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ant Announcement
PubHTML5 Scheduled Server Maintenance on (GMT) Sunday, June 26th, 2:00 am - 8:00 am.
PubHTML5 site will be inoperative during the times indicated!

Home Explore 正在敞开的是门,也是生命

正在敞开的是门,也是生命

Published by Interserve Malaysia Publications, 2023-07-01 13:37:48

Description: Interserve (马来西亚主仆差会)
第13期中文通讯

Search

Read the Text Version

第 13  期 正在開敞的,是門,也是生命 在每一扇敞開的門背後,神已經在動工!快來加入祂宣教的行列, 看看神如何透過宣教工作改變人的生命。

目錄contents 轉化生命的門,正在開啟 差傳透視 門,是一座建築物最有意義的部份。它會開、 美麗的運動 03 會關,也是敲門的地方。它可以上鎖,有防禦和保 1間教會,1個好男孩,1個壞男孩 06 護的作用,也是安全的象徵。它是出入口,是界 尼泊爾的不平等 11 線。它可以引導我們進入不同情形、不同意識形態 打開蒙古之門 13 的空間,因它將我們引向不同的人、不同的氛圍。 在世界屋脊的復興 16 從宿命論到盼望 20 在聖經中,有五個地方談到敞開的門,除了啟 與穆斯林宣教士會面 23 示錄,其中一個出現在使徒行傳,另外三個出現在 敞開的門 25 保羅的書信裡,啟示錄以外的四個都是指「傳福音 的門」。 消息與代禱 26 上帝給國際主僕差會的其中一項使命就是去打 回應表 27 開「封閉之門」。我們的宣教夥伴帶着職業,去 到那些不歡迎傳統宣教士的「關閉國家」(closed 舉目看田 country),透過他們的專業技能和生命見證,讓人 封閉之地~朝鮮 29 認識耶穌的名。從創立以來,162年前,當我們差 會的名字還沒改成現在的名字之前,我們的宣教夥 宣教格言 36 伴已經被差派到世界各地開拓福音硬土。我們剛開 始的時候,是差派女性宣教夥伴到印度,在一個被 國際辦事處 >馬來西亞 當地人稱為Zenana的女院(註),透過教學、衛 各地區分會 >澳洲、加拿大、  生服務和愛心的服侍來接觸當地的婦女。一百多年 英聯邦、歐洲、香港、印度、巴西、  來,宣教工場漸漸的拓展到不同的地方,從印度展 蘇格蘭 & 愛爾蘭、南韓、德國、 延到鄰國巴基斯坦,到後來巴基斯坦分裂後的孟加 馬來西亞、荷蘭、紐西蘭、新加坡、  拉,然後進入中東國家、中亞洲、東亞和東南亞。 瑞士及美國。 傳福音的門被打開了,人也把心門向主敞開了。許 許多多的生命和社區因遇見耶穌基督而轉化。 馬來西亞分會執委會(董事會) 主席 >張德志 Philip Chang 耶穌曾把自己比喻成門:「我是羊的門…… 副主席 >黃优瓊 Vicky Ng 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 醫療顧問> 謝進誼醫生 Dr. Jenny Cheah (約10:7b,9)在這裡,耶穌宣稱祂是我們的 董事 > 練福源醫生 Dr. Lian Fook Nyean 門。透過這扇門,我們可以找到生命。耶穌也接 李國裕 Lee Kok Joo 着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 姚寶花 Yeow Poh Wha 他們來……。」上帝的宣教心,是願意看見圈外 Lim Teck Chuan 的羊也能夠進入那扇門,走到祂那裡去。 辦事處同工 國際主僕差會所服侍的工場,還有很多關着的 總幹事 >區錦華 Joshua Aw 門等着被打開。它們需要的可能只是輕輕的一推。 人事主任 >邱靜儀 Janelle Khoo 您願意成為那位推門者嗎? 財務主管 >葉乃綺 Iak Nai Khee 中文事工 >何依玲 註:Zenana女院:許多低下階層的婦女一輩子所生活的方形院子。 諮詢編輯 >黃穎穎 在那裡她們的自由受到剝削,就像坐牢一樣。除了丈夫和丈夫的女性 編輯 >何依玲 親戚以外,她們不允許跟其他男人有所接觸,她們因此沒有機會受教 校對 >豆豆/何依玲 育,生病時也會因缺乏適當的醫藥護理而白白的喪失了寶貴的性命。 翻譯 >羅秀楹  設計 >Impetus Concept 如欲轉載本刊文章,請先與本會聯絡及註明出處。 封面照片 >Joyce Lee CT 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文責由作者自負, 承印 >Thumbprints Utd Sdn Bhd 其論點不一定代表本刊的觀點。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馬來西亞分會通訊處 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 P. O. Box 13002, 50769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603 7872 9029 Fax 603 7872 9028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www.interserve.org.my

差传 美麗的運動 有些人把它稱之為「美麗的運動」, 它肯定有其獨特之處。因它風靡全球! 最新的調查顯示,超過265,000,000的人口,大約全球人口的4%, 都在進行這一項美麗的運動,並且在過去的南非世界杯決賽時, 近乎一半的全球人口,觀看了該賽事至少五分鐘。 在蒙古此地,大部分的重要世界杯賽事都是午夜轉播, 但人們還是不眠的守在電視前! 即使是連手機訊號也沒有的蒙古郊野深處, 我的兩位朋友仍找到了一個 裝有圓盤式衛星電視天線的蒙古包, 好觀看今年的冠軍聯賽決賽, 而且那是凌晨三點鐘! 國記際述主他僕在差蒙會古宣的教足夥球伴事I工an。Clark,

它很美,它很轟動,而它就是足球!然而對我和在蒙古 做足球事工的同工來說,它不只是一項運動。我們相信作為 基督的大使,這美麗的運動可以用來擴展神的國度,在各層 面把帶來盼望和基督的信息帶到足球世界。 蒙古面臨的其中一個大問題是酗酒。據估計,每兩個成 年人當中就有一個過度飲用酒精。在這裡長大的孩子的父 母,也有很大可能其中一方是酗酒的。這些孩子正在學習的 是什麼呢?在這樣環境成長的他們有什麼盼望呢? 當葛培理(Billy Graham)說出此番話時,他意識到這個 (運動事工)潛質,「一個教練在一年內影響的生命,比別 人一輩子所能影響的更多。」因此,作為兒童的足球教練, 對這些年輕生命說話和建立希望的機會是很大的。有人說過 教練有20%的心血是訓練某項運動,而80%是在於培育生 命。由此可見,球員全人發展的需要。藉着足球能幫助兒童 和成人學習到,其實他們不需要重蹈父母或社會的覆轍,他 們可以展開新的生活方式。關於酗酒的問題、生命與信仰是 多麼光榮的一件事。 此外讓我感到很興奮的是,幫助其他人發現原來足球的 意義不僅是一種運動,並且訓練他們以它為事工。與我配 搭的足球事工組織發展了一套優越的培訓 配套,為教會提供資源和教練, 並藉此為教會與社會間常見的鴻 溝建立橋樑,並且以足球作為事 工。過去三年,我們在蒙古進行了 第一個個階段的(兩個)培訓,兩 個課程都有代表構思了異象並實踐 在所生活的社區中。聽到這些帶着足 球回到各自社區的教練,他們過去的 故事與未來的夢想、盼望與基督的信 息,是很特別的經歷。 04

雖然有以偏概全的危險,但可說男人聚集時,一般都喜歡 找些事情做。而足球,正是一個召集人的自然渠道!我從觀 察中發現,當男人來到一合適的環境踢足球,令人興奮的事 就會發生!利德爾(Eric Liddell)有一句名言,「神對我的生 命有一個計劃和目的……但祂也讓我能跑得很快。當我奔跑 時能感受到祂的愉悅,而要是我放棄(賽跑)就等於藐視祂 給我的恩賜。」 曾有無數場合,當我們使用神所給的恩賜和能力作為敬拜 而一起踢足球時,生命得以經歷轉化。我還記得在英國和隊員 在週六踢完足球後,分享生命故事和建立社區的時光。較近期 的,是在蒙古的第一次足球事工,培訓當中和兩個小伙子在午 夜附近的河裡受洗!又有一次,就在我們去年往蒙古的巡迴 中,有三個隊員要求受洗,於是我們找到最靠近的河流(一小 時車程)慶祝在基督裡的新生!今年足球事工培訓中,其中一 位成員向我的同工敞開內心,分享他正經歷的極大焦慮和傷 痛,而我的同工得以用禱告、鼓勵及真理來回應。還有,在青 少年監獄裡,用一個充氣豬膀胱當足球而玩的不亦樂乎的男孩 臉上那燦爛的笑容! 以上的每一個情況, 因着在足球場上建立的信任與尊重, 因着彼此的障礙被破除, 這些男人和男孩以不同層面敞開了他們的生命, 讓真理得以向他們說話也與他們交流,引向轉化。 有時候是品格的轉化,有時候是意見、 © Haiti Innovation 對他人的態度或對未來的盼望之轉化, 05 有的時候甚至是靈魂的轉化。 真是一個美麗的運動!

差传 11間1個個教好壞會男男孩孩 去年在123月1拜年之,訪前後Be博,他ul卡B離aeh拉u開偕la及了同h城尼女Wo外泊o兒d的爾的一鄉的丈家村博夫回教卡B到r會拉i尼a。n(泊死P爾於ok,h山ar中a),。

這趟旅程,我們像走進回憶的長廊,路上總有不少驚喜。 許多舊式的土石屋,被美觀且有玻璃窗戶的房子取代了,新房 子是由返鄉的廓爾喀(Gurkha)士兵建的;運載貨物的牛也被 拖拉機取代了;在我丈夫曾任校長的寄宿學校裡的打字機被也 電腦取代了——如今這學校已經頒發資訊科技的文憑了。 當地的教會也帶來不少驚喜。從前我們是二十來個成人在 一所房子裡聚會,且無論當地或外來的基督徒都必須保持低 調:有的人只參加上晚的聚會,為了不讓別人發現。然而,去 年當我和Kaaren及她孩子參加聖誕節筵席時,筵席是在一座 專門為基督徒聚會而建造的教堂旁舉行的,出席者有大約有 1000名打扮光鮮的婦女、男人和小孩。教會已經沒有要向村里 其他人隱藏的意思了。為節慶而預備的羊,當場宰殺;一大鍋 咖哩,在露天火堆上燉煮着,旁邊是咖哩蔬菜和好幾大鍋的米 飯。現場的吉他、鍵盤和爵士鼓,可以媲美我紐西蘭的教會; 音樂的聲量隨着我們「男在左、婦孺在右』的席地而坐變得更 響亮。 平時,大約會有400人去那間教會聚會,他們來自村子裡和 周圍地區。然而節慶之日,周圍山脊和山谷的村落所開拓的七 間教會,都會來一起聚會過節。跟我交談的一位老朋友Bhakta 告訴我,他剛從很遠的分堂教導門徒回來,去那裡要徒步走一 個星期。 搗蛋鬼Narayan 回想起1980年2月,那時村裡的年輕人開始趁我們進行週三 團契或週五男生課堂時,在門外發出嘲弄的聲音,使得別人不 敢進來。這群搗蛋鬼的頭目叫Narayan*,雖自稱基督徒但難以 捉摸。他和一班朋友一週內會有數個傍晚,坐在我們閘門外的 草地上,用嘲諷的語調說話或唱歌;而每當我們想要和他說話 時,他便會給我們陰險的神情和單一音節的回應。 06-07

08 某次的週五課堂,這群搗蛋鬼又來了。暴躁和不耐煩的Narayan輕 蔑的笑着,並憤怒的把一本書撕成兩半,然後在屋外恐嚇與叫喊。後來 他們在星期三晚上,用石頭砸一位尼泊爾傳道人的家。於是,教會領袖 取消了所有的聚會,只保留週六白天的聚會;我們將所有門都鎖好,那 段時間的生活都要格外小心。儘管如此,有一晚Brian騎着摩托車,通過 村子裡很少人使用的路要回家時,被別人剛剛擺放在路上阻擋去路的樹 幹,逼得必須放慢速度。突然間,一塊石頭從天而降落在他頭上!所幸 那塊石頭只砸毀他的安全帽。Brian懷疑,這次是Narayan的埋伏。 有天下午我去學校接孩子回家,看見Narayan和他朋友往學校裡走 去。看著保安人員允許他們進去,我作了最壞的事可能發生的心理準 備。他們恐嚇保安人員嗎?他不敢阻止他們進去嗎?街上會發生爭吵 嗎?我急忙帶孩子躲到安全地方等待。 過了兩小時,回到家的Brian面露喜色。原來他靈機一動,邀請 村裡的男孩和寄宿學校的男生來一場足球賽——所以他們才被允許進 入學校。一場打成2比2平手後的球賽,讓雙方開始有了溝通。兩天 後,Narayan來敲我們的門要求Brian幫他包紮拇指,他在那場球賽中扭傷 了。信任被重建了。兩個月後Brian和20歲的Surya*又得以不受干擾的進 行週五晚上的男生課堂了。

Brian去世7年後,我和女兒們重回這個村子拜訪。 我們吃驚和高興的看到,Narayan在慶祝聖誕節的群眾 當中,他身邊坐着他妻子和兩個孩子。他已經受洗,現 在是一家醫院的更夫。 Surya和男生課堂 對西方人來說,能夠有機會常向印度教男孩傳福 音,是一件很稀有的事。然而,當年參加我們週五晚課 堂的印度教男孩卻有10至20位。Brian的預備進度,常受 到停電的影響;他要被迫在燭光下看尼泊爾文,十足是 在挑戰他的耐性,而且有時候我們還需要禱告,求神讓 他在男孩們到來之前重獲平靜。 在我們搬到Surya家附近前,他才剛信主;個性很可 愛的他,在課業上有掙扎。Surya曾跑遍整個村子,把他 9至19歲的朋友都帶到我們的夜校來。他們大部分穿着 自己唯一的上衣和短褲、沒洗澡、瘦削和不太有禮貌, 但回應卻非常積極。 生活對Surya而言並不容易。他考試又不及格,沒工 作又沒錢。父親因醉酒從懸崖上掉下來摔斷腿,腿生了 壞疽必須截肢。Surya也患上肺結核,在這裡是種普遍且 通常會致命的疾病。他接受了治療,但因着藥物的副作 用失去了一部份聽力。 我們曾為了應該在經濟上給予Surya多少幫助而掙 扎,因為我們不想讓他變得常依賴而求助我們。Brian 給他少許幫助,並鼓勵他讀聖經、禱告,結果Surya把 那些男孩帶到週五課堂及有時候還會向他朋友們說聖經 故事。 09

我 和 Surya曾 有 好 幾 年 失 去聯絡。後來有一天當我回 去尼泊爾探訪,在博卡拉(一 個有大約50萬人的城市)的繁忙街道 上,Surya發現了我!他告訴我,他已經成家並在加德滿 都一家發展機構工作。從此之後我們便保持聯繫,也得以在去 年12月重聚。他其中一個兒子有份好工作,另一個孩子完成記 者的訓練了,而Surya自己則開始了一個小小的宣教機構,叫作 New Hope Ministry。他到一個偏僻和貧窮部落(不久前那部落 的人仍住在樹上)去探訪他們,與他們分享耶穌。他在最近的 電郵中(他英文不好,所以由兒子代筆),也附上他用租借的 相機拍攝他講道和為新朋友施洗的照片。 我為神使用我向特萊(Terai)地區的人傳福音感到蒙福和 榮幸。我們分享神的話語,而人們都很渴望認識耶穌……有些 弟兄姊妹想受洗,村子的長老要求我來施洗,於是我為他們五 位施洗。 我 很 享 受 是 分 的 享 ,神以確上實的在近南況亞三人部的曲生,命中動工了。 10 * 非本名

差传 尼泊爾Jeanette講述她所經歷到的尼泊爾婦女悲慘命運。 的不平等 這星期有三天,是印度教婦女慶祝提吉節(Teej) 的日子。我們通常對任何印度教節慶都會退避三舍,不過我倒 是喜歡Teej,因為它讓我有機會看看婦女們在那天打扮得漂漂亮 亮的。提吉節的目的,是讓婦女以極度虔誠的態度,進行各樣儀 式和風俗,以確保丈夫能夠長命康健。 婆 羅 門 ( Brahmin) *和 剎 帝 利 (Chhetri)*的婦女,在這期間不吃不喝,甚 至滴水不沾。對於大部份婦女而言,即使提吉 節必須長時間禁食,這仍是一個讓她們可以和 其他婦女載歌載舞、充滿樂趣的日子。不但如 此,這也是一年當中,唯一能讓已婚婦女暫時離 開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數天的時候。一名尼泊爾女 子結婚後,要完全離開她的娘家加入夫家,與她的妯娌成為一個 聯合大家庭。 星期二是提吉節最主要的一天,我與兩位外籍朋友到巴 克塔布(Bhaktapur)城裡去拍照,那裡的達塔特拉亞廣場 (Dattatraya Square)有間濕婆(Shiva)廟,這間廟是所有婦女 都會去的,我們特地去拍攝在那裡聚集的婦女。我們在午餐時間 抵達,於是進了一家能俯視廣場的餐館,觀看所有的活動。從這 角度拍的照片很棒,陰天讓那些手捧著裝滿水果或花卉的銅盤子 的婦女們,在大排長龍向濕婆獻祭的隊伍中保持涼爽。 11

婦女們為這一天奉獻很多,因為她 們在社會上沒什麼地位;她們的地位圍 繞着他們的丈夫。如果她們的丈夫死 © Roydon Chesswas 了,妻子就會被責怪,不管死因是什 麼。我們在回加德滿都途中,經過一 輛卡車,裡面載滿個別慶祝的醉酒男 人。目睹男人和女人之間如此的對比,真讓人感 到痛心。尼泊爾有太多男人因為酗酒,導致患病和死亡,而女 人卻會被當成導致災難的禍首。 婦女生命中能夠有盼望的是,當她們認識基督時,那才是得到真正 的喜樂和自由。不過我們也看到,有些丈夫和家人是印度教徒的婦女, 生活十分艱難。有一位叫Ram Devi的基督徒朋友,她丈夫於十年前過世 了。根據習俗,寡婦和孩子必須在丈夫死後繼續住在夫家。但她丈夫也 是基督徒,而其餘的家庭成員是印度教徒。去年她和女兒們搬出來自己 找地方住,因為他們已經無法忍受夫家長期的虐待和排斥。搬離夫家表 示她已和夫家斷絕了關係,這也意味着她如今已沒有任何產業可以留給 女兒了…… Ram Devi在Emmanuel Crafts工作,那是一間由當地基督徒經營的本 土手工藝中心。生活對她來說還是很不容易,因為印度教社會仍然會藐 視她。請為Ram Devi和她三個女兒,以及許多正過着這樣艱苦生活的基 督徒和印度教徒寡婦禱告。 12 * 這兩個是種姓制度中,最上層的兩個階級。

差传 打開 我們婚後得到了一年的假期, 並且深感神要帶領我們, 在這段其間用我們的專業技能來服事。 蒙古 於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敲門』, 一扇到烏蘭巴托當醫生和物理治療師的門打開了。 我們在一年當中最暖的月份抵達。平時烏蘭 之門 巴托有八個月,溫度是在零下的並且持有全世界 最寒冷首府的世界紀錄。因此當時我們為如英國 秋天般的氣候,感到鬆了一口氣。我們很快的安 頓好,然後Cat便開始投入於她的服事。 13Cat和Dan Jolley透過國際主僕差會的短宣計劃(On Track Programme),在蒙古首府烏蘭巴托(Ulanbaatar) 渡過了兩個月。

『追尋光明』(Reaching the Light)這事工是十年前由 兩名美國人:一名兒科醫生和職業治療師開創的。目的是接觸 郊區那些最缺乏治療服務(物理、語言官能、職業以及特殊教 育)的兒童,除此之外再與他們分享耶穌的愛。因此,從以前 到現在,這群體也是最少有機會聽到和接受福音的。被鑑定為 將會從此計劃獲益的兒童,會被邀請和他們的家人一起到城市 來接受治療。家長會有一至兩個星期的時間,整天陪伴在孩子 身邊參與治療。若他們願意,我們也會為他們禱告,且有機會 參加一個細胞小組。到了療程的尾聲時,每一名兒童都會收到 一份療法程序及跟進時間表。Cat會在物理治療中,幫助這些 孩子並教導家長,如何能給孩子最好的照顧,也和當地的職員 分享她的專業知識。 14 © Matt Gumbrell

一星期後,來了一組美國兒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為100名兒童 看診——診斷、治療、諮詢以及給予最重要的是──為他們的生命 禱告。能夠在這樣一個艱難且富挑戰的地方被神使用我們的技能, 是一份莫大的榮幸。 我們聽說有些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在蒙古所受的待遇是很惡 劣、很令人難過的。他們經常是被禁錮在蒙古包(一房式家庭帳 篷)裡,連續好幾個小時,為了讓他們的父母能出外工作或照顧其 他孩子。甚至還聽聞,他們會被綁在床頭,以防他們翻滾掉進火堆 裡去。 Dan,一名幼齡兒童醫生,在市中心的一個韓國醫院裡服事了一 段時間。那裡的醫生都很友善和勤勞,但僅受過少許的、特定的兒 童相關訓練。Dan能夠在某些事上充當顧問,如:正確的抗生素用 法——隨着抗生素的普及化但缺少了解,使用抗生素成了日漸嚴重 的問題。當地人也有很強的文化觀念,他們認為孩子的疾病,會為 全家帶來厄運。 也是足球熱愛者的Dan有機會和YWAM足球事工配搭,協助一個 以接觸該城市青少年的為目標的Levit FC計劃訓練守門員。他也在 其中一場全國賽事中,被招募為當地代表! 很快到了兩個月的尾聲,時光飛逝。我們經歷到在偏僻地方當 宣教士夫婦的生活並使用我們的技能服事,也領會到神能透過一個 人帶來多大的改變,即使是資源的缺乏會常讓人感到洩氣。我們結 識了一些朋友和經驗了一個新文化,更別說是新食物——例如發酵 的馬奶! 透過國際主僕差會的短宣計劃去做短期服事, 15 不但敞開了我們所遇到之人的生命之門, 也為我們開了一扇門, 向我們展示了宣教生活的面貌。 很難說,或許有天蒙古會再來敲門……

差传 在世界屋脊的復興 我於2005年初,到達這個工場參與全職服事, 16 但在這之前,我已在東亞生活和工作了好幾年了。 我太太在1999年時,已是這裡的全職同工。 我們在2005年相遇, 第二年結婚,現在有四個孩子。 我們被呼召向這裡最大的族群和藏族傳福音。 我們熱愛這份工作,但過程很艱難。

任何在藏區服事的人都知道,即使是現在,要看到一位藏人歸主有 多艱難。的確,四年前我們對藏族事工的兩個悲嘆是(一)西藏的殉道 者人數比信徒還多,以及(二)西藏的外來宣教同工比當地宣教同工更 多。然而這一切,都因着2010年的大地震永遠改寫了。 那一次地震發生在一個上午,里克特震級表偵測為7.1級,並奪去了 約3000條人命。災區有超過10萬居民,超過90%是藏族人。其他族群有 回族、漢族以及蒙古人。 我們本來沒有計劃參與賑災工作,但當主非常清楚的讓我們知道祂要 我們去,我們便順服。通往的災區路途,漫長且危險(後來被稱作『死 亡之路』),而我們往重災區的路上,還遇到攝氏零下15度的氣溫,並 要通過一個長達4877米的通道。 我們在災區的第一天很混亂。我們沒有連接單位、沒有計劃、沒有領 導。我們的團隊當時是——如今還是——一群『烏合之眾』,是各有所 長的門外漢組成的,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具有專業賑災的經驗。我們處處 看見破碎與需要,我們卻在迷惘中,不曉得如何開始幫助或工作。 第三天早上,隊員中有來自該國各地教會的領袖,他們全都聚集到 我這裡。M弟兄先開口說:「我們昨晚開了一個很好的會議。我們全都同 意,應當從另一個地區(2008年曾發生嚴重地震)的分離主義中吸取教 訓。主不喜悅祂的教會各自為政,並且相互攻擊。」 另一州的X弟兄接着說:「所以我們希望建立這個平台,能讓各地教 會合作。而我們認為,你是最適合帶領我們的最佳人選。」 那一夜,我們這些發起人,草擬了一份〈異象與使命宣言〉」。我們 一致認定「合一」是主給我們的異象。我們將會盡全力同工,只為了高 舉耶穌,並把我們的個人、宗派及背景差異,全都放到一邊。我們將會 把各自的旗幟,留在災區外面,在這裡我們只會豎起一面旗幟:耶穌基 督。我們將專注於長遠的事工,以便和當地人建立關係,並且不會進行 短淺的策略,如:派發福音單張、聖經或是在街頭直接向陌生人佈道。 我們將會如主愛我們那樣彼此相愛,也會無條件的愛那些我們幫助的 人,正如祂愛我們一般。 17

而當我們謙卑、委身的跟隨與順服後,奇蹟出現了!這個對 18 基督教極度警惕的藏區,到5月為止,我們是唯一被批准在當地開 辦醫療站的非政府組織。到7月,我們已在兩個醫療站內協助治療 超過9000名病人、運送超過250噸救濟品、協助改善超過3000戶 人家的生活,也與當地衛生局簽署了長期同意書,開辦『流動診 所』,並且得到政府的表揚。 但我們不是只來這裡做慈善的!我們最終 的目的,是拯救失喪的靈魂,然而我們當時毫 無進展。怎麼會這樣?我們不時的會問自己。 我們也開始反思一個「為什麼」,這裡有 一億基督徒,我們還是看到在藏區事奉和死去 的外來宣教同工比當地宣教同工還要多? 聖靈使每個人都知罪、認罪。慢慢的,我 們的當地弟兄姊妹有了回應:「這是我們的 錯。這是我們教會的錯!」我們全都俯伏在泥 濘中,向神呼喊,祈求赦免。當晚我們有30人 在帳篷裡禱告,有漢人、藏人和外國人。聖靈 充滿我們,每個角落都發出懺悔呼喊和哭號的 聲音。 那是一個轉折點。如今我們的靈魂被破碎,我們的心呼求赦 免,主準備好要使用我們這堆破碎的器皿了。從那天起,事情開始 有進展,7月為止已有超過70位新信徒:12名藏人、6名回族人,其 餘是漢人。許多非信徒因著到我們這裡工作而最後信了主。 一名藏族女警幫我們翻譯。有一次她到一位國外醫療同工服務 的醫療站,當她看見國外來的護士們,跪下為她的藏族同胞清理腳 上的患處和傷口時,她感動落淚的說:「我們藏人自己都不幫自己 人。這些外國人卻願意清理藏人骯髒腳上的膿和血。我們國家不會 有醫生願意做這樣的事!」當時和她在一起的L姐妹,捉緊機會問 她:「妳知道他們為何願意這樣做嗎?那是因為他們跟隨基督。」 那女警幾天後,就信主了。

一名在我們的醫療站幫忙的藏族女孩,因着我們的非駐院醫生 向她傳福音而信主,而她全家也開始參加團契。她的兄弟是一名僧 人,他也被聖靈及所接受到的愛大大感動,在數個月後離開了僧院 跟隨耶穌。 在我們行動的巔峰期,曾有超過100人在我們的基地。大部份 過來和我們同工的是來自不同背景的信徒:漢 族、回族、蒙古人、傈僳人、猶太人、馬來西 亞人、新加坡人、美洲人、南非人、韓國人、 挪威人以及從香港、澳門和台灣來的華人。 禱告時,我們都用自己的「心之語言」(母 語;heart language)。看到各方的人放下忿怒 或爭論舉起他們聖潔的手,真是一件令人感動 的事(提前二8)。 最大的奇蹟,是見證並經歷在事奉上肢體 的合一。那些日子我們真的把我們所有的彼此 共享。我們一起吃喝、一起工作、一起禱告, 一同讚美和敬拜、一同歡笑和哭泣。每個人只 有一個心願:榮耀神! 我們無條件的事奉當地人,在當時是非常 關鍵的:我們不能,也確實不可以因着提供有附 帶條件的援助(『如果你信耶穌我會給你帳篷/食物/衣服』)使神 的愛和福音變得廉價。 我們來這裡,是要無條件的愛與事奉。 我們相信這是祂呼召我們做的。 當我們忠於我們的呼召, 聖靈能透過我們在小事上忠心,去接觸那些未得的心, 每個心的改變,全然是聖靈的工作,不屬我們。 我們的工作就是順服。如此直接,如此簡單。 19

差传 從宿論命到盼望 國際主僕差會阿拉伯地區的宣教夥伴Sue, 要告訴你一門小生意, 如何在一個女人和她家庭的生命中打開一扇門, 並且讓他們重獲尊嚴。 六年前初見Basma時,我立刻被她的幽默感和積極的外表吸引住 了。就如這個穆斯林國家的許多女人一樣,Basma早婚並很快便有 六個小孩需要撫養。 Basma透過幫鄰居縫紉簡單的衣服賺取微薄的收入,但當她的丈 夫Ahmad失業後,他們的生活就越來越拮据了。即使過得不開心, 他們也只好認命,這是伊斯蘭教典型的宿命論。他們兩人都經常嚼 咖特(qat;一種會上癮的煙草),成癮也是造成他們經濟困境的原 因之一。 大約四年前,Basma需要緊急的牙科療程。當她來找我要錢時, 我覺得很尷尬:我看出朋友正在痛苦中,但我不想就這樣開始給她 錢,因為這樣明顯會導致她過於依賴我,也會令他們失去尊嚴。於 是我給Basma一些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舒緩她的疼痛,和 一個建議——她已在幫一位朋友用本地刺繡布料製作包包,於是我 告訴她,要是她能做些包包讓我賣給其他外國人,我會給她成本和 合理的時薪。

於是Basma就先向親戚借錢來治療牙齒,但首批生產的包包 所獲得的利潤,就足以讓她有能力開始償還欠款了。自己有賺錢 的機會,不只幫Basma走過一個窘迫和急難的處境,也給了她更 多自立自主的空間。 美夢成真 Basma曾夢見我和她會一起做生意。雖然在伊斯蘭教中夢境 頗受到看重,但當她告訴我這個夢時,我並沒放在心上……然而 一年之內,我們的微型企業便開始了。 一位外籍同工已和她的當地朋友用傳統刺繡開始一個小型手 工藝生意,於是我們就和他們合作。我們沒有正式的營商經驗, 但這是目前看似最有可能令人享受其中,又能幫助本地朋友有穩 定收入的途徑。我們決定以當地語言為我們的小生意命名:「忍 耐」……而我們的確,需要許多耐心來確保產品的品質。由於工 作(在此文化中)被視為咒詛,因此很多時候,完成工作並不會 被看作是什麼值得引以為榮的事,我們曾好幾次「退貨」,以保 持這些產品經過改良後,能達到適合出售的素質。 我們售賣的產品有三類。第一類是用石膏、洋灰和彩色玻璃 做成的新月形裝飾小窗戶(qamariya)。第二類包括刺繡枕頭 套、手機袋和鉛筆盒。一位婦女負責剪裁布料和配色,然後把布 塊交給另六位婦女刺繡,接着就由兩位婦女負責縫紉。第三類是 從我對Basma的回應所產生的。她的三個女兒幫她縫包包,而這 就足以為她們賺取一些收入,好添置衣物、課本、校車費和社交 活動的補貼。 令人鼓舞的奉獻 雖然我們的生意很小,但它幫助當地的人,能靠手工藝賺取 收入好維持家庭生計。這對婦女尤其受益,因為這樣的機會,讓 這些婦女得以在一個很難有機會讓她們出門工作的國家,賺取高 於平均的收入。 20-21

這些產品,在我們坐落於市中 心的民宿和一家咖啡廳裡展示。 我們也鼓勵其他基督徒,按成本購 買,然後轉售給他們的朋友;或透 過聚會點的攤位或市場擺攤販賣。 我們甚至開設了一個網站,然而郵 寄商品在這個國家並不容易,因此 大部分產品都是親自送貨,這也使 我們的生意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 但我們的顧客們,很慶幸能夠很方便的買到這地區地道的禮物, 並且為自己能直接透過每一項交易幫助一些家庭感到高興。此外,這 些產品都很方便攜帶,因此是帶給家人、朋友和支持者,讓他們記得 為這個國家代禱的好禮物。任何盈餘都花費在產品發展和手工藝人的 非金錢「獎金」上,這些「獎金」從課本到電腦不等。 增長中的盼望和自信 這城市現在的生活比六年前來得艱難。儘管如此,Basma和家人 的堅忍得到了回報。她丈夫如今有一份穩定的保安工作,兩個女兒 在受高等教育——並且受父親鼓勵,要等完成學業後才結婚——而其 他M四att 名Gum孩bre子ll (IS也NZ)都在學校有不錯的表現。在意識到花錢購買的每一片煙 草,都是能讓孩子受教育的經費後,Basma和Ahmad甚至已經停止嚼 咖特。 我越來越喜愛Basma和她一家。雖然在這裡公開傳福音是違法 的,因為脫離伊斯蘭教可能會被處死。但我們在一同發展生意的過程 中,談論了許多關於神的事情。Basma的縫紉功夫繼續進步——去年 她甚至自學傳統刺繡,並且在兩週內變得專業——而如今她有一份盼 望及自信心,我相信那是來自上帝的。雖然她還未承認,但現在她知 道自己的生命是可以和伊斯蘭教的宿命論有很大差別的。請為她能有 勇氣,也能開始讀聖經來禱告。禱告願她的家人也讀聖經,並且全家 一起為神作一個決定。 22

差传 與穆斯林 宣教士 會面 一分名享在關巴於基他斯與坦穆的斯國林際宣主教僕士差傳會福宣音教的夥機伴會,。 事情在巴基斯坦,並不會每次都按照計劃走。政治示 威會突然爆發,導致道路和商店關閉。暴風雨會突然來 襲,把道路變作猛烈的山洪。去年夏天,我去了我們所在 坐落於巴基斯坦北部的城鎮市集買番茄,結果發展成我必 須向一群穆斯林宣教士辯護我的信仰。 他們高個子、留鬍子,有雙凶狠的眼睛。若他們有 槍,很可能會被誤以為是恐怖份子。然而,他們很有禮貌 的邀請我到他們的清真寺,並與我分享伊斯蘭教,希望我 會歸信。我們踏上往清真寺的路,而當我停下來打算在進 入清真寺前清洗我的腳時,他們的其中一人用自己的雙手 為我洗腳。好一個了不起的、謙卑的舉動。當他們要我 回應他們的歸信邀請時,我謝謝他們的接待。我說到, 自己因幾個世紀以來,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敵對而有的 憂傷。最重要的是,我談到耶穌,以及祂帶入我生命中的 喜樂和自由。他們圍着我坐,15位從沒見過基督徒的穆 斯林宣教士,仔細聆聽著,我盡力以我有限的烏爾都語 (Urdu)向他們傳講的福音。 23

24 他們很禮貌,但不為所動。儘管我竭盡所能,但他們不能明白耶 穌,如何同時是人也是神?也不理解神如何同時是一位又是三個位 格?「既然你們(編按:廣義基督徒)拜耶穌、瑪利亞和聖杯,那你 怎麼說上帝是獨一呢?」這是其中一個令我難忘的問題。但我仍盼望 我所說過的話,會有一部份留在他們心裡,使他們以一種新方式來思 考耶穌。 我覺得我們在巴基斯坦做的事,大部份就是這樣的見證。看不見很 多果子,但也盡力挪開一些巨大的障礙。改述一位早期宣教士的話: 「我們還未看到很多果子,也沒撒很多 種子,但至少我們移開了工場上一些石 頭。」也許,遇見一個謙卑、有禮並且 有堅定信心的基督徒,會讓一些穆斯林 在指責基督教是一個霸權和壓迫的宗教 前三思;也許他們只能開始將基督信仰 與謙卑和恩典聯想再一起,而不是只想 到西方的好戰及不道德。 也許,不能常常看到我們努力的成 果是一件好事,以免我們自負,或是 因「我們的成就」而感到驕傲。榮耀肯 定是歸給神的!那位有能力成就一切的 神,遠遠超過祂的僕人能力所及的。我 們的任務是繼續埋頭苦幹,期望我們所 遇見的人願意敞開他生命中的門,好讓 神的光照進去。這道光會比原本的亮度 弱一些,因為經過了容易犯錯和帶罪之人的語言及行動的過濾,但它 無論如何還是會照耀的。我 們 需 要 更 多 敞 開 的 門 , 即 使 是 那 些我們去市集買番茄時所發現的……

差传Paul Bendor-Samuel (國際總幹事) 敞 開 的 門 使徒保羅是一個火熱的宣教士先驅。他瞄準有影響 力的城市,而不是僅僅敲門,而是闖進去。一次又一次遭 敵視和暴力排斥所回擊,他仍帶着更新的委身反彈回去。不滿足單 單和外邦人傳福音,他不言倦的,在那些也許任由不同社會經濟和 種族群體各走各路會更省事的地方,建立跨文化社群。保羅是一個 使事情做成的人。 因此,我們在讀到使徒行傳十六章中,就不會覺得訝異,保羅 在完成了一趟成功的行程後,又再上路推開新的門,往西邊繼續前 進,為着他想要把福音帶到新城市的心願。令人訝異的是,兩次都 是聖靈關的門。保羅肯定是憑信心出去,完成在那戲劇化的與耶穌 在從耶路撒冷北部往大馬色的路上相遇時所領受的呼召。看來神不 只是用力開門;有時候祂用力把門關上。 然後是馬其頓的呼聲;去歐洲。這不僅是一個關於更好的宣教策 略的啟示。這是一個唐突卻也使他謙卑的提醒,提醒保羅說:「神已 在腓立比動工,而保羅和團隊被賦予與祂同工的榮幸。」在每一扇敞 開的門背後,神已經在動工了!這帶給我們信心與盼望來面對這超過 有80%,還未與基督徒建立有意義關係的穆斯林、印度教徒和佛教徒 的世界。神在動工並且邀請我們參與。祂在開門。踏入祂 的宣教工作,並在那裡加入祂的行列吧。 25

恭賀 述職/待產 本會駐印尼宣教夥伴Chin Kit與當 於吉爾吉斯坦服侍的黃賜恩、Mimoza 地同工Emi姐妹於今年7月12日新 伉儷將於今年九月份回國述職和迎接第 婚之喜。 二個孩子的誕生。 求主祝福他們的婚姻和未來 請為Mimoza和胎兒的健康禱告, 一起在工場的服侍。 因她曾經有兩次流產的經歷,使到 她對這次的懷孕特別感到焦慮,並 重新出發 經常有劇烈的頭痛。同時記念他 們回國的行程,求主保守長時間 黃競標宣教士經過三年回國的進 的飛行不會令她感到不適。屆時 修後,一家四口計劃於今年重新 Mimoza將懷孕七個月。 出發回到吉爾吉斯服侍。 短期宣教體驗計劃 請為他們簽證的申請,早日 能夠踏出工場以及出發前的 醫學生Rebecca Choy於6月15日至7 預備禱告。 月26日到尼泊爾的Patan Hospital進行 六個禮拜的醫學系臨床實習(Medical 26 Elective)。 醫學系畢業生Sarah Khoo於7月14日至 8月23日到印度參與醫療短宣計劃。 請為她們在新環境的適應、安全以 及在宣教工場有美好的體驗和學習 禱告。 安息假期 本會總幹事區錦華弟兄於7月至9月放兩 個月的安息年假。 請為他身心靈有美好的休息和充 電,在主前能重新得力,重整事奉 焦點禱告。 26欲獲知更多最新代禱消息,請訂閱《代禱簡訊》。凡有意訂閱者,將填寫《回應表》, 然後傳真或寄至本會。我們將郵寄或電郵給訂閱者。

回應表 我的奉獻 您 的 支持宣教伙伴,姓名 回 應 支持辦事處同工,姓名 是 我 支持經常費 支持任何有需要的事工 支持通訊印刷費及郵費 們 最 附上支票RM 支票號碼   大 的 支票抬頭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請勿寄現金 鼓 勵 我有興趣 成為義工(需到本會位於八打靈SS2的辦事處) 參加短期宣教計划(On Track) 申請成為宣教伙伴,我有負擔的國家是 定期收到in2serve通訊  中文,數量 本(印刷版) 《in2serve》中英文通 英文,數量 訊已提供電子版,與印刷 本(印刷版) 版同步發行,歡迎訂閱!  電郵(email)電子版給我:中文/英文 成為代禱勇士,請把代禱消息  電郵(Email)給我 郵寄給我 邀請國際主僕差會同工或宣教夥伴到我的教會分享宣教事工 我的聯絡 稱謂:博士/牧師/傳道/弟兄/姐妹/ 姓名 (中) (英) (中/英) 地址(英) 聯絡電話 傳真 Email 所屬教會 註:若您已更換地址或不想繼續收到我們的通訊,請通知我們,幫助我們成為資源的好管家。 歡迎复印,寄至:國際主僕差會(馬來西亞分會)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 P. O. BOX 13002, 50769 KUALA LUMPUR, MALAYSIA 或傳真至 603-7872 9028



封閉之地 舉目看田 朝鮮 North Korea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簡稱“朝鮮”(中國大陸官方)、 “北韓”(港澳及台灣)及 “北朝鮮”(民間部份)。 領土面積 語言 朝鮮位於朝鮮半島的北部, 由於種族的單一, 面積為120,540平方公里。 朝鮮語是朝鮮 最主要的語言。 人口 & 民族 朝鮮的人口為約2400萬,兩性人口比例平均。 朝鮮也是全球其中一個種族結構比較簡單的國家, 該國絕大多數為朝鮮族,有少部分華人以及日本人。 首都 首都與最大城市為平壤(Pyongyang), 人口328萬。 29

30 宗教 雖然朝鮮的憲法第66條明言所有公民都享有宗 教自由,朝鮮官方還表示全國共有10萬名佛教 徒、1萬名基督徒和4000名天主教徒,又在平壤 設立4間教堂,但人權組織“人權觀察”的調查 報告卻指出朝鮮並不存在宗教自由。但據“敞開 的門”估計,朝鮮大約有40萬名基督徒,當中因 信仰緣故而被捕入獄的就多達8萬至12萬人。 經濟 朝鮮在建國后以農業和工業維生。1950年代和 1960年代,朝鮮政治穩定,外交上和蘇聯以及 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結盟,經濟發展較快。但 是,由於朝鮮的經濟結構單一,因此在1980年 代自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失利后經濟漸走下坡。 到了1990年代,蘇聯解體,朝鮮失去了主要的 支援,加上連年天災,和經濟結構問題,朝鮮政 府瀕臨破產的邊緣。

知一点多点 知一知一点多点多点点 迫害基督徒  朝鮮世界第一 朝鮮一直被視為最阻擋福音的國家,不單完全封閉, 沒有足夠資源,連基本的信仰自由也被剝奪。由於朝鮮相 信基督教福音會對他們政權有所威脅,逐對基督教長期實 施殘酷的高壓手段,不僅拆毀教堂,亦禁止家庭敬拜,對 擁有任何有關基督教書籍刊物的朝鮮民眾處以重刑。聖經 在朝鮮被稱為色情文學(在朝鮮,凡藏匿屬於淫穢色情有 關的物品也屬於嚴重罪行)。誰要是藏有一本聖經,就足 以導致全家一起被送入勞改營。被抓獲的藏匿聖經者甚至 在勞改營被判處死刑,也有些人被故意安排超負荷的勞動 折磨致死。基督徒乃屬於政治犯的一種。因此基督徒要在 該國過著「偷偷摸摸」的生活。 求神看顧此地的基督徒,保守他們的腳蹤,使他們經 歷神的大能、經歷祂所賜的真平安。求主剛強他們的 心,讓他們不失去對神的信心,繼續與神同行,在家 庭、工作或被囚時有智慧能力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 31

中國的朝鮮族 有200多萬的朝鮮族人居住在中國東北 部,特別是在吉林、黑龍江、遼寧。同時還 有7,400萬朝鮮族人分散在世界各地。17世 紀末,第一批朝鮮族人移居到中國,還有大 量的人是在1869年北朝鮮的大飢荒后來到中國的。朝鮮族人初來到 中國時,他們為那些給他們提供種子和必需品的地主幹活,陷入沉 重的債務,很多人要經常搬家。中國朝鮮族人稱自己是中國少數民 族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每1,000人中有43人上過大學。大多數中國 的朝鮮族人是無神論者,他們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相信佛教和基督 教。景教傳教士在7世紀至14世紀是否曾進入中國現朝鮮族居住的區 域內傳教,現在已沒有記錄,但是1927年在中朝邊界附近,考古學 家發掘了一個古墓,發現七具屍體頭上有十字架,考古學家憑借屍 體身上的宋代錢幣,判斷出墳墓是在998—1006年間建造的。過去 的十年間,朝鮮族人中出現了信仰的復興,現在估計在中國至少有 60萬的朝鮮族人基督徒。近幾年,除了經政府許可由愛德印刷公司 印的朝鮮文聖經之外,很多朝鮮族語聖經從國外傳入中國。 為中國的朝鮮族教會能夠有遠見,並派傳道人到那些未接觸基 督的少數民族地區分享主的道而禱告。請求神大大使用朝鮮族 基督徒,更大地擴展神的國。為那些朝鮮族的非基督徒能夠早 日聽到福音並相信耶穌基督禱告。 32

朝鮮的個人崇拜 是指朝鮮人民對該國執政家族—金氏家族的個 人崇拜,此崇拜自首任領導金日成於1948年掌管 權力后一直延續至今。其范疇函蓋文學、電影、 音樂和圖書等多方面。其個人崇拜宣傳手段被嚴 重地利用來美化金正日及金日成,兩人分別被稱 作“親愛的領袖”和“21世紀的陽光”。並且, 對大眾來說,金日成就是上帝,他和他的妻子、 兒子組成了三位一體的主體思想。很多朝鮮人民 相信金日成和金正日“創造了世界”並且能夠“ 控制天氣”。兒童被教育感謝金日成、金正日給 他們食物。家家牆上懸掛的照片提醒著人們誰在 關注著他們的需求。因此,這也成為了朝鮮文化的 一部份。 求神大大激動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心,使他謙卑 來到神的面前認罪悔改,承認耶穌基督是朝鮮的 救主。願領袖政府官員們都來認識敬畏並敬拜獨 一真神,將個人生命的主權、執政的主權都交託 給主。 33

核子武器 朝鮮於1956年成立核子物理研究所,1962年又在距平壤 北方90公里的寧邊地區興建反應爐。1978年,朝鮮開採到大 量的鈾。隨后的30年間,朝鮮先后建立了6個核研究中心、兩 座研究堆、6座鈾礦和1座核電試驗埋。 1990年,美國通過衛星照片懷疑朝鮮擁有核武,朝鮮先否 定有制造核武的動機和能力,其后又在次年與韓國簽訂《關於 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並在1992年與國際原子能機構 簽下《核安全協定》,同意該組織檢驗其核設施,以証明朝鮮 沒有使用核武器。 2000年代,朝鮮再次計劃發展核武。2002年,朝鮮承認 此事,並稱“正在研究更強的武器”。2005年2月,朝鮮表示 已擁有“核遏制力”,隨后又將8000支廢燃料棒再處理,意 味著朝鮮可生產核彈。翌年10月9日,進行首次核試驗,在國 際上引起強烈反響。2007年,盡管朝鮮在六方會談承諾放棄 核武,但在2009年5月25日,又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2013年 2月12日,朝鮮進行第三次地下核試。 為朝鮮能早日停止發展核武,與世界和平接軌禱告。 34

35 慢性飢餓的國家 1990年代中期,朝鮮發生駭人聽聞的大飢荒。根據叛逃韓國的已故 朝鮮領導人黃長燁的記載:到了1995年,平安北道發大水,糧食危機變 得日益嚴重起來。街上餓死的人越來越多,因為搶糧食而引發的殺人、 強盜事件也越來越多……只要稍微離開平壤市中心,就能看到餓死的 人,往郊外去,更是成堆的屍體。 韓國統一研究院2004年的研究成果認為,1994—2000年間,朝鮮因 飢荒造成的人口損失,至少63萬—69萬,最多在58萬—112萬之間。 朝鮮的飢餓人口,在90年代初約為420萬人,90年代中期增加到700 萬人。之后經歷了10年以上的漫長糧食危機,到了2007年,33%的國 民,即780萬人處於營養失調狀態。這在 亞洲,獨一無二。此外,所阻於持續的糧 食短缺,朝鮮人出現了各種的健康問題。 至2011年,全國估計約3份之1的兒童面對 營養不良的問題。另一份的研究指,朝鮮 18歲的成年男子比韓國的同輩矮5寸,同 時全國近45%五歲或以下的兒童正處於營 養不良的狀況。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的一份報告稱, 朝鮮從1996年到2010年,共經歷了15次災難。其中,因設施不足或人為 失誤而造成的災害多達9次,比自然災害多。聯合國稱朝鮮有九百萬人缺 糧,100個人裡面有70個人挨餓,剩下30人境況好些,因為他們和擔任 高官的家人有聯繫。 求主打開朝鮮封閉的大門,使朝鮮有更穩定的經濟,降低糧食的價 格;健康醫療方面願意接受世界各國的援助,使朝鮮人民脫離疾病 的擾害。在飢荒漫延、限制剝奪食物時,求主成為窮乏困苦人的供 應者和避難所;飢餓流落街頭的兒童、青年人、壯年人、婦女們、 老年人的庇護和保護。 参考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 资料 萬民網http://www.wanmin.org/minzu/chaoxian 基督日報http://www.gospelherald.cn/template/news_view.htm?code=mis&id=643 福音站http://jgospel.net/truth/gospel-corner/ 騰訊評論http://view.news.qq.com/a/20130410/000002.htm

宣教 格言 © Steve Pavarno 宣教事業必須是風雨不改地進展。 今日宣教界的悲劇不在於無法進入關閉的門; 乃是不肯進入敞開的門。 宣教的門關閉,那是神的責任,我們可以安心交托祂; 宣教的門已敞開的國家,那麼我們有責任進去,千萬不可忽略它。 時間不多了,莊稼已經成熟,穡多工少。 我們單為那關閉的門而悲哀,而不努力進到敞開的門裏面去工作, 這是何等的愚蠢呢! J. Herbert Kane賈禮榮博士 Malaysia 「國際主僕差會」是一個福音派國際性差會,于1852年成立至今, 於多個國家成立分會,為要與全球教會攜手合作, 將耶穌基督的名傳給亞洲和阿拉伯世界最困乏的人,叫生命與社區因遇見耶穌基督而轉變! 「國際主僕差會」的前身為「國際關懷差會」(INTERCARE)。


Like this book? You can publish your book online for free in a few minutes!
Create your own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