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成果共分享 4. 社區教育、深耕細作、勵志表演、感人至深 2017啦啦隊表演排練 2017社區禁毒推廣活動 2017金鐘添馬公園「慢打鑼」表演 2019社區禁毒推廣活動 48
07 成果共分享 5. 生命樂章、隨「風」飄揚、逆境自強、奮發向上 2011探訪深圳福田區弱智人士學校 2011探訪深圳福田區中風病人自助組織 2016明愛樂協中心交流及分享 2016青衛谷交流及分享 2016齊心齊力共創美好社區~禁毒講座 2016生死教育講座 49
07 成果共分享 5. 生命樂章、隨「風」飄揚、逆境自強、奮發向上 2017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青怡中心交流及分享 2018 PS33交流及分享 2018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交流及分享 2018天朗中心夜欄船電台 2018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交流及分享 2018天水圍信義會天朗中心交流及分享 50
07 成果共分享 5. 生命樂章、隨「風」飄揚、逆境自強、奮發向上 2018新健社新界西「開心唱歌學講話」 2019中華傳道會李賢堯中學交流及分享 2019明愛黃耀南中心交流及分享 2019啟思小學交流及分享 2020基督教互愛中心交流及分享 2019天水圍禁毒機構探訪 51
07 成果共分享 6. 東華醫院、同行廿載、合作無間、相互欣賞 2002聖誕聯歡會 2011聖誕聯歡會 2014義工探訪小組 2016義工嘉許賀新春表演 2017義工嘉許賀新春 52
07 成果共分享 6. 東華醫院、同行廿載、合作無間、相互欣賞 2017聖誕聯歡會 2018探訪中風病房義工小組 2018探訪小組畢業啦! 2018義工探訪小組 53
07 成果共分享 6. 東華醫院、同行廿載、合作無間、相互欣賞 2018聖誕聯歡會 2019探訪義工小組 2019聖誕聯歡會 2019聖誕聯歡會 54
07 成果共分享 7. 20週年誌慶~一步一腳印、20年的成長路 2001小組成立 5週年 5週年 12週年 15週年 15週年 55
07 成果共分享 7. 20週年誌慶~一步一腳印、20年的成長路 16週年 17週年 18週年 20週年 56
07 成果共分享 韓綺君姑娘 8. 歷屆社工 朱潔文姑娘 李志成先生 胡耀明先生 鄧綺薇姑娘 57
08 叻叻同學會 58
08 叻叻同學會 黃淑懿 (大姐) 嘩!我好叻叻呀!在「關懷愛心互助組」服務 了20年,更學會了做色香味濃的茶葉蛋, 甜絲絲的紅豆糕,與組員相處得親如 姐弟,情深濃厚、互相扶持。在委員會及 社工們的帶領下,互助組將會更努力,竭 盡所能,服務社群。 葉偉泉 (Tony) 中風出院後,在家中上感到情緒低落,走 到街外常感到其他人的歧視眼光,所以情 願留在家中足不出戶。自從加入明愛大家 庭與一班同路人一起,我改變了很多, 手、腳、腦及說話都進步了許多,學到做 義工的樂趣、又學到讀口號、訓練說話口 齒伶俐、唱歌、跳舞使到腦筋靈活,手腳 活動自如。 59
08 叻叻同學會 鄺麗娟 (娟妹) 本人鄺麗娟,中風十七年,康復後,由 東華醫院病人資源中心轉介我到明愛堅 道社區中心,每逢星期一早上聚會一 次,互相分享康復後的經驗,做運動, 唱歌,讀口號和跳舞,有時會做義工, 派發各類型社區教育的單張,探訪禁毒 中心等。在社工們的帶領下,我不斷學 習,使我更容易融入「關懷愛心互助 組」,也使我增強記憶,舒緩壓力和煩 惱,更感受到做義工的樂趣,改變了我 的一生,我會不斷努力,踏上康復路。 余富維 (維叔) 中風後感到很自卑,不敢面對,就算在 路上遇上朋友也會遠避不敢招呼,自加 入「關懷愛心互助組」後,感到同路人 和睦相處,互助互勉,非常温暖,每週 的聚會感到親切窩心,心胸開放,積極 面對,也改變了我的人生觀。 60
08 叻叻同學會 甄紀雲 (紀雲) 中風後令到人生好灰,東華醫院病人資源 中心轉介我到明愛中心,因此改變了 一生,令我重新學習寫字(左手寫字好 靚),積極唱歌、跳舞、讀口號。現在我 我變得開心和快樂,使我對日後生活更加 有信心。 鄧湖銓 (湖銓) 對答反應快,咬字清晰,能夠左手 寫字,見到個人能力的提升,感到 開心。能夠返學,參加小組感受自己是 有能力,覺得自己還有貢獻,生命變得 有意義。放下以往傷感,不快的感覺, 覺得自己在前進中。 61
08 叻叻同學會 梁景航 (景航) 中風分嚴重及輕微,康復情況亦有所不同,後遺症影 響患者最為深遠。家人的照顧、關懷和支持,患者的 努力和堅持,最影響他們的康復。中風之後,積極參 加復康的訓練。先後參加「復康會」、「關懷愛心互 助組」,中風病人自助組織「新健社」,理工大學的 中風康復治療訓練,又報讀以前從未接觸過的電腦課 程,認識不少同路人,從中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礙, 明白中風並非從此成為社會的負累,透過義工和社區 參與,對社會仍是有貢獻的。 黃玉蓮 (Winnie) 時光飛逝,不經不覺,景航中風十四年了。回想當 初動彈不得的他躺身病床上,加上口齒不清,情況 確實令人擔憂,幸好經過大家努力面對,衝破難關 ,終於可以重新站起來。在養病期間,希望他重拾 自信,便陪伴他一起學習電腦及倉頡輸入法,現在 他還不斷進修,鑽研網頁製作,更是互助組的I.T.掌 門人,想不到若果不是陪他打發時間一齊報讀普通 話班,後來當陪月時竟可大派用場,跟僱主用國語 溝通,以前跳舞興趣不大,可能手腳不協調,自從 加入了「關懷愛心互助組」後,在周姑娘的帶領及 操練下,雖然未算是能歌善舞,但也可無畏地站台 表演,同時透過東華醫院探訪中風病友及禁毒活動 ,接觸到不同年齡的更生人士,我們都能以生命影 響生命的信念,鼓勵他們不要放棄,一齊踏上復康 之路,原來我們是肩負別具意義的任務。 最近「無伴奏」的音樂訓練及「和諧粉彩」畫豐富了 我對這兩方面的認識及興趣,以上種種都是景航「中 風」後的得着,希望往後的人生更添繽紛色彩。 62
08 叻叻同學會 黃汝材 (材叔) 及劉粵生 (材嬸) 材嬸中風半年後情緒低 落,因身體有各種毛病, 加入「關懷愛心互助組」 後,感受到愛和關懷,生 活也變得開心和積極。 周遠立 (立哥) 及 陸葵音 (立嫂) 立嫂中風康復後生活帶來很大轉 變,有部分記憶完全失去,幸得家 人努力的教導,才得以改善。另 外,參加了「明愛堅道社區中心」 後,我的腦筋靈活情況大有進步。 因為要出外做活動、學跳舞和唱 歌,需要記舞步和歌詞,所以更要 自己動腦筋去記下來。經過明愛中 心社工的教導、加強了自信心、克 服到困難,最緊要自己努力,不要 懶惰才會有進步。 63
08 叻叻同學會 唐柏輝 (輝哥) 我於2008年加入了關懷愛心互助組,與太太 一起走上康復路上,得到組員的關愛及 提點,相互的融洽與幫助,走出了中風後的 陰霾。小組於2013年及2016分別出了兩冊特 刊,互訴當時的心聲,得到組員的認同,心 感愉快及得著。在小組裡的社工帶領外出探 訪,得到不一樣的體驗,記得有一次由周姑 娘和胡Sir 帶領小組走出香港,北上深圳福田 區探訪了復康組織,體驗到當地的文化及康復服務跟香港的差異。 小組近年的探訪,由組員安排的歌唱、舞蹈、話劇得到欣賞及 掌聲,令各位組員同感鼓舞。由於工作,未能每次跟組員一起 服務,是我的失落,今次得到組員的厚愛,參選傑出義工,實感未 能做好本份,敬請包容。祝各位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工作愉快。謝 謝! 黃美好 (輝嫂) 康復後身體右邊動彈不得、說話不得、吞 嚥也困難。在東華醫院留院時,曾經見過 「關懷愛心互助組」的宣傳在佈告板上, 抱著對中風復康的認識,便加入了互助 組,在組員悉心引導,勤做運動、學 說話,放開心中恐懼,排除困難。十多年 過去了,今天的我可以做家務,單獨乘 車,愛唱歌和跳舞、用左手寫字,在小組 做司儀 ,真的要多謝明愛堅道社區中心。 64
08 叻叻同學會 李威棠 (水牛哥) 及 林芝 (牛嫂) 不知不覺參加「關懷愛心互助組」已 經兩年多了,估都估唔到互助組咁多 咁正面同埋咁有毅力和有能力嘅風中 強者,真係藏龍臥虎,佩服佩服!自己 也受到感染,因而令我處事比以前更 加樂觀和正面。仲有就係我哋 嘅社工領導們的熱心參與及 有承擔地去幫助我哋,令我 以往對社工的負面觀感完全 反轉了;之前社工界給我的印象 是沒有承擔及沒有責任感的,更遑論佢哋會 投入在自己嘅工作上。 王秀好 (秀姐) 及 梁冠輝 (輝仔) 中風後,康復過程中認識了明 愛堅道社區中心,社工和組員 都很有愛心及和善,令我得到 很大的得著,例如:交遊 廣闊 丶與人和睦相處等。 65
08 叻叻同學會 陳金棠 (金棠) 中風後,才察覺到活動能力的重要性。參 加了東華醫院「風之友」後,醫務社會工 作部主管陳穎儀姑娘轉介我到明愛堅道社 區中心的「關懷愛心互助組」,陳姑娘非 常好,什麽也沒說,祇叫金棠聽從周麗霞 姑娘的指導。 金棠現在乘巴士可以坐在樓上了,閒話不 說了,否則一千字都不夠寫。意簡辭單, 多謝周姑娘呢! 龐偉林 (William) 中風後出外及與朋友聚會的次數減少 了很多,更難在社區找到康復服務, 從而可以在漫長的康復道路上減低復 發風險,但自從加入明愛堅道社區中 心,在短短時間內便能得到「關懷愛 心互助組」的幫助。除了推廣康復活 動和義工服務外,對中風病者的關 懷、愛心和互助也是非常值得欣賞 的。推廣社會人士對中風的認識和關 注更是不遺餘力。當遇上困難時,也 會得到社工和義工們的支援和鼓勵呢! 66
08 叻叻同學會 梁達仁 (爸爸) 加入明愛中心後,通過多項多元化,多姿 多彩活動,認識到什麼是「生命影響 生命」,使我更積極參加「關懷愛心互助 組」,同時增加了對不同社區服務的 認識。 陳超凡 (超凡) 我三年前參加了「關懷愛心互助組」,認 識了這裏的導師和很多同路人,互相勉 勵,互相支持,當中充滿著愛心和歡樂。 我本身喜愛說話,但中風後的「失語症」 令我有口難言,非常苦惱。這時候,組員 都會鼓勵我「慢慢講」,在他們的鼓勵 下,我逐步得以改善。另外,我也特別喜 歡旅遊活動,但由於行動不便,初時連上 旅遊車也很困難呢!在大家的協助和鼓勵下 ,我克服了種種的障礙。這裏衷心感謝大 家多年來的愛護,尤其是我們的亦師亦友 周姑娘,開心果一名。 67
08 叻叻同學會 鄺碧蓮 (Bobo) 我加入明愛「關懷愛心互助組」有番自信 同開心,現在叻左好多喇!學習到如何與 他人溝通,大家可以一齊去旅行,學畫畫 和唱歌,大家互相關懷,我亦學習幫到自 己從中也可幫到他人,令心情更好。在互 助組內第一次接觸到以往從無學習過的新 事物,現與一班組員齊齊學習,有錯大家 一齊錯,有笑大家一齊笑,令自己無壓力 ,自己開心咗好多! 傳愛瓊 (瓊姐) 很多謝可以參加互助組,時常幫助我 們學習新知識和努力前進,不好頹 廢,明愛中心的工作人員很好,時常 關心和幫助我們,我很開心和高興。 68
08 叻叻同學會 鮑慧湄 (Dora) 遇上嚴重的中風,感到非常難過不開心, 認識同路人參加明愛中心,有唱歌、有 旅行、做運動、做人開心有魄力,積極治 療, 凡事樂觀努力面對,你說是不是呀? 方嘉琪 (琪琪) 加入「關懷愛心互助組」後,我們一 起練習、一起表演、一起慶祝、一起 歡笑,每一位同路人和我們連繫一 起,好開心呀!我由需要別人鼓勵的病 人,轉變為鼓勵病人的義工,令我親 身體會到病人在病痛中的無奈,更明 白世事變幻莫測,幸福不是必然的; 唯有主安慰相伴同行,令我走出人生 黑暗,才能度過艱辛的日子,活得精 釆和豐盛。 69
08 叻叻同學會 簡燕薇 (簡姐) 參加活動後樂觀了不少,使我見識各式各樣新 事物,更要努力加油喔! 陳翠薇 (薇薇) 因為我三十幾歲就中風,我條路仲有好漫 長,有好多嘢用以前嘅方法,我依家做唔 到,所以我好積極重新學習新的事物,多 數人係大腦中風,我就係小腦中風,自從 加入咗明愛之後,我參加咗「講嘢不停 站」嘅活動,因為要不停咁講嘢,所以我 覺得我講嘢進步咗好多! 馬淑寧 (淑寧) 事實上無可否認中風前後是有很大分別,因了解 到我的狀況,自己的能力有限,在那時最要緊是 能找專為中風人士而設的服務,不斷打電話查詢 後,我成功找到「關懷愛心互助組」,在社工帶 領和啟發下,例如:體能、言語、書寫、與人交 流、面對群眾等等,我不知不覺慢慢地便有學習 成果,當然我們要明白康復的道路是困難重重和 漫長的,是沒有僥倖可言的,只要積極面對逆境 和抱有感恩之心,精彩人生都會等待我們喔! 70
08 叻叻同學會 何金凌 (金姐) 互助組活動種類豐富,既有運動、外出活 動及小組義工服務,更能展現組員之間的 關懷互助精神,令我每次返小組都精神萬 分。 黃小慧 (小慧) 參加「關懷愛心互助組」後,可以認 識到一班同學,大家好似兄弟姊妹一 樣,令我開心好多。在互助組當中學 習到多了解別人的需要,互相幫助, 互相勉勵和支持。學識懂得與別人溝 通。參加唱歌和讀口號,令自己說話 口齒伶俐進步了,因為歌詞勵志,真 是振奮人心,互相鼓勵令自己抱有樂 觀的態度。我還學習到一起面對困 難,憑着有堅毅的信心,不斷地學習 ,重拾信心,融入社群。 71
08 叻叻同學會 姚俊強 (大強) 我最愛熱鬧人多的地方,小組令我成日想出 街,不想因行動不便而困在家中,之前參加 過「講野不停站」活動,透過朱老師教導及 組員之間互相練習,現時說話及表達的能力 得以增強,更加活躍參加社區活動。 徐應鴻 (大灰熊) 東華醫院方姑娘介紹我加入「關懷愛 心互助組」得到周姑娘、朱老師及組 員的鼓勵, 再加上多元化活動和義工 服務,使我重新活躍起來,一直至今 我現在走路也不用手杖了。 72
08 叻叻同學會 梁美容 (美蓉) 中風後,心情好灰,但係我決定要積極面對治 療,要一點一點向前行。過程中,遇到一位同 路人,介紹我加入了「關懷愛心互助組」。之後 便與一班組員,一齊學習、一齊唱歌、跳 舞、讀書和寫字。唱歌和讀書可以學習到講 說話,寫字可以訓練手指活動,我現在叻咗好 多喇!可以和組員互相溝通,彼此關懷與進步, 一定能超越障礙。 詹碧常 (Shirley) 別人關愛是祝福,關愛他人是幸福。「關懷 愛心互助組」中,別人的關愛,令我有快樂 的心情。關愛不經意的流露,帶給我溫暖, 學會關愛是無私付出、理解、關心別人。 愛別人是帆,愛自己是船,彼此推動支撐, 愛心常存,情誼永駐。關愛是暖暖的咖啡, 浮着濃濃的情誼、祝福。在畫畫、唱歌、讀 口號的活動中,學會關愛溝通。中風是化了 妝的祝福,雖有失,亦有得。鉛華洗盡,真 我依然。感恩! 「中風是化了妝的祝福,雖有失,亦有得」令我走向沉思當中,彷 彿每位同學的經歷也在腦海出現,在逆境中走了一圈,只要自己永 不放棄,獲得家人及同路人互勉互勵、互相扶持,健康雖有缺陷, 人生卻是飽滿的! 73
08 叻叻同學會 梁美玲 (美玲) 認識關懷愛心互助組,始源於她/他們在15 週年紀念的書冊內,書內寫出每位組員, 中風後如何面對逆境的心路歷程。適逢家 人是中風患者,因而令我加入互助組成為 義工的一份子。繼而開始過我另一段人生 突破的體驗,在社工周姑娘的帶領與一班 組員站在街上,宣揚訊息給途人知道,人 生總會有熙和的陽光,亦有陰霾的風雨, 中風後只要堅守信心,仍可創出精彩的下 半生。 盧志雄 (Raymond) 關懷愛心互助組已經成立第20週年了,當中發 展的心路歷程,殊不簡單。加入互助組已經第五 個年頭,小組不只是提供服務給中風病患復康人 士,也帶領著我們一班成員接觸社區服務工作, 使病患復康者從新建立自信投入社區生活,一起 成長的大家庭! 小組的宗旨一直都是同學互相關愛、體諒及扶 持。就是因這個宗旨,使我看見人類命運共同體 的那份包容、真情。在這裡我學懂了放下、感 恩、反思和珍惜。願意參與服務學習,責任感增 強了,盡力完成每一項工作,更學懂了與同學有 良好的溝通和合作,有困難時伸出援手。 74
09 傑出義工獲獎名單 75
09 傑出義工 歷年獲得香港明愛 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傑出義工之組員名單 余富維 2010~2011 梁景航 2011~2012 周遠立 2012~2013 黃淑懿 2013~2014 朱倩瑤 2015~2016 76
09 傑出義工 歷年歷獲年得最香佳港傑明出愛義青工少之年組及員社名區單服務 傑出義工之組員名單 葉偉泉 2017~2018 黃美好 2017~2018 梁美玲 2018~2019 鄧湖銓 2018~2019 77
09 傑出義工 歷年歷獲年得最香佳港傑明出愛義青工少之年組及員社名區單服務 最佳傑出義工之組員名單 唐栢輝 2019~2020 甄紀雲 2019~2020 鄺麗娟 2020~2021 梁達仁 2020~2021 78
10 委員會簡介 79
10 委員會簡介 背景 1999年東華醫院病人資源中心陳穎儀姑娘察覺到中風人士離院後較難在社區找到合適的 復康服務,既無奈又無助,她向明愛堅道社區中心反應有關情況,並轉介中風患者到明愛 中心,從而使患者獲得到社區服務的支援,踏上復康的道路。 2001年5月6日「關懷愛心互助組」正式成立,由專責社工帶領,倡導關懷、愛心和互助 的精神,並組織了「幹事會」由組員擔任組務工作,直至2016年9月5日「幹事會」更改 名稱為「委員會」,當中組務及政策沒有任何更改。 關懷愛心互助組委員會架構 80
10 委員會簡介 工作成果 無間斷的社區活動是透過委員會集思創建及貫徹執行的成果。形式包括: 展覽作品、集體遊戲、唱歌、朗讀口號、話劇等……展現中風後如何積極 復康,更令社區人士認識中風預防的重要。參加義務工作,以「過來人」 身份走上舞台作表演、到訪禁毒機構及學校,以生活經歷現身說法,分享 中風後的生命故事激勵年青人,藉此打動不少觀眾,推廣以生命影響生命 的訊息,同時鼓勵中風康復人士勇敢前進為生命喝彩。 展望 (一) 社區層面 ● 推動病人自助及互助 ● 於社區層面支援中風人士,不需要全部依賴醫院 ● 增進社區對中風的認識及對預防中風的意識 ● 社區中心中風服務優勢多,建議其他機構也可多作嘗試, 交流及分享 (二) 個人層面 ● 增強自信心 ● 更有勇氣面對自己及社區 ● 促進康復讓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能力及潛能服務社區 81
鳴謝 1) 歷任帶領「關懷愛心互助組」負責社工們付出的努力, 奠定基石(委員會)得以邁向新里程! 周麗霞 姑娘 2002-現在 林耀明 先生 2019-現在 鄧綺薇 姑娘 2016-2019 胡耀明 先生 2010-2016 李志成 先生 2008-2010 朱潔文 姑娘 2001-2002 韓綺君 姑娘 1999-2001 2) 20年來陪伴互助組茁壯成長,從不間斷為互助組付出時間和心力的 3位資深義工,無言感激! 朱倩瑶老師 黃淑懿女士 蔡錦嫦女士 3) 同時衷心謝謝,結伴同行、無私奉獻的家屬義工: 周遠立先生、黃汝材先生、唐柏輝先生、盧志雄先生、梁美玲女士、 黃玉蓮女士及林芝女士,一起走過的日子,豐盛又多姿! 82
督印人: 嚴柳芬女士 負責社工: 周麗霞 林耀明 工作小組: 余富維 葉偉泉 黃淑懿 胡耀明 盧志雄 梁達仁 設計: Danny Wong 出版日期: 2021年9月 印刷數量: 1000本 地址: 香港堅道2-8號明愛大廈235室 電話: 2843 4652 網址: http://crcc.caritas.org.hk 電郵: [email protected]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