉的概念。 他們與強調「平信徒皆祭司」的宣教概念有緊密的關 係,且視宣教為每一個基督徒的呼召。他們鼓吹工作 的內在價值,並沒有所謂的神聖和世俗職業之劃分。 更確切地說,職業和企業都該被視為全面性事奉,同 時也應該被實踐出來。 21
然而,他們之間依然還是有所區別的。「職場事工」 和「帶職事奉」推舉的是個別信徒在自己工作環境中所擁 有的傳福音機會。「營商宣教」着重贖回商業本質的可能 性;時而,這也可以分別為,將焦點放在「就業」 或「創 造就業機會」上。 另外,也必須指出,不能將「營商宣教」和「營商以 支持宣教」(Business for Mission)相提並論;後者一般 上是由本土的基督徒商人或企業家所執行,顧名思義,就 是利用商業中所得到的盈利,以資助宣教活動,或協助全 職宣教士及帶職宣教士。 「職場事工」主要專注於裝備平信徒,在職場上更有效 的作基督的大使,服事他人。他們一般上是處在一個單一 文化和策略性高的環境中,卻未必是在自己的本鄉本土。 相對而言,「營商宣教」強調營商所處於的戰略性角色, 能夠把福音帶到未及之地。簡而言之,「職場事工」的對 象乃「耶路撒冷」,而「帶職事奉」和「營商宣教」主要 的興趣焦點是「撒馬利亞」,一直到「世界的地極」。 無論他們之間有哪些差異,重要的是神正在進行祂的 工作——透過基督徒的各種技能和專業,且藉著商業成為 宣教的途徑之一。神對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深感興趣, 我們的工作既是祂的工作,我們的業務也就是祂的業務! 我們所行的一切——我們的工作、業務、事工——始終是 來自神,也是屬於神的!身為基督徒,關心天國的事業才 是我們的責任啊! ©Janelle Khoo
©Shawn Harquail on Foter.com / CC BY-NC 我的禱告是,所有的基督徒都能聽見神的呼召,並 清楚的活出作為基督大使的生命見證;無論他們身在何 處——業務市場、專業職場或商業貿易中,都能使用他 們各自的技能與專業才干,以全人關懷的方式來為主工 作,好叫生命與社區因遇見耶穌基督而轉變。 《國際主僕差會》在此扮演甚麼樣的角色呢?《國 際主僕差會》與教會攜手合作,促使並協助有技能、專 業訓練和從商的基督徒,到亞洲各地及阿拉伯國家進行 長期或短期的服事。若您對《國際主僕差會》的事工感 興趣,或希望知道如何與我們配搭,請與我們聯絡或游 覽我們的網站 www.interserve.org.my 22-23 作者乃是國際主僕差會馬來西亞分會的董事會主席,多年來致力推動 各項宣教事工和宣教士關懷聯網。作者曾在不同的國家、跨文化的環 境中工作,也曾在銀行投資業務和證券經紀業中擔任各種高級管理職 位。
差传 Q A营商宣教 & 一般常見提問 ©Foter.com Q 營商支持宣教(Business Q 營商宣教有哪些優勢? for mission)和營商宣教 ( Business as mission) 有什 A 營商宣教可以幫助改善當地的經 麼不同? 濟。一般上,我們所服侍的國家, 都是落後、貧窮、未發展的地方。 A 基 本 上 , 營 商 支 持 宣 教 就 在這些地區經商,不僅可以提供當 是基督徒商人將所賺取的利 地人民就業機會,培訓他們自力更 潤,用以支持宣教事工。 生,更能為當地社區帶來極大的影 當事人只是在經濟上提供支 響力。再來,商人身份有利於進入 持,本身並沒有參與宣教。 工場。許多地區並不歡迎宣教士, 營商宣教則是親自到當地投 可是商人的身份比較中立,而且能 資,除了賺取盈利及改善當 為當地帶來資金,因此政府通常是 地的生活環境,同時也成為 持開放的態度,比較容易申請長期 基督的使者,透過生命向當 逗留簽證,因為他們一般歡迎外來 地人見證神。換句話說,營 商人的投資。然後,就是做見證的 商不是僅為宣教,這門生意 機會很廣。商業往來涉及許多人脈 本身就是宣教事工。 關係,其中包括在上的政府人員到 員工,讓競爭者、政府、員工看見 24-25 以信仰運營貿易,在百姓、社會及 政府中建立好的名聲,皆能發揮積 極的作用。營商宣教所帶來的影響 力是無可限量的。
Q 營商宣教經常面對哪些挑戰? Q 從事營商宣教的帶職宣教士 比起傳統的宣教士,誰面對 A 營商宣教面對的最大挑戰, 的挑戰比較大? 是來自人們對宣教和經商的 傳統看法。傳統觀念認為 A 商 宣 者 會 面 對 比 較 大 的 挑 經商是屬世的,宣教是屬靈 戰。因為他們不只是需要透 的,二者不可能結合。這種 過生命、生活間接的見證 舊的宣教觀念不容易改變, 神,同時也被要求具有專業 許多營商宣教的策略無法獲 的態度。在專業上做好見證 得教會的認同和支持就難以 是不容易的。我們不鼓勵帶 推動,而教會需要對新的宣 職宣教士以經商為名,直接 教模式和策略持開發態度。 地在當地傳福音,實際上卻 其實在聖經、宣教歷史中皆 沒有真正任何的商業活動。 有營商宣教的記載,例如 如果這種情況被發現,不僅 《使徒行傳》記載保羅在旅 會被驅逐出境,也會給以後 行傳教時,曾和百基拉、亞 透過營商宣教的基督徒帶來 居拉同生活同工作,一邊編 負面影響。我們所強調的, 織帳篷一邊宣教,而福音也 就是無論是在甚麼工作崗位 是藉由早期的商人經絲綢之 上,在家或在外都要做光 路帶入中國的。其次,就是 做鹽,讓人看見我們的好行 在落後的地區經商著實不容 為,活出耶穌基督。當人們 易。面對對手的競爭、政府 稱贊、認出我們是基督徒的 部門的繁文縟節和貪污、還 時候,他們其實是將榮耀歸 有來自屬靈的攻擊。在這樣 給神。 的環境中如何保持誠實正 直、堅守信仰,帶來好的生 命見證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需要更多的禱告來支持。再 來,就是必須具有盈利,因 為經營生意的最終且唯一目 的就是獲利;有盈利的事工 才能長久地維持下去。當地 政府會也會審查公司,是否 具有真實的營業和盈利,盈 利對一家投資公司來說,顯 然是極為重要的。然而我們 也知道,經營生意不是立即 就能獲得盈利的。因此,這 也可說是挑戰之一。
商宣 故事 作者 珍納 (Janet) 翻譯 無名&依玲 通往創意宣教之路 2003年9月,我參加《國際主僕差會》的短期宣教體驗計劃(On Track),前往坦米爾納德(Tamil Nadu)的一個婦女庇護中心(MAT), 協助發展手工藝職業培訓課程。課程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受培訓的婦女 的謀生能力,使她們可以自力更生養活自己。為了讓她們能夠發展可 持續的生意,中心也提供她們準確的市場動向和流行商品的資訊。 珍納,於印度服事的英國分會宣教伙伴,分享她如何將基督教信仰與設計和商業結合在一起的靈感。
26-27 異象篇 VIA Design 回國前,我在乘坐火車沿經南印度的行程 建立貧窮人的創意工業 中,回想著在婦女庇護中心的時光。我心中默 默求問神,將會如何藉這次的體驗建立我,而 Vision (異象) 我將來在宣教事工上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我們的異象是透過設計,賦 予缺乏機會的社會邊緣人以 回應非盈利機構同工向我所咨詢的營商意見 能力。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工 和提供技術培訓方面的援助,加上自己在這方 匠和手工藝品生產商建立伙 面所做出的探究,我覺得現在或許是開始一門 伴關係,以培養弱勢群體的 生意的時候。我需要設計師和其他專業人士, 創意和潛力,恢復他們的尊 扮演催化劑和促進者的角色,也需要生產商為 嚴和希望。 夥伴共同參與。目的是讓這門生意改變和建立 貧窮人,以及其他的弱勢群體。 Inspiration (靈感) 我們的產品靈感源自於豐富 我坐在火車裡裏,透過窗戶看見棕櫚樹和稻 且濃厚的傳統色彩設計、對 田不斷地在我眼前掠過,我不經意地在筆記本 市場趨勢的剖析,以及大自 寫下“VIA”和“DESIGN”二字。驀然,我感 然中無所不在的活力色彩、 到震驚,不住地凝望著它,一個簡單、時髦且 紋理和圖案。 具有國際感的單字。 Action (行動) “via”源出自拉丁文,意思是道路或沿 通過培訓和設計支援,我們 路。但是,它還帶出了另一個更為重要的意 使合作伙伴能夠生產精美的 思:耶穌就是道路,藉著相信祂就可以與神和 產品,並藉由進入當地和國 好﹝早期基督徒被稱為「信奉這道的人」(徒 際市場,發展可持續的道德 9:2;19:9,23)﹞。它也指出那條道路,藉著手 業務。我們也以行動支持一 工藝培訓、設計援助和提供銷售市場,就能夠 些能夠為社區帶來希望和更 扶助貧窮人走出困境。當我看見神向我揭示祂 具光明未來的舉措。 的計劃時,一股難以言語的興奮之情湧上了我 的心頭。 網站:www.viadesign.org 從那時候開始,神陸續引導我與一些志同道 合的,並對幫助貧窮人有熱情的設計師、藝術 家和生意人共同合作,委身於這門堅守商業道 德的生意。 2005年,VIA Design於英國成立,同時設 立貿易子公司,負責出售製成品。公司經營所 得的利潤,將會轉移投資於教育、滅貧、醫療 和推廣基督教信仰活動的計劃。
行動篇 我們現今方案的基地設於印度南部,即在班加羅爾 (Bangalore)設置了一個區域總部。Catriona和Tanya,兩位參與 《國際主僕差會》短期宣教體驗計劃的姐妹,於2006年2月初抵 達印度,加入了我們的開拓團隊。 在同一個月,我們為婦女庇護中心即將畢業的學員和生產 部的工作人員,舉辦了為期3天的工作坊,專注於設計和產品開 發;我們引進了繡花晚宴包的設計及時尚的花面料配件。試生產 的工作也在進行中,其產品將成為VIA Design品牌產品系列。 我們也帶領學員靈修,透過音樂、話劇和故事,告訴他們可 以如何與神建立個人的關係。一些來自婦女庇護中心和周圍村莊 的婦女與我們分享,那是她們第一次領悟到,上帝對她們個人感 興趣,以及她們如何經歷了祂的憐憫和大愛。 另 一 個 工 作 重 點 是 與 班 加 羅 爾 《 迪 亞 基 金 會 》 ( DIYA Foundation)的合作,我們為不同能力的人提供培訓和支援服 務,包括智障及殘障青年。我們所進行的創意設計方案,用繪畫 和肖像畫幫助他們探索身份,並且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他們的手 繪圖已轉化為問候卡和禮品袋,現正在班加羅爾當地的一間畫廊 店出售。那些年輕人在創意上受到鼓勵與激發,他們每個早晨都 熱切地期待着上課的時光。 「這是第一次有人來評估學生且專注於發展適合他們的產 品,」Sarah Santamaria,基金會的創辦人兼董事如此說道。 「通過與這些學生工作,藉著提問以引發他們的省思,VIA的團 隊同時協助他們發現自己的能力并建立自信心。Sunanda就是其 中一個例子;平常她的專注力是非常有限的,如今她卻變得極其 投入,這真是一項突破! 28 原載:”The Way 2 Design” GO Magazine 3rd Quarter 2006 p.3-4
商宣 故事駐南亞主僕宣教士 不是一種次等的選擇 2001年,我們開始在南亞這個高山林立的國家,經營一間規 模不大的軟體公司,我們設計可以幫忙追蹤藥品的軟體。該國的 基督徒人口正快速增長,但同時卻也有著基督徒彼此之間充滿猜 疑的文化背景,經濟也頗為蕭條。在這個環境下,我們只是一間 小公司,試著做一點、說一點,成為一個導引大家看見不同的商 業方式的典範。對我們來說,以經商來回應呼召並不是一種次等 的選擇。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只可惜時間從來都不夠用。所以我用員 工會議的頻率,來衡量生活與工作間的平衡,如果員工會議被犧 牲掉,就表示我忙過頭了。這些會議很寶貴,通常用來向那些尚 未跟隨耶穌的員工,介紹基督對我們的愛;同時也用來挑戰基督 徒員工,並加深他們對信仰的認識。 在某一次的員工會議上,一位基督徒員工提到他同時隸屬的 另一間公司被查稅,結果翻出了那間公司造假的文件。我問他: 「那你們現在該怎麼辦?」他回答說:「現在我們把那些文件藏 得更隱密了。」若要讓當地基督徒以及其他信仰的朋友更了解跟 隨耶穌意味著什麼,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Roydon Chesswas 29
商宣 故事 作者 崗日果布博士 翻譯 國星 螞蟻、雀鳥和商宣的上帝 2005年,我來到藏區服事。第一項任務是管理一家擁有200 名孤兒的孤兒院,並在藏族中間開展扶貧計劃。到了2007年底, 我所服事的基督教非政府機構因著我向當地人傳福音和禱告而把 我開除了。當其時,主感動我同時成立一家非營利機構,一所女 子學校和一家企業。開創初期,我的家庭時間被擄走了。我的妻 子利百加,儘管她自1999年以來一直在那裡服事,卻也開始抱怨 我的工作太耗力。「大多數人僅在一年內開創一家公司,但你卻 是三家!我根本看不見你……這不是我要的婚姻,我要離開!」 當時的我無法向她解釋我的信念,只能告訴她:「有一天你會明 白。」 30
幾個月后,2008年的藏區發 酪。在藏區這塊福音硬土上,卻 生了騷亂,許多非政府組織被迫關 是氂牛的盛產之地。我和我的合 閉。那些利用非政府組織簽証進入 作伙伴(來自不同機構和國家的 當地的外國宣教士全被驅逐出境。 三位宣教士)各自向上帝禱告了 為了逗留下來,許多人開始瘋狂地 一年,才確定回應這個商業模式 尋找營商的機會。我們在孤兒院服 的呼召。我們籌集了業務所需的 事的簽證也被終止了。當妻子看到 數百萬元,就開始了這門生意。 我們可以轉用商務簽証而留下時, 18個月后,生意走上了軌道:奶 她終於承認上帝的智慧感動她丈夫 酪貨存充足、訂單增加、利潤擴 所做的事,非她所能及。 大、負債率降低,我們與藏族牧 民相處愉快,也不時與他們分享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宣教士都 福音的好消息。工作雖然辛苦, 能按照上帝的智慧開展業務。許多 但我們活得很喜樂。在上帝的保 人仍然對商業抱著誤解,認為商業 守之下,我們的商宣事工確確實 僅是一個容易獲得簽証的平台,却 實地在履行著主的大使命。每個 沒有實踐上帝對他們「真正」的呼 人的心情好像踩在雲端之上。又 召。因著其他「屬靈事工」的簽證 還有什麼會出錯呢? 平台失效,商業平台才被考慮的這 種觀念,其實是有害的。在過去的 2009年,該地區的兩個大 十年,我親証了數百萬投資天國 城市爆發了三聚氰胺事件,導 的錢財被錯誤的浪費掉。這個缺口 致成千上萬的嬰兒和老人死亡 要麼仍在淌血,要麼已經崩壞。商 或被腎病纏身。當地政府為了遮 業,不該只是一個推脫的平台。 蓋醜聞,迅速地關閉了負責公 司並「處決」了一部份官員。然 這一路走來,曲曲折折。我們 而,真正的龍頭不搗,卻在中小 第一個商宣的生意就是制作氂牛奶 31
型企業中發起行動。而罪魁禍首 幾個星期后,一名當地的商人 的國有企業等上市公司卻依然逍 願意伸出援手,而會面過程在他豪 遙法外。獵捕行動迅速而無情。 華的辦公室——J老板盛情地接待 在六個月內,他們關閉了全國數 了我們。這是一筆看起來不錯的交 以千計的乳制品中小企業。然 易,談話也進展順利,然而我和其 后,魔爪也開始伸向我們。我們 中一位伙伴的內心深處,卻感受到 禁食禱告,竭盡全力說服地方政 不平安。當我們還在考慮的當兒, 府,解釋牛奶是直接從藏區牧民 第三個伙伴(奶酪制造商)卻跟我 那裡採購,生產奶酪的過程也比 們有了分歧。不久,奶酪制造商告 牛奶復雜得多,而且我們有三聚 訴我們,J老板只想和他合作,而 氰胺和其他有害化學品的篩選証 非我們兩個。我們告誡他小心!J 書。最終,他們卻只給了我們兩 老板明顯是個雙面人。因為長期跟 個選擇:把生意擴大20倍,或者 當地人打交道,我們很清楚這種策 關閉。我們不解地質問:「擴大 略的真面目。然而,我們的伙伴依 生意要怎麼解決問題,比如人的 然堅持離去。「我心中有平安。因 貪念?那些謀劃三聚氰胺案子的 為J老板擁有資金和人脈,我有信 大公司呢?為什麼他們沒事?」 心跟他的合作可以將我的奶酪帶到 結果,對方被激怒且對我們咆哮 國內和國際市場。」無能為力,只 道:「要不然,下周一就交上你 得遺憾地和這位合作伙伴告別了。 的生產執照!」 不久,我們把庫存的所有奶酪 我們的團隊因此受到重創。我 都賣掉。在絕望中,主又開了一條 們陷在低谷有四年之久。在那段 出路。一位朋友告知我們,有一家 低谷的日子裡,我們起初透過聽道 國際甜品公司正在需找核桃供應。 得到鼓勵。但隨著泥沼越陷越深, 我趕緊發起了團隊會議:「我知道 我們也開始越感灰心。我記得在 一路以來,我們的商業模式與核桃 2010年中,我們的生意因為堆積 無關。但非常時期,必須用非常手 如山的債務、持續的開支、當地員 段。要麼改變,要麼團滅。」最后 工的工資、停工的廠房、注銷的 大家決定上門造訪這家公司的負責 設備費用、土地租賃,還有無法脫 人。大約在同一時間,上帝為我們 手的工廠以及黯淡的未來而迅速 預備了一位帶職事奉的當地牧者 Y 下沉。三位合伙人決定做兩件事: ,他在鄰省的核桃園工作。我們跟 每人拿出幾萬塊來解決燃眉之急, 他要了一些核桃樣品去見甜品公司 並且禁食禱告,尋求主的旨意。兩 的負責人。同樣是基督徒的甜品公 名伙伴從兩個不同國家的退修會回 司老闆,專心地聽完我們的故事並 來,異口同聲告訴我:「主在試驗 品嚐了我們所帶去的核桃。雖然他 你,所有能夠被搖動的事情最終會 對我們很陌生,但卻願意跟我們訂 消失。雖有人騎在你頭上;雖要經 購150公斤的核桃樣品。 歷烈火與大水,但主會帶你到豐 盛所在。你將享有盛譽。」聽完, 之後,他們對150公斤的樣品 我們無法抑制地流淚並呼喊:「阿 也感到非常滿意,就決定向我們訂 門!哈利路亞!」 購2噸的核桃!我們高興極了,決 32
©nepalgatewaytrekking on Foter.com / CC BY-NC-SA 定借錢來簽單,同時提醒Y牧師要 而破爛貨箱裡的核桃都被淋濕了! 自己親自前往採購核桃並去殼。然 我絕望地看著天空,不禁問:「為 而,為了節省時間,他卻將一些早 什麼?主啊,為什麼?……」 已去殼的核桃仁與市場上所購獲的 混合在一起。為了節省成本,我 這場怪雨來得快,去得也快。 們的團隊又決定自行包裝的工作, 彷彿是上帝為了粉碎我們最後的 並以箱子組裝運送。我們心想,這 自我——依靠自己,而降下的一場 確是上帝拋下來的救生圈啊!哪知 雨。工廠裡大家低頭喪氣。沒人說 道,那卻是我們悲傷的開始。 話。在一重又一重的挫折後,我 們只能堅信上帝的應許和祂的屬 買方全數拒絕了我們2噸的貨 性。「不,我相信上帝把我們帶 品。原來藏區干燥寒冷,我們不知 出埃及,絕不只是為了在荒野中試 道在運輸前必須妥善地將核桃仁除 煉我們!」士氣低落的團隊將2噸 燥。沒想到,當買家在熱帶的南方 的濕核桃攤在防水布上。就在大 驗收貨物時,谷粒中休眠的蛾卵全 家認為事情已經無法再糟糕下去的 都孵化了!而牠們像極了恐怖片的 時候——螞蟻上場了!無所不在的 畫面,從箱子中扑飛而出…… 螞蟻涌現在核桃上!「主啊?袮真 要如此?」大伙一邊扑打螞蟻一邊 這次真是完了。「主啊!祢不 哀嘆。螞蟻成群結隊地出現,雪 是答應過我們嗎……?」我們必須 上加霜的是還有雀鳥飛來搶我們的 儘速決定是否該銷毀已抵達車站的 核桃!全軍潰滅,我們坐在地上痛 貨物,還是花錢把它們運回來。我 哭…… 們想,或許部分的核桃還可以挽 救,於是就決定回收全部貨品。我 此時,一個老人被我們的行為 們借錢償還運輸費,並在一周后到 逗樂了。他無法理解我們干嘛一整 火車站領取貨物。當我們把破爛的 天都在驅蟻趕鳥。一位同伴向他解 貨箱搬進我的皮卡車後,我們便開 釋了我們的遭遇。他摸了摸鬍子, 始上路,直把核桃仁送到已經停工 打趣道:「其實你根本不用驅趕 的奶酪工廠,以進行手動分揀。然 啊!螞蟻和雀鳥都是來吃蛾子的幼 而,車子還開不到20分鐘,天色 虫的,牠們不吃核桃。」原來上帝 就突然變暗。藏區北部異常乾燥, 已經派遣了使者相助,但我們在驅 下雨的次數用手指頭都算得出來。 趕牠們。 可此時烏雲圍聚。我們的禱告還沒 結束,豆大的雨點就傾盆而下…… 33
最終,我們捨棄了三分之一的 諾。所以,我們向主呼求。在我們 核桃,並將剩下的三分之二的核桃 遭遇低谷的那幾年,每一周我們都 以「被拒絕的貨品」銷售。我們煞 屈膝禱告,並鼓勵彼此,「我們要 費苦心地向每個購買的客人解釋原 靠神,不要靠人」。不知何故,每 因,以及我們現在怎樣用核桃填飽 當需要支付薪水時(我們曾經一度 家人和自己的肚子。奇妙的是,我 有7位員工),訂單總會突然出現。 們竟然從剩余的核桃銷售裡填補回 而且不多不少,就是那個月要付的 損失。那個夏天,我們吃了很多核 額數。如果發生一次或兩次,或可 桃,多得快從鼻孔裡噴出來了。 稱之為僥幸。但6年來,每個月都這 樣。我們從來不知道錢從哪裡來, 我們謙卑地向客戶表達歉意和 但錢總會來,永遠不遲也不早。 感激之情。在2012年底,驚喜的 是他們再次地給了我們機會。看到 2015年,大量訂單突然涌入。 訂單時,我們差點暈倒:4噸核桃 其實團隊什麼都沒做,就只是禱 仁。接下來的三年裡,我們靠著堅 告,贊美耶穌並互相鼓勵。起初, 果,幸存下來了。雖然最終並沒有 我們以為這只是一次的奇跡,但是 賺到多少錢,但主卻用核桃帶我們 訂單持續的進來。到了年底,我們 走過暴風雨。當我們接下該公司最 開始盈利。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 后一單的核桃訂購時1,我們商宣 是把我們收入的十分之一,拿來支 的產品已經多樣化,包括冬蟲夏 持當地其他的宣教士。今天我們已 草、枸杞、黑枸杞、雪菊、氂牛肉 經償還了所有的債務,並擁有非常 干和其他西藏食品2。 健康的現金流和儲蓄。主也讓我們 在本來租賃了30年的工廠和土地合 我依然記得當時每到月尾的恐 懼。我們承諾准時支付薪水於當 1 該甜品公司於2014年停止生產一切跟核桃 地同事,因他們的原雇主習慣拖延 有關的甜品。 薪金。然而,就算團隊中的五位外 國宣教士,都決定不從公司領取 2 今天我們也經營特別訂製的高原咖啡豆、 薪水,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兌現承 鳳梨酥及八寶茶。 34 ©Foter.com
同中解脫——房東單方面違約,且不 那位離開的奶酪制作商則教會 得不支付我們報酬。我們順利關閉了 我,當我們為了自己的私心而扭曲神 奶酪制作廠,並朝著商宣的新篇章前 話語,想把上帝原本要給予整個團隊 進。 的祝福佔為己有的時候,我們會攔阻 上帝在團隊中要給予我們公司和我們 至於離開我們的奶酪制造者, 個人的祝福。 他後來也沒有再生產任何奶酪。他 在2017年離開了J老板,去經營一家 這趟奇妙商宣旅程帶來的另一個 的咖啡館,但該店在兩個月內就關 收獲就是知識的傳授。過去在錯誤中 閉了。當他被問及為什麼離開J老板 吸取的教訓,使我們於2015年,在 時,他說:「這些無賴只是利用我外 另一個藏區設立一間咖啡廳時,我 國人的臉孔來騙取數十億的政府資 能夠引導當地的商宣團隊避開所有地 金。他從沒想要制作奶酪。」 雷。商宣事工面臨的挑戰,從前線 到後方皆有,造成許多當地教會還 我一直在問上帝。為何明知奶酪 沒開始就已經胎死腹中。當時我僅 廠會關閉依然讓我們進入奶酪制作 有兩名當地同工,我的目標是「幸 行業?為什麼要浪費數百萬美元只為 存三年」。誰知它超越了每個人(包 了教導我們順服?為什麼一直打擊 括我)的期望。在6個月內,收支開 我們?但是當我回看今天的商宣團隊 始平衡。漸漸,我們的日常收入已 時,我終於知道: 經超過我所知的一些商宣餐廳的年收 入。這個40強的商宣團隊完全可以 1. 這 是 我 合 作 過 最 成 熟 且 最 棒 的 自給自足,無需依賴教會的資金。公 團隊。七年試煉,讓我們變得堅 司的盈餘也能夠幫助其他事工和宣教 強。經高山,過低谷,團隊成員 士,甚至用來派遣藏族團隊出去傳福 之間培養了牢不可破的信任。我 音。2018年夏季,我們將擴大1000% 們的協和與默契是無價之寶。 的營運,並在藏區另一個城鎮擴大商 除了上帝,我將我們的成功歸因 宣模式。 於信心堅固和殷勤的經理NC弟 兄、審計員NC姐妹、採購經理 主在我們面對試煉時給我們的應 SKM弟兄、明星售貨員NW姐妹 許的確已成就了——「這殿後來的榮 和堅定的后勤人員LHL弟兄。 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但如果不是 第一個商宣團隊這幾年來在艱難中的 2. 這是一個言行合一及能夠克服一 摸索成功,第二個商宣計劃就很難成 切困難的團隊,即使當別人為了 立。寫著這篇文章時,我感受到前方 走捷徑選擇離我們而去的時候, 美好的將來。之前問過上帝的問題, 他們仍然堅持相信主的應許。 我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答案,但我深 知我主有祂美好旨意。在祂手中,沒 3. 這個團隊深知成功非靠勢力,非 有一個罪人是無法拯救的,沒有錯誤 靠才能,乃是靠主的靈。一次次 是不可救藥的,沒有淚是白流的,真 的打擊是為了篩淨我們,讓我們 心的勞力也不會白費。這對我來說已 可以依靠祂的話語走向成熟與團 經足夠。 結。 35
商宣 故事 「啟創」旅游服務 及 投資顧問公司 馬來西亞主僕差會的一位宣教伙伴,分享他在吉爾吉斯坦(簡稱「吉 國」)設立公司的經驗和過程。 「啟創」於2016年12月,成功注冊為吉國一家旅游及投資顧問 公司,主要服務對象為游客及有意到該國投資或考察之商家,無分 宗教信仰。辦理之事項包括提供吉國旅游配套以及各種咨詢及法律 服務,也處理邀請函、簽証、入學申請、翻譯及文件公証等。 吉國乃中亞一彈丸小國,地理面積約1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只 有600萬,因此市場非常有限且競爭激烈。想要在此小國從事「商 宣」,單靠吉國市場可說是無法生存,因此須善用自身長處,擴大 眼界。 在申請注冊以成立一家公司的過程中,我們一直面對挑戰,但也 從中學習了不少功課。落后國家之官僚體系和辦事效率,正正是考 驗一個人的耐心和智慧。要如何不違背聖經以應對?實在迫切需要 上帝來幫助我們! 36 ©Janelle Khoo
一、公司注冊面對之難題 b) 律師 按照吉國法律規定,凡是注 a) 公司名字 冊一家公司或機構,必須透過當 在成立公司前,必須先准備好 局所承認的會計公司、律師樓、 3至5個名字以備不時之需。若心 公証處,或個人來申請。而在吉 儀的名字已被使用,可以依序列出 國要尋找一位好律師,可說是難 心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的選擇,省 度極高,許多當地律師的辦事效 略重新思考名字的時間。名字最好 率極低。一般上可以在2個星期內 以當地文化為准,一來方便本地人 辦妥的事,都會被拖上數個月, 記住,同時也富有含義。許多文件 甚至半年之久!為了避免以上狀 都要經過當地政府和公司,取個地 況,可以透過已在當地從事「商 道的名字是極大的便利,畢竟吉 宣」或私交的商家朋友的介紹, 國政府只承認法律文件上的名字而 來找到適合的好律師。 已。至於對外可以用英語或漢語自 訂名稱。 另一方面,許多華裔商人喜歡 用錢來疏通當地官員,包括申請邀 一般上,第三世界國家的政府 請函、簽証、永久居留証、政策公 部門,貪腐現象都很普遍,吉國 司、更新執照、逃稅等等。這些行 政府也不例外,而且極為嚴重。因 為不但違法,還會落下被逮捕的把 此對許多的專業部門,如律師、翻 柄。這些官員接受賄賂並「辦好 譯、會計等,其門檻的要求也相 事」後,卻沒有把相關檔案或資料 對較低。縱使有一定的要求,卻面 輸入電腦檔案裡。若是出事,除了 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使得 面對官司的訴訟,甚至會遭到被驅 政府行政管理制度上出現嚴重的 逐出境的風險。因此「商宣」切忌 疏忽,並導致許多商人浪費「冤枉 使用此方式,必須尋找正規的管 錢」!比如,在建筑物或場地方 道,還有合法的挂牌律師。 面,必須符合有關當局的要求,否 則他們將抓住機會索賄。若選擇付 這些官員會向外國人索賄是因 錢了事,我們就會成為「提款機」 為在他們的觀念中外國人就是有 ,制造他們每年都要來索賄的陷 錢,要不然怎麼會在這裡經商?身 阱。為了杜絕這種現象,任何政 為基督徒的我們絕不可妥協。為了 府部門若是刁難場地或建筑物不合 避免牽涉賄賂,最好聘請當地律師 格,就請他們一一列出問題所在; 處理公司註冊事宜,哪怕費用會比 寧願花更多的錢也要把這些所謂的 自己處理來得高。 「不合格」處理好,如此才能一勞 永逸地解決行賄的問題,場地或建 筑物的規格也更為安全。 37
c) 翻譯服務 教導而奉公守法,耐心地向對方解 釋,並借此傳揚福音,為主做見証。 許多國家在個人或公司文件 上,必須通過翻譯和公証處的認 面對稅務局上門查賬,我們必 可。中亞也不例外,它們延續了前 須給予充分合作。當官員認為我們 宗主國(前蘇聯)的法律體系。因 的稅務有問題時,往往會索賄以「 此吉國的翻譯公司和公証所雖四處 幫忙解決」問題。面對此種狀況, 林立,然而水平卻參差不齊。我在 不必過於擔心,除了在禱告中交托 這方面經歷了不少煩惱,因著吉國 主,同時也可以找專業的會計師, 許多翻譯公司所翻譯的文件皆錯 甚至是律師咨詢,並收集所有的資 漏百出,讓我花了不少冤枉錢和時 料加以分析,再去見稅務局官員。 間,甚至差點面對巨額罰款的風 務必要用法律以及稅務相關的途徑 險!為了安心和節省時間,最好尋 解決問題,縱使要面對巨額罰款也 求那些開業歷史較久,且專業和公 不可妥協,不可羞辱主名。 信力較佳的翻譯公司,雖然收費可 能稍貴,但卻是值得的。 d) 會計服務及稅務事宜 e) 開設公司容易,關閉公司難 在尋找會計師時,必須清楚了 在先進或發達的國家,要成立或 解對方是否有處理過相關行業的會 關閉一間公司,是非常容易和簡單 計經驗,否則將可能面對不必要的 的事情。然而吉國卻是例外。注冊一 麻煩。倘若國稅局發現我們所呈報 家公司非常容易,然而要關閉一家公 的稅務事項有許多的錯誤和遺漏的 司就得花上1至2年,甚至更久的時 話,我們就會面臨巨額罰款。 間!主要原因還是脫離不了貪腐的問 題,無非是有關部門的官員想從中趁 由於吉國市場小、競爭激烈, 機索賄,故意刁難拖延關閉公司的時 租金成本等開銷又比其他落后國 間。大多數人沒有時間跟他們耗, 家較高,因此許多吉國商人為了 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一些宣教士把 高利潤就紛紛鋌而走險地逃稅(做 公司的賬務和稅務處理好後就一走了 假賬)。稅務局上門查賬發現有問 之,反正以後也不會再回來。這種處 題時,這些商家就賄賂官員了事。 理方式不甚理想,畢竟會留下把柄和 我們向有關當局上繳所當繳納的稅 不好的印象。個人認為最好的處理方 務時,會計還會認為我們太「愚 式,是把公司的股權完全轉讓給當地 蠢」,因為大部分的客戶幾乎都報 的主內同工,讓他們繼續經營,同時 假賬,以謀求更高的利潤,而他們 也可以訓練他們成為「商宣」的接班 也「樂意幫忙」。然而主耶穌說: 人。就算最後失敗了,他們要關閉公 「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 司也比外國人來得容易。有關當局不 歸給神」(太22:21),為了跟隨 會太刁難自己的國民,他們主要針對 主的腳蹤,我們寧可選擇順從祂的 的對象是外國人,畢竟外國人是以美 元交易,所以索賄也比較「豐厚」。 38
f) 政府部門上門索賄 每年12月至1月期間,吉國的稅務局官員都會到外 國人的公司「拜訪」,目的是希望能有一些「額外收 入」。一般上他們不會直接開口要錢,而是等我們主 動。面對這種狀況,我們不給錢,卻會預備一些紀念品 送給他們。這些紀念品是從國外買回來的,價格雖便宜 卻看起來高雅美觀。這樣做可以避免得罪他們,也避開 了賄賂! 二、「商宣」對所在國的貢獻 吉國的旅游景點相當豐富,有許多原始大自然的景 色、古絲路的遺跡、詩人李白的故鄉及景教的蹤跡等。 另外,還可驅車攀越天山山脈、體驗游牧民族的生活、 觀看吉國千年傳統之獵鷹表演以及體驗吉國游牧民族的 文化、習俗和傳統美食等。然而吉國政府缺乏資金向海 外推介旅游,這就成了我們所看見的「商機」,因而成 立「啟創」旅游服務及投資顧問公司。 39 ©Mabacam on Foter.com / CC BY-NC-ND
以吉國為基地,「啟創」的成立乃是希望以「商宣」的模式 進行。我們負責策劃、推動以及主導上游業務,而下游或周邊的 業務則交由當地的肢體去經營。上游的工作負責把游客帶到吉 國,為他們安排旅游行程、膳食、住宿、文化表演和生活體驗 等。下游業務則訓練當地肢體們從事導游、民宿、美食、交通、 翻譯員、邀請函及簽証申請、咨詢中心等服務。透過這些管道為 當地牧者、同工們創造就業機會以增加他們的收入,也藉此訓練 伙伴和未來的接班人。旅行社這行業所牽涉的下游業務相當廣, 然而卻面對季節性挑戰;大部分游客只會在夏天到訪,因此必須 未雨綢繆,在淡季時期尋找其他業務的機會以減輕開銷。 「啟創」也積極尋找志同道合之策略伙伴(鄰國或海外), 以締結雙贏策略,並借此提升服務水准。屬靈事工方面,我們願 意與海外教會或機構配合,協助他們在吉國設立平台,提供在地 短宣、訪宣、觀摩、旅游及商務考察等服務。 在吉國從事旅游業,面臨一個極大的挑戰,乃是當地文化或 歷史背景所帶來的后遺症。由於吉國是前蘇聯的加盟國,曾被前 蘇聯共產黨統治了70多年之久。在他們的觀念中,只有強權與 順服,完全沒有以客為尊的「服務」觀念。這些文化已經根深蒂 固,因此我們必須幫助他們改變這些錯誤的觀念,以融入自由經 濟市場。 ©AndieArbeit on Foter.com / CC BY-NC-SA 40
三、服事心得 b) 「宗教」: 經歷了在吉國十多年的服事, 引人歸主是聖靈的工作,然 我整理出以下幾個要點,適合應用 而宣教士也必須盡自己的責 在世界任何一個宣教工場和任何類 任,了解當地的人民所信的 型的宣教服事: 是什麼,就如《孫子兵法》 所言「知己知彼,百戰百 1. 【政】(政治): 勝」。如果對所在國人民之 宣教士對所在國(或其鄰國) 信仰和文化一無所知,很容 易產生誤會和沖突,因此學 的政治狀況要有基本了解,因為政 習認識福音對象的宗教和護 治紛爭或沖突,都會導致嚴重的后 教上的裝備非常重要。 果,如騷亂、打砸搶燒等,導致整 個社會或國家陷入恐慌和戰亂中。 如果我們在宣教工場的服事 忽略了以上這五方面,肯定會遭 2. 【經】(經濟): 受重大的沖擊和挫折。若可以在 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因此 擬定宣教策略前做好功課,我們 所面對的沖擊肯定會比別人來得 當一個國家的政府擬定並推出其經 小。 濟政策時,我們必須要有所了解。 因為政府所作出的任何稅務措施, 個人認為,最理想的「商 不只對當地人有影響,我們也無法 宣」宣教士是曾經在宣教工場服 置身事外。若打算開啟「商宣」, 事3年以上的經驗人士。當面對沖 就必須跟進這些政策或機制的變 擊時,他們的適應能力往往比那 動。 些准宣教士們來得強。我建議有 心從事「商宣」者最好先到宣教 3. 【文】(文化): 工場進行為期3年的短宣,學習當 文化習俗是一個國家的人民之 地語言、接觸服事對象,觀察市 場並收集資料,這不但降低文化 共同規范與傳承。因此宣教士進入 沖擊帶來的風險、也為「商宣」 所在國時,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觀察 做好準備。 和了解當地文化,才能融入當地的 生活方式和社群,以致能夠有效的 我們在工場的服事信念, 與他們建立關係。 就是做任何事,都必須榮神益 4. 【教】(教育、宗教): a) 「教育」: 人、心存謙卑與感恩,和無愧 教育是國家的基石,也是人的 的良心!我們無時無刻都持守 思想啟蒙。一個國家的教育模 式將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而 這樣的心態且自我提醒,免得 這個人的世界觀又會對社會帶 來影響。所以要了解一個國家 絆倒他人而虧欠了神。願主悅 的社會,必須從該國的教育制 度著手。 納我們在吉國的服事,能夠榮 耀祂的聖名。 41
本会消息 恭喜 創啟地區服事的腓力於2017年10 月份考獲英國牛津宣教研究中心 (OCMS)領導力學博士(法學)學 位 (PhD in Leadership Studies from Law Department)。 中亞洲宣教伙伴黃競標傳道於今 南馬區 年7月份被美里福音堂按立為牧 宣教動員者(Mobiliser) 師。 歡迎譚亞光和王碧麗(Thomas & 介紹新宣教伙伴 Irene Tham)夫婦成為本會在南馬 區的宣教動員者。Thomas & Irene 姓名 趙榮恩弟兄 一向熱衷於在教會中推廣宣教。 加入年份 3/2018 若南部的教會有興趣認識本差會或 工場 菲律賓 擺設宣教攤位,歡迎與Thomas聯絡 事工 宣教動員 012-780 7103 或 email: [email protected] 姓名 吳愛玲醫生 加入年份 4/2018 新任董事 工場 馬來西亞 事工 散聚宣教事工 歡迎蔡家存傳道(馬來西亞浸信會神 隸屬機構 ElShaddai Centre 學院宣教部同工)於今年十月份加入 本會董事陣容。 姓名 Philips & Melina夫婦 加入年份 4/2018 其他消息 工場 馬來西亞 事工 運動事工 2017年4月5日是 馬來西亞華人教會 OT PLUS 在宣教歷史上新的 (短期宣教體驗計劃) 裡程碑!24位來 自19家神學院、差 姓名 Sarah Wong 會、差傳機構和宗派差傳部議決創辦 期限 8/2018~7/2020 「馬來西亞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中 工場 泰國 文)」(Malaysia United Missions 事工 宣教士子女學校教學 Mobilization, MUMM ),旨在鼓勵 馬來西亞教會向各種文化宣教邁步前 42 進,協調和提供聯結的平台(策略、 資訊和資源共享),為了上帝至高的 榮耀而委身普世差傳。本會有幸應邀 參與,成為MUMM創會會員與正式會 員。
回應表 我的奉獻 您 的 支持宣教伙伴,姓名 回 應 支持辦事處同工,姓名 是 我 支持經常費 支持任何有需要的事工 支持通訊印刷費及郵費 們 最 附上支票RM 支票號碼 大 的 支票抬頭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請勿寄現金 鼓 勵 我有興趣 參加短期宣教計划(On Track) 申請成為宣教伙伴,我有負擔的國家是 定期收到in2serve通訊 本(印刷版) 歡迎 中文,數量 本(印刷版) 英文,數量 上網訂閱! 電郵(email)電子版給我:中文/英文 邀請馬來西亞主僕差會同工或宣教夥伴到我的教會分享宣教事工 我的聯絡 稱謂:博士/牧師/傳道/弟兄/姐妹/ 姓名 (中) (英) (中/英) 地址(英) 聯絡電話 傳真 Email 所屬教會 註:若您已更換地址或不想繼續收到我們的通訊,請通知我們,幫助我們成為資源的好管家。 歡迎复印,寄至:馬來西亞主僕差會 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 P. O. BOX 13002, 50769 KUALA LUMPUR, MALAYSIA 或傳真至 603-7872 9028
2018年全球宣教現況 舉目看田 基督教的現狀 亞洲 3.88億 25億,占全球人口比例33% 9%基督徒 北美洲 拉丁美洲 歐洲 2.77億 6.01億 5.71億 75%基督徒 92%基督徒 77%基督徒 2018年 非洲 大洋洲 6.31億 2900萬 非洲基督徒 45%基督徒 71%基督徒 人口第一次居各洲之冠 基督教的「重心」 已經離開歐洲和北美洲, 超越拉丁美洲3000萬 現在位於非洲、 拉丁美洲和亞洲。 亞洲 45 基督徒人口只有9% 是全球最大的福音禾場 45
基督宗派 基督徒的分佈 東正教 12% 北半球 南半球 獨立教會 17% 天主教 49% 更正教 22% 1970 2018 信奉其餘 不同宗教 宗教信仰 佛教徒 8% 7% 印度教徒 15% 31% 基督徒 無宗教信仰 16% 23% 穆斯林 46 ©Nicolai Grut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75億人口。 如果我們用10個人來代表世界人口, 基督教的狀態看起來就像這樣: 你聽過 他是我的救主 耶穌嗎? 只有1個人(10%) 是真 正跟隨耶穌的人 (委身的基督徒) 你聽過 你聽過 他是一個好老師, 耶穌是什麼? 耶穌嗎? 耶穌嗎? 可以吃的嗎? 但我想做我自己的 最后3個人(30%) 事情 幾乎沒有接觸過福 音! 2個人(20%)可能稱 自己是基督徒,但他們 你聽過 對耶穌的順服是可疑的 耶穌嗎? (一般的基督徒) 不,謝謝! 4個人(40%)曾經接觸 過福音,但他們還沒有做 出任何回應(在最少聽聞 福音群體的非基督徒) 47
鮮聞福音群體 Least Reached People Groups 「鮮聞福音群體」是「未得群體」 (Unreached People Groups)的新名稱。 學者將「未得群體」改為「鮮聞福音群體」, 因為基本上沒有一個群體 是完全從來與福音沒有接觸, 只是接觸的機會不多,接觸的人數太少而已。 世界上擁有最多鮮聞福音群體的國家 ©Kawran Bazaar 國家 族群數 鮮聞福音群體 % 2,289 90 印度 2,554 444 82 414 98 中國 543 294 90 已得群體 266 97 巴基斯坦 422 59% 41% 孟加拉 326 鮮聞福音群體 尼泊爾 274 世界主要宗教和族群數 主要宗教 族群數 鮮聞福音群體 全球所有族群 基督教 7,095 0 佛教 17,000 民族宗教/其他 658 517 印度教 2,842 1,139 鮮聞福音群體* 伊斯蘭教 2,559 2,344 無神論 3,563 3,023 7,080 (41%) 全球總和 254 19 鮮聞福音群體的人口總和 16,971 7,042 3,140,000,000 全球86%的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 連一個基督徒朋友都沒有。 * 福音派基督徒人口低於2%;廣 義 基 督徒(包 括自稱 基 督徒 或 掛 48 名基督徒)人口低於5%
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 所以,你們當求庄稼的主, 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 (路10:2) 宣教人力的分佈 Tribal Hindu Unreligious Muslim Buddhist 部落宗教 印度教 佛教 無神論 伊斯蘭教 每一百萬 部落民族中 每一百萬 每一百萬 每一百萬 每一百萬 有60個工人 印度教徒中 無神論中 穆斯林中 佛教徒中 在服事他們 有2個工人 有12個工人 有6個工人 有13個工人 在服事他們 在服事他們 在服事他們 在服事他們 世界人口 海外宣教士前往地區之比例 未聞福音 未聞福音 2.5% 已聞福音 基督徒 33% 27% 17.5% 40% 已聞福音 80% 基督徒 宣教事工奉獻的分配 海外宣教事工所服事的對象 財務分配 非基督徒,但 鮮聞福音群體 已聽聞過福音 基督徒群体 87% 的群體 12% 非基督徒, 12% 但已聽聞過福音的群體 基督徒群体 鮮聞福音群體 1% 87% 資料來源:Gordon-Conwell Resources; www.joshuaproject.net;《宣教心視野/第二冊,歷史視野》 49
©Free-Photos ©bogavanterojo ©sandeepachetan.com travel photography 禱告事項 1) 求神興起更多的宣教士和資源,專注於得着這些在神眼 中看為寶貴的鮮聞福音群體。 2) 為那些與鮮聞福音群體接觸的宣教士,能以清晰及容易 明白的方式與他們分享福音禱告。 3) 求神帶領各方基督徒攜手共進,彼此配搭事奉,增進伙 伴關係,集合不同的恩賜才幹,同心為宣教大業不斷禱 告、差遣、培訓和前往禾場收割莊稼。 4) 求神在你所處的地方,把你和一些願意尋求基督的外族 人,特別是鮮聞福音群體聯繫在一起,並幫助你有勇氣 和他們建立關係,把福音傳給他們。 50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