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ant Announcement
PubHTML5 Scheduled Server Maintenance on (GMT) Sunday, June 26th, 2:00 am - 8:00 am.
PubHTML5 site will be inoperative during the times indicated!

Home Explore 中史F1 第一冊

中史F1 第一冊

Published by Paul TEST, 2020-06-14 23:20:18

Description: 中史F1 第一冊

Search

Read the Text Version

。我 ?這 麼 一 説 , 難道你的袓先是 北方人嗎? 農 曆 斩 年 ,我 隨 父 毋 回 鄉 小 住 數 夭 。當 時 在 祠 堂 裏 的 牌 位 上 看 到 — 個 地 方 名 稱 ,便 把 它 記 着 :後 来 上 網 一 查 ,竞 發 現 這 個 地 方 是 在今河南省哩! 永嘉之亂與西晉滅亡 311年 匈 奴 攻 佔 洛 陽 , 俘晉 懷 帝 ,是為 「永嘉之亂」。3 1 6 年 ,匈奴又攻 佔 夏 妄 ,擄 走 晉 愍 帝 ,西 亡 。 司馬炎纂魏平吳 東晉建立 曹丕篡漢及三國鼎立 265年 317年 司馬睿在 建 康 建 立 東 晉 ,翌 220年 司馬炎篡魏自 立 , 曹丕廢漢獻帝自 立 , 建 立 西 晉 。280 年正式稱吞Y 建 立 瞾 ,里 星 亡 。221 年尽晉滅吳_ 統一 年 ,m m ,建立星 全國。 (蜀漢T T 2 2 9 年 ,孫權 稱 帝 ,國 號 呈 。三國鼎 立局面正式运成7

同 學 們 不 必 大 驚 + 怪 ,很 多 南 方 人 的 祖 先 都 是 来 自 北 方 的 。在 中 國 歷 史 上 ,曾 有 多 次 大 規 糢 的 北 方 人 士 南 遷 。其 中 一 次 ,就 是 發 生 在 鱼 i 末 年 i s i 之 亂 後 的 中 原 「衣 冠 南 渡 」 。 383年 420年 隋文帝篡周平陳 前 秦 苻 堅 (苻 ,粵音蒲)率 劉 裕 篡 晉 自 立 ,國號 运 天 氧 舊 下 ,硬東晉軍 至 ,開 啟 南 朝 的 局 面 。 581年 隊於淝水擊敗。 石 9 年 ,星至産建立的 楊 堅 篡 北 周 自 立 ,建 北魏統_ 北 方 ,北朝開 始。 丽 朝 7 ^ 8 9 年 ,K 滅f 結 束 南 北 朝 對 峙 的 局 面 ,中國 復歸 統一 。

© 東漢朿年形勢的變化 東 漢 末 年 ,州 牧 割 據 ,羣 雄 互 相 爭 戰 。當時 佔 據 黃 河 中 下 游 的 袁 紹 和 曹 操 ,為 北 方 的 兩 大 勢 力 。不久 曹 操 在 官 盡 之 戰 中 打 敗 袁 紹 ,統 一 了 北 方 ;但 在 赤 壁 之 戰 中 卻 為 孫權 和 劉 備 的 聯 軍 所 敗 ,形 成 天 下 三 分 的 局 面 。 袁 紹 、曹 操 勢 力 範 圍 圖 (約 2 0 0 年) 1. 曹操統一北方 2 0 0 年 ,曹 操 與 袁 紹 在 官 渡 (今河南省中牟 並北部)決 戰 。袁 紹 軍 隊 遠 多 於 曹 操 ,但 皇 軍 偷 襲 處 軍 後 方 ,燒 燬 其 糧 草 ,結 果 大 獲 全 勝 。進 而 ,曹 操 統 一 了 北 方 。 2 . 劉備伺機而動 曹 操 經 營 北 方 期 間 ,漢 室 後 喬 劉 備 由 於 力 量 薄 弱 ,難 以 立 足 ,於 是 到 荊 州 (今湖 北 、湖南 皇一帶)投 靠 劉 表 ° 劉 備 手 下 有 關 羽 、張 飛 等多 員 猛 將 ,又 着 意 招 攬 人 才 ,得 諸 葛 亮 為 謀 士 , 伺 機 建 立 根 據 地 ,以 圖 發 展 。 〇 if4 6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備及其麾下將士銅像 左 起 :張 飛 、劉 備 、關 羽 、諸 葛 亮 、趙 雲 。

3 . 孫權佔據江東 圣 下 游 一 帶 ,為 签 麗 所 佔 據 。孫 權 承 父 兄 之 業 ① ,任 用 遵 盘 、魯 肅 等 人 ,倚 仗 長 江 的 天 然 防 線 , 力求鞏固江東的地盤。 4 . 赤壁之戰 〇w» 6 . 3 ___________________ ^ 為甚麼説赤壁乏戰造成曰後天万三分 石頭城遺跡 八 的 局面? 石 頭 城 是 孫 權 修 建 的 堡 壘 ,後來成為南京 的代稱。 (丨)曹 操 率 師 南 下 :曹 操 統 一 北 方 後 ’志 在 統 一 資 料 史料速遞 全 國 。2 0 8 年 ,曹 操 帶 領 大 軍 南 下 ,輕 取 荊 州 重鎮襄 座 ( 今 湖北 省 襄 陽市) ⑦ ,聲 勢 更 壯 。劉 備 一 面 退 卻 , 曹軍兵力有所誇大 一 面 派 諸 葛 亮 與 孫 權 聯 络 ,共 同 抗 皇 。孫 權 派 周 瑜 領 兵 與 劉 備 組 成 聯 軍 ,在 赤 壁 (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與 曹 操 的 大 軍 號 稱 八 十 萬 ,實 則 大 約 是 皇軍決戰。 二 十 四 、五 萬 之 譜 ,其 中 尚 有 七 、八萬 是剛 從 劉 琮 處 接 收 來 的 新 附 兵 力 。 (鄒紀 萬 《魏晉南北朝史》 【1】) ( 2 ) 莖 里 聊 軍 破 i : 皇 軍 雖 然 勢 大 ,但 士 兵 暈 浪 ,不 慣 水 戰 ,於 是 用 鐵 鏈 串 連 所 有 船 隻 ,以 防 顛 簸 。魏 、里 聯 軍 乘 機 採 取 火 攻 戰 術 ,燒 激 皇 軍 的 「連 環 船 」 。皇 軍 大 敗 ,死 傷 過 半 。亟 、M聯 軍 以 弱 勝 強 , 曹操只得帶領殘餘士兵逃回北方。 資料&5 古戰場赤壁今貌 ① 孫 權 之 父 孫 堅 曾 起 兵 參 與 討 伐 董 卓 ,後 來 戰 死 ;其 兄 孫 策 奪 佔 江 東 ,不 久 遇刺身亡。 ⑦ 曹 軍 尚 未 抵 達 荊 州 前 線 ,劉 表 就 病 死 了 ,其 少 子 劉 琮 代 領 荊 州 牧 ,獻 出 星 陽向曹操投降。

課題六 魏晉南北朝的分裂 資 料 6 . 6 __________________ 赤 壁 之 戰 形 勢 圖 (208年) 地 _ 閱讀 1. 留意曹操軍隊南下及敗退的 路線。 2. 找出赤壁 的 位 置 。 火燒赤壁 置 軍 遠 從 北 方 南 下 ,非 常 疲 累 ,又 染 上 疫 病 〇 由 於 士 兵 不 習 慣 水 戰 ,曹 操 下 令 用 鐵 鏈 把 戰 船 相 連 • 以 減 輕 船 身 _ \"晃。 吳 軍 將 領 黃 蓋 向 都 督 周 瑜 獻 計 ,向 曹 操 詐 降 , 趁 機 將 裝 ¥ 哀 燃 物 船 衝 向 :1 舊 1 由 漆 曹 軍 戰 船 相 連 ,全營頓II陷 入 火 海 。

第一節 三國鼎立 S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fclillil — 金 皇 之 戰 後 ,曹 操 的 勢 力 局 限 於 黃 河 流 域 ; 孫 權 在 長 鼎立 兰 下 游 的 地 位 得 以 單 固 ;登 優 則 相 繼 佔 領 了 篮 座 、益 州 和 漢 鼎 是 先 秦 時 期 的 重 要 禮 器 ,通 土 。終 於 ,出 現 薄 、里 、i 三 國 鼎 立 的 局 面 。 常 設 有 三 足 撐 起 鼎 身 。後人便 用 「鼎 立 」一 詞 來 比 喻 三 方 並 立的形勢。 ( I) 癌 :2 2 0 年 ,曹 操 病 死 ,其 子 曹 丕 廢 漢獻 全 自 立 ,改 國 號 毽 ,是 為 魏 文 帝 ,仍 以 洛 陽 為 都 。 ( 2 ) 星 :曹 丕 稱 帝 翌 年 ,即 2 2 1 年 ,劉 備 以恢 復 i 統 相 標 榜 ,自 立 為 帝 ,建 國 號 產 ,史 稱 屋 或 i 產 ,是 為 漢 昭 烈 帝 ,都 於 成 都 ( 今 四川省成都市) 。 ( 3 ) 差 :在 劉 備 稱 帝 的 同 年 ,孫 權 稱 吳 王 ; 2 2 9 年 即 帝 位 ,定 國 號 為 盖 ,是 為 吳 大 帝 ,定 都 皇 〇 f 14 6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盡 (今江蘇省南京市) 。 魏受襌表碑 2 2 0 年 ,漢 獻 帝 被 迫 退 位 ,曹丕升壇受禪' 登上皇帝的寶座。 史百寶 箱 :@ © 0 © 七分寫實的《三國演義> t ] 羅貫中所 著 的 《三國演義》 ,為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 著 之 一 。對於這部以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為時代背景的 長 篇 小 說 ,清代歷史學家章學誠以 「七 分 寫 實 ,三分虛構」 作形容。 〇 描 繪 《三 國 演 義 》中 諸 葛 亮 形 象 的 畫 作 最 能 反 映 這 句 話 的 ,莫 過 於 《三國演義》中對曹操和諸葛亮的 描 寫 。由 於 作 者 以 蜀 漢 政 權 為 正 統 ’ 把 曹 丕 描 述 為 篡 漢 的 奸 賊 ,因 此 ,其父曹操奉迎漢 獻 帝 ,統 一 北 方 ,恢復北方社會經濟等功勞都被抹 煞 ,被 定 型 為 「大反派」。反觀蜀漢重臣諸 葛 亮 ’不 僅 維 持 在 正 史 上 的 忠 臣 形 象 ,更 被 誇 大 智 謀 ’甚至 有 借 東 風 、祭 瀘水等神怪能力。民初文學家魯迅就以「多智而近妖」來形容諸葛亮在 《三國演義》的 形 象 ° 像 《三國演義》這 種 優 秀 的 歷 史 小 說 ,富 有 藝 術 魅 力 ,能 誘 發 讀 者 學 習 歷 史 的 興 趣 ;然 而 ’當我們 研 習 歷 史 時 ,則必須懂得把歷史事實和小說虛構區分,以免虛實真假互相混淆。

課題六魏晉南北朝的分裂 洛陽 )建業 圖例 都城 鈐 戰場 州 治 ---- 疆界 〇 c t 6 . 8 ______________ 人 口 :約4 4 3 萬 人 口 :約 9 4 萬 人口 約2 3 0 萬 國 利 :巴蜀險峻 圓 地利 長江天險 三 國 鼎 立 形 勢 圖 (262年)_ 【3】 B ±也利:領 土 遼 fl 策 略 :聯吳 抗 魏 策略 聯蜀抗魏 4 地 圖閱讀 策 略 :經營北方 1. 留 意 三 國 的 位 置 。 三國的滅亡 02. 留 意 三 國 之 中 ,魏國領土最 •大,蜀 國 最 小 。 _窓 三 國 後 期 ,里 、查 兩 國 日 漸 衰 落 ,魏 國 的 政 權 則 被 權 臣 三國各有甚麼優勢?Btfil 星 屋 氏 所 把 持 ,結 果 里 、盩 、羞 先 後 滅 亡 ,三 國 盡 歸 司 馬 氏 的西晉。 V 劉 蠖 和 _ 的 聯 盟 不 穩 定 ,與 互 舅 的 形 勢 有 甚 彘丽係? (丨)敎吾—g 漸 衰 落 :吳 蜀 兩 國 因 爭 奪 荊 州 而 失 和 ,轰軍 襲 殺 了 鎮 守 荊 州 的 蜀 將 關 羽 。劉 備 親 自 領 兵 為 關 羽 報 仇 ,結

果 大 敗 於 鼻 陵 (今湖北省宜昌市) ,不 久 就 病 死 了 。簠 〇m 5.9________ 蓋 產 受 迴 盧 臨 終 所 託 ,輔 助 後 主 劉 禪 ,修 明 蜀 國 内 政 ,並 多 次 出 兵 伐 整 ,但 均 不 成 功 ,最 終 病 死 軍 中 。 古 隆 中 (今湖北省襄陽市) 後 主 資 質 本 愚 庸 ,不 諳 治 國 ,蜀 漢 便 日 漸 衰 落 。而 諸葛亮早年隱居的地方。 吳 國 在 孫 權 死 後 ,權 臣 亂 政 ,宗 室 爭 奪 皇 位 ,末帝 孫 皓 更 暴 虐 無 道 ,政 權 亦 日 益 削 弱 。 (2) 元 篡 塾 一 统 :魏 國 的 政 權 則 逐 步 落 入 司 馬 氏 手 快呂 章 中 ,君 主 只 是 槐 儡 。司 馬 焱 出 身 世 族 ,憑 仗 軍 功 操 控 魏 國 大 權 。司 馬 懿 死 後 ,其 子 司 馬 昭 於 2 6 3 年 滅 ,權 勢 更 盛 。 2 6 5 年 ,司 馬 昭 病 死 ,其 子 司 馬 炎 篡 魏 稱 帝 ,建 立 晉 朝 ,是 為 晉 武 帝 ,仍 都 於 洛 陽 ,史 稱 西 晉 。2 8〇 年 ,i 軍 滅 盏 ,土 國復歸統一。 _ 史 事反思 「鞠 躬 盡 瘁 」還 是 「取 而 代 之 」 ? 蜀 漢 先 主 劉 備 深 知 兒 子 劉 禪 無 法 擔 當 大 任 ,所以在 臨 終 前 將 「復興漢室」的重任託付給丞相諸 葛 亮 ,並說 若 果 兒 子 劉禪不中用的話,可 以 取 代 他 的 位 置 。雖然聖1 II確 是 庸 碌 無 能 ,但諸葛亮有 感 於 劉 備 的 知 遇 之 恩 ,終 其一生仍盡心竭力輔助劉禪。 1 . 為 甚 麼 諸 葛 亮 沒 有 取 代 劉 襌 的 地 位 呢 ?請在正確 答 案 的 □ 內 加 / 。 (可 選 擇 多 於 一 項 ) □自覺才能不足 门劉備的知遇之恩 O 以劉備托孤情景為題材的泥塑 □受傳統觀念束縳 □ 相信劉襌會振作 2 . 香 港 社 會 有 不 少 公 司 由 家 族 經 營 。假 如 你 是 某 公 司 的 總 經 理 ,曾 幫 助 東 主 創 業 ’而在東主身 後 ,他 們 的 子 女 卻 缺 乏 守 成 能 力 ,你 會 怎 麼 辦 ?

* ( l52) 課 題 六 魏 晉 南 北 朝 的 分 裂 技能訓練 劉備的建國方略 資 料 一 :傅 樂 成 《中 國 通 史 》 m 他 (諸葛亮) 曾 與 劉 備 分 析 世 局 ’認 為 中 原 與 東 吳 已 無 發 展 的 餘 地 ,惟 莉 、益 二 州 有 可 乘 之 機 。如 跨 有 蓝 、奠 ,内 修 政 理 ,外 與 孫 權 結 好 ,一 旦 時 事 有 變 ,適_ 、奠 同 時 出 兵 北 進 ,則 霸業可成。 資 料 二 :呂 思 勉 《三 國 史 話 》 m (孫權) 派 人 去 和 劉 備 説 ,要 和 他 共 攻 益 州 。劉 備 和 手 下 的 人 商 量 ,大 家 都 説 可 以 許 他 … 有 一 個 人 ,唤 做 殷 觀 ,卻 説 : 「我 們 合 孫 權 去 攻 益 州 ,一 定 要 先 行 進 兵 。倘 使 益 州 打 不 進 去 , 退 回 來 ,難 保 孫 權 一 方 面 的 人 不 截 我 們 的 後 路 ,這 是 很 危 險 的 。不 如 贊 成 他 攻 益 州 ,而 説 我 們 的 地 方 都 是 新 定 ,兵 不 能 動 ,請 你 自 己 去 打 罷 。」… …篮 禮 自 然 也 不 會 上 當 ,就 終 於 沒 有動兵。 1 . 根 據 資 料 一 ,諸 葛 亮 為 劉 備 制 訂 的 霸 業 策 略 中 ,須 先 部 署 哪 兩 項 計 劃 ?請 在 正 確 的 □ 內 加 / 。m a □靜觀待變 □ 與孫權交好 □向北方用兵 □ 奪取荊州和益州 2 . 承 上 題 ,試 根 據 資 料 二 ,完 成 下 表 ,從 而 估 計 推 行 上 述 策 略 的 障 礙 。n 胃 看待對方的態度 反映推行上述策略的障礙 (信任/ 不信任) 劉備對孫權 孫權對劉備 3 . 假 如 你 是 赤 壁 之 戰 後 退 回 北 方 的 曹 操 ,當 你 知 道 劉 備 已 奪 得 荊 州 ,並 打 算 進 一 步 落 實 資 料 一 提 及 的 策 略 時 ,你 會 採 取 甚 麼 對 策 ?為 甚 麼 ?E M ® 答題策略 f 題 3 :留意題旨所指的特定時期。應參考兩則資料,結合課文習得, i 以了解當時局勢,再考慮適當的策略。

0 西晉初年的政風 晉 武 帝 司 馬 炎 憑 仗 父 祖 餘 隆 ,輕 易 取 得 天 下 ,沒 有 經 過 創 業 的 艱 難 ,缺 乏 治 國 的 遠 大 抱 負 。武 帝 又 習 染 世 族 子 弟 的 不 良 習 氣 ,耽 於 逸 樂 ,窮 奢 極 侈 ;上 行 下 效 ,大臣 權 貴 亦 多 貪 污 受 贿 ,競 尚 奢 華 。查 量 _ 的 政 風 ,一 開 始 就 萎 靡 不 振 ,相 當 腐 敗 ,隱 伏 着 統 治 的 危 機 。 晉初的政治措施 〇»»6.10 晉 武 帝 立 國 的 政 策 不 善 ,其 中 局 部 恢 復 封 建 、裁 撤 州 郡 晉武帝畫像 武 備 ,以 及 招 納 盤 人 内 徙 等 措 施 ,都 與 西 晉 的 喪 亂 有 關 。 ^ 晉武帝的施政隱伏7 哪些危機? (丨)分 封 柰 金 為 王 :晉 武 帝 鑒 於 曹 魏 政 權 缺 乏 宗 室 諸 王 换 衡 、皇 室 孤 立 而 亡 的 教 訓 ,於 是 大 封 宗 室 為 王 。諸 王 以 郡 為 國 ,可 建 立 軍 隊 ,擁 有 一 定 兵 力 ,並 以 若 干 親 王 都 督 諸 州 軍 事 ,分 鎮 一 方 ,藉 以 屏 藩 皇 室 。然 而 事 與 願 違 ,諸 王 不 但 對 朝 廷 構 成 威 脅 ’更引起了皇室内言工。

課題六魏晉南北朝的分裂 〇 資料6.11 ( 2 ) 栽 撳 州 郡 兵 力 :晉 武 帝 為 防 東 漢 末年 州 牧 割 據 的 局 面 重 現 ,下 令 裁 撤 州 郡 兵 ,使地 東漢陵墓壁晝狩獵圖 方 州 郡 長 官 不 得 擁 兵 跋 扈 。結 果 地 方 兵 力 薄 弱 ,遇 事 無 力 應 付 。 壁畫描繪了漢人與胡族之一的烏桓人出行時的情 景 ,反映自東漢以來漢胡之間已有交往。 ( 3 ) 招 納 | 人 内 徒 :自東 漢 以 來 ,居 住 在 揭 低 疆; 北 方 及 西 方 邊 境 的 匈 奴 、遵 、鮮 卑 、基 、見等 少 數 民 族 陸 續 内 徙 ,史 稱 「五 胡 」 。西 晉 初 年 , 武 帝 為 補 充 中 原 地 區 兵 源 和 勞 動 力 ,又曾招納 少 數 民 族 徙 居 塞 内 (長城以南的地區),與 產 人 雜 居 。然 而 ,朝 廷 既 沒 有 安 置 里 人 的 適 當 措 施 , 邊 境 地 區 的 官 吏 又 往 往 欺 壓 鱼 人 ,因 此 ,盤 i 民族之間的矛盾日趨嚴重。 < 地圖閱 5_ 1. 找 出西晉首 都 的 位 置 。 2. 找出邊境各民族內徙後的分 佈情況。 ^ 料探究 從 地 圖 上 看 ,內徙胡族分佈對 西晉首都形成怎樣的態勢? 〇 資料6 . 1 2 西晉時期各胡族內徙分佈圖

_ _ .—.... i第 二 節 西 晉 的 政 局 ■老 0 八王之亂及其影響 晉 武 帝 死 後 ,晉 惠 帝 繼 位 ,不 久 就 發 生 了 「八 王 之 亂 」 , 使全國陷入混戰之中。 < 1 室 「八 王 之 亂 」與1 初 「§ 莖 七 國 乏 亂 」有何 7 異同? (丨)八 王 之 亂 的 概 況 :晉 惠 帝 天 生 愚 魯 ,皇 后 i 氏 乘 機 干 政 ,殘 害 宗 室 ,廢 殺 太 子 。1 后 弄 權 引 起 宗 室 諸 王 的 不 滿 , 趙 王 倫 於 是 起 兵 入 宮 把 她 誅 除 ,並 把 持 朝 政 。自 此 諸 王 爭 權 ,互 相 廝 殺 。最 後 ,東 海 王 越 毒 死 了 惠 帝 ’另 立 懷 帝 ’掌 握 大 權 ,内 亂 才 告 結 束 。先 後 參 與 這 場 變 亂 的 宗 室 親 王 共 達 八 個 ① ,史 稱 「八 王 之 亂 」 。 〇 t f 4 6 . 1 3 _____________ 八王封國位置圖 (265 - 290 年) 4 地圖閱讀 1. 留意八王封國的位置。 2. 留意東海王越是八王中最後 尚存的人。 ............................................................................................................... .....— ① 除 課 文 中 提 及 的 趙 王 倫 與 東 海 王 越 外 ■ 還 有 楚 王 瑋 、汝 南 王 亮 、齊 王 冏 、成 都 王 穎 、 河 間 王 顒 (粵 音 容 ) 、長 沙 王 乂 。

(156) 課i 題六 魏晉南北朝的分裂 ( 2 ) 八 王 之 亂 的 影 響 :八 王 之 亂 長 達 I 6 年 (2 9 1 — 3〇6 年 ) ,造 成 大 量 人 民 死 傷 和 流 亡 ,社 會 經 濟 遭 受 嚴 重 破 壞 , i 室 元 氣 大 傷 。諸 王 在 混 戰 中 援 引 少 數 民 族 參 戰 ® ,M 人因 此 得 以 了 解 西 晉 内 政 及 邊 防 虚 實 ,乘 機 擴 充 實 力 ,萌 生 叛 逆 之 心 ,導 致 「永 嘉 之 亂 」 。 © 永嘉之亂與西晉覆亡 「八 王 之 亂 」後 不 久 ,「永 嘉 之 亂 」發 生 ,西 晉 終 亡 於 匈 奴手中。 ^ 為甚麼西晉會亡於匈奴的手中? |錢 酿 ®探 究 八王之亂與吳楚七國之亂 酉 罝 的 八 王 之 亂 ,後 世 經 常 把 它 與 西 漢 的 吳 楚 七 國 之 齓 相 提 並 論 。這 是 因 為 兩 事 頗 有 共 通 之 處 :皆 由 建 國 初 期 的 封 建 而 起 。漢高祖和晋 武 帝 , 9 吸 取 了 秦 和 曹 魏 皇 室 缺 乏 宗 室 拱 衞 的 教 訓 ,於 是 分 封 宗 室 子 弟 為 王 。兩次 g 亂 事 的 主 要 參 與 者 ,都 是 驕 縦 跋 扈 的 諸 王 ,且參與的諸王數目分别多達七 | 個 和 八 個 ,以致亂 事 均 牽 連 甚 廣 。 | 當 然 ,我們也不難發現兩次亂事的相異之處。單從其形式已可見分別: Sg 莖七國之亂是諸王聯手對抗中央;八王之亂則是諸王互相攻伐,爭奪中 央 的 控 制 權 。最 終 西 漢 朝 廷 在 三 個 月 內 便 平 定 亂 事 ; 而西晉卻待東 海 王 越 弒 君 擅 立 、掌 控 朝 政 ,方 結 束 長 達 1 6 年 的 混 亂 局 面 。_ 經歷M 莖 七 國 之 亂 後 ,西漢朝廷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國勢 穩 步 上 揚 ; I 反觀西晉在八王之齓後元氣大傷,後來胡人起事亦無力抵抗,終 至 滅 亡 。 〇 魏晉時期軍士戎裝復原圖 ⑦ 八 王 之 亂 時 ,成 都 王 穎 曾 引 匈 奴 劉 淵 為 外 援 ,東 海 王 越 所 部 更 有 鮮 卑 兵 三 萬 人 。

第二節西晉的政局 ( 1) 丞」蠢 之 亂 :晉 懷 帝 永 嘉 年 間 , 匈 奴 貴 族 劉 淵 起 兵 反M A 1 4 _ _ |史 購 速 遞 量 ,自 稱 漢 王 ,不 久 稱 帝 ,都 於 平 陽 (今 山西省臨汾市) 。其 胡族內徙扁亂事埋下伏線 子 劉 聰 繼 位 後 ,於 永 嘉 五 年 ( 31 1 年 )派 兵 攻 破 洛 陽 ,俘 膚 量 少數民族既已大量遷居內地, 時 間 既 久 ,人 口 繁 殖 日 多 ,矛 懷 帝 ,又 縱 火 搶 掠 ,殺 戮 三 萬 餘 人 ,史 稱 「永 嘉 之 亂 」 。 盾 日 深 ,. 一 旦 起 而 反 抗 ,必至 不 可 收 拾 。 (韓 國 磐 《魏晉南 (2) 敏 北朝史綱》/ 磐 ,粵 音 盆 【6】) 西 晉 城士 : 晉 懷 帝 被 擄 走 後 ,羣 臣 在 長 安 擁 立 晉慈 帝 ,但 西 晉 已 無 力 扭 轉 敗 局 ,世 家 大 族 纷 纷 南 逃 。建 興 四年 ( 3 1 6 年) ,匈 奴 又 攻 陷 長 安 ,擄 走 愍 帝 ,西 晉 滅 亡 。西 晉 自 武 帝 篡 魏 至 愍 帝 亡 國 ,國 祚 共 5 2 年 (265 — 316年 ) 。 支能訓練 開國種下亡國因 晉 武 帝 的 施 政 ,與 西 晉 的 滅 亡 緊 密 相 關 。 晉武帝的政治措施 〇 〇 西晉滅亡 1 . 試 據 所 學 知 識 ,把 下 列 各 項 填 在 表 中 適 當 的 位 置 內 。_ 八王之亂 胡人内徙 撤州郡兵 永嘉之亂 *分封諸王* 2 . 承 上 題 ,試 推 論 晉 武 帝 的 政 治 措 施 怎 樣 導 致 西 晉 亡 國 。轻H 答題策略 題 2 :注意説明上表提及的措 施 ,如何導致 兩次 亂事的發 生。

O K東晉的建立及其 伐 西 普 滅 亡 後 ,司 馬 氏 皇 室 在 〉工南建 立 東 晉 政 權 ,維持偏 安 的 局 面 。東 晉 將 帥 曾 多 次 進 行 北 伐 ,希 望 收 復 中 原 ,但始 終未能成功。 1 . 東晉建立的經過 狼爺 銳 .思 考 「 魁 ^ — 西 晉 末 年 ,瑯 琊 王 司 馬 睿 駐 鎮 建 康 (今江蘇省南京市) , 王導對東晉的建立有何貢獻? 以 南 來 的 北 方 名 士 王 導 為 幕 僚 。 「永 嘉 之 亂 」後 ,中 原 衣冠 南 渡 ① 。王 導 安 撫 南 來 的 北 方 士 族 ,收 納 賢 俊 ;又 籠 絡 江 鱼 豪 族 ,延 攬 查 地 名 士 ,調 和 了 南 北 世 家 大 族 的 關 係 ,使其 合 力 支 持 司 馬 睿 。3 1 7 年 ,即 西 晉 滅 亡 的 第 二 年 ,司 馬 睿 在 建 康 建 立 政 權 ,稱 晉 王 : 次 年 正 式 稱 帝 ,是 為 晉 元 帝 ,史稱 東晉。 資料6 . 1 5 _____________ ( 西晉及東晉疆域比較圖 < 地圖閱讀 1. 比較西晉與東晉版圖的大小。 2. 留意東晉北邊疆界與長江的 位置。 _見 職 — 為 甚 麼 説 東 晉 是 一 種 偏安的 局 面 ?E E M ① 衣 冠 南 渡 :中 原 的 世 族 、士 紳 流 徙 江 南 一 帶 。衣 冠 ,指 士 以 上 階 層 的 服 裝 ,代 指 世 族 、 士紳。

第三節東晉偏安 歷史百寶箱 王 與 馬 ,共 天 下 :] 司馬睿是司馬懿的 曾 孫 ,但在西晉皇室 僅 屬 旁 支 ,名 望 不 大 。當 他 剛 抵 建 康 時 ,得 不 到 江 南 士 族 的 尊 重 ,無 人 拜 會 ¥ 幸賴王導 設法協調南來士族與呈地世家大族的關係, 與堂兄王敦合力提升司馬睿的 名 望 ,司馬睿 才逐漸 得 到 士 族 的 支 持 ,建 立 威 信 。 後 來 司馬睿順 利 稱 帝 ,是為晋 元 帝 ,以 〇 晉 元 帝 請 王 導 同 坐 御 牀 意 想 圖 王 導 掌 理 朝 政 ,王 敦 統 領 軍 事 。元帝在即位 慶 典 上 ,再 三 請 王 導 與 他 同 坐 御 牀 ,以 示 尊 重 ,椎 王 導 堅 決 推 辭 才 作 罷 。由 於 東 晉 立 國 ,至氏家族既 居 功 至 偉 ,又 掌 握 大 權 ,因此當時的人便有「至 與 墨 ,共天下」,的 說 法 。 2 . 東晉北伐的概況 V ' 東 晉 北 伐 未 能 成 功 ,你 認 要 負 最 大 的 責 任 ? 惕 ^ 6 . 1 6 史料速遞 ( I) 墊 里 北 伐 :永 嘉 之 亂 後 , 里 流 寓 。3 1 3 年 * 祖 逖 率 同 族 百 餘 家 渡 江 北 上 ,在 竺 渔 一 帶 招 兵 買 馬 ;及 東晉 東晉統治者無意北伐 建 立 ,祖 逖 帶 兵 北 伐 ,收 復 了 黃 河 以 南 部 分 地 區 。但 晉 元 帝 晉 元 帝 只 想 做 個 偏 安 皇 帝 ,王 導也只想建立一個王氏當權 爪 的小 朝 廷 ……從來不做北伐 的 準 備 ,而且還反對有人主張 擔 心 他 北 伐 成 功 後 功 高 難 制 ,派 人 加 以 掣 肘 ,以 致 功 敗 垂 成 , 北 伐 。 (范 文 瀾 《中 國 通 史 》 【8 】 ) 祖 逖 憂 憤 而 死 ,所 收 復 的 土 地 又 被 胡 人 重 新 佔 領 。 ( 2 ) 查 ! 北 伐 :皇 i 中 期 ,桓 温 持 續 三 次 北 伐 ,曾 一 度 收 復 洛 陽 ,並 請 求 朝 廷 把 都 城 遷 回 ,但 未 被 採 納 ,不 久 洛陽 又 再 失 去 。而 桓 温 欲 藉 北 伐 以 增 強 個 人 的 權 勢 ,深 為 朝 廷 所 忌 ,得 不 到 支 持 ,以 致 北 伐 無 功 。

課題六 魏晉南北朝的分裂 @ 歷史百竇_ 「聞 雞 起 舞 」與 「中流 擊 楫 」W 你 知 道 成 語 「聞雞起舞」和 「中流撃楫」(楫 ,璺 t 接 ,船槳)的 由 來 嗎 ?這 兩 個 成 語 的 典 故 ,都跟恵 晉名將祖逖有關〇 祖 逖 是 范 陽 郡 遒 縣 (今ff北省易縣東)人),年青 O 祖逖聞雞起舞意想圖 時就 懷 有 雄 心 壯 志 。西 笪 時 ,他 在 洛 陽 做 官 ,與好 朋 友 劉 琨 同 _:,經 常 談 論 國 事 ,立 志 報 國 ;每當凌 晨 聽 到 雄 雞 啼 鳴 ,兩 JC便 立 即 起 床 舞 劍 .,鍛鍊武 藝 。:這 就 是 「聞雞起舞」的 由 來 。 後 來 祖 逖 流 寓 南 方 ,矢 志 收 復 中 原 。31召 年 ,他 率 親 族 百 餘 家 渡 長 江 北 上 ’至江心曾用船槳撃水 發 誓 說 ,如 他 不 能 北 定 中 原 ,則 如 江 水 東 流 ,有 去 無 此 舉 被 稱 為 「中流撃楫」。祖 逖 北 伐 有 聲 有 色 ’ 可 惜 忠 而 見 疑 ,抱 恨 而 終 。 〇» 6 . 1 7 ( 3 ) 奧 查 北 我 :東 晉 末 年 ’還 有 劉 裕 二 次 北 伐 。第 二 次 北 伐 ,進 軍 盤 土 ,收 復 了 至 查 。但 劉 裕 志 在 篡 晉 ,長 安 得 而 鮮卑騎兵俑 復 失 ,北 伐 亦 以 失 敗 告 終 。 H方政情的變化 1. 十六國紛立 西 晉 滅 亡 前 後 ,匈 奴 、遵 、鮮 卑 、鱼 、見 等 五 胡 貴 族 在 中 國 北 方 黃 河 流 域 一 帶 先 後 建 立 十 幾 個 割 據 政 權 ,連 同 里 查 所 建 立 的 政 權 ,較 重 要 的 有 十 六 個 ,歷 史 上 統 稱 為 「五胡 十 六 國 」② ° ②十六國的稱號乃根據北魏崔鴻所撰《十 六 國 春 一 書 的 説 法 ,實際上當時所出現的 割據政權有二十多個。_

_ 第 三 節 東 晉 偏 161 2 . 前秦統一北方 十 六 國 纷 立 期 間 ,由 氐 族 建 立 的 前 秦 ,君 主 苻 堅 勵 精 圖 治 ,任 用 漢 人 王 猛 為 相 ,改 革 吏 治 ,發 展 農 業 ,倡 導 文 教 , 國 力 日 益 強 大 ,一 度 統 一 了 北 方 大 部 分 地 區 。 族屬 前趙 後趙 i凉 】 匈奴 _ ■■ 夏 羯 ■ ■後燕■ 鮮卑 成一漢 西秦 前涼 氐 南 晃 南燕 1 年份 漢 (公元) 前秦 440 — -n m i j麟 後! 西涼I 北燕 300 320 340 360 380 420 〇 資料6 . 1 8 十六國族屬及興亡時間簡表 淝水之戰及其影響 前 秦 苻 堅 企 圖 南 下 呑 併 東 晉 ,統 一 全 國 ,於 是 發 生 了 肥 「历巴水之 戰 」 ; 結 果 東 晉 擊 敗 前 秦 ,南 北 勢 成 對 峙 。 1. 淝水之戰的經過 y f 東晉戰勝前秦的主要原因是甚麼? (丨)_ 重 _ 4 大 軍 态 下 :3 8 3 年 (u :主 左 八 年 ) ,苻 堅 帶 領 八 十 多 萬 大 軍 南 下 ,東 晉 宰 相 謝 安 派謝 石 、謝 玄 率 領 八 萬 「產

府 兵 」③ 迎 戰 。前 秦 士 兵 雖 多 ,但 苻 堅 驕 傲 輕 敵 ④ ,加 上 士 兵 主 要 是 強 徵 各 族 人 民 組 成 的 ,大 都 不 願 為 前 秦 打 仗 ; 至 量 兵 員 雖 少 ,但 訓 練 有 素 ,為 保 國 家 ,上 下 一 心 ,士 氣 高 昂 。 f( 2 ) 軍 出 奇 制 勝 :兩 軍 隔 淝 水 ( 今 安 徽 省 壽 縣 東 南 ) 而 陣 ,謝 玄 要 求 前 秦 軍 隊 略 向 後 移 ,以 便 渡 河 決 戰 ;苻 堅 打 算 趁 晉 軍 渡 江 途 中 加 以 截 擊 ,於 是 下 令 稍 退 。前 秦 士 兵 不 知 真 相 ,以 為 前 方 失 利 : 晉 軍 的 内 應 又 在 前 秦 軍 隊 的 陣 後 大 呼 「秦 i軍 敗 了 」 ,士 兵 不 明 真 相 ,爭 相 逃 命 。 軍 乘 機 渡 河 追 擊 , 大 敗 前 秦 ,苻 堅 率 殘 部 逃 回 北 方 。淝 水 之 戰 ,是 中 國 歷 史 上 又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2 . 淝水之戰的影響 淝 水 之 戰 後 秦 瓦 解 ,北 方 再 次 陷 於 分 裂 ,鱼 人 混 戰 , 無 暇 南 侵 ; 東 普 以 弱 勝 強 ,挽 回 危 局 ’得 以 繼 纟 買 偏 安 。從 而 ’ 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資 料 6 . 1 9 _______________ ( IE水 之 戰 形 勢 圖 (3 83年) %1地圖閱讀 壽春 圖例 留意東晉軍先在洛澗附近擊退 前 秦 先 鋒 ,其後兩軍主力在淝 水附近對陣。 前秦軍進軍路線 東晉軍反攻路線 +前 秦軍敗退路線 典 主要戰場 山嶺 © 北 府 是 指 位 於 建 康 以 北 的 廣 陵 (今 江 蘇 省 揚 州 市 ) 。謝 玄 任 廣 陵 相 時 ,招 募當地驍勇 的 北 方 僑 民 組 成 一 支 精 銳 部 隊 ,號 為 北 府 兵 。 ④ 自 恃 兵 多 勢 強 ,認 為 東 晉 依 憑 長 江 天 險 不 足 畏 ,揚 言 自 己 的 百 萬 大 軍 「投 鞭 於 庄•足斷其流」。

第三節東晉偏安 © 東晉與南朝的興替 東 晉 末 年 ,出 身 農 家 的 遵 整 ,曾 加 入 北 府 兵 ; 後 從 北 府 兵 脱 穎 而 出 ,憑 仗 軍 功 ,控 制 了 朝 政 ,進 位 相 國 ,晉 爵 宋 公 。 4 2 0 年 ,里 查 篡 量 自 立 ,改 國 號 為 笔 ,是 為 宋 武 帝 ,仍 都 於 建 康 ,開 啟 了 南 朝 的 局 面 ,東 晉 就 此 滅 亡 。東 晉 從 元 帝 立 國 至 被 劉 裕 所 篡 ,國 神 1 0 3 年 (317 — 4 2 0 年 ) 。 〇 訓練 K3 m 淝水戰後風雲變 〇 資 料 :肥 水 之 戰 前 後 北 方 形 勢 的 變 化 Q 300 310 320 330 340 350 360 370 380 390 400 410 420 430 440 □ 騮 前趙 前燕 後燕 ■■■■■■■■■北燕 O 後趙 南燕 前秦 ■■■ 夏 O 後秦 圖例 ■ ■ ■ ■ 後涼 ■■■■ 匈 奴 〇 南涼 北涼 ■ ■ ■ ■ 鮮卑 西涼 —羌 €3 ■■ ■ 氐 成一漢|淝水之戰| 11— 1 羯 mam集 【」 1 . 根 據 以 上 資 料 ,在 淝 水 之 戰 前 後 ,除 前 秦 以 外 分 別 有 多 少 個 政 權 ? M □ 淝水之戰前: 個 □ 淝水之戰後: 個 2 . 承 上 題 ,為 甚 麼 淝 水 之 戰 後 ,北 方 政 權 會 發 生 這 樣 重 大 的 變 化 ?g n 3 . 淝 水 之 戰 對 當 時 南 北 政 局 的 發 展 有 甚 麼 影 響 ?試 根 據 以 上 資 料 ,結 合 課 文 習 得 ,加 以 説 明 。G U 答題策略 [ ^ 題 3 : 留意 答 案 須 兼 顧 對 南 方 和 北 方 ,以 及 南 北 關 係 的 影 響 。

H南 朝局面的形成 歹 —< 南 北 朝 局 面 的 形 成 ,與 淝 水 乏 戰 有 甚 麼 關 係 ? 一 宋 武 帝 劉 裕 篡 晉 後 不 久 ,北 方 的 形 勢 亦 發 生 了 變 化 ,產 毯 統 一 了 各 個 盤 座 ,結 束 淝 水 之 戰 後 北 方 纷 亂 的 情 沉 。自此 雖 然 南 方 的 政 權 屢 有 興 替 ,北 方 的 政 權 又 經 歷 分 合 ,但 南 北 大 抵 維 持 了 一 種 穩 定 的 對 峙 局 面 ,歷 史 上 把 這 一 時 期 統 稱 為 「南 北 朝 」 ° 朝代 建政者 國祥 0 南北朝的政局 名稱 60年 南 北 朝 時 期 ,南 朝 有 四 個 政 權 的 興 替 ,北 朝 則有 宋武帝 (420 - 479 年) 分 有 合 ,包 括 五 個 政 權 。 苤 劉裕 24车 1. 南朝的興替 齊高帝 (479 —502 年) 簫道成 劉 裕 篡 晉 建 宋 。此 後 ,南 方 經 歷 了 金 、查 、羞 、 銎 梁武帝 56年 座 四 朝 ,均 建 都 於 建 康 ,統 稱 「南 朝 」 。南 朝 政 權 的 簫衍 (502 —557 年) 統 治 都 不 穩 固 ,不 少 君 主 在 皇 室 内 亂 中 被 毅 殺 或 廢 塵 陳武帝 黜 。同 時 ,權 臣 又 手 握 軍 政 大 權 ,當 其 勢 力 坐 大 時 便 陳霸先 33年 奪 權 篡 位 ,以 致 政 權 屢 經 興 替 ,其 中 鬼 的 國 祚 最 長 , (557 —589 年) 有 6〇 年 ,登 的 國 祚 最 短 ,只 有 2 4 年 。 〇 gfff 6 . 2 0 南朝政權興替簡表

第四節南北朝對峙 2 . 北朝的分合 ^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有甚麼意義? ( I) 北 魏 蜣 一 北 方 及 其 漢 化 :北 魏 是 淝 水 之 戰 後 鮮 卑 族 資料6.21 中料凍搋 拓 跋 氏 建 立 的 政 權 ,在 4 3 9 年( 南朝宋元嘉十六年) 統 一 北 方 。 北魏漢化有利統治 北 方 里 1 中 ,向 來 以 鮮 卑 族 的 漢 化 程 度 最 深 ,後 來 孝 文 帝 ® 在 位 時 又 積 極 推 行 里 化 政 策 ,實 施 均 田 制 ⑦ ,把 都 城 由 平 城 鮮 卑 感 受 漢 化 最 深 ,故北方士 大 夫 仕 於 鮮 卑 者 亦 最 多 。鮮卑 (今山西省大同市) 遷 到 洛 陽 ,下 令 鮮 卑 人 須 改 漢 姓 ® 、穿i 並 得 統 一 北 方 諸 胡 ,命 運 較 長 ,滅 亡 最 後 。 (錢 穆 《國史 大綱》 【10】) 服 、説 產 語 ,鼓 勵 鮮 卑 人 與 漢 人 通 婚 ® ,拉 近 了 鮮 卑 人 與 漢 人 的 文 化 距 離 。這 些 措 施 不 僅 提 高 了 鮮 卑 人 的 管 治 水 平 ,而 6 且 使 產 、M 民 族 漸 漸 融 為 一 體 。 ( 2 ) 北 朝 的 分 裂 和 更 造 : 北 魏 末 年 ,朝 政 大 權 落 入 大 將 〇 » 6 . 2 2 __________ 高 歡 手 中 ,孝 武 帝 被 迫 出 走 長 安 , 投 靠 關 西 大 都 督 宇 文 泰 , 高 歡 於 是 另 立 孝 靜 帝 作 槐 偏 。從 此 ,北 魏 分 裂 為 東 魏 和西 孝文帝實行漢化改革後 毯 。東 魏 政 權 為 高 歡 所 把 持 ,高 歡 死 後 ,其 子 高 洋 篡 東 魏 自 的 北 魏 官 員 服 飾 (右為侍 立 ,改 國 號 查 ,是 為 北 齊 ;西 魏 則 為 宇 文 泰 所 把 持 ,宇 文 泰 女) 死 後 ,其 子 宇 文 覺 篡 西 魏 自 立 ,改 國 號 屋 ,是 為 北 周 。 〇mi 6.23_______ 北朝文武官員俑羣 俑 羣 中 有 胡 人 也 有 漢 人 ,裝 束 亦 胡 漢 俱 列 ,充 分 顯 示 魏 晉 南 北朝時期胡漢雜居的社會情況。 ① 孝 文 帝 的 母 親 李 氏 與 祖 母 馮 氏 都 是 漢 人 ,自 幼 便 受 邁 人 文 化 的 薰 陶 ,傾 慕 皇 人 的 文 物制度。 © 均 田 制 是 在 土 地 國 有 化 的 基 礎 上 ,以 「計 口 授 田 」辦 法 ,把 土 地 分 配 給 農 民 ,任 其 耕 種 ,並 向 政 府 繳 納 税 賦 。 ③ 如 拓 跋 氏 改 為 元 氏 、獨 孤 氏 改 為 劉 氏 等 。 ④ 孝 文 帝 本 人 納 盧 、皇 、璺 、王 和 李 氏 五 姓 的 漢 族 女 子 於 後 宫 。

課題六魏晉南北朝的分裂 H南 朝的結束 北 朝 末 年 ,北 周 武 帝 是 位 有 為 的 君 主 ,他 勵 精 圖 治 , 推 行 多 項 改 革 ,包 括 確 立 府 兵 制 ⑤ ,並 於 5 7 7 年 消 滅 了 產 查 ,重 新 統 一 北 方 。武 帝 死 後 ,朝 政 大 權 落 入 外 戚 楊 堅 手 中 。5 8 1 年 ,楊 堅 篡 北 周 自 立 ,迫 靜 帝 退 位 ,建 立 篮 盘 ,是 為 隋 文 帝 。5 8 9 年 ,隋 文 帝 派 兵 南 下 攻 滅 陳 朝 ,結 束 了 南 北 塹 的 局 面 。從 南 朝 局 面 開 啟 至 隋 代 周 滅 陳 ,南 北 朝 共 1 7 0 年 (420 — 589 年)。 $ 觀 點 對對碰 我認為孝之蒂推行叆Tfc並不Sflg。& 疑 漢Tfc缇 并 了 鮮 $厶 的 之 Tfc水罕 < 但也与1 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是否明智? 超了不少鮮耷B 缝砭勤•制弱他們戥窒 我認為孝 < 蒂 裢行逶TfcG 室 的 忠 誠 。要 甚 老是 孜里 姓、與皇人通 00 g 之 © 。當 時 的 鮮妾 婚 等 培 施 ’使整個鮮劳民接在之Tfc和油 人 <铤 論 人 數 水 平皆不段遷人 < 菪管治皇 綠上融入逶链 < 餞 於 在 © 上 消 芒 了 。 人 苟 © 難 。孝之蒂_ 行 漢 Tfc - 不僅提并7 鮮耷厶的 之Tfc' 也 消 睇 了 星 、逛之 PJ3的 序 ® ' 方 使 管 治 。北 魏亦成7 南北朝時朗'國 祚罱层的政權。 有人認為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有助維持北魏的統治,固 屬 明 智 之 舉 ;也有人認為漢化導致鮮卑民族 消t ,不 是 明 智 之 舉 。你較認同哪一方的觀點? © 府兵制草創於西魏時的宇文 泰 :周武帝把均田制與府兵制結合,從均田戶抽調壯丁 當 兵 ,設置軍府,在農閑時教習戰陣,有事奉調出征。

第四節 南北朝對峙形勢變化圖 圖例 m〇 \\ 6 . 2 5 f 都城 北 魏 、齊 對 峙 (497年) 一 -— 疆界 北魏 ■ (386-534年) 宋 (420-479年) m〇 \\ 6 . 2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 魏 、宋 對 峙 (449年) 〇 資料 6 . 2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〇 6 . 2 1 _______________ 東魏 ' 西 魏 ' 梁 對 峙 (546年) 北 齊 、北 周 、陳 對 峙 (572年) 北朝 公元221年 300 東晉 宋齊梁 陳 400 600 618 500 南朝 〇 1 ^ 6 . 2 8 ___________ 魏晉南北朝分合簡表

168) 課 題 六 魏 晉 南 北 朝 的 分 裂 靜技能訓練 500年 600年 南北的統一 資 料 一 :南 北 朝 政 權 更 替 示 意 圖 400年 ___ 資 料 二 :錢 穆 《國 史 大 綱 》 西 魏 宇 文 泰 雖 係 鮮 卑 ,然 因 傳 統 勢 力 入 關 者 少 ,更 得 急 速 鱼 化 。 (大臣)座 整 、盧 辯 諸 人 , 卒 為 北 周 創 建 了 一 個 新 的 政 治 規 模 ,為 後 來 | 、度 所 取 法 。將 來 中 國 全 盛 時 期 之 再 臨 ,即 奠基於此。 1 . 試在資料一的空格內填寫南北朝政權的滴営名稱。 2 . 資 料 二 提 到 西 魏 「為 北 周 創 建 了 一 個 新 的 政 治 規 椹 |,試 舉 出 其 中 一 項 具 體 內 容 。 3 . 試 據 資 料 一 及 二 ,説明為甚麼南北朝末 年 ,北方政權終 於能夠征服南方。 題 3 :留意兩項資料反映北朝政權具備甚麼優勢

第四節 南北朝對峙 暸望 配合高中選修單元四 制度與政治演變 北魏始劊均田制 永 嘉 之 亂 後 ,笪 室 南 渡 ,北方陷入五 胡 十 六 國 的 長 期 混 亂 局 面 ,導 致 地 廣 人 稀 的 情 況 。即 使 到 了 芯 魏 ’ 社 會 秩 序 逐 漸 穩 定 ,但 中 原 還 有 大 量 荒 地 ,而 強 宗 豪 族 既 霸 佔 大 量 土 地 ’又 佔 有 大 量 不 向 政 府 納 税 的 私 屬 ’ 使 國 家 的 賦 税 收 入 不 足 。有 見 及 此 ,北 魏 政 府 推 行 均 田 制 ,並 配 以 較 為 輕 省 的 賦 役 制 度 。此法具有屋代井田 制 度 為 民 制 產 、輕 徭 薄 賦 的 精 神 。 北 魏 的 均 田 令 規 定 :男 子 1 5 歲以上的受露田4 0 畝 ,婦 女 2 0 畝 ,種 植 穀 物 ;因 為 要 輪 耕 ,都加一倍至兩 倍 受 田 。此 外 ,男子還 可 分 得 桑 田 2 0 畝 ;不 宜 種 桑 的 地 方 ,男 子 可 分 得 麻 田 1 0 畝 ,婦 女 5 畝 。奴婢同樣受 田 。受 田 者 年 老 或 死 後 ,露 田 、麻 田 要 歸 還 政 府 ,桑 田 則 可 以 傳 給 子 孫 。土 地 一 律 不 准 買 賣 。配合均田制的 賦 役 制 度 為 租 調 法 ,即 受 田 的 農 民 ,一夫一 妻 每 年 納 租 粟 2 石 ;納 調 帛 1 匹 ,產 麻 的 地 方 納 布 1 匹 。丁男要 服力役和兵役。 萬戶(約數) 均 田 制 的 推 行 ,使 B 逃亡的 人 民 回 到 家 園 務 農 ,得以盡用人力和耕 地 ,達 到 「力業相稱」的 效 果 ,農 業 經濟得以恢復;又 因 政 府 公 開 授 田 , 很 多 本 來 未 登 記 戶 籍 的 隱 匿 人 戶 ,都 為 了 獲 得 土 地 而 重 新 成 為 政 府 的 編 戶 ,加 上 政 府 清 查 戶 □ ,使 編 戶 齊 民 數 目 大 增 ,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財政 收 入 。另 一 方 面 ,均田的 土 地 屬 於 國 家 所 有 ,政 府 按 規 定 授 田 予 民 ,又 規定人民身故後須歸還田地,使 豪 強 不 便 侵 呑 。 由於均田制可確保國家控制大量人丁,便 於 徵 課 賦 役 ,從而增加財 西晉 北魏 政 收 入 ,維 持 政 權 穩 定 ,故 西 蓮 ' M ' M - 乃 至 匾 垦 皆 參 用 此 制 。 太康元年 正光元年 你認為均田制是否一種可使平民和政府一同得益的優良制度? (280年) (5 2 0 年 ) O 西晉與北魏戶數比較 北 魏 孝明帝時,戶 數 約 500萬 ,較西 晉武帝時增加一倍以上。

當年香港 徒步走上來•漥你這麽年蕃也感到〇乞 老師*從遛脘眺望出去的 -/D〇e ? 這遛gg的前身司追溯g 南北朝 S S 很美响1 < 院內達築的 時 朗 的 劉 宋 年 閱 。當時澴沒苟渲些建 鉬合也很特別 < 不€我們 箱 < 高增兢在荒蓮的山上修習佛s B 勁走到山上來哩! « 在殊不@蜜。 冃 山 襌 Pit 相 傳 在 南 朝 劉 宋 年 間 ,有 一 位 印 度 高 僧 路 經 香 港 屯 門 附 近 的 青 山 ,由 於 他 曾 乘 坐 大 木 杯 渡 水 ,所 以 人 們 都 稱 他 為 杯 渡 禪 師 。傳 説 他 來 去 無 蹤 ,天 生 神 力 ,人 們 為 紀 念 這 位 奇 僧 ,於 是 稱 青 山 為 杯 渡 山 ;另 於 山 北 腰 建 杯 渡 庵 ,此即今日 青 山 禪 院 之 前 身 。杯 渡 禪 師 能 遠 道 從 印 度 來 到 這 裏 ,可 見 當 時 連 接 青 山 的 屯 門 灣 交 通 已 相 當 發 達 。 O 青山禪院正門 現 有 的 青 山 禪 院 ,是 一 座 揉 合 了 佛 、道 兩 教 特 色 的 建 築 羣 。既 有 青 雲 觀 、太歲 丝 等 道 教 建 築 ,也 有 佛 教 的 大 雄 寶 殿 、佛 塔 等 。循 大 雄 寶 殿 後 面 的 石 級 登 山 ,穿過 「不 二 法 門 」牌 樓 便 到 達 杯 渡 岩 ,相 傳 是 杯 渡 禪 師 生 活 的 岩 洞 。現 存 有 杯 渡 禪 師 石 像 和 「高 山 第 一 」石 刻 。 〇 「不 二 法 門 」牌樓 〇 杯渡岩

東漢末年 •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打敗袁紹軍|進而統一北方。 形勢的變化 •劉備投靠劉表,手下有猛將、謀 士 ,伺機建立根據地。 = •孫權佔據長江下游一帶。他任用周瑜、魯肅等人,並有長江天險可憑藉。 國 •曹操於2 0 8 年帶領大軍南下。孫權與劉備聯軍,在赤壁與曹軍決戰,以 弱 勝 強 。曹 逯帶領殘餘士兵北返。 鼎 三國鼎立 立 局面的形成 • 2 2 0 年 ,曹丕廢漢獻帝自立,改國號魏;2 2 1 年 ,劉備 稱 帝 ,建 國 號 漢 ,史稱蜀漢; 同年孫權稱吳王,2 2 9 年即帝位,國號吳。 三國的滅亡 •蜀漢在諸葛亮死後,日漸衰落;吳國在孫權死後,朝政混亂。魏國政權則受司馬氏 把 持 。司馬昭於2 6 3 年 滅 蜀 。2 6 5 年 ,司馬炎篡魏建晉。2 8 0 年 ,晉 滅 吳 ,中國復 歸統一。 西晉初年 •晋武帝司馬炎耽於逸樂,窮 奢 極 侈 ;上行下效,大臣權貴多貪b 受 賄 ,競尚奢華。 的政風 • 晉 武 帝 大 封 宗 室 為 王 ,以 屏 藩 皇 室 ,結果卻引起皇室內訌。 西 晉初的政治 • 武帝為免重現漢末州牧割據的局面而裁撤州郡兵,結果地方無力應付亂事。 措施 晉 •武帝招納少數民族徙居塞內;但胡人受官吏欺壓,胡漢之間矛盾日趨嚴重。 魏的 晉政 八王之亂 •晋惠帝皇后賈氏干政,廢殺 太 子 ,引起諸王不滿。趙王倫殺賈后後,諸王互相廝殺。 及其影響 最後東海王越毒殺惠帝,立 懷 帝 ,內亂才結束。史 稱 「八王之亂」。 南局 北 • 長 達 1 6 年的亂事使晉室元氣大傷;胡人因參戰得悉西晉內政及邊防虛實。 朝 rttftiil 永嘉之亂與 • 永 嘉 五 年 ,匈奴劉聰派兵攻破洛陽,俘虜晉懷帝,史 稱 「永嘉之亂」。 西晉覆亡 •羣臣擁立晉愍帝,匈奴又攻陷長安,擄走感帝,西晉滅亡。 分 裂 東晉的建立 •中原衣冠南渡,王導協助司馬睿在建康建立東晉。 及其北伐 • 祖 逖 、恒 温 、劉裕等將帥曾持續多次進行北伐,所得土地皆得而復失。 東 北方政情 •五胡和漢族統治者,在北方先後建立割據政權,史 稱 「五胡十六國」。 晉 的變化 •前秦君主苻堅勵精圖治,_ 勢 漸 強 ,一度統一北方大部分地區。 偏 淝水之戰 安 及其影響 • 3 8 3 年 ,苻堅帶領八十多萬大軍南下;東晉以八萬「北府兵」戰勝前秦軍隊。戰後前 秦 瓦 解 ,北方混亂,無 暇 南 侵 ,東晉得以偏安。 東晉與南朝 的興替 •劉裕憑仗軍功控制了朝政,至 4 2 0 年篡晉自立,改國號為宋,仍都於建康,東晉滅 亡 ,南朝的局面開啟。 南北朝局面 • 宋 武 帝 劉 裕 篡 晉 後 不 久 ,北方的北魏統一北方,自此南北政權對峙,史 稱 「南北朝」。 的形成 •南方經歷宋、齊 、梁 、陳四 朝 。其中宋的國祚最長,齊的國祚最短。 南 •北魏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孝文帝在位時属行漢化,使 漢 、胡民族融合。 北 •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後來東魏和西魏分別被篡,成為北齊和北周。 南北朝 •北周武帝勵精圖治,並消滅北齊,統一北方。他 死 後 ,外戚楊堅掌權,篡 北 周 ’建 朝 立 隋 朝 。5 8 9 年 ,隋軍南下滅陳,結束南北朝的局面。 的政局 對 峙 南北朝 的結束

寺串聯 邊境有匈奴、羯 、鮮 卑 、氐 、 羌等五個胡族,與漢人雜居。 I 邊境胡人自東漢起不斷 匈 奴 攻破洛陽,擄走置 遷 入 中 原 ;西晉政府沒 懷 帝 ,大 肆 殺 掠 。隨後 有適當的置翅措施。 又 攻 陷 長 宏 ,擄 走 晉 愍 赍 ,酉 置 遂 亡 。 蠢 晉皇室司馬睿在江南建立 五胡貴族及漢人紛紛在北方 政 權 ,都於建康。 建 立 政 權 ,重要者有十六國。

TI1 自我評估 完全做到 部分做到 未能做到 □ □ □ 試 在 適 當 的 空 格 內 加 上 / ,檢 查 你 學 習 完 本 課 題 後 的 表 現 。 □ □ □ □ □ □ 1 了解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背景。 □ □ □ 2 比 較 蓮 '屋 、g 三國國力的強弱。 □ □ □ 3 評析晉武帝的施政與西晉喪亂的關係。 □ □ □ 4 分 析 「八王之SL」的原因及其影響。 □ □ □ 5 了 解 「永嘉之乳」的經過及結果。 □ □ □ 6 分析東晉得以偏安及北伐無功的原因。 □ □ □ 7 析述淝水之戰晉勝秦敗的因素。 □ □ □ 8 理解淝水之戰前後南北形勢的變化。 9 認識南朝的興替與北朝的分合概況。 10 賞識諸葛亮公忠體國、鞠躬盡瘁的精神。 圜地 成語競猜遊戲 現 代 人 耳 熟 能 詳 的 成 語 ,其 中 有 一 部 分 典 故 出 自 三 國 兩 晉 南 北 朝 時 期 的 史 事 。試 按 照 以 下 提 示 ,玩 「成語 競猜遊戲」。 活動提示: 1 . 全班同學分為三組。 2 . 三 組 同 學 ,分 別 蒐 集 與 三 國 、兩 置 、 南北朝三個時代的史事相關的成語, 每組五個。 3 . 各組輪流向其他兩組的同學講述五則 成 語 典 故 ,但 不 可 透 露 該 典 故 所 屬 的 成語。 4 . 其 他 兩 組 的 同 學 細 心 聆 聽 ,競猜該典 故屬於哪個成語。 5 . 猜對最多成語的一組獲勝。

繼延伸學習 書籍閲讀 《圖 説 歷 史 故 事 — 秦 漢 魏 晉 南 北 朝 》 作 者 :陳 金 華 、楊 學 成 台 北 :大 旗 出 版 社 ,2 0 0 7 年 。 香 港 公 共 圖 書 館 索 書 號 :610.9 7584 全 書 分 為 2 0 個 篇 章 ,講 述 從 秦 始 皇統 一天 下至 東晉 時期 淝水 之戰 期間的 歷史故事。 錄像欣賞 《赤 壁 》 香 港 :美 亞 娛 樂 資 訊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2 0 0 8 年 。 本 片 講 述 《三 國 演 義 》中 ,曹 操 統 一 北 方 後 率 軍 南 下 ,至赤壁之戰失利後 逃 回 北 方 的 故 事 ,呈 現 這 場 戰 爭 的 壯 闊 場 面 。 網絡遊縱 華夏歷史綱— 魏晉南北朝歷史 http://w w w .hxlsw.com/history/Xiqin/ 內 容 包 括 魏 晉 南 北朝 歷 史 的 概 述 • 以 及 當 時 人 物 、史事和文化的介紹 ( 瀏 覽 日 期 :2 0 1 1 年 1 0 月 3 日) 檔 案 (F ) 編 輯 (E) 檢 視 (V ) 我 的 最 愛 (A ) 工 具 m 説明 EUSHB 綱址<L)丨|S t t p V /w w w .S x ls w .c o m /h isto ry /^iq in / Q 移至 加入收* 夾 历史网百S 酋 页 丨 中 华 历 史 丨 传 统 文 化 I 国 学 * 道 丨 历 史 B 库 I 文史顧《 華 審 秋 战 国 秦 汉 代 三 a «詈 _北 《 贿 雇 宋 代 元 代 明 代 清 代 民 s Qoogle插供的r 吿 <站内文章撩索 wm m . r vi V i n 令> 1 383年) 公元420-589年 丨 历 史 文 韋

n _a _i _ _ _ l 式_ 喇_ 源_ 流_ _ I _

歷史脲絡 胃重點 大 約 二 三 百 萬 年 前 ,人 類 在 地 球 上 出 現 ,他 們 通 常 結 成 1 舊石器時代的文化 一 個 數 十 人 的 小 羣 體 ,沿 着 河 邊 、湖 畔 或 在 樹 林 中 生 活 ,沒 有 固 定 的 居 所 ,靠 採 集 天 然 食 物 和 捕 魚 、狩 獵 為 生 。當 時 人 ① 認 識 元 謀 人 、藍 田 人 和 北 京 人 們 以 石 器 為 主 要 的 工 具 ,所 以 歷 史 學 家 稱 這 個 時 代 為 「石 器 時代」。 © 藉文物探究遠古人類的生活。 峋 石 器 時 代 分 為 前 後 兩 期 :(一 )舊 石 器 時 代 — 人 們 使 用 比 較 粗 糙 的 打 製 石 器 ; (二 )新 石 器 時 代 — 人 們 使 用 比 ③反思人類面對大自然威脅時應 較 精 細 的 磨 製 石 器 。由 於 沒 有 文 字 記 載 當 時 的 社 會 狀 況 和 文 有 的 態 度 。_ 化 面 貌 ,因 此 後 世 只 能 根 據 各 種 遺 跡 和 遺 物 ,去 了 解 遠 古 時 期 人 類 的 歷 史 。但 這 些 遺 跡 和 遺 物 大 多 數 埋 藏 在 地 下 ,需要 2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 經過考古發掘才能找到它們。 0 認 識 仰 韶 文 化 、簠 也 文 化 、鱼 中 國 自 2 0 世 紀 初 開 始 ,陸 續 發 現 石 器 時 代 的 各 種 遺 跡 簠 ( 4 音主)文 化 、紅 山 文 化 及 幾 和 遺 物 。屬 於 舊 石 器 時 代 的 ,有 元 謀 人 、藍 田 人 、北 京 人 等 的 化 石 ,證 明 遠 在 數 十 萬 年 以 至 一 百 多 萬 年 前 ,已 經 有 人 何 印 紋 陶 文 化 。M 類 在 中 國 土 地 上 繁 衍 生 息 了 。新 石 器 時 代 的 文 化 遺 址 更 多 , 主 要 有 黃 河 流 域 的 仰 韶 文 化 與 龍 山 文 化 、長 江 流 域 的 良 渚 文 ② 分析新工具如何改善人類的生 化 、珠 江 流 域 的 幾 何 印 紋 陶 文 化 ,以 及 東 北 地 區 的 紅 山 文 化 。 活 。麵

老 師 ,怎 樣 分 辨 一 件 石 器是屬於舊石器時代還 是新石器時代的呢? 看 了 博 物 館 的 各 類 展 品 ,我 對 新石器時代的器物最感輿趣。 原 来 六 千 年 前 已 有 人 類 在 香港 活 動 ,並 製 作 了 頗 為 精 細 的 石 器 和 陶 器 ,賣 在 令 人 驚 嘆 。 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藍田人 元謀人出現。 距今約八十至

舊石器時代的人採用的打製石器較為粗糙 新石器時代的人採用的磨製石器則較為猜 細 。面 新 石 器 時 代 與 舊 石 器 時 代 的 分 別 ,不 僅 在 於 石 器 的 猜 細 與 粗 糙 ,還 在 於 新 石 器 時 代 已 廣 泛 使 用 陶 器 ,而 製 陶 技 術 不 斷 改 進 ,同 時 原 始 的 農 業 與 畜 敉 業 已 經 開 始 ,人 們逐步過着定居生活。 龍山文化 幾何印紋陶文化 距今約四千五百年 距今約三千五百年 龍山文化在黃河中下 幾何印紋陶文化在珠 游地區出現。 1 流域一帶出現。 距今約七千至 距今約五千年 六千年 紅山文化在東北 仰韶文化於黃河 地區出現。 距今約五千三百至 四千二百年 良渚文化在長江下游 地區出現 新石器時代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 I 的文化 聊_ 〇 元謀八 1 II 1 9 6 5 年 ,考 古 學 家 在 雲 南 省 元 謀 縣 _ 1 燥 1! 0 麵 1.1 發現了兩顆遠古人類牙齒化石和一些粗糙 的 石 器 。這 些 遺 骨 和 遣 物 的 原 主 ,被 稱 元謀人化石發現地點一 雲南省元謀縣土林 為 「元 謀 人 」 。元 謀 人 的 生 活 年 代 ,距 今 約 一 百 七 十 萬 年 ,屬 舊 石 器 時 代 早 期 的 直 立 人 ① 。出 土 石 器 為 打 製 石 器 ⑦ ,包括石 片 和 刮 削 器 。考 古 學 家 又 在 該 地 繼 續 發 現 一 些 動 物 化 石 ,其 中 一 些 獸 骨 有 被 火 燒 過 的 痕 跡 ,而 周 園 的 泥 土 還 有 炭 屑 。由此看 來 ,元 謀 人 可 能 已 懂 得 用 火 。 Q 1 .2 〇 資 料 1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刮 削 器 (左)及 其 使 用 方 法 意 想 圖 (右) 元謀人的門齒化石 ① 人 類 的 進 化 過 程 一 般 分 為 古 猿 、直 立 人 、智 人 及 現 代 人 四 個 階 段 。直 立 人 ’舊 稱 猿 人 ,指 人 類 進 化 的 第 二 階 段 ,已 經 能 夠 直 立 行 走 並 製 造 石 器 ’元 謀 人 、藍 田 人 及 北 京 人 等 都 屬 於 直 立 人 。他 們 仍 帶 有 猿 類 特 徵 ,但 腦 容 量 卻 增 大 很 多 。 @ 打 製 石 器 就 是 利 用 石 塊 打 成 的 石 核 或 石 片 ,加 工 而 成 一 定 形 狀 的 石 器 ,作 為 切 割 、 打 磨 或 挖 掘 的 工 具 ’例 如 刮 削 器 、砍 砸 器 等 。

第 一 節 舊 石 器 時 代 的 文 化 :l 8l) 1 ® 藍田人 I% 3 至 I% 4 年 間 ,考 古 學 家 在 陕 西 省 藍 田 縣 發 現 了 人 民 ___ 類 化 石 ’包 括 頭 蓋 骨 、鼻 骨 、备 骨 (口腔上下部的骨頭)及 牙 遠 古 時 期 人 賴 有 齒 等 ’稱 為 「藍 田 人 」 。藍 田 人 的 生 活 年 代 ,距 今 約 八 十 至 其麼關係? 六 十 五 萬 年 。藍 田 人 的 體 質 還 有 較 多 的 原 始 性 ,如 頭 蓋 骨 骨 壁 較 厚 、前 額 低 平 、眉 骨 粗 大 及 嘴 巴 突 出 。除 人 類 化 石 之 外 , 眨 出 土 的 還 有 政 砸 器 、刮 削 器 、尖 狀 器 及 石 球 等 打 製 石 器 。 藍田縣出土的砍砸器 藍田出土的獸骨化石 砍砸器足用來屠宰動物、敲 擊 骨 頭 及 貝 殼 ,或 是作為武器之用。

京八 北京人是 最 重 要 的 中國舊 石 器 時 代 考 古 發 現 , 對研究人類的演進有極大價值。 1. 北京人的發現 (丨)初 次 發 現 : 1 9 2 9 年 ,考 古 學 家 在 北 京 西 南 周 口 店 龍 骨 山 的 山 洞 裏 ,發 現 一 具 完 整 的 人 類 頭 蓋 骨 化 石 ,經 鑑 定 後 ,其 生 活 年 代 距 今 約 六 十 至 五 十 萬 年 ,稱 為 「北 京 人 」 。 〇 g « - 1 . 9 _________ 頭部前傾 ( 2 ) 續 後 發 現 :此 後 數 十 年 中 ,考 古 學 家 陸 續 前額低 發 現 了 更 多 的 北 京 人 化 石 ,包 括 六 具 頭 蓋 骨 ,以及 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 眉骨粗大 一 百 多 件 人 類 的 肢 骨 碎 片 與 牙 齒 ,分 屬 四 十 個 以 上 鼻子扁平 的 人 體 ① 。此 外 ,還 有 數 以 萬 計 的 石 器 及 動 物 骸 骨 ~ 資料1.10 化 石 ,為 研 究 遠 古 人 類 生 活 提 供 了 十 分 重 要 的 資 料 。 北京人復原胸像 嘴巴突出 2 . 北京人的體質 北 京 人 具 有 現 代 猿 類 的 一 些 特 德 : ,其 中 包 括 : 頭 部 微 向 前 傾 、腦 殼 較 小 、前 額 很 低 、眉 骨 粗 大 、 鼻 子 扁 平 、嘴 巴 突 出 及 牙 齒 粗 大 等 。另 一 方 面 ,產 京 人 的 四 肢 已 經 與 現 代 人 差 別 不 大 ,上 肢 骨 骼 較 下 肢 短 ,顯 示 他 們 能 夠 直 立 行 走 ,可 以 進 行 勞 動 。考 古 學 家 因 北 京 人 保 留 着 猿 的 某 些 特 徵 ,故 稱 他 們 做 「猿 人 」 。 ------------------------------------------------------------------------------------------------------------ ^ 3 — ③ 這 些 人 體 化 石 ,包 括 男 女 老 幼 ,分 屬 不 同 年 代 的 北 京 人 ,距 今 約 七 十 一 至 二 十 三 萬 年不等。

頭骨特徵 體積細小,頭頂 扁 平 ,腦殼厚重 體積 較 大 ,頭 頂 較 隆 ,腦殼較薄 體積 最 大 ,頭頂 最 隆 ,腦殼最薄 四肢恃徵 上肢較下肢長,但已能直立走路 上肢較下肢短,用兩腳直立彳亏走 上肢較下肢短,用兩腳直立行走 3 . 北京人的生活 \\ f 北京人懂得用火對改善生活有甚麼意義? 資料1.11 ( 1) 使 用 石 器 :北 京 人 使 用 大 石 片 打 製 而 成 的 石 北京人用火煮食、取暖和照 明意想圖 器 ,部 分 石 器 有 較 為 锋 利 的 刃 部 ,可 以 用 來 剥 割 獸 皮 和 獸 肉 ,或 製 作 木 棍 等 。 ( 2 ) 僅 得 用 火 :考 古 學 家 在 北 京 人 居 住 過 的 洞 穴 中 ,不 但 發 現 了 木 炭 、灰 燼 ,還 有 一 些 被 火 燒 過

184 課 題 一 遠 古 時 期 的 文 化 的 石 塊 和 獸 骨 。這 證 明 北 京 人 已 經 懂 得 利 用 天 然 火 及 保 存 火 種 ,用 火 來 取 暖 、照 明 、烤 熟 食 物 ,以 及 驅 趕 野 獸 。在 人 類 發 展 初 期 ,這 是 很 了 不 起 的 成 就 。 資料1.12 史料速遞 (3) # 獵 株 集 在 北 京 人 生 活 的 年 代 ,周 口 店 附 近 有 森 林 和 草 原 ,亦 有 很 多 種 野 獸 ,包 括 老 虎 、大 象 、犀 牛 、野豬 北京人的經濟生活 A 和 鹿 等 。獸 肉 是 北 京 人 的 主 要 食 物 ,尤 以 虎 肉 為 多 。此 外 , 北 京 人 也 採 集 植 物 根 、莖 與 野 果 充 飢 。 (北京人}過 着 打 II和 採 集的經 ( 4 ) 羣 居 生 活 為 了 獲 得 食 物 ,抵 禦 猛 獸 及 自 然 災 害 的 濟 生 活 ,使 用石器並可能用棍 侵 襲 ,北 京 人 過 着 羣 居 生 活 ,守 望 相 助 。 來 獵 取 鹿 、水 牛 、野 豬 、象 、 犀 牛 、虎等 野 獸 ,同時採集朴 樹 子 作 為 食 物 。 (簫 墦 《先秦 史 》 【1】> $ 觀點對對碰 不 少 人 類 攀 象 劄 指 出 ' 在補 現代中國人源於哪種古人類? 境內 < 從 £ 立 人 到 $ 期g 人再到担代 人 類 的 他 5 表 闲 | 他 們 之 PJ存在碁00 一些人類攀象指出 < 担 顳的漥繮進Tfc。 而尘豊的E 立人與S 代人約於二十蔑堊十篱 年前在非洲甫嚭出担1 人的舊5 器之圯\"亦存在着昀颞的前 並S 少於六蓠年前S A 後 漥 _ 性 < 迢苟外夾之Tfc亡規模取代 南S •逐漸取代當地的 原苟之Tfc的S5;象 。 S S 人 類 。由此春來| 今 圣 的 中 _ 人 與 TC說 厶 、藍 © 厶 、北奈人是 沒苟任何_ 係的 關 於 「現代人類」的 產 生 ,學 術 界 有 「單一起源論」和 「多區起源論」兩 種 理 論 ’刮者主要土張現 代 人 類 起 源 於 非 洲 ,後者則認為地球上各地區的現代人類是從各地區的早期智人進化而來的。事實究 竟 如 何 ,迄 今 末 有 定 論 ,你又比較認同哪一種見解呢?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化 185 r 〇 g ^ l . 1 3 ____________ 圖例 中國舊石器時代人類遺址分 龜 現時中國首都 佈圖 G 古人類化石發現地點 ^ 地園閱讀 1 - 3 遠古人類生活時代的 先後次序 1. 留意舊石器時代人類遺址 分佈。 — 疆界 2. 留意舊石器時代人類出現的 省界 先後次序。 V ^ 料 探究 在 中 國 境 內 不 同 地 方 ,發現不 同年代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化 石 ,這 具 有 甚 麼 意 義 ?E E 3T ,元 謀 (1 滴 A ) ■今約-百七十萬 d ix^ 八十至六十 ( 北 京 人 )監 約 六 十 至 五 十 激 史 事反思 人類如何與環境搏鬥? 北京人過 着 羣 居 生 活 ,他 們 住 在 洞 穴 中 ,周圍有 很 多 野 獸 ,威 脅 着 他 們 的 生 命 安 全 ;但北京人卻能團 結 一 致 ,守 望 相 助 ,共同對付猛獸的襲撃。 設想一個北京人在 夜 間 負 責 看 守 洞 穴 ,有一個晚 上 ,不巧有一隻最兇惡的劍齒虎走到洞穴來覓食…… 1. 你 認 為 看 守 員 怎 樣 做 才 可 保 存 全 族 人 的 性 命 呢 ?請 在 正 確 的 □ 內 加 / 。 □找族中勇士出戰 □獨力打虎 □與族人一起逃跑 □與族人合力搏擊劍齒虎 2 . 現 今 中 國 ,解 放 軍 經 常 參 與 防 洪 抗 震 ,奮 不 顧 身 地 與 自 然 環 境 搏 鬥 。試 上 網 蒐 集 有 關 報 道 ,在 課 堂 上 作 口 頭 簡 報 ,並 説 説 你 對 解 放 軍 英 勇 救 災 事 跡 的 感 想 。

遠古時期的文化 轉 技 能 訓練 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生活狀況 資 料 一 :北 京 人 的 石 器 A .尖狀器 B .砍砸器 D .石錘 資 料 二 :靈 壅 《先 秦 史 》 m 舊 石 器 時 代 早 期 的 人 類 生 活 狀 沉 可 以 用 北 京 人 的 活 動 情 形 為 例 子 來 了 解 。他 們 過 着 打 獵 和 採 集 的 經 濟 生 活 .... 1 . 就 你 所 知 ,資 料 一 所 示 的 四 件 石 器 在 製 作 方 式 和 外 貌 方 面 有 甚 麼 共 同 的 特 點 ?_ 2 . 假如 你 是 北 京 人 ,你 會 怎 樣 運 用 資 料 一 中 的 四 件 石 器 ?在 適 當 的 括 號 內 填 上 A 至 D 的 圖 號 。_ ( ) 切 割 獸 皮 、獸肉 ( )狩獵 ( ) 砍柴 ( •)打製及加工石器 3 . 試 根 據 資 料 一 及 二 ,並 結 合 課 文 習 得 ,以北 京 人 為 例 ,説 明 舊 石 器 時 代 早 期 的 人 類 生 活 狀 況 。 答題策略 f 題 2 :根據石器的形狀及名稱,推斷其用途。

© 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 大 約 距 今 七 千 至 六 千 年 ,一 種 新 石 器 文 化 在 黃 河 中 下 游 敏 紹4 出 現 。由 於 這 種 文 化 首 先 在 河 南 省 澠 池 縣 仰 韶 村 發 現 ,所以 命 名 為 「仰 韶 文 化 」 。 1. 村落遺址 〇m\\1.14 考古學家在陝西省西安市東郊半坡村發現仰 韶 時期最典 半坡人塑像 型 的 村 落 遗 址 ,是 為 遺 址 。遺 址 略 呈 橢 圓 形 ,據 專 家 的 推 斷 ,其 北 面 是 氏 族 墓 地 ,南 面 是 居 住 區 ,東 北 邊 則 是 燒 製 搖豪 陶 器 的 窶 場 。居 住 區 四 周 有 一 道 壕 溝 ① 圍 繞 ,中 央 有 一 座 大 房 子 ,可 能 是 作 為 公 共 活 動 之 用 。由 此 可 見 ,當 時 已 出 現 氏 族聚居的村落。 村落遺址

M■ , 188) 課 題 一 遠 古 時 期 的 文 化 2 . 生活概況 (丨)唐 製 石 器 :半 坡 人 使 用 很 多 種 類 的 生 產 工 具 ,例如 石 斧 、石 鏟 、石 刀 、石 鑿 等 磨 製 石 器 ,以 及 製 造 精 緻 的 骨 器 , 而 石 器 製 造 時 應 用 了 穿 孔 技 術 。此 外 ,還 出 現 了 毂 物 加 工 用 的石磨盤和磨棒。 仰韶人的生活與陶器上的紋飾 ( 2 ) 手 製 陶 器 :陶 器 成 了 曰 常 生 活 的 必 需 品 ’主 要 是 手 製 ,較 多 是 細 泥 紅 陶 和 夾 砂 紅 陶 ① 。部 分 陶 器 上 面 綠 有 黑 臟 ’系 色 、紅 褐 色 的 動 植 物 形 象 或 幾 何 圖 案 ,所 以 仰 韶 文 化 也 有 「彩 陶 文 化 」之 稱 。 仰韶文化石器的使用方法O O O O O O O O O O O C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〇 f M l , 1 7 ___________ ' 〇 鮮 [1.18 一 1.19 鑽孔石斧使用方法示意圖 雙缺口石刀使用方法示意圖 石鏟使用方法示意圖 在石斧上鑽孔是為了穿繩綑綁木柄。 石 鏟 附 着 木 柄 ,便 於 鏟 土 。 雙 缺 口 石 刀 可 以 兩 面 使 用 ,上下 兩邊缺口可以用繩子穿起來握在 手中。 oooooooooooooooooooocoooooooooocooooooooooooooooooc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 陶 土 經 過 淘 洗 後 雜 質 較 少 ,在 燒 製 時 較 不 易 裂 開 ,這 類 陶 器 稱 作 「細 泥 陶 」 。在 陶 土 中 加 入 河 砂 、石 英 砂 等 成 分 ,成 品 在 使 用 時 較 耐 熱 ,這 類 陶 器 稱 作 「夾 砂 陶 」 。

第二節 仰韶文化的彩陶製作藝術 Q 資料1.21 錐刺紋陶罐 半坡陶器的紋飾主要導源 於 生 活 ,常見的有 錐 刺紋 、 指 甲 紋 ,以及動物圖案等。 〇 m \\.22_______ 紅陶人頭壺 人面網紋陶盆 此壺既是生活實用器 皿 ,又是陶塑人頭像的 盆 上 網 紋 的 網 孔 均 匀 ,與今天的 藝 術 品 ,是半坡類型陶 魚 網 無 異 ,説明了半坡人的捕魚 器的精品。 工 具 已 十 分 先 進 。人頭上有變形 的 魚 紋 的 奇 特 裝 束 ,很可能是代 表 魚 神 ,大概是在進行某種宗教 活動的化妝形象。 ( 3 ) 農 書 漁 獵 :當 時 種 植 的 農 作 物 主 要 是 適 應 乾 燥 氣 候 的 粟 ,又 種 植 白 菜 、芥 莱 等 蔬 菜 ;也 飼 養 家 畜 ,如 豬 、狗 等 。 這 表 示 原 始 的 農 業 與 畜 牧 業 已 經 出 現 。而 從 出 土 的 以 獸 骨 製 族 成 的 魚 鉤 、箭 鏃 等 看 來 ,漁 獵 仍 然 具 有 相 當 重 要 的 地 位 。 ( 4 ) 表 着 穿 戴 :人 們 除 了 穿 獸 皮 外 ,還 穿 粗 布 衣 服 。由 出 土 的 骨 針 與 陶 紡 輪 推 斷 ,當 時 的 粗 布 ,可 能 是 用 野 生 的 麻 類纖維紡織而成的。

課題一遠古時期的文化 資 料 1 . 2 4 丨中 料 速 遞 S 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 龍山文化的承先啟後 大 約 距 今 四 千 五 百 年 ,黃 河 中 下 游 地 區 出 現 了 一 種 稍 a免 龍 山 文 化 承 襲 着 仰 韶 文 化 ,而 「夏 」和殷代文化又與龍山文 於 仰 韶 文 化 而 更 為 進 步 的 文 化 ,因 首 先 發 現 於 山 東 省 歷 城 縣 化 有 密 切 的 淵 源 。至於西周文 龍 山 鎮 (今屬山東省章丘市) 而 命 名 為 「龍 山 文 化 」 。夏 、商時 化 ,則是從陝西龍山文化中所 期的青銅器文化就是在龍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演 化 出 來 的 。(安 志 敏 《中 國 0 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和龍山 文化》 【3】) 兮 龍山文化比仰韶文化有哪些進步的表規? 1. 城鎮遺址 在 最 早 發 現 的 龍 山 鎮 城 子 崖 遣 址 ,有 城 牆 的 遣 跡 。城 的 南 北 兩 方 均 有 城 門 ,兩 門 之 間 有 道 路 連 接 。一 些 房 屋 緊 鄱 城 門 。這 表 明 當 時 已 有 早 期 的 城 鎮 出 現 ,而 且 居 住 人 口 相 當 密集。 2 . 生活概況 ( I) 石 器 木 具 :人 們 普 遍 使 用 磨 製 石 器 ,例 如 半 月 形 石 刀 ;當 時 還 出 現 了 可 裝 上 木 柄 使 用 的 石 鐮 或 蚌 鐮 ,並 有 一 種 來6 叫 做 「雙 齒 木 耒 」的 掘 土 新 工 具 。 1 . 2 5 ________________ ffft 1.26 圖例 龍山文化發現地點 雙齒木耒使用方法示意圖 1 考古遺址 雙 齒木耒是木製農具,其下端 鐘界 作 雙 齒 狀 ,方便掘土 翻 地 。 -省 界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 ①把泥料放在陶輪上。 ① 陶 輪 轉 動 時 ,用 手 指 將 泥 料 揑 成 陶 坯 。 ③刻上紋飾後拿去燒製。 1 , 2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陶輪製作陶器的工序示意圖 ( 2 ) 輪 製 陶 | : 當 時 的 製 陶 技 術 大 有 改 進 ,使 用 了 效 率 高 的 陶 輪 ,能 大 量 製 作 陶 器 。陶 器 主 要 是 泥 砂 質 灰 黑 陶 和 細 泥 磨 光 黑 陶 ® ,大 都 素 面 無 紋 ,外 表 漆 黑 光 亮 ,頗 具 特 色 , 因 此 龍 山 文 化 又 有 「黑 陶 文 化 」之 稱 。 ( 3 ) 飼 養 象 畜 : 龍 山 文 化 時 期 ,人 們 在 家 畜 飼 養 方 面 也 有 進 展 ,除 了 豬 、狗 、雞 之 外 ,還 有 牛 、羊 和 馬 等 。 ( 4 ) 使 用 水 丼 :這 時 期 ,人 們 已 懂 得 挖 掘 水 井 ,開 始 飲 用 井 水 ,並 且 可 以 遷 到 距 離 河 流 較 遠 的 地 區 居 住 ,活動範圍 逐漸擴大。 0 ffn L 2 8 Q 1 1 4 1 . 2 9 __________ 龍山文化的三足陶鼎 龍山文化的黑陶弦紋杯 ⑦ 泥 砂 質 灰 黑 陶 和 細 泥 磨 光 黑 陶 的 分 別 在 於 :前 者 陶 土 加 入 細 砂 . 器 物 呈 灰 黑 色 ,表 〇 資料1.30 面 較 為 粗 糙 ;後 者 陶 土 純 淨 ,器 物 呈 漆 黑 色 ,表 面 磨 製 光 亮 。 龍山文化的蛋殼陶杯

(l9 ^ ~ 課 題 一 遠 古 時 期 的 文 化 © 長江流域的良渚文化 大 約 距 今 五 千 三 百 至 四 千 二 百 年 ,長 江 下 游 地 區 出 現 了 一 種 新 石 器 時 代 文 化 ,因 首 先 在 浙 江 省 餘 杭 縣 良 i ■里(今杭 州市餘杭區良清鎮)發 現 ,所 以 命 名 為 「良 诸 文 化 」 。 ^ 良渚文化中有哪些地方與籠山女 化 相 近 ? 1. 祭壇與宮殿遺址 良 渚 文 化 的 遣 跡 中 ,發 現 一 些 大 型 祭 壇 的 遺 址 ,祭 壇 附 近 分 佈 着 許 多 大 型 的 墓 穴 ,内 有 大 量 的 陶 器 、漆 器 、石 器 、 玉 器 等 隨 葬 品 ,相 信 為 貴 族 的 墓 穴 。另 又 發 現 了 大 型 的 宮 殿 建 築 基 址 ,面 積 逾 20,000 平 方 米 。由 此 看 來 ,良 渚 文 化 時 期 已出現相當明確的社會階級之分。 2 . 生活概況 (丨)石 器 精 緻 :生 產 工 具 仍 以 石 器 為 主 ,種 類 繁 多 ,大 多磨製精緻。 用來將犁固定 在木座上的孔 圖例 〇 資料1.32 g 考古遺址 石耘田器 — i畺界 良渚文化的農具'用來翻土。 省界 1.31 良渚文化發現地點

第 二 節 新 石 器 時 代 的 文 化 193 (2) 輪 製 陶 器 :陶 器 採 用 陶 輪 製 作 ,造 型 規 整 句 稱 ,而 以 表 面 光 亮 的 漆 黑 陶 器 最 具 代 表 性 ,有 盤 、壺 及 罐 等 。 (3) 玉 器 製 作 :玉 器 製 作 精 美 ,在 同 時 期 的 新 石 器 文 化 中 顯 得 極 為 突 出 ,其 中 以 壁 和 琮 最 具 特 色 。 (4) 絲 織 竹 编 :遺 址 中 還 出 土 了 土 里 最 早 的 絲 織 品 ,證 ° Q 1 1 4 1 . 3 3 ___________ 明 良 渚 人 已 懂 得 養 蠶 取 絲 ; 又 有 竹 編 器 物 ,表 現 了 很 高 的 編 繩索紋彩繪陶罐 織技藝。 此罐漆黑的表面上繪有紅 色的繩索紋。 ( 5 ) 農 書 漁 獵 :當 時 的 經 濟 活 動 以 農 業 為 主 ,水 稻 是 主 資料0 4 史料速遞 要 的 農 作 物 。此 外 ,人 們 也 飼 養 家 畜 和 打 漁 狩 獵 。 良渚文化的絲織業 良渚文化的玉器 湖州市錢山漾遺址中出土的絲 織 品 如 销 片 、絲 帶 、絲 線 ,經 鑒 定 ,原 料 都 是 家 蠶 絲 。可見 良 渚 文 化 時 期 ,絲織業已達到 相 當 高 的 水 平 了。(樊 樹 志《國 史概要》 【4】> 資料0 6 〇 1 1 4 1 . 3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殮葬 玉琮 著名學者張光直認為玉琮是通天地的象徵, 考古學家在良渚文化遺址的一個墓 是 巫 現 祭 祀 時 的 用 具 。玉 琮 既 用 來 祭 祀 天 地 , 坑 內 ,發 掘 出 2 4 件 陪 葬 玉 器 ,是 也 是 權 威 象 徵 ,闺代以璧琮祭祀天地的用玉 現 時 發 現 有 最 多 卫 器 陪 葬 的 墓 。如 禮 制 ,很有可能起源於良渚時期。 此 大 量 的 玉 器 隨 葬 ,在良渚文化中 十 分 特 殊 ,故 稱 為 「玉殮葬」。

課題一遠古時期的文化 ©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 大 約 距 今 五 千 多 年 ,東 北 地 區 亦 出 現 了 新 石 器 時 代 文 化 ,主 要 分 佈 於 内 蒙 古 東 部 與 遼 寧 省 西 部 一 帶 ,因 民 國 時 期 首 次 發 現 於 熱 河 省 赤 峯 縣 的 紅 山 (今内蒙古赤峯市紅山 區 ) , 故 命 名 為 「紅 山 文 化 」 。 £ 考古遺址 祭祀建築遺址 -- §垔2芥亩田 省界 。資料1.38________ 考古學家曾在邊 寧 省 牛 河 梁 一帶發掘出 紅山文化發現地點 一 個 紅 山 文 化 遺 址 ,包 括 積 石 塚 、女 神 廟 和 土 石 金 字 塔 ;當 中 還 有 一 個 如 真 人 般 大 小 的 泥 塑 彩 色 女 神 頭 像 ,形 象 逼 真 , 是 中 國 至 今 所 見 最 早 的 神 像 ,説 明 當 時 已 有 祭 祀 的 原 始 宗 教 活動。 紅山文化的建築遺址 〇ws 1.39 〇fff 1.41 牛河梁積石塚鳥瞰 女神廟遺址出土的女 神頭像


Like this book? You can publish your book online for free in a few minutes!
Create your own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