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主僕差會通訊 第 15 期 短宣時日短目光不短,長效心意長使命更長
目錄contents On Track 短期宣教體驗計劃 03 短宣時日短目光不短,長效心意長使命更長 短宣見證 奇異新貌 08 本期要跟大家特別介紹本差會的短宣*體驗計劃- 心意與心痛 12 On Track。 面紗之下 15 我在這裡 18 隨著時代的改變,宣教模式也一直不斷轉型。十 中亞奇遇 22 八、十九世紀的宣教士都是一生的奉獻和委身。到了二 進入沙塵中的綠洲 26 十世紀中期,隨著短期宣教模式的出現,開始有越來越 多有志宣教的人,選擇先參與短期宣教,親自到工場探 回應表 29 個究竟,體驗宣教生活之後才考慮是否要長期的委身。 消息與代禱 30 面對這種的宣教趨勢,國際主僕差會於七十年代推 行On Track短宣體驗計劃。那時候本差會已經在亞洲和 實習醫生見證 阿拉伯世界服事神超過一百年。當時,本差會在宣教領 ON TRACK MEDICAL ELECTIVES 醫療選修項目 域方面的創新、勇於面對挑戰和承擔風險已經在西方國 海南充電之旅 31 家基督徒大專生當中建立良好的口碑。最初參與短宣計 我們服事,耶穌醫治 37 劃的是劍橋大學的一群基督徒學生,他們從英國開越野 車到印度的孟買,參與為期十個星期的短宣。從此為本 國際辦事處 >馬來西亞 差會的宣教新模式──On Track掀開序幕。從英國的分 各地區分會 >澳洲、加拿大、 會,On Track發展至其他國家的分會,讓有志參與兩個 英聯邦、歐洲、香港、印度、巴西、 月至一年短宣的基督徒有機會到國際主僕差會的宣教工 蘇格蘭 & 愛爾蘭、南韓、德國、 場,配合他們的經驗、專業技能和心願,在跨文化環境 馬來西亞、荷蘭、紐西蘭、新加坡、 中服事基督。時至今日,國際主僕差會每年大約有兩百 瑞士及美國。 人申請參與On Track,其中除了有專業人士,也不乏醫 學生、大專畢業生,甚至是退休人士的參與。 馬來西亞分會執委會(董事會) 主席 >張德志 Philip Chang 雖然本差會推行短宣計劃,但我們最主要的目的 副主席 >黃优瓊 Vicky Ng 不是為了興起更多的短宣參與者來代替長宣,因為正 醫療顧問> 謝進誼醫生 Dr. Jenny Cheah 如許多人所說的,參與短宣不能算是已經盡了完成大 董事 > 練福源醫生 Dr. Lian Fook Nyean 使命的責任。但是,短宣卻是一個好的起點;藉著短 李國裕 Lee Kok Joo 宣產生更多的長期宣教士和有宣教意識的信徒來支持 姚寶花 Yeow Poh Wha 宣教的工作。 林源義牧師 Rev. Timothy Lam 親愛的讀者,您之所以會拿起這本刊物來閱讀的 辦事處同工 原因,可能是因為您正在認真尋求神是否要您成為一名 總幹事 >區錦華 Joshua Aw 跨文化的宣教士,但想到長期的委身可能令您感到畏 人事主任 >邱靜儀 Janelle Khoo 縮。我們鼓勵您在閱讀了裏面的見證分享後,也能夠效 財務主管 >葉乃綺 Iak Nai Khee 法作者踏出信心的一小步,從參與短宣開始探索神要您 中文事工 >何依玲 Grace Ho 走的宣教路。透過這類的宣教體驗,它將幫助您在作決 諮詢編輯 >黃穎穎 定前思考成為宣教士實際的代價,拉近理想與現實之間 編輯 >何依玲 的差距。 校對 >豆豆/何依玲 設計 >Impetus Concept 參與On Track可以是一個基督徒生命的里程碑。 封面照片 > andreasnilsson1976 / Foter / 在宣教工場短暫的服事,您的付出仍可以給當地社群,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甚至是您自己的生命長遠的影響。它不一定會使您最終 NonCommercial-NoDerivs 2.0 Generic 投身作長期宣教士,卻可以開擴您的眼界,以神的眼光 (CC BY-NC-ND 2.0) 看世界,了解到宣教乃是神的心跳! 承印 >Thumbprints Utd Sdn Bhd 出版日期 >2016年4月 * 本期所登文章所用的“短宣”或“短期宣教”一詞,是指少於兩 年的宣教參與 馬來西亞主僕差會 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 如欲轉載本刊文章,請先與本會聯絡及註明出處。 P. O. Box 13002, 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文責由作者自負, 50769 Kuala Lumpur, Malaysia. 其論點不一定代表本刊的觀點。 Tel 603 7872 9029 Fax 603 7872 9028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www.interserve.org.my
編輯部 On Track 短期宣教體驗計劃 主僕差會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讓基督的跟隨者能夠參與神的宣 教計劃。重點是到海外的福音硬土上進行跨文化宣教,並在 物質及心靈貧乏、弱勢及最少聽聞福音的群體當中,透過各 種不同的形式參與宣教,無論是長期或短期的服事。 On Track是本差會的短期宣教體驗計劃。主要目的是要引起 信徒對海外跨文化宣教的關注,有機會在異文化環境中體驗 生活、工作和分享信仰。 On Track 的特點 On Track跟很多其他的短宣計劃的區別是, 每個On Track短宣計劃都是為申請者量身定制 的。無論你有什麼專業或興趣──電腦科技、 醫療、教育、工程學、農耕、經商、金融、行 政管理、設計、社工、文字、教會事工等等, 我們將盡我們所能找到最適合你的服事崗位, 確保你在能發揮所長來事奉神。我們注重的是 有品質的工作安排。 03Photo © Travel Manitoba / Foter /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0 Generic (CC BY-NC-ND 2.0)
誰可以申請? 1 On Track開放給年滿18歲,不超過75歲的 基督徒申請。 如果你有上大學前的空檔期,或者你正考 慮暫時放下工作一段時間,可能你目前正 賦閒在家,又或者你已經退休……,但你 渴慕奉獻自己的恩賜才幹給 神,去到一 個迥然不同的環境,進行有意義的服事、 去啟迪他人,也從他人身上獲得啟發。不 論你是什麼背景,我們很樂意與你談談! 我們歡迎已婚夫婦和家庭單位參加。特別 是那些覺得神有呼召你成為宣教士的已婚 人士,這是一個讓你和你伴侶試驗是否有 同感宣教呼召的機會。 短宣參與者可以選擇在國際主僕差會的任 何一個工場服事。一般情況下,你可以自 由選擇開始和完結日期, 但請於預定出發 日期前六個月進行申請,以便我們可以根 據你的技能和負擔,找到一個適合你的服 事崗位。 如欲知有哪些短宣服事的機會,歡迎瀏覽: www.interserve.org/openings/short-term/ 04
05 三種選擇, 哪種最適合你呢? ON TRACK(2個月—1年) 我們主要的短宣計劃,旨在為有志成為宣教士的基督徒提供一個 機會,透過短期宣教的參與,探索長期宣教的可能性。以至少兩 1個月至一年為服事期限。參加者可以協助或配搭工場上的宣教夥 伴,或在一個宣教團隊中一起服事,並且將獲得一位導師的關顧 2 和指導。 2ON TRACK PLUS (13個月—24個月) 如果你想投入一至兩年的時間於宣教的工作,但又基於各種因素 不能委身成為本差會的長期宣教士,這個項目或許最適合你。有 些人是在參與On Track的中途決定延長短宣服務的期限到一年以 上,繼而申請On Track Plus。近年來,參加此項目來試驗他/她 是否蒙呼召成為跨文化宣教士的人數不斷增加。我們資深的宣教 伙伴將在你所參與的宣教事工上,以及你個人發展的層面上,提 供你支援和指導,確保你在海外能夠有一個充滿意義的跨文化宣 教體驗。 3 ON TRACK MEDICAL ELECTIVES 醫療選修項目 3此計劃專為基督徒醫學系學生而設,除了提供海外醫院的實習機 會,豐富你醫學方面的工作經驗,同時也讓你在跨文化的處境下 體驗宣教。參與者可藉此計劃尋求神是否有呼召你將來成為一名 醫療宣教士。一般情況下,醫療選修項目的參與長度為六個星 期。由於名額有限,有意參加者,請儘早申請。 註:除了醫學系學生,我們也可為其他科系(比如工程系)學生提供海外實習機 會,歡迎來電諮詢。 若你未清楚以上哪些計劃最適合你, 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很樂意與你討論分享。 Photo 1.© ajusticenetwork / Foter /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Derivs 2.0 Generic (CC BY-ND 2.0) Photo 2.© USACE HQ / Foter /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2.0 Generic (CC BY 2.0) Photo 3.© Lafayette College / Foter /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2.0 Generic (CC BY-NC-SA 2.0) 4 Photo 4.© Mully Children’s Family / Foter /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0 Generic (CC BY-NC-ND 2.0)
參與短宣體驗計劃流程(以英語進行): 1 遞交申請 了解和諮詢(項目類型/宣教工場/費用等) 遞交申請(填寫網上報名表) 尋找合適的事奉平台和地點 獲得三份推薦人之評估(填寫本會推薦評估表) 出席面試 2 出發前準備 制定預算 2016 健康檢查 籌募經費(申請者需負責為自己的宣教經費籌款) FRI AT 參加職前培訓(National Office Orientation) 10 September WED THU 預備出發 SUN MON TUE 1 9 8 18 77 6 16 5 5 25 4 14 323 3 2 1 12 30 9 21 0 19 28 7 26 訂機票 申請簽證 差遣禮(視教會情況而定) 4 如期出發,全情投入和體驗跨文化宣教之旅 宣教工場的情況說明(Country Team Orientation) 工場機構的職前訓練 當地語言學習(如需要) 跨文化愛的事奉 當地的工作與生活 5 順利回國 回國前的離職面談(聽取匯報、蒐集回饋) 下一步(事後解說 debriefing) 備註 正式錄取之前必須通過健康檢查。 06 必須籌足所需經費才能出發。費用包括行政費、交通費、住宿、保險、生活費、簽 證、醫療、學語言(若需要)等等。
我適合參加嗎? 我們的對象是~ 07 重生得救的基督門徒,並願意委身事奉。此 點可從你對教會事工的委身和個人生命的成 長表現出來。 渴望在異文化環境中分享信仰,並實際地服 事當地人群的人。 能夠在短時間內適應迥然不同的生活和文 化,並且樂意開放自己,從經驗中不斷學習 的人。 宣教工場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可能欠佳,因 此,你必須是在體力、精神和情緒方面都健 康的人。 有團隊精神,能靈活應變、並且願意服從領 導者的人。 獲得教會推薦的人,並且在後方有人願意以 禱告來支持你。 認同及願意配合本會的異象、使命、核心價 值和運作原則來服事的人。 Photo © thekellyscope / Foter /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2.0 Generic (CC BY-NC-SA 2.0)
翻譯 金天 奇異 中年姊妹戴安為 新貌 我們講述了她跟隨國際主僕差會 (英格蘭及威爾士分會) 前往西亞短宣的經歷 燠熱的夜,一絲風也無。 凌晨三點,我們的公車正踽踽獨行,穿越西亞腹地,一路向北。單 調的汽車引擎聲裡,我身邊的人或安然酣睡,或輕聲交談,而我作為車 上唯一的外國乘客——一個來自英格蘭的中年女人,對周圍發生的一切 滿懷興趣,卻苦於語言不通,無法精確捕捉。 我孤身一人,異地獨處,然而內心飽有平安。我坐在公車上,由陌 生人環繞,卻如此確信又如此驚奇主的同在和帶領。 兩年前,我的丈夫皮特因突發中風,在他位於克羅伊登(倫敦南部 城區——譯者注)的辦公室倒下了。皮特與我都信主,結婚三十二年以 來,我們共同撫育了一雙兒女,也全力投入各自的工作,彼此敬愛、互 相扶持,生活得美滿幸福。然而就在倒下的第二天,皮特過世了。 丈夫的離去如此突然,使我悲痛萬分又措手不及。我唯一能肯定的 是: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主也安慰我,祂絕不離棄我。 8
© dgblitwin via 分別為聖的時光 Foter.com / CC BY-NC-ND 在皮特逝世后,我依然為本地的幾家報業擔任 文字編輯,生活慢慢恢復了原樣,只是這“原樣” 已折射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我開始思考自己能為這 樣的新生活做些什麼,又應該去做些什麼。我向我 們當地的一所大學投遞了申請,被“英語和藝術 史”專業錄取了。 由於接下來的三年我要以學生的身份重新走入 校園,那麼在正式入學以前,我效仿大多學子,為 自己預留出一段游歷的時間,也是合情合理的。並 且這一段時間我要特意分別出來,擺上給主,謝謝 祂帶我走過死蔭的幽谷。我一個主內朋友建議我向 國際主僕差會尋求合宜的短宣計劃,並為我寫好了 介紹信。 我在前去面試的時候表達了我開放的態度,即 我不介意被差派往何地、做何種工;若能用上我的 文字編輯的恩賜,那當然更好。這對我而言實在是 種全新的體驗,我要全然倚靠並順服主的旨意,而 非我自己的刻意選擇和周詳安排。 日程很快定下來了,我在離職后的第三天從希 斯羅機場出發,前往目的地。在未來的六周裡,我 要協助國際主僕差會的一位長宣伙伴整理手稿,並 與她朝夕相處。 耳聞目睹 既然要參與短宣事工,就要學習隨遇而安的功 課,因為新的環境難免不如人意。我是幸運的,能 夠花大部分時間做我得心應手的事情——整理關於 9 基督教歷史的手稿,同時也得以參與其他的事奉。
我初到目的地的那幾天,是在一所小學校的圖書館度過 10 的。這所學校由我們的同工運作管理,而我的職責是坐在 書桌前,將各種書籍分門別類、登錄在冊,以便之後將它 們運往新的地點。 每天早晨,我走過日漸熟悉的街道,搭乘七點的班車 前往學校。一路上耳聞目睹的,是附近的清真寺裡,光塔 頂上的大喇叭播送的聲響,催促著人們快做禱告。那些由 臨街的窗口懸垂而下、被倒扣著的椅子固定住的挂毯;戶 外三五成群圍坐閑聊,戴著頭巾、身穿長袍的當地婦女, 都變成了日常一景。而在收工的歸途中,我又常能見到相 約下棋或到小咖啡館飲茶的男士。 這裡的人們對茶的喜愛,完全不亞於英國人。而這裡的 茶是倒入小玻璃杯裡飲用的,不加奶,略放一點糖,不論何 時何地皆可享用:船上、 公交車上、咖啡館裡,乃 至大街上——店家站在店 門外,一手端著茶杯,年 輕的侍應生則在人行道上 穿梭往來,手裡舉著裝滿 琥珀色茶湯的托盤。 © Guillermo Fdez via Foter.com / CC BY-NC-ND 在我的短宣期間,我 那和善又慷慨的房東外出一周,我因而得到了在當地教會 組織的暑期班幫忙的機會。那個班裡的孩子都來自難民家 庭,我耳聞他們父母親的故事,也目睹了這些了不起的人 們在訴說故事時表現出的堅定信心,使得他們能在背井離 鄉、舉目無親的情形下依然靠主站立。 我也花了不少時間與主內的作家們交談,為年輕的宣 教士夫婦照看孩子、遛狗,以及在教會舉辦的集市上幫著 二手書攤看鋪子。 此外,我還自發進行了一場為期三天的旅行,坐公車 連夜穿越西亞。我在這場旅行中,愈發為當地人的好客與 友善所震撼。我所暫住的旅店老板甚至邀我共進下午茶, 又帶我出游,和他的家人一道前往海灘度假。
11 短宣反思 這次短宣所給予我的收獲,莫過於親眼見証了我們的禾場同工——他們 每一天的真實生活:既有磨難與挫折,也有每日與主同行、親密交通、活出 美意的無上喜樂。 然而這樣滿有確據和救恩的喜樂,還無法為這個飽受壓迫的國度裡的人 們所享有。我因此意識到,這片土地上的人和我們受呼召來到這片土地的同 工,都需要切切的禱告。 我如今才知道,要鼓勵我們的同工學習當地的語言,其重要性首屈一 指。因為與當地人交談的機會如此之多,而他們的需求如此之巨。 更為緊要的是,我在這次短宣中受到的心靈沖擊,我不自禁地思索我個 人的屬靈成長,其光景如何。我體認到我的信心確然更堅固了,而能用這種 方式跟隨主、事奉祂,實在是我的特權。 這一次的短宣經歷,我由衷建議每一個年齡段的基督徒都不妨一試。 © landrovermena via Foter.com / CC BY
翻譯 金天 心意與心痛 前往阿拉伯世界參與 短宣的尼爾向我們講 述了他此行遭遇的驚 奇與挑戰 © 143d ESC via Foter.com / CC BY 12 作為一名暑期英語教師,我在抵達阿拉伯地區的第一 天,就為由機場通往住所的瘋狂交通所懾。 我們的座駕飛速穿梭於車流之間,在四面遭困、八方受 阻的情形下,硬殺出一條道來。這裡的汽車橫沖直撞、目無 法紀,這裡的司機奉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此交通狀 況竟不曾車禍連連,倒也是咄咄怪事。我眼看與我們的車擦 肩而過的武裝車輛,其上之人荷槍實彈、蔚為壯觀,又見街 上並行巡視的官兵制服筆挺、面目肅殺,不禁暗自咋舌,頓 感前途未卜。 這片土地上迥異的文化,我大概是永遠適應不了的。清 真寺裡日復一日的晨禱鐘聲;把黑袍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
13 的當地婦女;沒有女賓、唯有男客的婚禮以及婚 禮上眾人圍成一圈騰挪轉移、對空舞刀的奇特習 俗;又或者是受街上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之邀,午 夜赴中央銀行飲茶的吊詭經歷……然而比起此地 文化的種種怪異之處,更叫我吃驚的是此地人民 的好客與慷慨。我在前來短宣以先,認為和當地 人接觸的機會恐怕不多。可是感謝主,現實恰恰 相反。出門沒走幾步,就必然會有人笑容滿面地 迎上來同你問好,不一會兒他們便會提出與你互 通聯絡方式,又請你過門一敘、做客吃飯,其友 善熱情之程度,往往令人瞠目。人們問我待在這 樣一個地方,是否常感不安,我說唯一讓我不安 的,是外出就餐完畢后,所有人都要搶著買單! 論到我短宣時最美好的回憶,還是繫在那些仿 佛無處不在的孩子們的身上。我從一座座小鎮穿 過,總見有孩子在瀑布邊洗衣、在廣場旁踢球, 他們每聚到一處,就滿有喜樂與生命力。哪怕身 無長物,甚至光腳嬉戲,也要抓緊大好時光,縱 情玩耍。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掏出相機,否則你就 要被孩子們久久纏住,任他們排著隊,等你一個 一個替他們照相。 這片土地帶給我的,除了那許多歡樂,也有無 奈和心酸。這裡的貧困不像我預想的那般一望即 知,但也不容否認。出售電腦與相機的商業街不 遠處便是簡陋的民宅,一家人擠在用瓦楞板搭建 的狹小房屋內,艱難度日。也難怪,此地的兒童 中有五成營養不良,六分之一的女性因難產導致 的並發症死亡;識字的女性僅佔人口數的10%, 而會讀寫的男性也不過三成而已,舉國上下可謂 毒癮成災,種種情狀,令人揪心。 我愛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然而更令我揪心的, 是他們的屬靈光景。數以百萬計的人口中,聽過 福音的屈指可數,聽過福音又決志跟隨主的更是 鳳毛麟角。 © Omar Chatriwala via Foter.com / CC BY-NC-ND
© Rod Waddington via Foter.com / CC BY-SA 14 一次,我們的短宣隊伍在一家旅店下榻,主日崇拜的時候,我們 便在房間裡唱讚美詩,儘管大人們唱跑調了,孩子們又跟不上節拍, 依然吸引了兩位旅店工作人員探頭進來張望。我在那一刻深為阿爸天 父的恩典所折服,祂實在是愛世人的上帝,哪怕我們軟弱、時常跌 倒、虧缺祂的榮耀,祂也因著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的寶血遮蓋,喜悅 我們到祂的座前。除耶和華外沒有別神,祂是如此不同——耶和華鑒 察人心,祂不是“阿拉”,一味要求人遵循外在的律法、恪守儀禮、 維持潔淨。每當想到這個國度裡的人們無緣聽聞主的福音,受壓迫而 不得真自由,靈裡的黑暗大且深,我常要落淚。 這眼淚主是記念的,祂看顧那禾場,就結出果子。比起在英國, 要在阿拉伯地區與人分享你的信仰,不單更容易,機會也更多。因為 此地的人們同你寒暄,開場白必然是“你是哪兒人?結婚了嗎?為什 麼不結?是穆斯林嗎?為什麼不是?”同樣讓我驚嘆的,還有當地人 對獲贈《聖經》所持的開明態度。我記得我曾詢問其中一人(後成為 我的摯友)是否需要“路加福音”的影印本,得到了否定的回覆,為 此我還沮喪了一會兒;誰知這人又告訴我,多年以來他真正想要的, 是一整本《聖經》。我聞聽此言,欣喜若狂,當即就送了他一本。等 我們下次見面的時候,我的這位朋友已經能背誦“登山寶訓”的經文 了!我的另一個朋友(他的阿拉伯名字的含義,正是“王的僕人”) 在獲贈《聖經》“福音書”時,大喊“我愛你愛你愛你太愛你了!” 並立即宣布我是他這輩子最要好的兄弟。而對我來說最大的榮耀,是 能夠把《聖經》送到我們在當地的主內肢體的手上。他們因收聽福音 廣播、受聖靈感動重生得救,卻苦於不識主內其他弟兄姊妹,也無法 手捧《聖經》讀到上帝的話語。我們前去贈書,使他們飽得靈糧,當 真是最好的安慰與祝福。 此次短宣的經歷於我,實在非同凡響。我遇見並結識了來自那片土地 的人們,也了解並見証了我們禾場的同工的喜與悲。如今我回到英 國,卻沒有一天不思想我在異域阿拉伯的點滴,急切盼望著某一天能 重返故地、長久停留。借著此次短宣,我也清楚看到上帝的心意,祂 關照那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也就此改變了我的生命軌跡。我祈禱我 所熱愛的那個國度裡的人們,有更多能因著認識那親自為他而死的真 神,得永恆的生命與真正的自由。
翻譯 金天 面紗之下 一名單身姊妹分享她在一個保守的 中亞國家短宣時所面對的挑戰和所 經歷的恩典 在接受了相關的宣教裝備後,我渴望學以致用,在禾場做光 做鹽,而我又有明確的感動要到中亞地區服事。國際主僕差會在 這事工上的火熱吸引了我。由於尚未做好長宣的準備,所以我很 15高興能先去短宣。 經過面試,我同意在中亞隸屬非政府組織的某機構擔任一年 的技術顧問。這間機構主要為該國東部地區的孩童提供特殊教育 的管理與支持。我在抵達該國首都後數日,開始了一對一的語言 課程。國際主僕差會對宣教伙伴在職業素養和外語裝備上的重 視,是令我最心折的特色。學習當地語言的重要性,如何強調都 不為過。通過說本地話,才可能和本地人建立深入的關係。我在 短短一個月裡所學會的微末外語,足以讓我入鄉隨俗、不再舉步 維艱。
16 在相對自由的首都,一個月轉瞬即逝,我很快搬到了民風更為保守 的鄉村。我住的地方是個寬敞的院落,四周有極高的圍牆(舉國上下的 居所皆如此),圍牆上安有帶刺的鐵絲網(所有外國人的居所皆如此) 。我的室友是三名單身女性,屋外有一條看守大門的狗和兩名保安。院 子外邊則是開放式的下水道,從前,在此嬉戲的孩子會朝外國人投擲石 塊,而今天他們表達對外來者“另眼相看”的方式,是大聲喊我們“洋 鬼子”。 我的日常工作的所在地,是一間特殊學校,我每天要面對幾百個或 聾、或盲、或有認知障礙的孩子。他們的傷殘,極少由戰爭導致,絕 大多數都是小病拖成大病,最後造成永久性的殘疾。而他們普遍智力低 下,這與世代沿襲的近親結婚密不可分。這間學校是該國少數允許男女 混校的教育機構之一,或許是因為這些孩子的特殊性,他們得以免受傳 統律法的約束,直到一年級以前都不用男女分班。學校的教職員工,不 論是聽力正常或聾啞,一律用手語授課。 文化大不同 我的日常裝束是一套當地的“紗麗克 米茲”(shalwar kameez,外衣加長褲) 與一條覆蓋頭、肩、背直到大腿的方披 巾。在相對開放的地區,婦女象征性地披 一條小頭巾就可出門;而我所在的東部區 域,對蒙面的要求毫不鬆懈,女性走出家 門,一定要穿蒙面長袍。即使部分開明的 家庭允許妻女在工作場合取下面紗,仍然 有許多女性盼望脫下蒙面長袍的那一天早 日到來。 基於這樣保守的習俗,我不得在我所 服事的地區駕車或單獨外出。除非男性先 向我問好或行握手禮,我不得採取主動。 更要謹記的是,我不得在任何情況下與任何男性獨處一室,也絕不可在 公共場合大笑或擤鼻涕。 至於購物,對外國女性而言,正確的做法是列好購物清單,再請隨 行的保安代為置辦;若要同保安一起外出“採購”,則你必須坐在車 裡,等他前去替你購買,同時要忍受車廂內外的高溫和集市往來人群 對你的注目。而即便在熱鬧的集市,綁架與爆炸發生的頻率同樣居高 不下。
17 盡管社交頗受限制,這裡的人們的好客卻毫不含糊。他們身體力行 了“往來之客,上帝之友”的波斯格言,也將阿拉伯諺語“不待客者,不 為天使待也”奉為圭臬。我們前去朋友或同事的家中,必受款待,滿桌珍 饈——新鮮的清真肉食、菜蔬、酸奶、綠茶等等。左鄰右舍若是多煮了食 物,也定會裝盤送來,請你品嘗。久而久之,我們學會了禮尚往來。 這裡的人和他們的文化看重“相處”。他們 珍視“人”的存在與陪伴:摘下你的手錶,盤腿 席地而坐。你不一定非要說話,也不要為沉默感 到尷尬——用嘴講出來的並沒有那麼重要,此時 此地,在同一屋檐下,共享時光就是一種莫大的 祝福。 挑戰與恩典並存 這一年的生活並非不艱難:罕有熱水供應,電力時斷時續;夏有酷 暑,冬無暖氣;社交娛樂與外出休閑的選擇又極為有限……。然而這一年 也是異常寶貴的:我學習了一門新的語言,也學習著去適應一種截然不同 的文化;簡朴而慢節奏的生活裡,煮飯、清洗、打掃佔據了相當多的時 間,我已無暇懷念舊日的時光——我們不看電視,也沒有電視。在這一年 中,我學習了如何在缺少當地教會支持的情形下仍然保有信仰的火熱;我 學習了與我的室友們一道,在屬靈上彼此鼓勵,在生活上互相幫扶;我更 學習了在遠離舒適便捷的歐洲、遠離一切現代化設施的孤獨中克服困難、 堅強站立。 這個地方對女性的壓迫是毋庸置疑的。若說我在這一年裡,從未因身 為女性而感到羞惱,這是謊話。總有那麼些時候,我真想在雨中起舞,我 想縱情歡笑,穿上我的牛仔褲,我想打著赤腳,想一路跑上山坡,想與男 性自在地相處而不受非議。 也正是在這些時候,我格外需要抬頭,定睛仰望主,我要重新記得在 祂眼裡的我的樣子。我要記得我不是因著任何好行為才得潔淨與拯救,以 前不曾,之後也絕不會。我是因著人子基督一次獻上的贖罪祭,才能來到 神面前,做祂的兒女。當我愛不動的時候, 神就加添給我更多的愛;當 我信心小的時候, 神就愈發堅固我的心。 上帝帶領我到中亞,這一年的短宣祂始終與我同在。祂豐富的供應支撐我 度過難關,祂也看顧保守我在歐洲的親友,將我平安帶回家,叫我充滿屬 天的感動,決心獻上自己,一生活出主的榮光。我前往中亞,原以為不過 是遍地沙漠,卻想不到尋見了萋萋綠洲。
翻譯 葉秀英 我在這裡 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Kyrgyzstan,簡 德蕾莎, 稱吉爾吉斯),一個雪山連綿,滿是蒙古包 一名中六畢業生, 與Kalpak*的國度。我還清楚地記得,當飛 分享她在上大學前 機從比什凱克(Bishkek)飛往奧什(Osh) 到吉爾吉斯短宣的歷程 時,那白皚皚的耀眼雪山,相較於馬來西亞 的平坦地勢與熱帶氣候,對比是何等地強 烈。雖然兩年過去了,我仍記憶猶新,畢 竟這次的經歷對我影響甚巨,更在某種程度 上,改變了我生命的軌跡。以下是我前往吉 爾吉斯短宣的契機和始末。 在考完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文憑(STPM) 18 後,我有五到六個月的空檔。我思想著該做 些什麼,同時也禱告尋求神,教導我如何充份 利用這段時間,不至於在家無所事事、虛度光 陰。就在此時,馬來西亞主僕差會同工羅娜 (Lorna),剛好來到我的教會,分享她在西 亞的宣教事工。我的母親向來對宣教極有熱 忱,她鼓勵我參加羅娜主講的幾個特別聚會, 然而我卻興致缺缺。從小,我就害怕上帝可能 會呼召我成為宣教士,因此我對所有的宣教講 座都避之唯恐不及。 *Kalpak: 吉爾吉斯男子戴的傳統帽子 © CharlesFred via Foter.com / CC BY-NC-SA
星期五崇拜時,我將妹妹帶到到主日學交給母親;與此同 19 時,羅娜正播放著主僕差會在某些國家的事工影片。我看了影片 之後,深覺極其感人,但仍對宣教卻還是無動於衷。 請讓我在此稍微解釋。我並非反對宣教,反之我願全力支持 且明白其重要性,更敬佩參與其中的人。我的誤解源自於從前對 宣教士的錯誤觀念。我以為(在讀了宣教士的自傳與書籍後)宣 教士皆是站在街頭傳道,總會有人拿東西往他們身上扔。他們往 往貧困,物質極度缺乏,甚至會被派到未知之地,住在未聽聞福 音之民當中。以上種種原因,讓我每每聽到講台上,對有志獻身 宣教者的呼召時,一直硬著心不回應。 宣教講座結束之後,母親前來找我,我們與羅娜閑聊了一 會。我忘了具體的談話內容,也不知怎麼地談到了主僕差會On Track短宣計劃的話題。羅娜解釋說,短宣就像是參加幾個月的 短期志工活動,而我也可以更好地善用自己的假期。此時,我的 興趣才稍微被挑起。 回家後,母親就越說越起勁,我也越想越興奮。我禱告,如 果這是上帝的旨意,祂必為我開路和供應經濟上的需要,畢竟所 需也非一筆小數目。顯然,這是上帝的旨意,因為門一道一道地 被打開。我很快地被吉爾吉斯的一對基督徒夫婦所錄取,成為 他們兩個兒子的老師,經濟方面的困難也就得到了解決。時光 飛逝,我正前往一個平生聞所未聞之地。我被安置於一個靠近奧 什鎮的村落,靠著上帝的恩典,我挺過了整個行程。在機場和飛 機上,當我完全聽不懂人們的對話時,失落與疏離感立即襲上心 頭。可上帝是信實的,當我的行李在飛機上遇到麻煩時,祂就派 了一個會說英語的當地人給我(他真是個天使)! © twiga269 ॐ FEMEN #JeSuisCharlie via Foter.com / CC BY-NC
20-21 吉爾吉斯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落後。雖然馬來西亞也非先進之 國,但若與吉爾吉斯相比,大馬就像個科幻感十足的先進國家。吉爾 吉斯彷彿落后我們整整三十年,是個極度荒涼、黯淡、貧窮、寒冷的 下雪之地。我暗忖著自己的住處會是何種模樣,而竟是意料之外的溫 暖、舒適!感謝主! 在休息了一天之後,我開始了教學,且很快地進入狀況。兩兄弟 活潑又聰明,讓我很享受教學的生活。每天早上,大約有四小時的教 學時光,周末的我則住在鎮裡,一位澳洲宣教士的家。不久,我就 適應了鄉村與鎮上的生活,並開始向村裡的一個女孩,學習吉爾吉 斯語。雖然她教得不怎麼樣,但我喜歡與她相處在一起,並試著了解 她。我想這筆額外的收入也對她幫助甚大。三個月後,我已經能與 當地人交談,並且明白他們對我所說的話。說來有趣,因著我是混血 兒,與當地人長得極像,幾乎無人認為我是外國人。雖然這讓我佔盡 了優勢,可當我去市場開口講價時,或呼叫巴士司機停車時,一切就 破局了。 每個星期天,我會去鎮上的俄語教會進行崇拜。起初,我僅僅是 去教會敬拜神,但上帝自有祂對我的計劃──神竟讓我成為教會分工 的肢體之一!適逢教會急需一名司琴,所以當他們請我幫忙時,我也 欣然答應且開始事奉。我很享受與敬拜團隊的配搭,從中也能更進一 步地了解他們。當中有些人的英語講得非常流利,例如敬拜組組長。 雖然其它人只是略懂英語,但也完全無礙於我們的溝通。
我也參與了教會孤兒院和安老院的探訪 活動。此行程讓我和另一位短宣伙伴感到 非常難過,那些孩童居住的環境使我們極 其震驚,我們從未看過如此簡陋的住處。 他們需要極大的愛與關懷,儘管負責人非 常敬業,但孩子們還是極度缺乏關注與照 顧。他們會緊貼著你,口水淌延著臉孔, 以滿是渴望的眼神央求你抱抱他們。其 中,大多數都是殘障兒。我為自己能夠陪 伴他們感到高興,但之後我卻感到精力耗 盡且情緒深受影響。 除了教會的事奉與教學,我和其他短宣 伙伴也成了朋友,我享受著能教導其中一 人學習鋼琴。與他們一起配搭,讓我看見 神如何使用人來完成祂的大使命。與從前 宣教士站在街頭的境況相比,世事早已變 遷。現在,神的同工以不同職場領域的專 業身份,向當地人活出主的愛,並成為他 人生命中的亮光。 上帝在我的心裡動工且改變了我。祂 帶領我從舒適的環境當中出走,穿越漫漫 的萬里長路,軟化了我那一顆對宣教曾經 剛硬的心。在我經歷短宣之前,我從不曾 如此心志堅定。毫無疑問的,信徒要從事 跨文化宣教實非易事;面對層層阻礙,也 唯有神能奇妙地除去我心中的攔阻。現 在,我雖不知神要如何帶領我前面的道 路,但我卻清楚地知道我會順服神,且說 我在這裡。 © neiljs via Foter.com / CC BY
翻譯 金天 中亞 吉爾吉斯的生活,難免令人 奇遇 驚異,比方說竟有人提議綁架 一個女孩,好“請”她來做我 C. K Lai,一位廣告和平面設計師回顧他 的太太! 在中亞進行短宣的跨文化歷程 身處這個地方,遇見當地人 (吉爾吉斯人或烏茲別克人)的 時候,你總要準備好回答以下三 個問題:“你幾歲了?”“成家 沒有?”“有幾個孩子?”即便 你說你尚未成家,人們還是要關 切地問你:“有幾個孩子啦?” 像我這樣到了適婚年齡又未婚的,就需要回答第四乃至第五個問 題:“為什麼不成家?”“你到底想不想成家?”於是順理成章地,我了 解到了吉爾吉斯獨樹一幟的“偷新娘”的風俗。 所謂“偷新娘”,分為兩種。一種即兩情相悅、意欲結合的男女,因 男方無力設擺像樣的婚宴(為期三日,以各色牛、羊、馬為禮),不得已 而為之的“偷”。男方會先和家人商議,再派代表同女方的家人談判。若 未來的老丈人首肯,則雙方達成共識、心照不宣:女方會在某個事先定下 的時日被單獨留下,任憑男方呼朋喚友,前來把她“偷”走——此為“暗 偷”。 若“暗偷”不成,還有“明搶”,且可能發生在任何適婚年齡的吉爾 吉斯女性身上。何謂“明搶”?即某個男性想娶妻,卻不想花心思追求女 性、同她約會、舉行婚禮,他便選中一個心儀的姑娘(為防意外,準備 “充分”的男性還會有“備用”的新娘人選!),要麼親自出馬,要麼請 朋友代勞,總之用花言巧語——通常是允諾載這個姑娘一程之類的伎倆把 她拐走。 22
© Evgeni Zotov via Foter.com / CC BY-NC-ND 此類綁架一旦成功,按照當地的習俗,男方須在三 日內通知女方的家人,隨後便會有女方的嫂嫂(或弟妹 等)前來探望,詢問女方是否願意歸家。令人詫異的 是,即使受害人對綁架的發生感到沮喪和心傷(因為這 往往意味著她們的學業或職場之路的完全終止),但在 尚且能夠選擇的情況下,這些女性竟不願就此離開、回 到家人的身邊。因為在她們看來,被綁架的不幸,遠抵 不上隨之而來的恥辱:即便回了家,誰還會要一個曾被 拐騙過的女人呢?因著這種心理,又經過一些值得商榷 的手續,被拐的姑娘就不得不嫁給綁匪為妻了。 我與綁來女子為妻的男性和被綁嫁為人婦的女性都 有接觸,也從他們口中聞聽了更多不可思議的故事。我 的吉爾吉斯室友的哥們某日來訪,甚至慷慨將“偷新 娘”的人選與我分享:“你要不要也搶一個來?我們鎮 上的姑娘隨你挑!”我的反應自然是哭笑不得的:“多 謝多謝,以後再說……” 23 © stupiddream via Foter.com / CC BY-ND
原本為期五個月的短宣,在我 典實在夠我用,祂看顧我的一切所 的“以後再說”裡延長至一整年。 需,並且敬畏祂、順服祂的權柄、 而 我 所 經 歷 的 , 也 遠 不 止 “ 哭 笑 奉行祂的旨意,是我最大的榮耀。 不得”這一種情緒。很多人都感 在吉爾吉斯的這難忘的一年 嘆:“哇,你去了那麼久!”但回 裡,我的信心經受了莫大的試煉。 望來路,我異常清楚地看到這全然 然而我哪裡有軟弱,哪裡就有主的 出於主的旨意和恩典,使我得以在 大能覆庇。我學會了欣賞當地獨特 祂的帶領下度過這特殊的一年。若 的美景:那白雪皚皚的群山和高山 我能有所預備,若我曾向前行走, 上廣闊的牧場,荒涼的大草原和冰 也是因著我們的主緩慢而堅定地預 消雪融后自山頂奔流而下、匯集一 備我、推動我朝祂所喜悅的方向邁 處的晶瑩溪水;我更愛吉爾吉斯 進。是祂引領著我依賴祂,全心、 的湖,湖水在天光的倒映下蔚藍澄 全性、全力地信靠祂。 澈,四圍雪山靜立、直入天際。 我在當時並未意識到這是主的 在群山的懷抱中,我逐漸適應 帶領,讓我在過去的幾年間參與母 了吉爾吉斯的新生活與新工作。我 會的不同事工。多種多樣的服事在 學會了如何在迥異的文化環境裡搭 很大程度上裝備了我,使我成為一 乘交通工具,也學會了如何應對挫 名更好的跨文化宣教工人。 敗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語 主的呼召在此後臨到我,祂給 言不通,想從街市買點東西都變成 我感動,要我辭去工作,做一名平 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幸好我 面設計的自由職業者。我的屬靈光 的無能有全能的主看顧。我每天都 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以為 要學習入鄉隨俗,我吃的是煮熟了 自己預備好了,但在現實的難題面 的動物脂肪和馬肉,喝的是經過發 前,我又臨陣退縮。我花了將近一 酵的馬奶。在我所居住的小鎮,現 年的時間與主爭辯,為不能服從主 代化的便捷無處可尋,每一滴用水 的旨意找盡借口。直到那一次我和 都要靠人力肩挑手提,每一次外出 一個朋友進行深談,方才意識到我 都要靠馬匹往返運送——我因而還 不肯脫下老我的緣由:我把安全感 習得了差強人意的騎術。此外,在 寄托在一份穩定的工作和隨著這份 這片完全不知“時間觀念”(更不 工作而來的收入上。說到底,我信 用說“准時”)為何物的土地上, 靠的乃是這個世界,而不是主。一 我學會了耐心與變通。不然能怎麼 旦發現了問題所在,我立即向主禱 辦呢?昨天才訂的機票,航班今天 告,並在第二天遞交了辭呈。 就可能取消,因為:沒湊齊足夠的 如今五年過去了,我從不曾後 乘客、沒湊齊足夠的汽油,或者也 悔當初的決定。按照主的心意行, 不為什麼,就是不飛了。不過最緊 給我上了關乎信仰的極好的一課。 要的,還是我在吉爾吉斯結識的人 我們的天父一再讓我看到,祂的恩 們。我以廣告和平面設計老師的身 份來到這裡,得到了大把機會與那 24
些走迷了路、仍在黑暗裡徘徊的人相處。我召集起一小群對查經感興趣的 男士,請他們定時前來聚會。我在當地人無與倫比的熱情與好客裡走近他 們、了解他們。“宣教”這個以往只停留在書面和口頭的概念,第一次變 得如此具體。我終於知曉,透過主的眼睛看人可能是什麼意思,我也終於 觸摸到——主在祂的宣教使命中那滾熱的心跳。 我的領會和收獲,在我看來,才是此次短宣的最大目的。我原本五個 月的行程之所以延長至一年,表面上看是為完成當地的基督徒非政府組織 招募工人的廣告,事實上是為了讓我發掘宣教的真正含義。正因為這多出 來的七個月,我得以掌握了最粗淺的俄語,並能在沒有翻譯陪同的情形下 和來自不同村鎮的居民交談。直到那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上帝暫留我於 此,是要我做這樣一件事情——祂是要預備我結束本次短宣後,在不久的 將來重返中亞,進行長宣。 你或許會問,是否每一個信主的弟兄姊妹都適合上工場呢?倘若你說 的“上工場”是指跨文化長宣,我認為你應該禱告,並完全聽從主的呼 召。而倘若你說的“上工場”是指跨文化短宣,那麼是的,我以為它值得 我們每一個人嘗試。或者只有到那時那地,我們才能更深切地體味“福音 書”與“使徒行傳”裡那佳美的腳蹤其活生生的力量。或者只有到那時那 地,當我們需要一次次突破自身的局限與極限,方能察覺並經歷我們的主 祂豐盛的大能、慈愛與恩典。即便我們此生沒有受到長宣的呼召,體驗過 短宣的我們可能才更懂得如何向主禱告。我們的靈命會是更新的,我們的 祈求不再是抽象的,我們會看到:在宣教團契和研討會上獲悉的數據背 后,是一張張生動的面孔,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們終將認識到,宣教的根 本,是關乎人的。 最后,請允許我分享一節經文。我的一個荷蘭籍同工曾以這節經文鼓舞了 我,而它的真與美,直到我願意全然委身跟從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之時, 才為我所領受。現在,我把這節經文送給每一個已經和將要經歷神的人: 我們既是這樣愛你們,不但願將神的福音給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 給你們,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帖撒羅尼迦前書 2:8) 編按:作者回國後進入神學院受裝備, 後來他成為馬來西亞主僕差會的長期宣教伙伴。 然而神卻沒有帶領他回到中亞,反而是到了印尼, 若干年後與當地一位姊妹相戀, 並結為夫妻。 25
作者 吳美麗 進入沙塵中的綠洲 X光師吳美麗姊妹分享她在巴基斯坦的短宣體驗 啓程了…… 剛進入2007年,我的信心面對挑戰了!其實我害怕到巴基斯坦宣 教。耶和華以勒供應我經濟的需要,使我肯定這次旅程的心志。我感恩 因為剛到巴基斯坦幾天,就得到簽證的延續。 山嶺與沙漠 巴基斯坦到處都是山嶺與沙漠。天氣又熱又多塵。這國家有許多的 政治動亂,許多的炸彈事件與示威,也有許多因宗教而產生的限制。塔 利班嘗試取奪政權,也影響當地居民的思想。然而,最令我感到意外的 卻是,這國家竟然准許基督徒以宣教士的身份得到“宣教士簽證”。 天堂、綠洲 2007年3月10日,我終於抵達了巴克基督徒醫院(Bach Christian Hospital)。這醫院座落於NWFP省的Qalandarabad村莊。 醫院範圍非常優美、空氣涼爽。神賜福這醫院擁 有自己的一口井、鳥語花香,根本與巴基斯坦其他只 有“單調的土色”地方有天淵之別。醫院裡充滿著熱 心的基督徒員工與宣教士。 26
堅固的燈塔 —— 帶來亮光 巴克基督徒醫院是著名又忙碌的 醫院。我覺得在這醫院拍X光與超音 波掃描服務,給予這醫院支持,是我 心中深覺滿足的。很多的穆斯林村 民都願意千里迢迢來到這醫院看病, 因為這醫院的服務很道德、專業與便 宜。很多商店都圍繞著這醫院而建立起來。醫院的存在使整個村子 都興旺了起來。即使是村裡的穆斯林領袖也願意保護在醫院裡工作 的外國人,因為他們必須確保醫院繼續平安地發揮其功能,以至周 圍的商店可以繼續做來求醫的病人生意。 因基督放膽講道 27 幾乎所有踏進醫院範圍的到訪者都有機會至少聽過一次福音, 有的甚至還可以聽到三次的福音信息。我們每天都在各病房和看診 的等待處播放烏爾都語(Urdu)的耶穌傳。每早七點四十五分到八 點是講道的時間。所有到訪醫院的人都規規矩矩的坐好,每一天都 有不同的醫院員工或宣教士以不同的故事傳講福音。每天這樣在這 十五分鐘裡聽到福音的人都超過一百位。這裡多數的宣教士都是專 科醫生,他們非常的忙碌,也常常須應付晚上和半夜的急診。雖然 如此,他們還是非常殷勤地進行佈道與門徒栽培。 語言的恩賜——馬來西亞人的優勢 神特別栽培馬來西亞人,使我們成長在一個 多元化、多語言的土地上,為要成就祂的大使 命。我感恩因為能在六個星期後就獨立進行我的 醫療專業、九個星期後就能閱讀簡單的烏爾都語 並用它來分享我的個人見證。一位澳洲的宣教士 說他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才學會閱讀他們的文字。 當地人也詫異我怎麼能夠輕而易舉的吃慣印度煎餅與咖喱。我作了 病床探訪、家庭探訪、講道,並向至少六十位“鄰舍”分享了我個 人的信主見證。把一切的榮耀歸於神! 此文章曾於2008年5月第4期in2serve刊登
回應表 我的奉獻 您 的 支持宣教伙伴,姓名 回 應 支持辦事處同工,姓名 是 我 支持經常費 支持任何有需要的事工 支持通訊印刷費及郵費 們 最 附上支票RM 支票號碼 大 的 支票抬頭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請勿寄現金 鼓 勵 我有興趣 參加短期宣教計划(On Track) 申請成為宣教伙伴,我有負擔的國家是 定期收到in2serve通訊 中文,數量 本(印刷版) 《in2serve》中英文通 英文,數量 訊已提供電子版,與印刷 本(印刷版) 版同步發行,歡迎訂閱! 電郵(email)電子版給我:中文/英文 成為代禱勇士,請把代禱消息 電郵(Email)給我 郵寄給我 邀請馬來西亞主僕差會同工或宣教夥伴到我的教會分享宣教事工 我的聯絡 稱謂:博士/牧師/傳道/弟兄/姐妹/ 姓名 (中) (英) (中/英) 地址(英) 聯絡電話 傳真 Email 所屬教會 註:若您已更換地址或不想繼續收到我們的通訊,請通知我們,幫助我們成為資源的好管家。 歡迎复印,寄至:馬來西亞主僕差會 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 P. O. BOX 13002, 50769 KUALA LUMPUR, MALAYSIA 或傳真至 603-7872 9028
配合國際主僕差會的新世代品牌重塑方案, 馬來西亞分會於今年三月份開始進行新標誌替代的工作。 新標誌是以編織為主題,織物經過重複交疊過程將產生力量, 並帶出多元化的美,以表達主僕差會的使命、身份與呼召。 新標誌的替代工作預計會用至少一年時間完成。 欢迎新伙伴 离开工场/安息年 林淑憶Lim Sok Yee姊妹在2015 王晶英姊妹(Grace Ong)於一月份結 年10月份加入本會,正在預備前 束了她在蒙古13 年的服事。她申請一年 往東亞服事,主要對象為兒童。 的安息假期在本國休息及進修特殊兒童 教育課程。 請為她可以找到合適的服事平 台和地點,以及所要籌的經費 請為她重返家鄉所遇見的挑戰和難 禱告。 處,以及她未來服事的方向禱告。 Michele Cheam姊妹在2015年11 回国述职 月份加入本會,於國際辦事處擔 任會計師職務。 黃競標、余美芳伉儷在今年五月至八月 份回國述職。這段期間他們也會到不同 請為她能勝任這份工作禱告。 的教會講道和分享事工。 請為他們在述職期間的分享、休 息、孩子的適應禱告。 On Track短宣體驗計劃 卸职伙伴 Teh Lay Hwa 姊妹在四月份出 辭別差會是每位宣教伙伴在生命中會面 發到泰國清邁,參與 The Well 對到的重要時刻,雖然每個人離職的理 International教牧輔導方面的服 由都不一樣。我們帶著不捨的心情,為 事六個月。The Well 是一間透過 著以下卸職的宣教伙伴過去多年在工場 輔導和教牧關顧服事跨文化宣教 忠心的服事感恩,求神繼續祝福和帶領 士的機構。回國後,她將成為本 他們新的方向和服事。 會駐馬來西亞的宣教伙伴,協助 2015年:劉金蓮Kay姊妹(9月)、 本會加強和更新宣教士牧養與關 Chin Kit & Emi伉儷(9月) 顧事工。 2016年:Noel弟兄(1月)、Hanna & 鄭月芬伉儷(3月)。 請為她在清邁各方面的適 應,在那裡有美好的體驗和 30 學習禱告。 30欲獲知更多最新代禱消息,請訂閱《代禱簡訊》。凡有意訂閱者,將填寫《回應表》, 然後傳真或寄至本會。我們將郵寄或電郵給訂閱者。
翻譯 張芯寧 ON TRACK MEDICAL ELECTIVES 医疗选修项目 海南充電之旅 醫學生邱以心分享她報名參加On Track 所面對的掙扎和實習的收穫 我怎麼也想不起曾幾何時,我曾對耶穌如此說:“如果祢能幫助 我成為一名醫生,我也願成為一名醫療宣教士,且散播祢的愛至萬國 中。”正如你所能預料的,我試圖忘記我曾向耶穌許下的承諾。在考 進醫學系之後,我發現此行業所要求我的,是努力不懈——首先是考 取學位,接著進入實習階段、專科醫生。而最終,在我老得再也無法 工作之前,我則必需兢兢業業地勞碌賺錢。相較於其他職業,我想我 的工作就是如此地刻板。這讓我察覺一切將會變得沒完沒了,而我在 間中也將無法歇息,也不可能從事其它不同的事情。我怎能前往其他 國家,以醫療宣教士的身份,邊事奉邊傳福音呢?幸運的是,我從 一位朋友那裡得知了馬來西亞主僕差會,但卻又因自己無法找到他人 陪同參加On Track短宣體驗計劃而感到極其失望。事實上,許許多 多的“聲音”要我不要單獨前往海外——“單獨前往將會讓你遇到危 險!”“這將是你進入職場之前的最後假期!你確定自己要如此行 嗎?做些不費力的事情吧!”“留在家裡,花時間與母親相處吧!” 31然而,在我內心深處,是我自己頑固地想要放棄這一切的挑戰。
獨自參與海外宣教確實是一項頗大的挑戰。我聽聞許多人這樣行, 但卻告訴自己,也許這並不適合女生,或亞洲人(先入為主的觀念, “外面的世界是很危險的!”)。打從準備的第一天起,直到我啟程前 往海南,我的腦海不斷地閃過各式各樣的片段,那些我從來沒有遇過的 情況——如果我遺失了行李怎麼辦?如果我的護照遭 竊呢?如果我不能融入當地的社區呢?從感覺興奮、 快樂,到沮喪、擔憂,甚至想放棄地僅守在家。我真 實地經歷了上帝的指教,要我全然地信靠並降服於 祂。我渴望知道將會發生的事情,並為一切做好準 備。我總想掌控一切,可上帝卻要我憑信心,且看祂 如何引領我。 對每個醫學系的學生而言,醫學院的期末考試就 如同一場噩夢。但從年初開始,因著這個短宣計劃一 直盤旋在我的腦海裡,為著所需進行的準備工作(電 郵來往、詢問父母和朋友的意見、在網絡上搜尋相關資料等),讓我覺 得倍感壓力,且早已勝過期末考試。我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僅藉著短宣 為藉口以逃避學習。有時候,我更覺得這次的短宣乃是在浪費我的時間 和精力,而我根本沒有明智地善用時間來學習。這真的值得嗎? 我總是相信能夠獨自前往短宣或投入更長時間服事的人,即是那愛 冒險的、積極的、勇敢的、外向的、獨立的、有能力的、且適應力強的 人。是的!我也想成為那樣的人。我想挑戰自己,從自己的安樂窩走出 去,能夠單獨完成計劃並具有決策能力。有別於我的朋友們,我渴望活 32
出精彩的人生,如同聆聽著自 33 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在眾多道 路中選擇那僅有的唯一。也為 了向自己證明,我並非那般軟 弱。 然而,在準備的過程中, 我卻有無數次想要放棄的念 頭,尤其是當父母和密友因著 安全而要求我重新考慮之時, 而我也僅有為期短暫的假期(這趟行程則將佔去五至六周)。 在我將被派發至其它地方任職之前,我實在應該花些時間與家 人及朋友好好相處。我苦苦地掙扎著。從最初想要前往巴基斯 坦的打算實在嚇壞了我的母親,以致於她強烈反對,目的地也 因而改成了印度。幾乎準備就緒後,因著印度頻密的強奸案被 新聞大肆報導,我的父母又再次提出了異議。當時,我真的是 受夠了電子郵件的往來,且還要為另一輪的短宣實習進行預 備。時間無多而考試之日將近。如果我不能前往印度,此假期 我也不再打算參與短宣;也許未來未必還有機會,特別是當我 進入職場之後。 我不是一個敬虔之人,也不是每天都能持續靈修的人。我 為短宣的準備過程禱告,但由始至終都沒有時時刻刻熱切地為 此事禱告尋求!回想起來,只能看見我拼命地按著自己的計劃 與方式去行,而非上帝的旨意。是的,我嘗試尋求上帝以及祂 在我生命中的計劃!但在我還未確定自己要前往某個特定國家 前,我僅試圖回溯著任何預言,或閱讀靈修書籍或詢問朋友意 見,為找到一個清晰而明確的答案。然而,我卻忘了直接地求 問上帝,我該前往何處,又該如何去行?我應該堅持這此的短 宣之行嗎?又或者,我曾求問過上帝,但卻沒有給祂機會來回 應我。我想按著自己的喜好隨心所欲,甚至包括上帝對我說話 的方式,而我回應他人的建議或完成他人的期望更勝於上帝。 有些人會說:如果這是上帝的旨意,你的心裡就會有平安。好 吧!但我的理性卻告訴我,我怎麼可能會感到平安、自在?因 為這可是我第一次參加短宣!我當然會感到恐懼和擔憂,畢竟 這任務艱鉅,而有這樣的感受也是人之常情啊!在這過程當 中,我有著不可勝數的問題,但卻不能要求他人通過電子郵件 一一回答我。直到我為自己想盡知行程的所有細節感到筋疲力 盡之時,我才漸懂得如何置身事外,且讓上帝帶領並引導我!
後來,我被告知中國海南省有 7月23日,我展開了我的宣教旅程。 那麼一個機會,能讓我在醫院裡學 透過我在海南的日子: 習並體驗宣教,而那裡也有宣教士 我經歷了不同的文化,不僅僅是我所 可以帶領及照顧我。負責聯繫我的 預期的中國文化,同時也包括了西方 馬來西亞主僕差會同工告訴我,一 及基督教家庭文化。例如: 定要好好地珍惜且把握住這個機 會!我收到了她的信息:不要再諸 當兄弟互毆時,甲會說:我很抱 多憂慮!總的來說,童年時我想要 歉, 乙則會說:我原諒你。 成為一名醫療宣教士的想法、父母 親的種種擔憂,皆是上帝引導著 在孩子們入睡之前,父母會為他 我往海南而去!如同上帝的話語吩 們誦讀故事書。 咐著我們,要在萬國萬民當中,分 一家人同心合一地為萬國及身邊 享上帝的愛及教導眾人遵守一切。 之人禱告。 另外,因著我想要嘗試新事物及挑 戰自己與眾不同的性格,且剛好有 這真是美好得讓我難以置信!竟 那樣一個稍長的假期,短宣體驗才 有如此之多的愛在當地的家庭當中! 得以成行。但願我能更加地親近上 帝,使我可以更清楚地聽見且堅信 因著上帝的恩待,一名醫生教 祂為我所預備的計劃,而非經歷這 導我以正確的方法使用PICO格式 等漫長的過程。無論如何,我都能 轉化問題,從而達致學習上的精進 看見上帝是何等地恩待我,也能感 和正確;我也學會了搜索正確資源 受到祂對我的愛是如此之多,容我 的方法,並引用合適的資料作為參 一再討價還價,且按我自己的方式 考。另外一位醫生則教導我以專業 來進行整個籌備工作。 技能,例如用生理鹽水程序(Saline program)來分享自己的信仰。我從 讓我感到僥倖且特別感動的是 來不曾預想能夠得著這一切,我帶著 我抵達海南的時間,恰巧是海南遭 一顆想要祝福他人的心前往海南。但 遇了有史以來最強颱風襲擊之後。 上帝為我預備得更多,祂照顧我的 是的,我錯失了那“驚心動魄”的 需求,甚至提升了我的醫學知識和技 颱風,狂風肆虐——滿地玻璃碎 能。 片、樹木連根拔起、汽車拋錨、電 力和水源的供應斷了整整三天,而 再一次,上帝讓我真知道是祂正 房子都被大水所淹沒。這絕對是一 在此行中掌權,非我。我殷切地期 個難忘的經歷!但我知道我在上帝 盼著能得知自己該怎樣做,又該專注 的手中,我彷彿早已被預定在海南 於什麼,還有誰是我在海南所必須 經歷颱風來襲之後抵達,以至於能 關心的。“來吧,上帝!我在這裏! 親眼目睹災害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現在我已身處於海口市,同時準備好 且為他們禱告。 34
開始工作!而祢要我怎麼去行呢?儘管告訴我吧!”但上帝永遠知道什麼 是最好的,祂知道我需要時間休息及適應;祂甚至知道我的身體有多累, 即使我總覺得我還能夠忍受。好多次,我發現自己無法解釋自己為何身處 於此。對他們而言,我是誰?一位同事?主裡的姐妹?為完成選修學分的 醫學系學生?宣教同工?我無法明確地定位我自己。而我又是否正處於宣 教的路上?然而,我不能告訴他人這些。我不能告訴他們,我是透過馬來 西亞主僕差會來到此地的。我感到困惑,一片空白迷茫。我還記得醫療診 所的主任曾問我:“我可以怎樣幫助你呢?是這樣,還是那樣,抑或是別 樣?”我的回答是:“沒錯,全然皆是!”哈哈哈!我彷彿尋獲一個極好 的角色詮釋,為著當我必須和那些款待我之人對話、或按時撰寫日記、或 默想、或禱告之時所需。 一個星期後,上帝將一個極為擔心自身健康狀況的醫學系學生帶到醫 療診所。又過了一個星期,一個看似患有精神官能症的女孩,實際上是碰 到了某些家庭難題。上帝領他們到我這裡,而非將我帶向他們。我有了與 他們分享福音的機會,而感覺是那 般自然而然,整個過程也極為順 利。他們已準備妥當,並且渴慕認 識耶穌。我僅僅藉著機會安慰他 們,並與他們分享我的經歷。我們 成了朋友,此後我也常常與他們往 來相聚。剎那間,我意識到上帝全 然掌權,我只需跟隨祂、等待祂, 直到我看見祂,行我所能行的。對 我和那些女孩而言,這是如此地簡 單卻又別具意義。 我很高興能成為醫療團隊的 一份子,而大部分的團員都是基 督徒。我彷彿身處於家中,感到 自己是安全和被愛的。每個清晨,我們在開始工作前一起禱告,眾人在聚 會當中彼此分享各自的負擔和憂慮。在開科部會議時,也有人會分享聖經 經文。在馬來西亞,早上巡視病房之後,我曾看見穆斯林同胞向人分享古 蘭經經文,但不曾見過基督徒這麼做。在海南有這種經歷感覺是如此地美 妙!我們主動走出去,幫助村裡遭到颱風襲擊的社區。與他們同在,我毫 無恐懼或掛慮。他們是主裡的弟兄姐妹,而上帝與我們同在。在此行當 中,我認識的信徒比非信徒更多。我感受到愛和溫暖,如同在家裡一般, 35
36 甚至比在馬來西亞的時候感受到更多的平安。有時候,我回想我在馬來西 亞之時的所作所為,我是如何地活著,事又是怎樣成的。我深感我是如此 地需要明白:好好地珍惜且更有意識地看待馬來西亞的一切!我對自己的 國家有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它不僅是關乎我所認識的人,還有我所熟悉的 居住之地。家,可以是世界的任何一處,只要你我能夠建立真摯的關係, 並以基督的愛維護它。 我有幸能夠參觀當地的孤兒院,並與“特殊”孩童及青少年進行互 動。我與他們之間並非表面的接觸,而是努力地試著了解他們的內心、聆 聽他們的想法。我在他們當中,認識了一個小男孩,剛開始時,我無法理 解他為什麼不跟我說話,或看著我。當別的孩子讚美我:“姐姐,你看起 來好漂亮!”時,他總是躲開,將自己隱藏起來。後來我才意識人家對我 的稱讚引發他內心的自卑,因為他連一雙正常的手也沒有。最終,我為自 己能夠和他結成朋友大為感動。他給了我他的QQ帳號,方便和我保持聯 系,而我也給了他我的微信帳號。上帝給了我機會,讓我能夠認識及了解 祂創造的大能,祂也同時向我顯明了愛的表達方式是如此多樣化。 透過這次的短宣,我能夠親身經歷中國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上帝 如何在中國完成祂的工作。我對中國的歷史、文化以及人民當前所面對的 問題,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我們竟然懵懂不知,我們是如此地需要上 帝活在我們當中。另一方面,一切又是如此地真實,迫害使信徒們的信心 更加堅定!我為自己能夠擁有一位一起靈修及研讀聖經的基督徒室友獻上 感恩。除她之外,我也遇到了許多與基督有著相似性格的美好信徒。我漸 漸地明白,宣教不僅是分享福音,或以標準答 案回答他人的疑惑和難題;而是在日常生活當 中向他人活出愛——花時間與他人相處、陪他 們談心、試著了解他們、以他們所能了解的愛 的語言來愛他們,或行善或行公義等。所有的 這一切都能夠吸引人們歸向耶穌。 每個人都是宣教士,只要我們不以自我為 中心,我們就能看見並把握住那圍繞在我們身 邊的每一個機會。我的疑惑得到了解答,那是 不同於心智領域的更高層面。現在我能履行我的承諾,成為一名醫療宣教 士。我就是我,無論我走到哪裏,我都是一位醫療宣教士。 我的收穫如此之多——所得到的祝福和鼓勵遠遠超過我的想像。還有太 多的得著無法詳盡於此。對我而言,這確實是一場“充電”之旅。與眾 多傑出的人物一起開會、一起生活,聆聽他們的分享且被他們所觸動。 我愛祢耶穌!感謝祢為我,為全人類和全世界所施展的無比大愛。
翻譯 張芯寧 ON TRACK MEDICAL ELECTIVES 医疗选修项目 我們服事,耶穌醫治 醫學生Eunice Goh 分享她在尼泊爾六週的醫療選修經驗 “我們服事,耶穌醫治”的標語映入眼簾,實實在在地提醒著 我,無論是在設備齊全或是資源有限的環境當中,醫學一直存在著的 界限與局限。這是一個容易被人遺忘的事實,醫生僅是上帝的手和 腳,被呼召服事祂的子民亦如忠心地事奉神。而事實上,醫治的能力 僅僅來自於上帝。當然,這不能讓我們從病患的生與死中免除責任, 卻在在給了我們全備的信心——無論是生或死,我們的造物主上帝正 在掌權。因著這緣故,我得到了極大的力量和勇氣,也讓我展開了在 尼泊爾坦森聯合宣教醫院(United Mission Hospital, Tansen)的醫療選 修課程。 37
透過馬來西亞主僕差會,我得到了與選修課程相關 的充足資料,我的宣教夥伴和醫院也讓我對尼泊爾有更 全面的概念,這些關於尼泊爾文化及語言的資料,裝備 著我接下來在醫院的服事。當我抵達之時,每位所見 之人都熱烈地歡迎我,從醫院的員工到在招待所上班 的“didi”(尼泊爾語為姐姐),讓我有賓至如歸的感 受,我知道我將不會在這塊土地上感到孤寂。此外,巡 視醫院及參觀市集的活動也都被及時安排妥當,以至於 我能夠對各地方更為熟悉。 周日至周四,上午7時,我的生活通常始於醫療及 兒科病房。我在這裡跟進留院的病人,直到上午7時45 分的醫療團隊會議開始進行。每個清晨,醫生們的團契 時光總是令人倍感鼓舞,哪怕僅是在工作前進行片刻的 讀經和禱告。晨曦初露,從神的施恩寶座前,給我降下 的是一幅嚴格自律的畫面,這如同是上帝賜給我最寶貴 的提醒。 日復一日,在醫院進行醫療之時,總要視病患高於 一切。無論是要進行醫療測試或是選擇藥物類型,病人 的病情、背景、文化和家庭狀況皆是面臨每項抉擇之 時,必定列入考量的因素。然而,在先進的醫院,是不 容許任何不必要的測試或醫療程序,醫療項目也總是輕 易地被標示為常規性或強制性。除此之外,我一直將自 己當作是醫生與護士團隊的一份子,也唯有如此才能有 學習到各種不同事物的可能性。而醫療團隊們也經常願 意賜教,並在高效及嚴密的監管之下,為我提供執行各 種醫療程序的機會,對此我著實心存感激。我總擁有足 夠的空間,按我自己的節奏和方式來學習,我從未被固 定的時間表或學習模式所捆綁。如果不是這般地舒適自 在,學習定會變得苦不堪言。 38
在醫院工作也是一個了解 當地坦森人文化的好機會!我 意識到,如果不是因著我能 夠和眾多醫生及護士們一同共 事,且還能擁有許多與病人相 處的時光,我將無法對尼泊爾 文化有如此的了解,我甚至學 會了不少尼泊爾的語言。此 外,這也是一個大好機會,讓 你能夠隨意探訪尼泊爾任何有 趣的景點! 有幸在坦森醫院工作就彷彿透過了一扇小窗口,我窺見了一位宣 教士的樣式,而他們又是如何在萬國當中——那個我無法喚作“家” 的地方,被要求服事上帝的子民。從自身而來的衝動欲望,絕對不足 以承載任何人跨越宣教事工所必需面對的挑戰,那衝動終究會被消磨 殆盡。我可以大膽地得出結論,只有上帝的呼召能預備一個人的心 思、意念及身體為這樣的工作,且以高尚的醫德及服事的熱情,默默 地忍受著日復一日的恆常不變。 在那六週當中,彷彿每一天都被不可磨滅的經歷所充滿。從遭遇罕 見棘手的疾病,到讓我樂在其中的溫暖團契,就是這些理由讓我建 議你到坦森聯合宣教醫院完成你的醫療選修課程。更為重要的是, 在這裡,你將會發現,貧困與痛苦不斷地被愛的奧秘所勝過。 39
2個月 — 到亚洲和阿拉伯 2年 世界服事 On Track 開放給年滿18歲,不超過75歲的基督徒申請。 如果你有上大學前的空檔期,或者你正考慮暫時放下工作一段時間, 可能你目前正賦閒在家,又或者你已經退休……, 但你渴慕奉獻自己的恩賜才幹給 神,去到一個迥然不同的環境, 進行有意義的服事、去啟迪他人,也從他人身上獲得啟發。 不論你是什麼背景, 我們將盡我們所能找到最適合你的服事崗位, 確保你在能發揮所長來事奉神。 ON TRACK 2個月—1年 三种选择, ON TRACK PLUS 哪种最适合你? 13個月—2年 ON TRACK MEDICAL ELECTIVES 醫療選修項目(伸縮性) 欲知詳情,請瀏覽 www.interserve.org/openings/short-term/ 「國際主僕差會」是一個跨宗派的國際性差會,於1852年成立。 「馬來西亞主僕差會」是國際主僕差會之其中一個地區委員會, 前身為「關懷差會」(Intercare)。 我們的宗旨 透過整全的事工,與普世教會攜手合作, 將耶穌基督的名傳給亞洲和阿拉伯世界最困乏的人。
Search
Read the Text Version
- 1 - 40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