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拿手的技法與心法 - 李飛標 大聖劈掛門,有一句擒拿手的口訣,可說是集本門技擊和擒拿 手法之精華,就是[拿法不離打法,打法不離拿法] 敵我相摶時,要準確擒拿對方的關節和穴位,是一件不容易的 事。所以,施展擒拿手之時,假若對手察覺而變換招式,擒拿 手可能失效未能制服對方,這時拿法就要馬上變為打法,同樣 敵我雙方埋身肉搏,只要一覷準對方破綻,打法就可以變為拿 法。這句口訣雖然簡單,但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理解和掌握。 大聖劈掛門的擒拿手法,可分為拿法、折法、纏法和鎖法等等的手法,合共七十二把 擒拿手法,針對人體各個不同的關節和穴位。而每一招拿法,有三種破解方法,七十 二把擒拿手共有二百一十六種破解方法。在眾多手法中有二十多招秘技,名為五毒十 八緊,每一招都十分狠毒,不但會使對手喪失還手之力,更甚者還會性命之虞,非本 門之入室第子絕不輕傳。 練習擒拿是十分艱辛的事,除了要練習掌、腕、指的勁力外,更要忍受練習時的痛楚。 本門擒拿手的練功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拋接沙袋、抓埕、內功球、虎口棒、大杆和 拉布帶等等。打好基礎後,還要兩人將每一個招式的攻守對換練習,循序漸進,直至 將對練接近實戰般的靈活變化。 「只有不會擒拿的拳術家,沒有不會拳術的擒拿家」擒 拿手匯集了中華武術技擊的精髓與拳法不可分割,必須 要有良好的拳術基礎,方能充分發揮它的威力,達到隨 機應變,剛柔相濟,勁巧同施,強者智取,弱者力擒的 最高境界。 擒拿功法訓練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中華傳統武術中,各種不同 的技法,都會有一些針對性的專門基本功,來協助將技 術的威力充分發揮。 擒拿術是以擒拿對方的關節,反關節或壓制,更甚者是 針對脈絡穴位,施展技術以制敵致勝。所以特別要求使 用者,要有強勁的腕力和指力,當然還需要有靈敏的反 應、爆發力、速度和腰馬的配合。
擒拿手的訓練方法有很多種, 現在介紹幾種簡單訓練方法: 一. 拋沙袋 初學者的沙袋不宜太重和太大,步形以馬步和攻步為主,步法可以向左右或前後方 向自然移動,拋接方法初練先右手拋右手接,熟練後右手拋左手接。 演式:史佩倫 二. 拉布帶 選用闊約4-5公分,長度不小於1公尺的厚布帶,用正手握帶之兩端,跟據不同招式 的擒手法,可配正反手法及調教布帶的長短來練習。 演式:余聰賢 三. 虎口棒 選用直徑不小於4公分,長度約35公分的木棍,主要鍛練手脆的柔韌性,可以用正 手或反手握棍的兩端,作單手向內式向外的翻腕練習。 初學的朋友練習時,應以輕柔為主,切勿使用過大的拙力,避免無謂的傷害影響進 道,循序漸進定可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 演式:裴俊軒
擒拿散手招式演練 (演式:李飛標、李勁德) 招式一 招式二 招式三 《千招萬變,源自一法》 國術門派繁多,每一個門派都有其獨特風格和技術,各有千秋就算眾人同學一門功夫, 每人對同一個招式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心得,這就是國術奧妙之處。 要學得一門功夫技術,首先要有師父為你開門引路,遵師父的指導循序漸進,還要多 交流多觀摩,擴濶視野。
另一個可以參考途徑,就是從對練中將所學技法,透過不同步法,身法,手法,去改 變技術的可行性,令技術可以有更加多不同層次,能夠緊跟隨對手的變化而改變攻防 策略,在敵我對抗的過程中,如何接招如何化招,如何在適當時候運用踢,打,摔的 技術,令對防守混亂露出破綻,成勢出招而達至有效施展擒拿手法成功制敵,我相信 透過努力學習和勇於嘗試這兩種渠道去研究,一定能夠更加豐富個人的武術知識和改 進擒拿技術。 本人習武五十多年,但水平有限,未能為各位熱愛武術運動的朋友提供任何捷徑,可 以令大家朝夕之間就可以速成學會擒拿技術,祇能將個人的淺薄經驗同大家分享,非 常簡單六個字「勤練,刻苦,鑽研」。 招式四 招式五 招式六 「十年礳一劍,功到自然成!」
Search
Read the Text Version
- 1 - 4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