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ant Announcement
PubHTML5 Scheduled Server Maintenance on (GMT) Sunday, June 26th, 2:00 am - 8:00 am.
PubHTML5 site will be inoperative during the times indicated!

Home Explore 创启之地宣机处处

创启之地宣机处处

Published by Interserve Malaysia Publications, 2023-07-08 14:51:13

Description: Interserve (马来西亚主仆差会)
第4期中文通讯

Search

Read the Text Version

4 創啟之地宣機處處 今天,馬來西亞人受到熱誠的歡迎,到許多國家包括“創啟之地”探訪并工作。 如果你是一位基督徒,何不接受挑戰到其中任何一個地方,有創意地實行大使命?

目錄contents 編輯 差傳透視 活出以大使命 創啟之地宣機處處 3 為總方向的人生 經商宣教的潛能 6 傳好消息給凡受造的 8 美國基督徒企業家鮑伯.班福德(Bob Buford)在 宣路歷程 所著的《人生下半場》(Halftime)中提出了幾個問題, 通往創意宣教之路 12 引導和鼓勵信徒,為下半場的人生作好計劃和準備: 短宣剪影 天山訪宣行 15 1. 我的專長何在? 進入沙塵中的綠洲 19 2. 我想做哪些事? MK Blog 3. 甚麼事情對我最重要? 我是MK,我也是宣教士! 21 4. 我希望後人記得我的哪些方面? 回應表 22 5. 我心目中的完美人生有何特點? 消息與代禱 23 宣教漫畫 全書的主要方向是一個由成功進到有意義的概念。 宣教士心路歷程之回國述職篇 今天不管您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和境域,您都能 國際辦事處 > 馬來西亞 追求有意義的人生,其中就是以大使命為總方向,不 再注目在自己身上,而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影響其他人 各地區分會 > 澳洲、加拿大、 的生命,把人帶到永生神的面前。 英聯邦、歐洲、香港、印度、 愛爾蘭、南韓、德國、馬來西亞、 現今宣教的方法百花齊放,且越來越有創意;創 荷蘭、紐西蘭、蘇格蘭、新加坡、 啟事工、營商宣教、生態保護、醫療服務……本期不 南非、瑞士及美國。 同故事的背後傳達了一個信息,就是擁有不同專長、 知識、職業、經驗和背景的人都能夠被神使用成為宣 馬來西亞分會執委會(董事會) 教的途徑。 主席 > 張德志 Philip Chang 副主席 > 黃优瓊 Vicky Ng 您是否在找尋人生的方向和目的?但願在您繼續 醫療顧問> 練福源醫生 往下讀時,這些文章能夠帶給給您一些啟發和鼓舞的 Dr. Lian Fook Nyean 作用。 董事 > 姚寶花 Yeow Poh Wha 讓我們一起努力, 李國裕 Lee Kok Joo 完成主托付我們的大使命! 辦事處同工 如欲轉載本刊文章,請先與本會聯絡及註明出處。 人事主任 > 區錦華 Joshua Aw 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文責由作者自負,其論點不一定代表本刊的觀點。 財務主管 > 葉乃綺 Iak Nai Khee 感謝弟兄姐妹的愛心奉獻,讓本刊得以彩色出版。 中文事工 > 何依玲 Grace Ho 諮詢編輯 > 黃穎穎 編輯 > 何依玲 助編 > 葉嘉華 校對 > 何依玲 設計 > Impetus Concept 承印 > Thumbprints Utd Sdn Bhd 出版日期 > 2008年5月 馬來西亞分會通訊處 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 P.O.Box13002, 50769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603 7784 8430, 7784 0400 Fax 603 7784 8403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www.interserve.org

差傳 透視作者 張德志(Philip Chang) 翻譯 葉嘉華 創啟之地宣機處處 耶穌復活升天之前,頒布大使命祂吩付門徒說,“所以你們要 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受洗。” 作為基督徒我們相信,這是我們的責任,去完成主耶穌所頒布的使命。同 時,我們也相信,每個人有權聽見耶穌的福音,并從而決定是否要跟隨祂。 正當許多政府允許,人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然而其他的一些國家則不 容許。許多國家不歡迎基督徒工作者。另外的實例是,簽證的限制可能攔阻 了有召命的基督徒,移居國外進到神呼召他們去之地。 有些國家或民族文化嚴禁基督教活動,公開性佈道或正式的宣教工作不可 能進行。在這些地區的教會必須以秘密方式聚會,時而被稱為“地下教會”。 有些人以為,多半被獨裁政府或神權政體所控制的國家或民族,才是未 及之地/民。 幾年前,人們開始談論“封閉之地”。表面看來,這些地方似乎是未及 之地;但今天,宣教策略家會用“啟入受限制,”或“創意啟入國家”(簡 稱,創啟之地)的字眼來形容,因為沒有任何國家是完全封閉的。 創啟之地究竟有多少,實際上難於估計,因為一般上若被宣教機構所 列,都在這些國家的權力架構受到注意。因此,大部份在這些國家工作的組 織從不提名談論,或出示任何名單。但是,大家皆認同,大部份國家都位於 10/40之窗。

進入工場的創意方式 雖然在“創啟之地”完成大使命甚具挑 戰,但卻不是不可能。這就是為什麼出 現“創意啟入”(creative access)這個 字詞,因為福音更易透過關係來傳播, 傳福音的機會在最困難的環境中仍然存 在。 有多元的方法可透過建立關係以 傳福音 基督徒專業及企業的職業將 他們帶往“創啟之地” 基督徒學生到“創啟之 地”進修 在短程海外旅遊時,與當地 人建立聯繫 接觸從“創啟之地”來的學 生及外勞 基督徒廣播及衛星電視頻道 基督徒網站 網絡聯繫 文字及多元媒体資料 在艱困的土地上帶職事奉的契機及平台 已存在多年,他們容許并給予宣教士, 或跨文化工作者獲得工作及簽証,提供 了進入工場的合法途徑,并在該國家進 行創意事工。

在“創啟之地”工作的重要提示 既然這工作要求創意,這里且提出8項重要提示,以供任何的基督徒用以實行大使命, 并成功地在“創啟之地”運作。這些提示即以英語“CREATIVE”(創意)的字母為記: C (Committed): 完全委身於大使命、大誡命并歸榮耀於神。 R (Risk-taker): 接受風險;願意離開個人的舒適區,甘冒衛生差、不舒適、危險、不安全、騷 擾、審問、綁架并囚禁之風險。 E (Excellence in the profession and relevant marketable skills): 專業表現卓越,并擁有市場價值的工作技能;成為真正的求職者或創造就業機 會者,卻不是虛假求職者。 A (Approved professional jobs should be pursued): 當追求受批准的專業,理當避免與“罪行”有關連的行業,如賭博、煙酒 生意。 T (Trained): 接受訓練并準備分享福音,及栽培初信者為門徒。 I (Integrity in profession and lifestyle): 在專業與生活持定誠信態度,人們將觀察你作為基督徒,是否真實地言行一 致。要贏得未信者的靈魂就得先贏取他們的信任。 V (Victorious living): 過得勝生活,以加強正面效應、減低負面效應。人們總是傾向于喜歡投訴或埋 怨,因此成了壞見證。 E (Everything to all men, that some may be saved): 盡力把福音傳給四周的人,或使一些人得救。這些經驗需要先在本身國家取 得,例如接觸所有社會階層的人,包括外交人員、政府公務員、學生,該國的 國家機關,在家里或工作地點帶領查經班、禱告會及門訓課程。  今天,馬來西亞人受到熱誠的歡迎,到許多 國家包括“創啟之地”探訪并工作。如果你 是一位基督徒,何不接受挑戰到其中任何一 個地方,有創意地實行大使命? 作者乃是國際主僕差會馬來西亞分會的董事會主席,多年來致力推動各項宣 教事工和宣教士關懷聯網。作者曾在不同的國家,跨文化的環境中工作,也 曾在銀行投資業務和證券經紀業中擔任各種高級管理職位。

專訪《國際主僕差會》主席 經商宣教的潛能 2007年10月5日星期五,“基督日報”(原名“基督 新報”)記者就經商宣教(Business As Mission) 對 馬來西亞《國際主僕差會》主席張德志弟兄進行了採 訪。《國際主僕差會》(Interserve)是一個超宗派國際 性差會,於1852年成立至今,多個國家擁有分會,強 調帶職宣教及全人關懷服務,與各地教會配搭將基督 徒差遣至需要福音和人力支援的地區。 ,7 以下是記者對張弟兄的採訪: 記者 請問帶職宣教對海外宣教有甚麼重要性呢?為甚麼國際主 僕差會強調帶職宣教呢? 張 國際主僕差會的宣教地區是在10/40之窗的範圍,也就是那 些抗拒福音、基督徒很少、不歡迎傳統宣教士的地區。加 上,在我們的宣教神學中,職業沒有分聖俗,都是神所賜 的,每一個正當的行業都可以成為宣教的管道。我們相信 每一個基督徒在工作場所時,也是代表著神的使者。同樣 的,我們看商人也是一樣的,並不是說經商就是屬於世界 的。 記者 請問經商支持宣教(Business for mission)和經商宣教 (Business as mission)有甚麼不同? 張 經商支持宣教,基本上就是基督徒商人將所賺取的利潤, 支持宣教事工。當事人只是在經濟上支持,本身並沒有參 與宣教。經商宣教則是說,親自到當地投資,除了賺取盈 利改善當地的生活環境,同時成為基督的使者,透過生命 向當地人見證神。換句話說,經商不是為宣教,這個生意 本身就是宣教事工。 記者 經商宣教有哪些優勢呢? 張 經商宣教可以幫助改善當地的經濟。一般我們服侍的國 家,都是落後、貧窮、不發展的地方,在這些地區經商, 可以提供當地人民就業機會,培訓他們可以自力更生,可 以為當地社區帶來很大的影響力。再來,以商人身份有利

於進入工場。許多地區不歡迎宣 需要更多的禱告來支持。再來就 教士,可是商人身份比較中立, 是需要賺錢,因為做生意的唯一 而且是為當地帶來資金,政府都 與最終的目的就是賺錢;有盈利 是持開放的態度,比較容易申請 事工就能長久的維持下去。當地 長期逗留簽證,因為他們一般歡 政府會也會檢查公司是否有真正 迎外來商人投資。然後就是做見 的營業和盈利,這對於一家投資 證的機會很廣。商業往來涉及許 公司來說是很重要的。可是我們 多人脈關係,其中包括在上的政 知道,做生意不是一下子就可以 府人員到員工,讓競爭者、政 賺錢的。所以這也可說是挑戰之 府、員工看見以信仰運營貿易, 一。 在百姓、社會及政府中建立好的 名聲,是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 記者 這麼說來,從事經商宣教的帶職 經商宣教所帶來的影響力是無可 宣教士比起傳統的宣教士,其實 限量的。 挑戰更大。 記者 那 麼 , 經 商 宣 教 面 對 哪 些 挑 戰 張 是 的 。 因 為 不 只 是 需 要 透 過 生 呢? 命、生活間接的見證神,同時要 張 經商宣教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來自 求專業的態度,在專業上做好見 證,這是不容易的。我們強調 人們對差傳和經商的傳統看法。 的,就是成為光和鹽,讓人看見 傳統觀念認為經商是屬世的,差 我們的好行為,將榮耀歸給神。 傳是屬靈的,二者不可能結合, 所以無論是在甚麼工作崗位上, 這種舊的宣教觀念不容易改變, 在家或在外都要做光做鹽,活出 許多經商宣教的策略無法獲得教 耶穌基督。當人們稱贊、認出我 會的認同和支持,很難推動,教 們是基督徒的時候,他們其實是 會需要對新的差傳模式和策略持 將榮耀歸給神。 開發態度。其實在聖經、宣教歷 史中已經記載經商宣教,例如使 記者 請問您對於帶職事奉或經商宣教 徒行傳記載保羅在旅行傳教是曾 還有哪些想要分享的嗎? 和百基拉,亞居拉一起一邊編織 帳篷一邊宣教、早期的商人將福 張 如果被派遣的人是以專業人士的身 音透過絲綢之路帶給中國。其 次,就是在落後的地區經商不容 份宣教,就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 易。面對對手的競爭、政府部門 發揮絕對的專業精神和卓越的表 的繁文縟節和貪污、還有來自屬 現,在職場和社區為主作美好的 靈的攻擊。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 見證。我們不鼓勵帶職宣教士以經 保持誠實正直,堅守信仰,帶來 商為名,實際上卻沒有真正任何的 好的生命見證是一個大的挑戰, 商業活動,反而是直接的在當地傳 福音,這樣如果被發現會被驅逐出 境,也會給以後透過經商宣教的基 督徒帶來負面影響。 本文轉載自http://www.gospelherald.com.my,感謝馬來西亞基督日報准予刊出。

傳好消息給凡受造的 作者 Chris 譯者 無名 照片提供 A Rocha 基斯(Chris)於中東工作的國際主僕差會宣教夥伴,敘述他以聖經原則為 動力的工作。 一個很平常但不好回答的問題 報告和建議書、管理收支平衡等等。然 而都不是這些引發驚訝的回應,或是投 “你在做甚麼工作?”每逢遇見新 以奇異的目光。 朋友,就會被問及這個問題;每每回答 後,接踵而來回應的問題,總是:“為 我參與的事工,比較新穎,帶領一 什麼?”當我身在英國時,問題隨即轉 隊人在黎巴嫩的濕地工作。藉著修葺叢 變為:“為什麼國際主僕差會支持你去 林、搜集生態數據和環保教育,以達至 做這工作?”事實上我每日的工作,與 濕地保護的目標。現況是,我們參加當 任何一位經理差不多;主持會議、撰寫  Photo by Shelley Thomas

Photo by Shelley Thomas Photo by Shelley Thomas Photo by Bertie Stirling 地的事工,有一半工作時間是經常離開 神擁有世界,並且愛其上的萬物和 這遍濕地,走進這國家每一片土地,找 關心其間的事 出優先需要環境保護的地點。 詩人宣告:“地和其中所充滿的、 作為基督徒,為何我需要參與這事 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他 工?為了回答這問題,我翻閱了聖經去 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 尋找答案。聖經中有6個原則,支持我和 (詩篇24:1-2) 團隊參與這個事工。 以上經文是眾多經文指出世界是屬神 神造了現存的世界,神也是大地生 的,也指出神留意其間的事物。記得挪亞 態持續運作、隱藏的守護者 故事,神確實保存各從其類的物種。 創1:31說:“神看一切所造的都 人類在創造的計劃中有一個特別的 甚好,”許多基督信仰根基,是從這節 位份和角色 經文引申而來的。首先:物質是美好 的,然而諾斯底主義卻說物質是邪惡 聖經刻意的保留兩個抗衡的真理: 的,靈魂才是良善的。第二,相對於印 我們是“神用地上的塵土而造的(創2: 度教和新紀元理念來說, 物質不是神。 7),”然而我們被造是“照著神的形 象”而造的。(創1:27) 神宣教的工作 ─基督降世為人─ 我們是受造者,與其他自然界沒有 的範圍和奇妙,過於我們所能 分別,同樣受著生態的危害─因生態環 境而為難民的人比起因為戰禍而為難民 量度和讚嘆。 的人更多,人類有一種獨一無二的身份 ─在世上,代表神管治大地。問題是: 聖經的世界觀是,物質或萬物彰顯 我們怎樣管治? 神的美德。“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 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 有一些基督徒強調,創1:28“遍 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 滿地面、治理這地”的經文。要記得的 人無可推諉。”(羅1:20) 是,聖經講述管治的模範是僕人君王, Photo by Martin Bernhard

亞當和夏娃被囑咐改變大地,他們是園 Photo by Rob Thomas 丁,神囑咐他們“修理看守”。(創2: 15)。 如同神在世上,我們怎樣看管大 地,管治世上的事物,直接反映我們與 神的關係。這樣,自然地就引申下一個 原則。 生態危機的根源是,出於靈性上的 對於自然生態關係的消滅,神的感 危機 受如何?從啟11:18節我們得知,“審 判死人的時候也到了……。”你敗壞那 創世紀第三章,講述罪進入一個完 些敗壞世界之人的時候也到了。 全和美好的世界後,就破壞了所有的關 係,包括人與大地的關係。 神在基督裏的救恩,事實上,已拓 展到整個受造物 “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 身勞苦、纔能從地裏得吃,”(創3: 我們沿著以上邏輯,得到這個結 17)昔日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如何,我 論;神在基督裏的救贖計劃,不單為我 們現在也如何。生態環境的破壞,直接 們,也為著神所愛的萬物。 或者間接都是,因為人類的貪婪和自私 所造成的。 挪亞的事件、利未記的律例,我們 可以窺探神內心的世界,更甚的是,約 整本聖經形容靈性與罪,及生態破 翰福音3:16直接道出神愛世界,甚至 壞的關係,最清楚表達的經文如此說: 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因這地上無誠實、 羅8:19-22“……受造之物仍然 無良善、無人認識神……。 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 因此,這地悲哀,其上的民、 由的榮耀……”,更加表揚神拯救大 地的計劃。 田野的獸、空中的鳥、 必都衰微, 我們的使命是,宣講好消息給所有 受造之物 海中的魚也必消滅。” (何4:1-3) 我們若果相信以上所講述的,就不 會只停留於,呼召人接受基督為個人救 10,11 Photo by Shelley Thomas 主─這是最重要的,但同時應當冀盼大 地的救贖。我們就看得清楚了:神的宣 教工作─基督降世為人─的範圍和奇 妙,是過於我們所能量度和讚嘆。

Photo by Chris Walley Photo by A Rocha Lebanon Photo by A Rocha Lebanon 宣講福音的同時,我們也要恢復 起先的位份,執行神管家的工作,管 治大地。理當遵行創1:28首要的使 命,治理大地,管理并看守它。 誠然,宣告大使命耶穌親自 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凡 受造的聽。” (可16:15) 路察(A Rocha)事工─我們在中東參 與的隊工─就是按照這原則去實踐。 原戴:“Proclaiming the good news to all creation”GO Magazine 2nd Quarter 2006 p.3-5 轉載並改編自國際主僕差會香港分會第74期通訊。蒙允使 用,特此致謝。 欲了解和認識A Rocha,可瀏覽 www.arocha.org。

作者 珍納 (Janet) 翻譯 無名 & 依玲 通往創意 宣教之路 珍納,於印度服侍的英國分會 宣教伙伴,分享她如何將基督 教信仰與設計和商業結合在一 起的靈感。 2003年9月,我參加《國際主僕差會》的短期宣教體驗計劃(On Track),前往坦米爾納德(Tamil Nadu)一個婦女庇護中心(MAT)協助發 展手工藝職業培訓課程,課程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受培訓的婦女的謀生能 力,使她們可以自力更生養活自己。為了讓她們能夠發展可持續的生意, 中心也提供她們準確的市場動向和流行商品的資訊。 異象篇 回國前,我乘坐火車沿過南印度的行程中,回想在婦女庇護中心的時 光。我心中默默求問神將會如何藉這次的體驗建立我,我將來在宣教事工 上可以扮演甚麼角色…… 回應非盈利機構同工向我所咨詢的營商意見和技術培訓方面的援助, 12 加上自己在這方面所做出的探究,我覺得現在或許是開始一個生意的時 候。我需要設計師和其他專業人士,扮演催化劑和促進者的角色,甚至需 要生產商為夥伴共同參與。目的是讓這盤生意改變和建立貧窮人、甚至是 弱勢群體。 我坐在火車裏,透過窗戶看見棕櫚樹和稻田不斷地在我眼前經過,我 不經意地在筆記本寫下“VIA”和“DESIGN”。忽然我震驚地凝望著它, 一個簡單、時髦和國際性的文字。

13 “via”源出拉丁文,意思是道路 計師、藝術家和生意人共同合作,委身 或沿路,但是,它還帶出一個最重要 於這個堅守商業道德的生意。 的意思:耶穌就是道路,藉著相信祂 就可以與神和好﹝早期基督徒被稱為 2005年,VIA Design於英國成立, 「信奉這道的人」徒9:2;19:9,23﹞。 同時設立貿易子公司,負責出售製成 它也指出那條道路藉著手工藝培訓、 品。公司經營所得的利潤,將會轉移投 設計援助和提供銷售市場,就能夠扶 資於教育、滅貧、醫療和推廣基督教信 助貧窮人走出困境。當我看見神向我 仰活動的計劃。 揭示祂的計劃時,我心中升起一股難 以言語的興奮。 行動篇 從那時候開始,神引導一些與我 我們現今方案的基地設於印度南 志同道合並對幫助貧窮人有熱情的設 部,在班加羅爾(Bangalore)我們設置 了一個區域總部。Catriona和Tanya,兩

14 位參與《國際主僕 VIA Design 差會》短期宣教體 驗計劃的姐妹,於 建立貧窮人 2006年2月初抵達 的創意工業 印度,加入了我們 的開拓團隊。 Vision (異象) 在同一個月,我們為婦女庇護中心即將畢 我們的異象是賦予弱勢和 業的學員和生產部的工作人員舉辦了為期3天 邊緣化的人能力以發展他 的工作坊,專注於設計和產品開發;我們引 們的創造力和經商技能, 進了繡花晚宴包的設計及時尚的花面料配件。 透過培訓和設計援助,與 試生產的工作也在進行中,其產品將成為VIA 他們一起工作,以建立可 Design品牌產品系列。 持續,更容易進入國內和 國際市場的企業。 我們也帶領學員靈修,透過音樂、話劇和 故事,告訴他們可以如何與神建立個人的關 Inspiration (靈感) 係。一些來自婦女庇護中心和周圍村莊的婦女 與我們分享,那是她們第一次理解到,上帝對 我們的靈感源自結合富有 她們個人感興趣,以及她們如何經歷了祂的憐 生氣和濃厚傳統色彩的設 憫和大愛。 計 , 以 滿 足 21世 紀 的 消 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了 另一個工作重點是與班加羅爾《迪亞基金 解市場的趨勢能夠讓VIA 會》(DIYA Foundation)的合作,我們為不同 Design的設計團隊與合作 能力的人提供培訓和支援服務,包括智障及殘 伙伴手工藝品的生產者指 障青年。我們所進行的創意設計方案,用繪畫 導產品的制作。 和肖像畫幫助他們探索身份和建立他們的自信 心。他們的手繪圖已轉化為問候卡和禮品袋, Action(行動) 現正在班加羅爾當地的一間畫廊店出售。那些 年輕人在創意上受到鼓勵與刺激,他們每個早 我們的行動是出於我們的 晨都熱切地期待着上課的時間。 核心價值,即是符合基督 教信仰的精神:承諾幫助 “這是第一次有人來評估學生和特別發展 窮人、公平、成為資源的 適合他們的產品,”Sarah Santamaria,基金 好管家、盡責任義務和承 會的創辦人兼董事如此說道。“通過與這些學 認個人價值。我們幫助來 生工作,也透過提問他們省思性問題,VIA的團 自各種信仰背景或無信仰 隊也協助他們發現自己的能力并建立自信心。 的人。 Sunanda變得如此投入,平常她的專注力是很有 限的,這真是一項的突破!” 網站 www.viadesign.org 獲准轉載及重譯自香港分會第76期通《透過創意建立貧窮人》 原載:”The Way 2 Design” GO Magazine 3rd Quarter 2006 p.3-4

短宣剪影作者 張和風 天山訪宣行 吉爾吉斯訪宣有感 15 前言 時值2000年,路加國際服務團的張振耀長老,到吉 隆坡來為兩位原道堂的宣教士舉行差派禮。順道也在雪 隆地區介紹了他們在吉爾吉斯的工場。 張長老我從小就認識,一直喊他張哥哥,我們甚至 曾經有半年多,同住在一個屋檐下。我們也在同一個禮 拜堂做禮拜,當時還有另一個房客是,已經過世的香港 突破機構的創始人蘇恩佩姐妹。那時,我們都是大姐的 房客。 張長老告訴我,他們的希望診所快完工了,但是還 缺少針灸醫師及牙科醫生,問我可不可以考慮?這事從 此就上了我的心。七、八年來,我的工作、家庭,生 活都起了很大很大的變化,但是去“吉爾吉斯”這件 事,卻一直在我心裡,越來越清楚、越來越突出,終於 2007年9月我成行了。

2007年 9月 12日 25日 , 前 後 十 “交通不便”的影響不只是在“交 四天,算是一個異民族、跨文化的訪 通”,不只是在物資的交流受阻,最大 宣團,去認識并瞭解一個我既熟悉又 的影響是在人文,它會造成社會閉鎖, 陌生的國家,一個既想去又怕去的地 人心封閉。他們看不見真相,很容易被 方。“挑戰”好像還沒出發,就已經開 有心人或極端組織蒙蔽、欺騙而不自 始了。 知。我想,所有在吉國開荒的差會,應 該都能看到這一點。如何在當地引進外 看著那滿地滿車的行李,大家心裡 資,改善交通,改善教育,才是真正幫 有數。基督徒常常要去做這種“不可 助他們開發人心的捷徑。 能的任務,”然後就會說:我們交托給 神,有時覺得上帝真倒霉。衝著這句 在希望診所裡,有一個當地的女 話,如果不過關,就好像上帝沒有盡責 孩“D”,為我當翻譯員。她信了主, 一般。 並且嫁給一個海外的華人宣教士,她跟 我分享了她自己的經歷。在吉國,有百 超重了88公斤的行李,大家就猛禱 分之二十的人,在外國出賣勞力打工, 告,害得上帝好像不能不動工了,結果 然後把錢寄回國養家。 我們一毛錢也沒花,就Happy, Happy地 通關上飛機。原來這就是上帝給我們的 他們從小就被教育被灌輸:“外國 兆頭,祂必定一路看顧。接下來十幾 人,資本家,都在剝削我們,所以他們 天,即天天經歷這種“神的保守與同 都很有錢,我們都在替他們賺錢,替他 在”。 們做工。那些外國人天天做的只是吃, 喝,玩,樂,他們的女人也不用做家 吉爾吉斯,整個國家就座落在天山 務,天天就是上美容院、打扮的美美, 山脈上。放眼看去,四周無處無山, 出門做客,Shopping,你看他們都好老 春夏可能還好,秋天才到,只見一片蕭 了,皮膚卻還是嫩嫩的,那像我們,女 颯,苦零。國家太落後,人民太貧窮, 人三十幾,就老得不像樣了。” 基本設施太缺乏,貧富懸殊差距大。他 們不只需要神國的福音,更需要一個清 廉,有魄力、有遠見的政府,去好好規 划這個國家,建設自己的土地。 其實,從她第一大城的首都 Bishkek到第二大城Osh,飛行時間約一 小時出,可是我們坐巴士卻要用兩天的 時間,才能到達。公路狀況不佳,沒用 鐵路,(只有一小段,去俄羅斯的)應 該是這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 16,17

可是結婚後,跟她丈夫回國去住了 事工,已經9年了。然而身體不好,又有 一個多月,她才發現:“天哪!人家比 腦瘤,很是孤單。她的母會是一個很有 我們努力得多了,有人一天做三份工, 錢,但睡覺的母會。這件事讓我感觸很 天未亮就起身做到半夜三更,而我們的 深,很多教會支持了一個宣教士後,只 人才是懶惰,天天喝茶聊天。而皮膚不 是按月把錢寄去,似乎就功德圓滿了; 美,是因為我們的天氣太壞,風沙太 但卻對那位海外孤單作戰的宣教士不聞 大,又乾又冷,我在國外才住一個多 不問、不管不理。 月,我的臉啊,手啊,皮膚都變好了, 人家的女人也沒有天天去做臉,按摩, 她的健康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 可是人家的天氣好,濕度大,人自然漂 何?環境如何?心理如何?安全如何? 亮嘛!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在騙我 完全不知道,也沒興趣知道。有些教會 們。可是因為我們根本沒出過國,所以 除了負責人,會友甚至不知道他們教 都相信大人講的話。”看到了嗎?閉鎖 會,還有支持海外的宣教士,這真是很 的國家、落後的交通、偏差的教育,就 大的悲哀。所有有差傳事工的教會,一 會生產出很多扭曲的心靈! 定要警醒啊! 在Bishkek碰到一位德國來的女宣教 我喜歡“豐禾基金會”的農業計 士“K”,她在吉國從事回教徒東干人的 劃。這種幫助一小部分的人先富起來的 方法,可以刺激社會的滾動,可是要很

小心,免得這一小部分的人成為被攻擊 小地方的小診所會有負擔。其實,那 的目標。回來以後,開始游說我們自 只是一個小小的還願。小時候住在南 己的堂會牧師,也去吉國短宣。他是在 台灣的屏東,我家附近有一家基督教 台灣屏東農學院畢業的,專攻養豬跟養 的醫院,由一些北歐來的醫生在主 牛,會看相(分辨品種),會接生(難 持,是當時設備好而便宜的醫院,窮 產也行),會打種(自然或人工都可 人還可以免費。 以),他應該會有好意見可提供。 他們也設有全台灣唯一的一個小 在Osh參觀一個宣教機構的辦公室, 兒麻痹症部門,幫助了很多殘障的小 瞭解他們的工作,真的佩服他們的設想 孩站起來,並自力更生。從前的交通 周全,厠所的改善,的確是一大善事, 不便,那些洋醫生一來就十年八年, 水幫、房子……,這些都是基本設施, 甚至二十年,退休了才回去。每次聽 是一個社區裡最實際最需要的東西。 大人講起來,我就很感動,小時候, 當時就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台灣的西差 一年對我來說已經是長得不得了的 會,他們也是一樣在做著同樣的工作, 事,二十年,簡直無法想象,似乎是 之後才能有今天的台灣。 一輩子。 Tokmok,這個傳說中的李白的故 當時我就跟自己說:長大了,我 鄉,讓我有很多的遐想。不由自主地, 也要跟他們一樣。可惜我後來沒有進 在沒看過她之先,就先喜歡上她了。很 醫學院,我讀了心理學當了輔導員, 多人都很奇怪,我為甚麼會對千里之外 然後我無意之中學了針灸。卻完全沒 想到在吉爾吉斯,針灸是一個很受人 相信又受人歡迎的醫術。突然我發現 自己居然可以還願了,可以回應神的 呼召了,我有一種可以服侍人也服侍 神的恩賜了,非常地不可思議。所以 我決定2008年再去。 作者張和風姐妹是位針灸醫師,乃東南亞花園中文浸信教會會友。 18

短宣體驗在巴基斯坦10 mar 07 - 9 jun 07 進入沙塵中的綠洲 作者 吳美麗 19 啟程了…… 醫院範圍非常優美、空氣涼爽。 神賜福這醫院擁有自己的一口井、 剛進入二千零七年,我的信心面對 鳥語花香,根本與巴基斯坦其他只 挑戰了!其實我害怕到巴基斯坦宣教。 有“單調的土色”地方有天淵之別。 耶和華以勒供應我經濟的需要,使我肯 醫院裡充滿著熱心的基督徒員工與宣 定這次旅程的心志。我感恩因為剛到巴 教士。 基斯坦幾天,就得到簽證的延續。 堅固的燈塔- 山嶺與沙漠 帶來亮光 巴基斯坦到處都是山嶺與沙漠。天 巴克基督教醫院是著名又忙碌的 氣又熱又多塵。這國家有許多的政治動 醫院。我覺得在這醫院拍X光與超音 亂,許多的炸彈事件與示威,也有許多 波掃描服務,給與這醫院支持,是我 因宗教而產生的限制。塔利班嘗試取奪 心中深覺滿足的。很多的回教徒村民 政權,也影響當地居民的思想。然而, 都願意千里迢迢來到這醫院看病,因 最令我感到意外的卻是,這國家竟然准 為這醫院的服務很道德、專業與便 許基督徒以宣教士的身份得到“宣教士 宜。很多商店都圍繞著這醫院而建立 簽證”。 起來。醫院的存在使整個村子都興旺 了起來。即使是村裡的回教徒領袖也 天堂、綠洲 願意保護在醫院裡工作的外國人,因 為他們必須確保醫院繼續平安地發揮 二千零七年三月十日,我終於抵 其功能,以至周圍的商店可以繼續從 達了巴克基督教醫院(Bach Christian 來求醫的病人得到生意。 Hospital)。這醫院座落於NWFP省的 Qalandarabad村莊。

20 教士說他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才學會閱讀 他們的文字。當地人也詫異我怎麼能夠 輕而易舉的吃慣印度煎餅與咖喱。我作 了病床探訪、家庭探訪、講道,並向至 少六十位回教徒分享了我個人的信主見 證。把一切的榮耀歸於神! 作者吳美麗姐妹是位X光師,乃吧生衛理公會會友。 因基督放膽講道 禱告事項 幾乎所有踏進醫院範圍的到訪者都 1. 為宣教士的平安禱告、也求 有機會至少聽過一次福音,有的甚至還 主賜力量給他們 可以聽到三次的福音信息。我們每天都 在各病房和看診的等待處播放烏爾都語 2. 為被逼迫的初信徒代禱 (Urdu)的耶穌傳。每早七點四十五分 到八點是講道的時間。所有到訪醫院的 3. 當地的基督徒是少數份子, 人都規規矩矩的坐好,每一天都有不同 常被社會看不起、也非常難 的醫院員工或宣教士以不同的故事傳講 找工作糊口 福音。每天這樣在這十五分鐘裡聽到福 音的人都超過一百位。這裡多數的宣教 4. 贊美神,因為還有一些新的 士都是專科醫生,他們非常的忙碌,也 基督徒醫院最近被政府批准 常常須應付晚上和半夜的急診。雖然如 營業 此,他們還是非常殷勤地進行布道與門 徒栽培。 5. 為 這 些 新 被 批 准 的 醫 院 禱 告,可以有更多的宣教士和 語言的恩賜- 馬來西亞人的優勢 基督徒員工填補空缺 神特別栽培馬來西亞人,使我們成 長在一個多元化、多語言的土地上,為 要成就祂的大使命。我感恩因為可以六 個星期後就獨立進行我的醫療專業、九 個星期後就可以閱讀簡單的Urdu語並用 它來分享我的個人見證。一位澳洲的宣

MKBlog小小宣教士檔案 姓名Natasha 宣爸Palan 宣媽Surya 生日4/7/2000 國家尼泊爾 我是MK,我也是宣教士! 我 名 叫 Natasha。 我 的 父 親 Pa- 系統上課。當年四歲的我,在剛入學三個月內 lan是個牧師,又是宣教士。我的媽媽 就得了三個獎狀,也在短短的時間內獲得跳班 Surya是個老師,也是宣教士。所以我 (程度就像馬來西亞小學的一年級)。大人都 是個MK,不過我也是一位宣教士,因 說我有一個聰明的腦袋瓜。 為我在尼泊爾也有我的事工。我們是個 宣教士家庭。我為我的身份感到驕傲。 至於我的兒童事工,就是每天邀請我鄰居 的小朋友來我家玩耍。雖然起初語言不通,但 我今年八歲,很多人都說我很早 它不是一個問題,我們小孩子都有自己一套的 熟。我四歲的時候全家就去尼泊爾。我 溝通方式。現在我這些朋友都開始講英語了, 們為甚麼回去到這樣遠的地方宣教呢? 他們都是跟我學的呢。每兩個月我也會在家開 因為是上帝的呼召。上帝呼召我爸爸去 一次派對,然後邀請小朋友來參加。媽媽通常 那裡做領袖訓練的工作;媽媽除了在一 會煮馬來西亞的糕點請他們吃。爸爸媽媽也訓 間學校教書,她也幫忙爸爸訓練當地的 練我如何向他們傳福音。我很喜歡跟他們分享 女信徒和負責兒童事工;我卻是媽媽的 耶穌的故事,也會為他們禱告,我把我所擁有 好幫手。 的都與他們分享。他們的媽媽慢慢的也變成我 媽媽的朋友了。 我們是在2/9/04抵達尼泊爾。起初 的幾個月發生了很多事情,也讓我們學 我喜歡禱告;有一次我跟爸爸要一輛幾百 習了很多功課;比如抵達的當天我們就 塊馬幣的玩具車,但爸爸說它的價錢已經超出 被捆在公寓裡面四天,街上到處都是 我們的預算。不過他叫我向天父禱告,如果我 拿著槍的軍人(編者按:尼泊爾首都發 們有收到一筆奉獻,並且是指明給我的話,我 生騷亂,當局宣布實施宵禁),可怕極 就可以買。因此,我每天向天父禱告,不久後 了。爸爸說那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住在 我們果然收到了一個指明是給我的愛心奉獻, 家裡那麼多天沒有出過門。 數目剛剛好是玩具車的價格。我開心極了!不 過後來我決定用那筆錢來買滑板,這樣我們鄰 三個星期後,爸爸接到電話說,我 居的孩子也可以過來玩。結果,上帝就使用了 們從家鄉檳城所運來東西無緣無故卡在 滑板成為了我兒童事工的祝福。 印度的加爾各答港口。十一月份,爸爸 又接到來自印度的消息說,我們被卡 註 MK:宣教士子女(Missionary Kid)或稱為“第三文化孩 在港口的東西都被一場火燒光了。爸爸 十三年在教會所編寫和收集的教材、書 子”(Third Cultural Kid, TCK) 本,媽媽廚房的用具,我心愛的書和新 B l o g (中 文 稱 為 “ 部落格” )是 一 種 常 被 更 新 、 便 於 編 寫 的玩具,全部都沒有了。爸爸媽媽感到 的日記式個人網站。Blog的內容可以是輕鬆的個人日誌、 很灰心和難過,我也傷心得哭了起來。 隨想雜記或文章發表。在網路世界裡得以與他人分享自己 但是第二天我就不再傷心了,我還安慰 的生活感想、心情記事及得到互動。 爸爸說:“爸爸,不要擔心,上帝最清 楚甚麼事情對我們最好。”爸爸媽媽覺 21盼望MK Blog一欄不只能夠讓讀者從宣教士子女的角度了 得是上帝用我向他們說話,他們也因為 這一句話受到激勵。 解宣教士家庭在異鄉的生活,更盼望讀者能以實際行動來 為他們代求。 我是在一間宣教士子女學校上學, 媽媽也在那裡教書。我們是用英國教育

回應表 我的奉獻 您 的 支持宣教伙伴,姓名 回 應 支持辦事處同工,姓名 是 我 支持經常費 們 最 支持任何有需要的事工 大 的 支持通訊印刷費及郵費 鼓 勵 附上支票RM 支票號碼 支票抬頭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請勿寄現金 我有興趣 成為義工(需到本會位於八打靈的辦事處) 參加短期宣教計划(On Track) 申請成為宣教伙伴,我有負擔的國家是 定期收到in2serve通訊 本 英文,數量 本 中文,數量 成為代禱勇士,請把代禱消息 電郵(Email)給我 郵寄給我 邀請國際主僕差會同工或宣教夥伴到我的教會分享宣教事工 我的聯絡 稱謂:博士/牧師/傳道/弟兄/姐妹/ 姓名 (中) (英) (中/英) 地址(英) 聯絡電話 傳真 Email 所屬教會 歡迎复印,寄至:國際主僕差會(馬來西亞分會)INTERSERVE FELLOWSHIP BERHAD P.O.BOX 13002, 50769 KUALA LUMPUR, MALAYSIA 或傳真至 603-7784 8403

歡迎MK 消息與 代禱 漢宣樂 (Joyce Hanna Refaat) 生日 26/9/07 宣爸 Hanna Refaat Filobos 宣媽 鄭月芬 國家 北非 汪謙行 (David Wong) 生日 6/11/07 宣爸 汪志祥 宣媽 羅桂芬 國家 吉爾吉斯坦 為宣教士禱告 參考資料:《為宣教士禱告40天》,美國福音證主協會出版 你想知道如何多方、具體的為宣教士禱告嗎?本期開始這一欄將為大家提供一些具體禱告 指引。求主幫助我們曉得怎樣關心宣教士,曉得怎樣為他們禱告。 1. 為學語言的宣教士禱告:腓力&利百加(安多藏語)、許金榕(蒙古語)、黃競 標&余美芳(俄語)、許秀春(越語)、Lorna, LC,鄭月芬, TT& Kelly (阿拉伯語)、梁 健興&胡美蘭(塔吉克語)。 為宣教士在學習語言上能有智慧、領悟力和記憶力禱告。也記念他們能找到操練的 對象,在學習會話上有突破性的進展。 2. 為宣教士的家人禱告: 汪志祥(父母的健康),羅桂芬(母親和家人的救 恩),許秀春(母親的健康),Kelly(母親的健康),TT(祖母的健康,父親的救恩 和神經系統問題及母親心臟的問題),王晶英(母親的救恩),陳秋蘭(父親的救 恩),鄭月芬(父母和家人的救恩),LC(父親的救恩和肝臟問題),Salvee(父 親的救恩,父母的健康),Surya(母親的靈命)。 身在遠方的宣教士不能在父母身旁盡孝,這份虧欠感讓纏繞他們的心靈。求神親自 安慰,並恩待宣教士的家人。又記念宣教士那些還未接受主的親友,祝福他們能早 日得著救恩。 3. 為宣教士夫婦禱告:梁健興&胡美蘭,汪志祥&羅桂芬,腓力&利百加,黃競 標&余美芳,Hanna & 鄭月芬,Johnny & Lucille, Palan & Surya,TT & Kelly. 所有夫婦都需要有背景類同、年齡及教育相近的親密朋友,然而作為一個宣教士, 卻難得擁有這樣的友誼。請為宣教士能擁有這樣的友誼,夫妻之間能有美好的配 搭,配偶在心理和靈裡的需要和長進禱告。 由於篇幅有限,本期只能列出三項禱告指引,將留待下期再續。 欲獲知更多最新代禱消息,請訂閱《代禱簡訊》。凡有意訂閱者,將填寫《回應表》, 23 然後傳真或寄至本會。我們將每兩個月一次郵寄或電郵給訂閱者。

漫畫阿米 宣教士心路歷程之回國述職篇 回去爸爸媽媽 孩子,你想不想念祖父母,還有 的家鄉呀! 外公外婆? 媽,我們 要去哪 裡? 大家早!我們差派 是!太好了, 得趕快打掃我家 要安排交通去 的宣教士要回來 很期待看到他 的客房,讓他們 接機。 述職了,大家要 們一家人呢! 居住。 盡快為他們安 排…… ARRIVAL 嗨,歡迎回來!有 HALL 甚麼需要我們協助 的儘管告訴我們。 這次述職有甚麼 目標? 我們已安排了你 們在主日崇拜和 主要是休息, 團契小組中分 異象分享及探望多年沒見的父 享,大家都在期 母親。同時,我們也希望這次回 待著呢! 來可以讓孩子多一點認識祖國。 太好了。工場 上有很多需要 盼望得到弟兄 姐妹們的支 持…… 「國際主僕差會」是一個福音派國際性差會,于1852年成立至今,於多個國家成立分會, 為要與全球教會攜手合作,將耶穌基督的名傳給亞洲和阿拉伯世界最困乏的人,叫生命與社 區因遇見耶穌基督而轉變! 馬來西亞分會于1993年正式成立,前身為「國際關懷差會」(INTERCARE)。


Like this book? You can publish your book online for free in a few minutes!
Create your own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