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ant Announcement
PubHTML5 Scheduled Server Maintenance on (GMT) Sunday, June 26th, 2:00 am - 8:00 am.
PubHTML5 site will be inoperative during the times indicated!

Home Explore 传承生命 接棒前行

传承生命 接棒前行

Published by Kent Lo, 2023-02-08 07:54:16

Description: 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
第八届宣教大会

Keywords: 循道卫理,Methodist

Search

Read the Text Version

仰是具颠覆政权的!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初期基督徒遭遇逼迫是必然的! 专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所面对的指控正是:‘违背凯撒的命令…另外有一位王’ 题 (徒 17: 5-7) 。 二 C. 写作背景 保罗在第二次宣教旅程,到了帖撒罗尼迦。他有三个安息日在会堂向犹太人 讲论 (徒 17:1-3),也向外邦人传道。但是当地犹太人反对他们,煽动一些市 井流氓暴乱,迫使保罗和他的同工不得已匆忙离开 (徒 17:5-10)。被留下在帖 撒罗尼迦的幼嫩教会和信徒,信仰上还没有得到稳固的培育,便落在患难、 逼迫、焦虑、疑惑中。保罗在书信中以‘大患难’来描述自己的经历和信徒受到 的逼迫(帖前 1:6; 3:3, 7; 帖后 1:4, 6; 帖前 2:14-16);他们甚至对死亡产生恐惧 (帖前 4-5 章) 。 D. 坚忍与同在 从帖撒罗尼迦教会以及保罗的处境,连贯到今天,我们岂不是也活在一个充 满艰难的时代和局势中?教会如何面对疫情、政治、经济、战争动乱、天灾 人 祸、心 灵 恐 惧 等?又 如 何 牧 养 苦 难 中 的 信 徒?我 要 以 两 个 P: PERSEVERANCE (坚忍) 以及 PRESENCE (同在) 与大家一起思考。 1) 苦难困境中,坚忍的教会 (帖前 1: 1-10) 保罗劝勉在苦难中的教会和信徒要‘坚忍’(帖前 1:3 下 ) 。坚忍这词的涵义是对 事的忍耐,在困难中不气馁、不放弃、坚毅地前进!保罗提出坚忍的三个秘 诀: a) 恒守「信、望、爱」 我们常常为你们众人感谢神,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在我们的父神面 前,不住地记念你们信心的工作,爱心的劳苦和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 督而有的坚忍。(帖前 1: 2-3) 保罗为帖撒罗尼迦教会的祷告,提到他们在患难困境中,仍然活出了信望爱。 96

专 题 原文中的信望爱都是连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这片语;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翻 二 译这段经文:‘因信我们主耶稣基督而做的工作,因为爱祂而付出的劳苦,以 及因为盼望祂而产生的坚忍。’ 换句话说,他们在大逼迫下仍然忠心勇敢地见 证主耶稣基督 (帖前 1:6-10); 用爱心彼此服事和帮助有需要的人; 对主的盼望 产生坚忍 (帖前 1:10; 2:19; 3:13; 4:13-15; 5:8,23)–特别是对主的‘再来’所存的 盼望。 杨伯伦所写的《愿那灵火复兴我》诗歌:“在艰苦的岁月里,在百般的试炼中, … 起初的信望爱何处失落,我愿悔改现在就得着。” 亲爱的弟兄姐妹:在苦难 中坚忍,不是消极无奈的忍耐,而是积极地启动我们对主耶稣基督的信望 爱! b) 认定「蒙爱、拣选、呼召」的身份 神所爱的弟兄们,我们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他们都述说你们是 怎样接待我们,而且怎样离弃偶像归向神,要服事这位又真又活 的神,并且等候他的儿子从天降临。这就是神使他从死人中复活, 救我们脱离将来的忿怒的那位耶稣。(帖前 1:4, 9-10) 对自己身份的肯定和认知,是面对困境的力量。保罗激励会众要确定知道自 己在基督里的新身份;他们是‘神所爱、蒙拣选的’。 初世纪地中海的群体意识非常强,称为荣辱文化(Honour Shame Culture) 。 个人的身份是附属于家族和社会;一个人的言行所带来的荣誉和羞辱是与 整体攸关;如果离开原本的家族或社群信仰,就被视为离教叛道!当帖撒罗 尼迦的信徒离弃偶像归向神的时候,他们遭遇逼迫是必然的!而他们面对的 逼迫,不只是被至亲的唾弃和社会的排斥,也极可能是为了坚持信仰而殉道 (参: 帖前 1:6; 2:14-16; 3:3-4; 4:13)。 「蒙爱、拣选、呼召」赋予在遭遇考验的人新身份的肯定,保罗告诉他们并 没有被遗弃;他们因着领受了福音,已经在生命中做了明智的抉择(离弃偶 像,归向真神),如今他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群体,是神所爱、拣选和呼召 的,是属于祂的。为此,他们不需要感到羞辱,反而要感到无比的荣耀。 97

这个身份的认定,带给他们有活力的信心和盼望!面对苦难,他们勇敢地摒 专 弃了假神偶像,如今积极追求成圣,殷勤地服事,坚定地相信受死、复活、 题 再来的耶稣,因此得着在逼迫中坚忍的能力! 二 c)「福音」–圣灵的权能与道的见证 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单是藉着言语,也是藉着权能, 藉着圣灵和充足的信心。为了你们的缘故,我们在你们中间为人 怎样,这是你们知道的。你们效法了我们,也效法了主,在大患 难中,带着圣灵的喜乐接受了真道。…我们从前在腓立比虽然受了 苦,又被凌辱,可是靠着我们的神,在强烈的反对之下,仍然放 胆向你们述说神的福音,这是你们知道的。(帖前 1:5-6; 2:2) 牧养就是恒常地把人带回福音里面,使人无时无刻都重新经历它的真实与能 力–在安逸顺境时如此,在面对苦难考验时更应该是如此;因为福音本是耶 稣基督在苦难和在十字架上受死成就的!保罗重新叙述了起初如何把福音 传到帖撒罗尼迦;与此同时,他也激发会众去回想他们自己是如何在大患难 中接受了这福音。 福音的拯救能力,不限于我们皈依对主说 “我相信” 的重生那一刻;福音是上 帝的道带着圣灵的能力,恒常且每时每刻在我们的生命中发挥出它的力量, 能够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i) 言语 + 权能的牧养 当福音被宣讲时,它不只是人的言语,而是上帝的‘道’也就是基督被钉十字架 的信息;它和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是神拯救的能力!(罗 1:16; 林前 1:18,24) ii) 圣灵的牧养 圣灵不只伴随着福音的来到,更是在相信的人身上产生极大的功效,就是确 信不疑的信心!不单如此,他们是在大患难中领受了福音与圣灵的喜乐。(帖 前 1:6) 98

专 题 2) 屹立共忧患,同在的牧养 (帖前 3:1-13) 二 我们能够给予在苦难忧患中的人,最有力的安慰和鼓励是“我与你在一起” 默 默地陪伴。牧养,就是同在。毕德生 (Eugene Petersen)说:“牧师不是一种职 业的身份;而是一个与羊群一同生活的记号。” 牧养要彰显三方面的同在: 大牧人主耶稣的同在、小牧人 (牧者) 的同在、以及彼此的同在。 保罗因为遭遇外来的压力而被逼分离,保罗心里担忧和挂念这些刚信主不久 却在逼迫中的信徒,恐怕他们失去信心 (帖前 2:17; 3:5);保罗渴望回去探访 他们,但是却因为撒旦拦阻;折衷的方法是派遣提摩太前往帖撒罗尼迦,坚 固他们的信心,给他们劝慰。 保罗如何在没有办法与会众同在时,仍然牧养到他们?我提出三方面与大家 分享。 a) 不曾离开的心 保罗在以骨肉分离来形容他被逼与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们分离;这词汇有‘使 成为孤儿’的涵义,是一种丧失至亲的痛苦。 保罗又用了‘记念/思念’ (帖前 1:3; 2:17f; 3:1, 5, 6, 10) 来叙述过去彼此交往和 共度的时光,表达热切挂念之情。 保罗用了‘已经知道’ 13 次(帖前 1:4-5; 2:1, 2, 5, 11; 3:3, 4; 4:2; 5:2),一方面表 达牧者与会众的了解、认识和信任;另一方面也提醒会众,他们在患难中一 起体会和经历信仰的真实。保罗派遣提摩太作为自己的代表前往帖撒罗尼 迦,显明他的心一直都与他们同在(同在的牧养)。孙宝玲曾说“当患难劳苦来 袭,宗教规条和知识理论显得无能为力时,活泼的记忆、生活的片段,能使 生命因重遇而奋力前行。这是基于体会和经历的‘知道’,并非冰冷的知识。是 生命的凝视、相遇和团契。” 疫情中,我们也经历了分离或隔离。我们想念在教会中过去一起实体敬拜、 彼此团契相交的生活。让我们学习保罗和帖撒罗尼迦信徒那样保持虽然不能 见面,心却没有别离,彼此同在的牧养。 99

b) 凭信同赴「命定的患难」 专 题 免得有人在各样的患难中动摇了。你们自己知道,我们受患难原 二 是命定的。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早已对你们说过,我们将会 遭受患难。后来应验了,这是你们知道的。...所以弟兄们,我们 在这一切困苦患难中,因着你们的信心就得了安慰。如果你们在 主里站立得稳,我们就可以活下去了。我们因你们的缘故,在我 们的 神面前满有喜乐;为这一切喜乐,我们可以为你们向 神献上怎麽样的感谢呢!(帖前 3:3-4, 7-9) 我们如何明白和解释苦难?正如约伯记所启迪,我们无法言说苦难。我们需 要做或可以做的,是认定上主的掌权以及祂亲临在我们的受苦中。保罗说“我 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罗 8:28) 保罗相信,人所遭遇的一切包括患难都有上主的最终极和美善的目的 在其中。因此他对帖撒罗尼迦的会众如此说:“我们受患难原是命定的。” 患难是命定的,这并不是消极的宿命论;命定原文也可以作‘被指派’。这是植 根于犹太的启示信仰 – 受苦是蒙神拣选的凭证;义人在末世必须经历苦难 (参: 但 12:1; 禧年书 23:13; 巴录二书 70:2, 10; 以斯拉二书 5:1-12; 13:30; 14:16)。 受苦,是得公义奖赏的前奏曲。 事实告诉我们,这世界的苦难只会越来越多,无人有豁免的权利。正如保罗 和帖撒罗尼迦的会众所经历的,他们因为彼此在患难中所展示的信心,并且 都在考验里一起站立稳固,就心里得安慰。因为先共患难,我们也共享得胜 的一切喜乐 (帖前 2:19; 3:7-9) ! c) 爱中效法、连结同行 你们效法了我们,也效法了主,在大患难中,带着圣灵的喜乐接 受了真道。这样,你们就成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所有信徒的榜样。 (帖前 1:6-7) 牧养是我们与主、也与彼此之间效法和榜样的连结。作为牧者,保罗多次这 100

专 题 样地呼吁信徒效法他自己效法主的榜样 (林前 4:16,11:1; 腓 3:17;帖后 3:9)! 二 榜样是制作陶瓷或雕像的模型样板;也指打在陶泥上留下的印记。这里是指 ‘模范’ 的意思。 在面对患难逼迫时,保罗是主耶稣基督的效法者,而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则成 了使徒和基督的效法者。他们在患难中仍然有圣灵的同在,有喜乐的领受。 而他们如此的信心,是连结与分享了主耶稣以及使徒共有的得胜苦难经历。 榜样产生的果效,是在患难中能够经历到彼此相爱和连结中的喜乐;教会也 以具体的爱心分享来活出信仰的典范 (帖前 4:9; 5:12-15)。不单如此,帖撒罗 尼迦信徒在患难中坚守信心,也成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教会和信徒的榜样! 活在疫情当下,是在患难考验中,我们效法了谁?是谁的信心和爱心成了我 们的榜样?我们的生命又能否像保罗一样,对人发出:“你们效法我,像我效 法基督一样” 的挑战吗? E. 结语: 我们活在更走向终末的时代,历史的每个时代都是朝向神所计划、具有终极 意义的时间性终点;而在这过程中,苦难和患难是必然的、是命定的常态。 现今的疫情和全球性的灾难忧患,唤醒教会和信徒对末世作深层的信仰思 考:教会要如何应对末世与苦难?对内如何彼此激励相爱?对外又如何彰 显基督? 请诸位留意帖撒罗尼迦前书的每一章,都以盼望耶稣的再临 (Parousia) 作为 结束。我们固然盼望那日子的实现,但是保罗提醒我们盼望不是憧憬某个主 再来的日子,而是在朝向最终末的警醒中;在大牧人耶稣的慈爱与我们彼此 的同在牧养里,积极地以信心和爱心一起坚忍面对、忧患与共、相互守望, 来建立彰显基督的群体! 101

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 (节录) 专 题 庞君华牧师 三 A. 引言:新的受造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经过去了,海也 不再有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预备 好了,就如新娘打扮整齐,等候丈夫。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 说:「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他要和他们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 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 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痛苦,因为先前的事都过去了。」那位坐 在宝座上的说:「看哪,我把一切都更新了!」他又说:「你要写下 来,因为这些话是可信靠的,是真实的。」(启示录 21:1-5) 约翰在异象中看到一个新天新地,这是世界终末的景象。新天新地中没有邪 恶,因为「海」也没有了。海在圣经里是一切邪恶的和不好的事物象征。接 着约翰又看见「新耶路撒冷」降临。在那里,上帝要亲自与人们同在,亲自 安慰祂的子民,天地间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痛苦。因为上帝 的亲临,与人没有疏离,人们生活在一个被上帝更新了的世界。所以,那位 坐在宝座上的上帝,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后总结:「看哪!我把一切都更新 了!」显示了原来旧的世界已经转化成一个新的世界。 以上引用的是圣经的结尾,让我们看看圣经的开头。在创世记第一章,上帝 创造天地的第六日,也就是上帝完成了造物的工作,预备要歇了一切工作的 第七日安息的前一日。 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 理海里的鱼、天空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以及地上爬的一切爬行 动物。」上帝就照着他的形像创造人,照着上帝的形像创造他们;他 创造了他们,有男有女。上帝赐福给他们,上帝对他们说:「要生养 102

专 题 众多,遍满这地,治理它;要管理海里的鱼、天空的鸟和地上各样活 三 动的生物。」上帝说:「看哪,我把全地一切含种子的五谷菜蔬和一 切会结果子、果子里有种子的树,都赐给你们;这些都可作食物。至 于地上一切的走兽、天空一切的飞鸟,并一切在地上爬行的,有生命 的动物,我把绿色植物赐给它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上帝看一 切 所 造 的,看 哪,都 非 常 好。有 晚 上,有 早 晨,这 是 第 六 日。 (创世记 1:26-31) 在这日,祂按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也赐福给他们,并且要他们治理祂所 造的一切,要使受造的世界欣欣向荣。上帝在完成这造物之工后,祂对自己 所造的世界评价是「甚好」。 上帝所创造的「甚好世界」和在启示录第 21 章的「新天新地」有何关系呢? 这「甚好世界」在设计上是否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完成?如果这过程是上帝 「救赎之工」,创造与救赎就都是同一位三一神的工作。所以,无论是「甚 好世界」或是「新天新地」,都是上帝创造世界的目的或旨意,也就是我们 盼望和等候的世界。 在「甚好世界」中,人类的理想社会与受造的自然环境,两者都要「甚好」, 才是上帝创造的心意。上帝从来没有放弃过,即使中间曾有一些波折,如人 受试探堕落的插曲,但上帝并没有放下这个「甚好的世界」的计划。我们看 到,上帝透过耶稣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也透过圣灵的感化与辅导,最 终要将受造的世界带到祂要的「甚好」标准。 「甚好世界」与旧约律法的关系: 你们在自己的地收割庄稼时,不可割尽田的角落,也不可拾取庄稼所 掉落的。不可摘尽葡萄园的葡萄,也不可拾取葡萄园中掉落的葡萄, 要把它们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 (利未记 19:9-10) 这是一个甚好的社会形式。让社会中有困难的人,或是流落异乡的人,都可 以有尊严地,去取用上帝透过「有收成」的人,给「有困难」的人的帮助。 103

他们不必去乞求那些「有收成」的人,因为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 专 以赛亚先知也提到「甚好世界」的盼望: 题 三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被人放在心上;当 因我所造的欢喜快乐,直到永远;看哪,因为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 喜,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因我的百姓快乐, 那里不再听见哭泣和哀号的声音。那里没有数日夭折的婴孩,也没有 寿数不满的老人;因为百岁死的仍算孩童,未达百岁而亡的算是被 诅咒的。他们建造房屋,居住其中,栽葡萄园,吃园中的果子;并非 造了给别人居住,也非栽种给别人享用;因为我百姓的日子必长久 如树木,我的选民必享受亲手劳碌得来的。他们必不徒然劳碌,所生 产的,也不遭灾害,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都是蒙耶和华赐福的后 裔。他们尚未求告,我就应允;正说话的时候,我就垂听。野狼必与 羔羊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蛇必以尘土为食物;在我圣山的 遍处,它们都不伤人,也不害物;这是耶和华说的。 (以赛亚书 65:17-25) 在叙述中,我们看到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没有不公义的事,所以也没有哭 泣、哀号和伤心。人们可得到应有的照顾,所以健康长寿。人们劳碌所得, 也不怕人被人夺去;甚至连凶猛的野兽都不会伤人。我们可以这样说,上帝 创造的世界原是美好的,最终也是美好的。但为何现今的世界与这甚好的世 界有如此大的距离呢?我们大概不会反对,造成现在世界种种危机的现象, 人类要负很大的责任。人类互相竞争,相互剥削,同时也剥削了自然环境, 以至于自然生态处在危机之中。人类彼此战争,武器日新月异,不但对人造 成越来越大的伤害,也会造成环境破坏。无可讳言,造成现在地球生态的浩 劫,无论是地球暖化、一些生物濒临绝种,或是海洋生态的污染等等,都与 人类的生活方式、贪得无厌的态度、无止境的开发息息想关。 B. 更新的关系:我与祢,更新与修复 上帝在更新这个世界之前,祂必须要先更新人类。因为人不但忘记了自己「大 地的管家」的责任,也忘记了互助的精神和公义的分配。有时更失去怜悯和 104

专 题 爱心。所以,人类需要更新! 三 上帝如何更新人? 首先需要一个关系上的更新,就是我与祢(我与上帝)关系的修复。上帝透 过耶稣基督主动地修复我们与衪的关系,也要修复在我们里面祂原先所赋予 的「上帝的形象」。这个形象因为错误的使用自由意志受损了。 过去,东方教父们曾经使用「镜子」来象征人性。人不仅要透过这面镜子来 反映上帝的美善,更要将他们所领受的恩典反映到整个受造的世界,因而把 上帝的生命传达给其他的受造物。但是,这面「镜子」如今出了问题,它不 能反映出上帝圣洁美好的形象,也不能将上帝的美善,反映到受造的世界。 除非我们内在的形象,被上帝的恩典所修复。 人里面上帝的形象被修复了之后,就成了保罗书信中「新造的人」的状况。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一切都变成新的了。 (哥林多后书 5:17) 经过修复的恩典后,人同时也拥有照着上帝形象的所造的「新我」。 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以弗所书 4:24) 被修复或更新的人,他们的内在、价值观等等也都会有所改变,他们会「以 耶稣基督的心为心」(腓立比书.2:5)。他们与上帝的关系会动态的更新与成 长,有能力不断地活出上帝的形象来。 穿上了新人,这新人照着造他的主的形像在知识上不断地更新。 (歌罗西书 3:10) 这就是我们循道卫理宗熟悉的「基督徒成圣之路」,因为救赎也好,更新也 好,修复也好,这不仅仅是涉及个人灵性修为的提升,更涉及透过上帝的恩 典,来恢复上帝创造我们时原有的形象,使我们不断追求成圣和完全,使我 105

们能体贴上帝的心意,能够参与管理祂的创造,并让受造世界趋于完全,达 专 到「甚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负责任的恩典」。 题 三 C. 更新的社群:社会的圣洁,公义如滔滔江河 「恩典的途径」(means of grace),如崇拜、祈祷、读经、团契、服务,怜 悯之工等等,使我们过群体的生活。不但我们个人因福音得到更新,我们的 群体,也参与上帝「更新世界」的计划,让受造的世界成为一个「甚好世界」。 这是一个信仰群体存在的重要使命,也是我们得以更新,蒙受恩典后的人所 受托的人生目标,在这其中我们群体信仰的实践,包括了宣教、传福音、社 会服务、扶贫工作、慈善行动,促进和平(使人和睦)的工作,关怀邻舍、 生态的保育工作等等。所以我们平常在教会的门徒小组,最重要的目的,是 要一同学习成为门徒,即跟随基督的人。这个目标不单单是为了要扩展教会, 也是为了让上帝透过圣灵的工作,与我们保持亲密的关系,改变自己、改变 人心,同时成为更新世界的信仰群体,改善世界的力量。然而这一切的前提 是,我们必须与上帝有美好关系,带着恩典的力量去实践,而不是凭着血气 而为之。 D. 更新的大地:受造界的更新,大地的管家 我认为,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示给我们的荣耀,是不足介意 的。受造之物切望等候上帝的众子显出来。因为受造之物屈服在虚空 之下,不是自己愿意,而是因那使它屈服的叫他如此。但受造之物仍 然指望从败坏的辖制下得释放,得享上帝儿女荣耀的自由。我们知 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呻吟,一同忍受阵痛,直到如今。不但如此, 就是我们这有圣灵作初熟果子的,也是自己内心呻吟,等候得着儿子 的名分,就是我们的身体得救赎。我们得救是在于盼望;可是看得见 的盼望就不是盼望。谁还去盼望他所看得见的呢?但我们若盼望那 看不见的,我们就耐心等候。 (罗马书 8:18-25) 保罗提到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受造之物都在受苦。在「甚好世界」尚未来到 之前,我们要带着盼望,耐心等候,积极预备,因为在孕育「甚好世界」的 106

专 题 过程中,宛如经过一个生育前的阵痛。和合本作「劳苦叹息」,意思就是一 三 个新的时代诞生前的阵痛。 上帝已经在工作: 卫斯理约翰在他的一篇讲章中提到:「祂已经开始更新世界的面貌。我们有 充足的理由盼望,祂已经开始的事工将会持续到主耶稣基督来临的那一天; 在祂实现祂所有的应许之前,在祂终止所有的罪恶、悲惨、疾病和死亡之前, 在祂重建全面的圣洁和幸福之前,祂绝对不会间断祂圣灵所进行的神圣事 工,让地球上所有的主民齐唱:「哈利路亚!全能的上帝统治一切!」 卫神出版的《新的创造:当代卫斯理神学》作者 Runyon 说:「上帝在尘世 的代理人(管理者),借着以这个世界『王子和管理者』的身份来服事。在比较 小的程度上反映出上帝对宇宙的统治。上帝的一切祝福透过人类而反映到其 他的受造物,因为人类被呼召成创造者和其他受造物中间的『传达管道』 (channel of conveyance)」所以,既然我们的主已经在工作了,我们与主 修复了关系和被更新的人,组成跟随主基督的信仰群体,在这过程中也要透 过我们信仰的实践,参与世界的更新。 在这里,我必须说明,我们不是要创造一个人间天国,我们是要参与上帝的 更新过程,达到上帝最终要达到的「甚好世界」。所以,在信仰上我们不单 是追求个人的圣洁,就是敬虔,我们也缔造一个圣洁的社会,也展开我们怜 悯的工作。 E. 结语 循道运动-参与更新的门徒群体 所以,我们在各地的年议会,我们都有各样的门徒事工。透过崇拜与主相遇, 领受祂的恩典。透过门徒课程,生命不断地得到转化。透过以马忤斯,我们 能够结伴同行,活出第四天。透过基督里良伴的一同学习,在主面前有深入 的敬虔灵修。我们在立约门徒(或盟约门徒)中彼此立约,在内敬虔的实践,在 外改善世界。这就是我们群体灵修的深度,外展、事奉、服务,通过这一切 107

来参与上帝更新世界的工作。 专 宣教的目的是什么?信仰群体的组成是为何事? 题 三 我们这样说,宣教不只是为了扩张教会的组织,福音也不只是有了上天堂的 门票,我们的团契生活也不是为了联谊或相互取暖。循道运动是让更多人明 白上帝的心意,接受耶稣基督的救赎。也就是接受上帝的恩典,在群体的相 互扶持下,不但自己的灵性不断更新成长,与上帝关系更密切。 在我们集体共同信仰实践中,也不忘在圣灵的引导下,参与这上帝更新世界 的计划,尤其是在促进社会的公义、弱势者的扶持、以及生态的维护,使这 世界更接近上帝的心意。这就是我们的异象,我们的目标。让我们在这样的 异象、格局与目标下,一同传承生命,接棒前行! 108

工 作 工作坊简介 坊 Introduction of Workshops 题目 Topic 内容简介 Synopsis 讲员 Speaker C 1 宣教的传承 宣教圣工团队包括后方教会和前 王宝星牧师(博士) C 2 宣教中的安 全、安保及风 线宣教士。缺一宣教圣工都做不 曾经在东亚宣教。 2013 年修 险 长久。后方教会需要宣教带动者, 得宣教学博士。王牧师担任砂 也栽培去前线的宣教士。 拉越华人年议会宣教部干事 如何在后方教会栽培宣教的领 至今 24 年。 目前也担任马来 袖,持久动员 教会支 持宣教事 西亚卫理神学院讲师,同时是 工?如何在教会动员和招募宣教 宣道堂配属牧师。 士呢?如何传承宣教使命? 1. 何谓安全、安保与风险? 林厚彰博士 2. 早期基督徒如何看待这些事? 曾任新加坡华人年议会宣教 3. 冒险神学 部主席 12 年。2000 年回应主 4. 风险的管理与评估 呼召辞职,献身投入宣教事 5. 我们该如何回应? 工。2007 年毕业于三一神学 6. 如何在危险世界中服侍? 院毕业,荣获神学研究硕士学 位。现任 SIM 国际事工差会东 亚区顾问。 C 3 如何与宣教差 1. 名称解释 林厚彰博士 会伙伴合作 2. 教会能直派宣教士上工场吗? 曾任新加坡华人年议会宣教 3. 差会的角色与功能 部主席 12 年。2000 年回应主 呼召辞职,献身投入宣教事 4. 细看差会的一些功能:筛选宣 工。2007 年毕业于三一神学 教士,宣教士的关爱与督促 院毕业,荣获神学研究硕士学 5. 如何选择差会? 位。现任 SIM 国际事工差会东 6. 如何与差会有效地合作? 亚区顾问。 C 4 医疗宣教 医疗宣教是分享基督爱的管道之 卢凌杰医生 一。了解如何组建医疗宣教队,医 澳洲卫理医疗与宣教执行负 疗伦理原则,行程的安排及在当 责人,谢恩堂的副会友领袖。 地进行医疗事工的挑战等。 C 5 「逆向宣教」 1. 在印尼宣教之困难 黄益虹牧师 在香港的印尼 2. 来港印尼佣工之处境 来自印尼的宣教士,负责香港 佣工宣教经验 3. 在港印尼佣工宣教之经验 印尼佣工事工。 4. 疫情与社会处境之挑战 109

工 作 坊 题目 Topic 内容简介 Synopsis 讲员 Speaker C 6 西非宣教 - 1. 简介塞内加尔 陈锦婵会吏 从耶路撒冷直 2. 西非个案分享 香港外派差遣员,参与环球宣 到地极 3. 被轻视的事工(向海外华人宣 爱协会西非工作。 (向华人宣教 延伸至非洲人 教) 的宣教工作) 4. 助力还是阻力 5. 谁愿接棒前行 C 7 日本的需要 从对宗教信仰持有的普遍概念、社 杜阜运宣教士 宣教的挑战 会正面临的多重危机、现今教会的 马来西亚诗巫人,毕业于马来 困境等等了解日本宣教的迫切及 西亚卫理神学院。2012 年开 挑战,并从中看见发展种种宣教工 始牧会,2017 年被砂拉越华 作的可能性。 人年议会差派往日本宣教至 今。目前与京都浸信教会配 搭。 C 8 从咫尺跨文化 因着全球化下人口的迁移,我们 洪南明牧师 宣教到海外植 也可以在自己所在地参与跨文 澳洲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布 立教会 化宣教。通过关顾社区中的福音 道部主席,墨尔本怀恩堂主理 对象,包括外来的专业人士或短 牧师。 期到来谋生的民工及基督徒,塑 造他们成为主耶稣基督的门徒, 训练并差派他们回到所属的群 体中传福音,也强化及装备当地 信徒成为有大使命异象的门徒。 工作坊以尼泊尔福音会的植立 模式为蓝本。 C 9 D’探险家 介绍散聚跨文化学院(Diaspora 柯念慈宣教士 Cross Culture Academy,简 称 2008 年毕业于马来西亚卫理 DCA)设计的 2 小时半的在线跨 神学院,在牧会十一年后,于 文化活动。让信徒参与门前散聚 2017 年被砂拉越华人年议会 宣教。参与者将与一群宣教志愿 差往东亚宣教。2020 年 6 月参 者和散聚的海外朋友一起互动 与难民事工至今,目前管理一 探索散聚宣教。内容有独特的信 间难民学习中心。 息和视频分享,近距离的散聚群 体采访,创意的五个不同的模拟 场景和多样化的散聚群体服事 平台。 110

工 作 题目 Topic 内容简介 Synopsis 讲员 Speaker 坊 C10 佳美脚踪模拟 因着疫情,“佳美脚踪”宣教历程 刘本煌牧师 宣教历程 体验不能实体进行,编写的数码 砂拉越诗巫西教区真源堂主 版让参与者能在线上参与,理解 理;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宣教 从信徒成为宣教士的申请手续, 部之资讯事工小组组长;“佳 和宣教士会经历的事情。 美脚踪”模拟宣教历程数码版 这体验让参加者理解宣教历程, 编写员。 也挑旺他们的宣教心志,履行主 托付的大使命。此宣教历程充满 精彩的互动与体验。 C11 西马原住民的 1. 西马原住民的概况 倪凤幼博士 福音使命 2. 西马原住民事工简介 1993 开始接触原住民,目前是 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 3. 西马原住民事工的挑战 会美佳堂原住民事工负责人, 也是马来西亚福音联谊会原 4. 西马原住民事工的前景 住民事工的执行秘书。 C12 跨文化散聚数 1. 如何设计线上访宣 蔡添盛医生 码访宣、培训 2. 认识门前跨文化散聚群体的 毕业于马来亚大学,2000 - 及服事平台 需要 2016 年受教会差遣柬埔寨宣 3. 认识一系列跨文化散聚宣教 教。2018 年开始参与马来西 的培训,装备参与散聚事工 亚散聚宣教,担任 ElShaddai 难民机构培训主任,马来西亚 4. 认识如何在线上参与服事散 散聚网络 - 散聚跨文化学院 聚群体的平台 主任。 C13 自家门前门训 1. 马来西亚散聚人口 吴爱玲医生 万民 2. 联合国难民署及马来西亚政 1985 年毕业于马大牙医系,在 府对难民和移民的角色和责 政府医院服务多年后,于 1993 (一个马来西 任 年开办私人牙医诊所。2013 年 亚事工模式) 毕业于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 3. 散聚宣教与传统宣教之别 成为爱全能中心服事伙伴。现 任爱全能中心执行总监兼教 4. 散 聚 宣 教 模 式—爱 全 能 中 心 育主任。 事工介绍 5. 地方教会与散聚宣教契机 C14 E 世代的家庭 在这家庭关系极其破碎的 E 世 江秀圈博士 挑战与得胜 代,教会界现今如何有效牧养? 曾任西雅图证道堂儿童家庭 如何解开 E 世代家庭关系的密 事工传道,2017 年毕业于西雅 码? 图太平洋大学,荣获教育博士。 现任财团法人基督教台北市 私立伯大尼儿少家园院长。 111

题目 Topic 内容简介 Synopsis 讲员 Speaker 工 C15 青少年布道 作 现今世界不断地向青少年发出 邓民瀚宣教师 坊 行动 要求,为了提升竞争力与争取机 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 会,青少年被迫付出大量时间与 会九龙堂。 精力回应社会种种诉求,面对不 少被扭曲的世界观,基督徒亦不 能置身事外。香港《暑期青少年 刘彥怡宣教师 本地宣教培训计划》让青少年利 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 用暑期进行一个密集式群体学 会观塘堂。 习,透过服事社群达到培育灵性、 建立传福音心志,发掘上帝对他 们各人的召命。 工作坊涵盖培训计划目的,培训 内容及实务。 C16 教会与政府合 台湾实战记录,分享配搭方式, 陈素珍姐妹 作的社会关怀 如何善用资源和传递福音,并提 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社会关 呈前瞻性策略。 怀部前任主席。现职居家护理 所及居家式服务类长期照顾 服务机构院长暨负责人 C17 四面墙外的教 在新常态和多灾多难的日子里 许德弘弟兄 会 - 教会自立主 应当如何装备教会参与社会救 沙巴华人年议会社会关怀部 导的社会关怀 助和关怀,同时也可以教导环境 主席。 保护,提升生活水平,以达到教 育的目的。 C18 禾场的圣诗讲 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而唱诗则 卢臻长牧师(博士) 道与教导 是基督教信仰不能缺的元素。上 毕业于菲律宾亚洲圣乐与圣 帝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兴起信 仪学院、台湾台南神学院及 徒或诗人创作圣诗供信徒吟唱, 东南亚神学研究院。目前他 表达信徒生命经历,传递圣经真 是马来西亚卫理神学院之礼 理、神学和教义,故圣诗就是一篇 拜与音乐系主任。 以诗表达的信息。 一般我们在教会或禾场只吟唱圣 诗,鲜少加以诠释;因此,可能造 成信徒不了解诗词的意义或诗歌 动人的背景。倘若我们能以圣诗 来讲道或教导,不但开启传讲和 教导的另一扇门,这种方式配合 吟唱,更能使信息铭刻人心。本讲 座将探讨圣诗的重要性,及如何 以圣诗来讲道和教导。 112

工 作 坊 题目 Topic 内容简介 Synopsis 讲员 Speaker 梁逸轩博士 C19 超越屏幕的神圣空 网络世界无远弗届,但教会面对 间:崇拜礼仪与艺 网络世界,却是无比的乏力。在 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 会观塘堂会友;毕业于美国 术的数码转型 空无一人的环境中举行圣餐、疫 罗拔韦伯崇拜研究学院,荣获 崇拜学博士。现任远东广播公 情下失去大量营业额的圣乐书 司良友电台高级监制及主持, 负责电台的空中神学院-良友 店、只有贯穿着「平安」的网络 圣经学院监制工作,同时参与 香港圣诗会网络媒体事工。 直播问候,均是代表教会落后于 网络世代。今天我们的崇拜,如 何重新走在时代的前端,藉着坚 固的信仰带领这个世代归回上主 的怀抱? C20 寄宿学校的 明 白 基 督 教 寄 宿 学 校 设 立 的 目 邱添富医生 福音潜能 的。在寄宿学校里如何传递爱,带 雅加达卫理公会以马内利堂 领学生归主,加强灵命培育及基 前任宣教委员会主席, 致力 督教价值观。 分享印尼达雅族 于动员、拓展宣教。 Sanggau Ledo 卫理学校转化生命 的实例。 C21 口述历史与 教会历史长期被忽略,却是教会 洪善丰弟兄 档案整理 传承重要的一环。不少有关宗派 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 与堂会的记忆与反省,因为未被 会北角卫理堂会友,总议会历 及时记录,就随风而去。本工作坊 史文物工作组组员。2019 年 将分享为教会制作口述历史,以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 及香港在组建教会档案馆时的过 院神学院,获得神道学硕士, 程、技巧、经验,与心得。 现为美国杜克大学宗教学博 士生,主修普世基督教,专研 美国卫理公会在华历史。 陈继贤弟兄 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城中教 会会友,台湾卫理神学研究 院宣教牧养研究中心特约研 究员。 113

工 作 坊 题目 Topic 内容简介 Synopsis 讲员 Speaker S 1 Youth Seminar Discover how we can run a Lee Sueyee 青年研讨会 thriving business that Sueyee is one of the co- (Bilingual 双语) witnesses to the Kingdom of founders of Deliccia, a social God by making a positive enterprise in Malaysia. Mission and impact on society. Come for Social the education, conversation, Enterprise and inspiration. Acquire the Kenneth Lau & Lee tips so your business can be Huiwen 宣教与 part of this Kingdom Kenneth & Huiwen, the 社会企业 endeavour too! potters and lovers behind Studio Asobi - our cosy 认识我们能够如何经营一个对社 home and little clay 会有正面影响,并为神国见证的 workshop nestled in the 蓬勃企业。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heartlands of Hougang. 对话、受启发。聆听经营企业的 贴士,一起为神国努力! Tan Ting Ting Ting Ting runs her own enterprise – Daehwa serving Korean vegetarian cuisine. E1 Medical Medical mission is one of Dr Francis Loh Missions the platform to share Christ CEO,Methodist Medical & love. Understand how to Mission. Associate lay leader form and develop a medical of Camberwell Methodist mission team, learn about Church, Australia. medical ethical principles, planning of itinerary,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carrying out medical work in local context. Introduce Methodist Medical & Mission and its ministry, work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114

工 作 题目 Topic 内容简介 Synopsis 讲员 Speaker 坊 E 2 Cross Cultural 1. Learn how to design online Dr Chua Thiam Seng Diaspora Digital missions and understanding Medical doctor, graduated Mission, the needs of the Diaspora from University Malaya. He has Training and community in our doorstep. been a missionary to Ministry 2. To find out the available cross Cambodia from 2000-2016. Platforms -cultural diaspora missions He serves in Diaspora Mission trainings for equipping the in Malaysia since 2018. participants who want to be Currently he is the training involved in this Diaspora director of ElShaddai Refugee digital missions organization. 3. Learn about participating in online platforms that serve the Diaspora community. E 3 The challenges 1. Introducing Sabah - \"Land Rev Fionalisa Evelin and Needs of Below the Wind\" Binti Aldrin Indigenous 2. History of The Methodist Associate Pastor of Kota Missions in Church in Sabah - Mission to Kinabalu Methodist Preaching the Indigenous Centre, Kota Kinabalu, Sabah 3. New Mission Strategy - Rural Sabah. to Urban Ministry 4. 3 Major Interlinked Challenges - Social, Economical & Political. 5. Approaches 6. Needs & Support E 4 How to Partner 1. Explanation of terms Dr Stanley Ling with Mission 2. Can the church send Dr Stanley Ling served as Agencies missionaries directly by Chairman of Board of Missions themselves to the fields? with Singapore Chinese 3.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a Annual Conference for 12 mission agency years. He graduated from Trinity Theological College in 4. Close look at some of the 2007 with a Master in functions: candidate Theological Studies. He is screening, member care, and currently serves as Advisor of supervision. SIM East Asia. 5. How to select a mission agency.? 6. How to partner with them effectively? 115

题目 Topic 内容简介 Synopsis 讲员 Speaker 工 作 E 5 Safety, Security 1. What is the meaning of safety, Dr Stanley Ling 坊 and Risks of security, and risk? Dr Stanley Ling served as Missions 2. How did early Christians look Chairman of Board of Missions at these matters? with Singapore Chinese 3. Risk theology Annual Conference for 12 4. Risk Management years. He graduated from Trinity Theological College in 5. Risk assessment. 2007 with a Master in Theological Studies. He is 6. How do you respond? currently serves as Advisor of SIM East Asia. 7. How to serve in a world full of risks? E 6 Care for Our Tornados, forest fires, floods, Rev Dr Andrew Peh Common Home mudslides, snow storms - we Rev Dr Andrew Peh is a have read about an increasing diaconal minister with the number of natural calamities over Chinese Annual Conference this past few months. We live in a of the Methodist Church in context where climate change Singapore. He teaches in the and ecological devastation has areas of missions and world societal as well as personal religions at Trinity Theological ramifications. College, Singapore. This workshop explores the bibl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creation care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mission of God (Missio Dei). It examines theologically God’s purpose(s) for creation and the role of humanity in the stewardship of the created order. E 7 Strategies for \"How beautiful are the feet of Rev Derrick Lau Effective Cross- those who bring good news!\" Rev Derrick Lau serves as the Cultural What are the biblical principles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Missions that under gird the sharing of the Methodist Missions Society Gospel that will effectively touch (Singapore), since January and transform the hearts of the 2019. He entered into the listeners? What are some key pastoral ministry in 1984. pointers to note in the process of reaching the people to Christ? Be engaged in a collaborative conversation on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sharing the Gospel in a cross-cultural setting. 116

工 作 坊 题目 Topic 内容简介 Synopsis 讲员 Speaker E 8 Missions in a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has Rev Dr Andrew Peh Post-Pandemic devastated the world as we know Rev Dr Andrew Peh is a World it - lives have been decimated diaconal minister with the and livelihoods have been Chinese Annual Conference destroyed. What will missions of the Methodist Church in look like in a post-pandemic Singapore. He teaches in the context? What are the new areas of missions and world prospects? This workshop religions at Trinity Theological surveys the possibilities as College, Singapore. churches and mission organisations prepare afresh to participate in God’s mission. E9 Missional Many may have started Rev Erick Tan Business for businesses in the field acquiring Rev Erick Tan and family Global returned to Singapore after visas for missionaries to do twelve years of missionary Outreach service in Nepal. He is currently ministries like evangelism and Associate Pastor of Bukit Panjang Methodist Church. He discipleship. This approach has is looking to motivate missional entrepreneurs to start small & started a new generation of medium enterprises to address the global challenges faced by missionaries: tentmakers, the poor, marginalized, and the disenfranchised. kingdom professionals, missional entrepreneurs, etc. Missional business for global outreach explores the synergy of the practices of tentmaking, business as mission (BAM), and social enterprise, with the biblical basis and of world evangelisation. E Justice and God's mission should reflect Dr Kwa Kiem Kiok 10 Missions God's character. While God will Dr Kwa Kiem Kiok teaches in not break a bruised reed, yet at the areas of missions and the same time He will also carry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at out His justice on this earth. This Biblical Graduate School of workshop will discuss ways that Theology in Singapore, and missions has done so and explore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Micah the multi-faceted ways that Singapore, a ministry which God's justice can and should be seeks shalom through justice seen. and integral mission. 117

题目 Topic 内容简介 Synopsis 讲员 Speaker 工 Rev Dr Nathanael Goh 作 E11 Cuius Missio, Most Christians agree that the 坊 Eius Ethica: Is hard work of submitting all Rev Dr Nathanael Goh is an Christian Ethics things to Christ begins ordained deacon appointed to Integral to immediately after our prayer of Sengkang Methodist Church, Mission? commitment and belief in God Singapore. He also co-teaches ends. Submitting all things to Christian ethics at Trinity Christ surely includes changes to Theological College. He is a behaviour, decisions, and graduate of Durham character – what we might call University, where he ethics. Clearly, our character is as undertook doctoral studies in integral as our creed. What Scripture, politics and might this mean in relation to Christian ethics. Christian mission? What role, if any, does Christian ethics play in a multicultural and postmodern world? Is it even sensible to speak of a Christian ethic, or should we instead speak of a plurality of fluid, local, and contextual Christian ethics? And how might the way we construe ethics impact our understanding of mission? E12 Missions and The Lausanne Covenant crafted Mr Jeremiah Goh Millennials the statement that Mr Jeremiah Goh is currently “evangelisation requires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whole church to take the whole Fellowship of Evangelical gospel to the whole world.” Yet Students, Singapore. He has oftentimes, missions seem to be been involved in student the prerogative of those with a ministry as a staff worker and specific call or gifting. How can student leader since 2003. the church engage the He graduated with a Master millennials and how might they in Divinity from Regent be challenged to participate in College in 2017. He is God’s mission? This workshop currently a local preacher for presents the challenges and Paya Lebar Chinese opportunities in engaging the Methodist Church. next generation with specific examples from campus ministry. 118

工 作 坊 题目 Topic 内容简介 Synopsis 讲员 Speaker Rudy David Wong & E13 Missions Timor-Leste is one of the world’s Opportunities youngest nation-states, having Cheryl Chen in Timor-Leste gained independence in 2002 after centuries of colonialism and Rudy served as a missionary decades of civil war. With her with Methodist Missions unique history and geographical Society (Singapore) in Timor- position in South East Asia, there Leste for 5 years. Together are many opportunities for with his wife, Cheryl, they now preaching the gospel in word and serve as home-based deed in this developing nation. missionaries, supporting MMS Join us in this conversation to ministries and missionaries in learn more about Timor-Leste, Timor-Leste. and consider ways to serve and bless the nation. E14 Caring for The FMC ministry models this Pastor Raja Thomas Sojourners in outreach to foreign worker. This Pastor Raja serves in Our Midst workshop shar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FMC Tamil Singapore Foochow Ministries. It shows how FMC care for the sojourners all these years Methodist Church as the and how we equip them to be a pastor of the Tamil Migrants Outreach ministries. disciple making disciples. In that process, we learn to welcome them as a kingdom people, (friends of Jesus) and to see them as a people who similarly bear the image of God. Th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ministry is that we are the primary beneficiary. 119

工作坊一 工 作 6 月 10 日(星期五) 11.00am-12.30pm 坊 题目 Topic 讲员 Speaker C 1 宣教的传承 王宝星牧师(博士) C 2 宣教中的安全、安保及风险 林厚彰博士 C 5 「逆向宣教」- 在香港的印尼佣工宣教经验 黄益虹牧师 C10 佳美脚踪模拟宣教历程 刘本煌牧师 C11 西马原住民的福音使命 倪凤幼博士 C13 自家门前门训万民 (一个马来西亚事工模式) 吴爱玲医生 C14 E 世代的家庭挑战与得胜 江秀圈博士 C18 禾场的圣诗讲道与教导 卢臻长牧师(博士) E 3 The challenges and Needs of Indigenous Missions in Rev Fionalisa Evelin Sabah Binti Aldrin E 7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ross-Cultural Missions Rev Derrick Lau E 9 Missional Business for Global Outreach Rev Erick Tan E11 Cuius Missio, Eius Ethica: Is Christian Ethics Integral Rev Dr Nathanael Goh to Mission? 工作坊二 6 月 11 日(星期六) 11.00am-12.30pm 题目 Topic 讲员 Speaker C 7 日本的需要,宣教的挑战 杜阜运宣教士 C 8 从咫尺跨文化宣教到海外植立教会 洪南明牧师 C15 青少年布道行动 邓民瀚宣教师 刘彥怡宣教师 C16 教会与政府合作的社会关怀 陈素珍姐妹 C18 禾场的圣诗讲道与教导 卢臻长牧师(博士) C19 超越屏幕的神圣空间:崇拜礼仪与艺术的数码转型 梁逸轩博士 C20 寄宿学校的福音潜能 邱添富医生 E 2 Cross Cultural Diaspora Digital Mission, Dr Chua Thiem Seng Training and Ministry Platforms E 4 How to Partner with Mission Agencies Dr Stanley Ling E10 Justice and Missions Dr Kwa Kiem Kiok E13 Missions Opportunities in Timor-Leste Mr Rudy David Wong Ms Cheryl Chen 120

工 作 工作坊三 坊 6 月 12 日(星期日) 2.00pm-3.30pm 题目 Topic 讲员 Speaker C 1 宣教的传承 王宝星牧师(博士) C 7 日本的需要,宣教的挑战 杜阜运宣教士 C 9 D’探险家 柯念慈宣教士 C12 跨文化散聚数码访宣、培训及服事平台 蔡添盛医生 C14 E 世代的家庭挑战与得胜 江秀圈博士 C17 四面墙外的教会教会 - 自立主导的社会关怀 许德弘弟兄 C21 口述历史与档案整理 洪善丰弟兄 E 1 Medical Missions Dr Francis Loh E 5 Safety, Security and Risks of Missions Dr Stanley Ling E 6 Care for Our Common Home Rev Dr Andrew Peh E12 Missions and Millennials Mr Jeremiah Goh E14 Caring for Sojourners in Our Midst Pastor Raja Thomas 工作坊四 6 月 12 日(星期日) 3.45pm-5.15pm 题目 Topic 讲员 Speaker C 3 如何与宣教差会伙伴合作 林厚彰博士 C 4 医疗宣教 卢凌杰医生 C 6 西非宣教 -从耶路撒冷直到地极( 向华人宣教延伸至 陈锦婵会吏 非洲人的宣教工作) 柯念慈宣教士 C 9 D’探险家 陈素珍姐妹 C16 教会与政府合作的社会关怀 许德弘弟兄 C17 四面墙外的教会 -教会自立主导的社会关怀 梁逸轩博士 C19 超越屏幕的神圣空间:崇拜礼仪与艺术的数码转型 Ms Lee Sueyee S 1 Youth Seminar 青年研讨会 (Bilingual 双语) Mr Kenneth Lau Ms Lee Huiwen Mission and Social Enterprise 宣教与社会企业 Ms Tan Ting Ting Rev Dr Andrew Peh E 8 Missions in a Post-Pandemic World Mr Jeremiah Goh E12 Missions and Millennials 121

节 目 表 122

每 日 6 月 8-9 日 欢迎光临 快 讯 123

开幕礼 每 日 快 讯 124

每 日 开幕礼 快 讯 125

6 月 10-13 日 每 日 快 讯 126

每 日 6 月 10-13 日 快 讯 127

6 月 10-13 日 每 日 快 讯 128

每 日 闭幕礼 快 讯 129

闭幕礼 每 日 快 讯 130


Like this book? You can publish your book online for free in a few minutes!
Create your own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