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ant Announcement
PubHTML5 Scheduled Server Maintenance on (GMT) Sunday, June 26th, 2:00 am - 8:00 am.
PubHTML5 site will be inoperative during the times indicated!

Home Explore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Chi)2021_FA_HR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Chi)2021_FA_HR

Published by chow chee wai, 2022-03-10 03:13:45

Description: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Chi)2021_FA_HR

Search

Read the Text Version

社会 199 3、比较 从两国的例子,我们能看到两国政府为缓解食物浪费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在妥当处理食物垃圾 这方面,新加坡目前采取的方式更多是鼓励性质的,而中国则采取了强制性的方式。 笔者认为中国政府之所以采取强制手段,是因为中国食物浪费的问题比起新加坡相对更紧迫、严 重。在新加坡,餐厨垃圾只占了所有垃圾的10%,27但在中国,餐厨垃圾则占了总垃圾的50-70%,28 可见其严重性。通过采取强制性的方法,中国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更显著的效果,大幅减少废物的 产生,并减少食物浪费整体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相较之下,新加坡则选择通过长期培养国人减少 浪费的意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过,笔者认为新加坡的餐厨垃圾在所有垃圾的占比中并不算低,因此 有关当局仍应继续努力,减少新加坡的食物浪费。 新加坡并没有强制分类餐厨垃圾。这或许是因为新加坡还在推行措施的初期,所以仍未像中国一样 推出更严厉的措施。比起妥当处理餐厨垃圾,新加坡政府目前的重点是鼓励国人和企业单位重视或避免 食物的浪费。不过,仅培养意识是不足够的。强制性措施能够确保企业与人民的配合,提高其有效性。 而新加坡政府已意识到如今的鼓励方式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开始强制企业单位这些大型的餐厨垃圾产 生者进行垃圾分类。新加坡可以考虑加强鼓励国人分类餐厨垃圾的力度,并扩展他们2018年推出的计 划,提供更多机会与资源来鼓励国人进行垃圾分类,以期大幅减少食物垃圾的产生,避免对环境带来更 多的负面影响。 整体来看,中国在实施垃圾分类时,深度和力度比起新加坡做得更充实,效果也更显著。虽然新加 坡的措施的有效性不如中国,但在近年来已有所改善。然而,新加坡仍应该在情况恶化之前采取更有力 的措施,缓解食物垃圾问题。 四、结语 (一)研究局限 本论文只收集了88份有效问卷,无法代表所有国人的想法,因此数据仅用于参考。况且,中国受 访者的年龄大多数是介于18-35岁,而新加坡受访者的年龄大多则是18岁以下以及36-60岁的国人。受 访者年龄的差别可能影响所收集的数据的结果。本研究也无法穷尽探讨各国的每一项措施,只能使用比 较典型以及知名的措施。 (二)结论 综上所述,新中两国在处理食物浪费这个问题上有许多异同之处。他们有相互借鉴的地方,有各自 的强项,也有各自的不足。中国把国人的行动放在优先,重视的是让国人减少舌尖上的浪费;而在新加 坡,非政府组织则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两国可以互相学习,相互借鉴,更积极地缓解食物浪费问题。 随着国家的发展,各国绝不能忽略食物浪费这个严重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27 “Food Waste Management”,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May 6, 2020, https://www.nea.gov.sg/our-services/waste-management/3r- programmes-and-resources/food-waste-management 28 Liu, G., \"Food Losses and Food Waste in China: A First Estimate\", OECD Food,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Papers, No. 66, OECD Publishing, Paris, 2014年, https://doi.org/10.1787/5jz5sq5173lq-en.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社会 200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 《2019年年报》,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2019年,http://www.chinafoodbanking.org/file/2019report.pdf。 2. 《46个重点城市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分类办法如何因地制宜?》,新华网,2019年7月7日 http://www.xinhuanet. com/local/2019-07/07/c_1124719389.htm。 3. 安德鲁·斯蒂尔《国际论坛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意义重大》,人民网,2020年8月27日,http://theory.people.com. cn/n1/2020/0827/c40531-31838231.html。 4. 成升魁,<食物浪费:一面折射社会文明的多棱镜>,见《笔谈:食物浪费》,2017年第4期,页530。 5. 红餐网,《国家出面制止餐饮浪费,餐企将面临哪些挑战?》,虎嗅,2020年8月13日 ,https://www.huxiu.com/ article/375303.html。 6. 梁晨 ,《垃圾分类政策及现状梳理》,国开证券,2019 年 12 月 31 日 ,http://pdf.dfcfw.com/pdf/H3_ AP202001061373596497_1.PDF。 7. 联合国,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zh/。 8.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http://www.fao.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indicators/1231/zh/。 9. 桑特《中国当局采取措施减少北京餐馆的食物浪费》,美国之音,2013年4月23日 https://www.voachinese.com/a/ reducing-food-waste-beijing/1646641.html。 10. 《全国237个城市启动,垃圾强制分类政策落地效果如何?》,新华网,2020年1月2日, http://www.xinhuanet. com/2020-01/02/c_1125416094.htm。 11. 《上海市单位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将实施新标准》,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3年8月22日, http://www.gov.cn/ gzdt/2013-08/22/content_2471748.htm。 12. 《社论:避免浪费食物观念有待加强》,联合早报,2017年12月5日,https://www.zaobao.com.sg/zopinions/ editorial/story20171205-816313。 13. 徐琦, 《世界环境日:浪费粮食也是破坏环境》,搜狐绿色,2018年http://green.sohu.com/s2013/shijiao009/。 14. 叶怡妗《厨余再循环试验计划 淡滨尼居民积极响应》,8世界,2019年3月7日,https://www.8world.com/news/ singapore/article/tampines-food-waste-693291。 英文文献 1. “Food Waste Management Strategies”,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May 6,2020, https://www.nea.gov. sg/our-services/waste-management/3r-programmes-and-resources/food-waste-management/food-waste- management-strategies#strategy2. 2. “Food Waste Fund”,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November 25, 2020, https://www.nea.gov.sg/our-services/ waste-management/3r-programmes-and-resources/food-waste-management/food-waste-fund. 3. “Food Waste Management”,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May 6, 2020, https://www.nea.gov.sg/our- services/waste-management/3r-programmes-and-resources/food-waste-management. 4. Liu, G., \"Food Losses and Food Waste in China: A First Estimate\", OECD Food,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Papers, No. 66, OECD Publishing, Paris, 2014年https://doi.org/10.1787/5jz5sq5173lq-en. 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Languages. 6. Vanessa Liu ,“Calls to change eating habits and overhaul food supply chain to cut Singapore's food waste,”Straits Times,Nov 22 2020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calls-to-change-eating-habits-and-overhaul- in-food-supply-chain-to-cut-singapores-food.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社文化会 201 分析新中两国对中西医的看法 作者:彭士庭、陈鼎 学校:公教中学 责任编辑:庄幸乐老师 内容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更多人开始注重身体 健康,追求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医疗体系(中医与西医)治疗以及调养病人的方式截然 不同,而人们也会因此做出不同选择。不同人对中医与西医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新加坡与中国 国民对中西医的理解,研究两国社会的教育理念,探讨其中因传统文化不同而造成的区别。 一、引言 从古至今,医疗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虽然生老病死是人类一生必会经历的,可是一个良 好的医疗体系可以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并大幅度提高平均寿命,早年间极高的病逝机率以及短暂的预 期寿命已经是往事了。 医学指的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各种疾病或病变的一种学科,促进病患恢复健康的一种专 业,并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1科学家发现早于400多万年前,人类生 活在极差的环境中,茹毛饮血,食用植物的茎叶和果实来获取营养,从中也发现了它们所具有的营养、 毒性,并用来治疗某些疾病,形成了最早所谓的“实验医学”。2虽然历史上记载着五花八门的医学种 类,包括了古代印度阿育吠陀中草药学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解剖学,但一直以来最被人们广泛利用 和认可的两大医学体系主要由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系统体系组成。 1 《医学》,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BB%E5%AD%A6。 2 聂广《医学的起源与发展演化》,见《聂广科学网博客》,2019年7月30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191704.html。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02 二、背景 西医: 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西医)是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 为基础的学科。西医是近代时期西方国家的学者否定并且摒弃了古希腊医学之后,以还原论观点来研究 人体的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的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一门医学体系。随着科学的发展,西医在全世界已逐 渐受到人们的认可与青睐。西医中的诊断技术更多是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做出对疾病准确 的诊断。医生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方法或借助听诊器、叩诊锤、 血压计、体温表等简单的工具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来诊断患者的疾病。3 中医: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诞生于原始社 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它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 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位等,分析病机及人体 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 则,制定“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 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4 三、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1. 调查分析新中两国人民对中西医的理解 2. 对比新中两国人民对医疗协助的选择 3. 探讨影响看法的各种因素 4. 针对反馈提出改善医疗体系的建议 中西医两种医疗体制的特点和治疗病人的方法截然不同。通过了解人们对中西医的看法,我们可以 尝试改变人们对中西医的刻板印象。我们也可以通过了解两种体系各自的优缺点,更深一层的摸清两种 体系最适合治疗什么,让人们在需要医疗协助时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1. 问卷——通过向新中两国的人民发出电子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两国人民对于中西医的看法、 选择以及相关的建议。 2. 收集资料 ——通过参考网上的资料进行论文写作。 3. 专家采访——采访新中两国的中西医师。 中国:刘鹤医师,郑焕才医师,中医师及西医师。 新加坡:庞治勇医师,于番医师 3 《西医》,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5%BF%E5%8C%BB。 4 《中医》,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C%BB 。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03 (三)研究对象 本文以新中两国不同年龄、收入、学历的人民作为调查对象。因为人们对医疗协助的需求不会因年 纪、背景而受限制,所以调查对象范围广泛。本文除了向新中两国的人民发出了电子问卷,也采访了三 名来自中国的医生和两名来自新加坡的医生。笔者总共收到了118份来自新加坡的问卷回复,以及305 份来自中国的问卷回复。 四、研究调查与分析 (一)表1:新中两国人民求诊时的偏向 新加坡 中医 (%) 西医 (%) 两者(%) 中医+两者(%) 西医+两者(%) 中国 3.4 54.2 42.4 45.8 96.6 8.2 27.5 64.3 72.5 90.8 在新加坡需要看病时,只会选择中医的人数占3.4%,选择或还是会考虑中医的人数占45.8%。只 选择西医的人数在本地占了54.2%,选择或还是会考虑西医的人数占了96.6%。 在中国需看病时,只会选择中医的人数占了8.2%,选择或还是会考虑中医的人数占据了72.5%。 在中国,只会选西医的人数占了27.5%,选择或还是会考虑西医的人数占据90.8%。 根据数据,新加坡和中国的人民需求诊时的选择和考虑都非常相似。可是,当需要求诊时会先选择 或考虑中医的人数在新加坡远低于中国(45.8% 比 72.5%)。根据调查,在新加坡求诊时只会选择看 西医的人占大多数。相比之下,在中国会按照病因等某种因素选择中西医两者的人占据了大多数。 (二)图2:新中两国人民选择西医的三大病因 根据有效的47份调查问卷,在新加坡有59.6%的人表示他们去西医主要是为了治感冒类、病毒感 染等一些疾病。这显示大多数新加坡人去看西医是为了普通感冒,而不是为了体检等其他原因。碰到肌 肉损伤,新加坡人可能会更偏向于找中医进行治疗。 中国方面,在有效的178份调查问卷中,49.4%的人表示他们去西医主要是为了治感冒类的一些疾 病。由此可见,中国人选择看西医是因为普通感冒、急性病或者严重外伤等情况,大多数都属于急诊的 疾病或伤害。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04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加坡人民和中国人民去看西医的三大原因是为了治感冒类的疾病。西医 一般针对症状做出诊断,但中医的方法是针对根源治病。对比两者诊断所需的时间,西医可以较快速地 把感冒的症状给治好,因此人们在感冒时会较偏向于寻求西医的治疗,这可能也跟西医的本质有关。 (三)图3:中新两国人民去中医的三大病因 新加坡方面,在有效的37份问卷调查中,47.2%的人表示他们去寻求中医治疗主要是为了跌打或 者治疗肌肉酸痛等情况。以上的数据显示了新加坡人通常去中医是为了治皮肉伤或者慢性治疗,例如长 期的身体调理。碰到感冒或身体不适的症状,新加坡人通常会选择去看西医。 中国方面,在有效的167份问卷调查中,24.6%的人表示他们去中医主要是为了身体调理或调理慢 性疾病。这显示中国的人们去看中医的情况或原因通常属于不紧急的情况,例如慢性病或身体调理,而 在紧急的情况下大多数还是会选择西医。 从数据来分析,新加坡人民和中国人民去看中医的三大原因是调理、跌打或慢性病。中医以治病情 的根源为主,加强身体的自然免疫系统来对抗病毒。对比两者诊断所需的时间,中医相对较慢,但治疗 方面确实以温和的方式把慢性病的症状治好,并提高身体素质。因为中医的这个特点,大众在需要调理 时会选择中医。 (四)图4:新中两国人民对于西医的看法和新中两国人民不选择西医的原因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05 1. 图表分析 新加坡方面,在有效的100份问卷调查中,44.0%的人表示西医见效快,能简单并有效地进行治 疗。20.0%的人表示西医有科学根据而因此认为它更加可靠。最后,10.0%的人表示西医治标不治本。 数据反映出两国人们对西医的看法相似,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相较于中医,西医的效率较高,治疗的速度 也更快,但这也导致一部份的人认为西医治标不治本。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人们本来就对中西医有不同的 偏见,而这些偏见是社会所导致,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经验而受到影响。 中国方面,在有效的242份问卷调查中,36.4%的人表示西医因副作用大而比较伤身体。18.2%的 人表示西医针对性高,能有效地把急性病治好。最后,13.2%的人表示西医见效快,能简单并有效地进 行治疗。剩下的则认为西医因有数据统计而可靠。 新加坡方面,在有效的18份问卷调查中,37.5%的人表示不选择看西医是因为没有解决发病的根 本原因(治标不治本)。18.8%的人表示自己不看西医是因为西药副作用大。最后,12.5%的人表示不 看西医的原因是看西医不方便。以上的数据显示新加坡人不选择西医的原因通常围绕着西医的本质,而 不是因为文化、教育或收入等因素而不选择西医。 中国方面,在有效的144份问卷调查中,43.1%的人表示不选择看西医的原因是副作用大而伤身 体。17.4%的人表示不看西医的原因是西医没有解决发病的根本原因(治标不治本)。最后,15.3%的 人表示不看西医的原因是因为文化差异或不信治疗方式能解决问题。剩下的则是因为后续跟进不好等原 因。以上的数据显示除了西医的本质,也有一部分的人不选西医是因为文化关系。这可能是有些人看病 还有些保守,所以会偏向于中医。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06 2. 西医副作用大导致偏向于中医 人们对西医的一些错误概念包括它极高的副作用。西医因治疗理念是对症下药,所以针对性高。它 们的药物大多数是从化学原料提炼出来的,反复加工使得药效增强。有些药的药效必须够强,才可以在 短时间内治疗像癌症这种高危疾病。可是,西医因为十分注重临床试验,每一种药物进入市场前都会经 过反复的研发与测试。制药厂必须完全明白药物可能会带来的危险与副作用,并在确定药物的功效胜过 它有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后,才可以推出。所谓“是药三分毒”,中医采用天然草本植物,可是难免也会 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除此之外,一般副作用较高的西药通常是用来治疗严重疾病。这些副作用较高的 药物一般也受严管,需要医生开的药单才能买到这些处方药,避免百姓滥用。 3. 西医本质导致的看法 两国人民大多数对于西医的正面看法包括见效快,简单而有效。笔者认为人们对于西医有如此的看 法是因为西医在速度上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说急诊,等紧急情况下,每分每秒至关重要。再加上,西医 无需判断病源,治疗都是针对症状,因此治疗过程较快。受访的西医师也指出,在西医中,有些病情限 制了病人的治疗时间,所以大多数采用的治疗方法都较直接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因此笔者认为,人们之 所以觉得西医见效快、治疗简单及有效,是因为西医的治疗方法较注重治疗速度所致。 两国人民对于西医负面的看法包括人们大多都认为西医治标不治本和副作用大。笔者认为大多数 人民觉得西医治标不治本是因为西医注重治病速度,西医更直接地治疗病人的症状而不是治疗病人的病 源。诊断病人的病源是需要时间的,而因为西医有了速度的考量所以不太注重病源。 其次,笔者从受访的医师中了解到西医的药物的副作用不一定很大。这是因为西医的药物都有经过 实验,在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后才给病人食用。这些副作用也会在实验室里进行密切的观察。受访的医师 也指出通常副作用大的药物只会让病情较严重的病人食用,因为当药物副作用大,这些药物含有的毒素 会较多,才能有效地把病菌给完全消灭掉。因此,西医适合用于治疗阑尾炎、霍乱等发作相对较快、症 状通常更加猛烈的急性病,或例如肿瘤、病毒感染等独特的病因。5 笔者从数据和医师的访问中,意识到中国人民去西医的趋势。通常,住在一线城市的人民都会偏 向于选择西医。这可能是因为住在一线城市的人民较富有,收入更高,所以可以负担得起医疗费用,得 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在采访新加坡的庞医生与中国的戴医师时,两人都表明了在新中两国,中医的门诊 费与医药费比西医廉价百分之二十左右。虽然30-60新币的医疗费看似不多,可是对中国许多像南昌等 三线的城市而言,是一笔能省就省的生活费(南昌每人平均工资是6018元),所以中国多数人会选择 中医。相对而言,新加坡或中国深圳这类的一线城市,人们的平均收入较高(深圳每人均工资是9737 元),因此市民可以拨出大笔资金来接受更高收费的医疗服务。这么一来,中西医医疗费用的差别已不 再是大部分群众做选择时必须谨慎考虑的因素了。在中国的一些城市里,有许多慈善机构会开启一些中 医治疗所。这些治疗所要么不收医疗费,要么使用“包红包”的方式收钱,病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经济能 力,并对自己所接受的医疗服务的评估,给出对应的钱,按人情收费。这使中国一些贫困家庭偏向于选 择中医。 5 Alberto Conti Andr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health in Western medicine.\" PubMed Central, last modified 2018, https://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502124/.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07 (五)图5:新中两国人民对于中医的看法和新中两国人民不选择中医的原因 1. 图表分析 新加坡方面,在有效的89份问卷调查中,20.2%的人认为中医的治疗方式以及过程较慢。17.9%的 人认为中医比较适合长期的身体调理,对身体长期的帮助较佳。13.5%的人认为中医历史悠久,而治病 方法靠的是长期所取的经验。这反映出人们认为中医的治疗速度比起西医较慢,但这也让人们认为中医 更擅长治疗慢性病或者进行长期身体调理。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人们本来就对中西医有不同的偏见,而这 些偏见是受社会和个人经验影响。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08 2. 年轻人对中医了解不深 两国人民不选择看中医的原因包括不了解中医的治疗方式或认为它不可靠。中医拥有千年的历史而 西医的历史比较短。虽然中医历史悠久,但从数据上可看出两国中有一部分的人民还是怀疑或不喜欢中 医的治疗方法,对它没有信心,导致他们偏向于选择西医。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医的历史比西医还 久,但现在的人民渐渐偏向于选择西医。两国受访的医师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年龄介于40岁以下 的人们都偏向于选择西医。笔者认为这和年轻人对于中医的认识有着紧密的关系。 3. 本地多元社会对于中医的影响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虽然一大部分的人民都是华族,但其余的种族也还是占了相当大的 百分比。在2019年,我国华族占了全国人民的76%,非华族占24%。相反,在2010年,中国华族占总 人口的91%,至今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中医源自于传统华族文化,治疗体系与中华文化紧紧相扣。更何 况,中医与现代科学理念有很大的差别,治病方式也不一定有科学根据。中医的基础是建在华族思想理 念上,与其他种族的理念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造成其他种族的人们不了解中医背后的治病理念,或因 为觉得陌生所以不敢去中医看病。在中国,多数都是华族,所以中医在中国的接受度相对比新加坡高。 由此可见,多元社会的因素对于新加坡中医的影响非常之大。 4. 地理对中医的影响 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再加上融入了中国中医师刘医生、郑医生以及新加坡西医师于医生的看法,可 以看出人们对中医的看法很大程度受人们的经济能力的影响。现代中药厂的中医药材虽然经过了验证, 可是成本不高,加工程序简捷。再加上中医不需要昂贵的医疗器材,主要是凭医生的经验和对病人的了 解进行诊断及治疗,医疗费比较低。因此,在中国一些三线城市、农村里,人们会偏向于随处可见的家 常中医馆。值得注意的是,西医的医疗设施(例如医院)在中国都比较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发展地带。因 此,这造成了医疗设施分配不均匀的现象。许多住在三线城市的人民每当需要去向西医求助时,就必须 到这些一线城市或发展地带,因此当地的人民平日就可能会偏向于选择中医。 在新加坡,中西医疗设施随处可见。因为新加坡的面积小,人口密集,因此几乎每个地区都有中 西两种医疗设施。有了求诊上的便利,新加坡人就会较少因为交通等因素而偏向于西医或中医。截至 2018年,新加坡总共有785间持有认证的中医馆和3434间西医诊所。6根据这个数据,笔者了解到新加 坡的西医诊所数量是中医馆的4倍。换句话来说,在一个社区里,一般会有4间西医诊所和1间中医馆。 从这方面来看,新加坡西医对人民来说较方便,因为它的覆盖率比中医诊所高,因此这样的地理情况在 一定的程度上也会影响人们的选择。 6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ingapore. \"Singapore Health Services Industries 2018\", accessed March 2021, https://www.singstat.gov.sg/ modules/infographics/health.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09 五、建议 虽然从医学理念上来看,中西医就如两条平行线,没有交界点,可是在实际用途上,就像采访过的 所有医师所说的,中西医结合是十分有潜能的。就如以上提到的,西医虽然副作用偏多,可是它的药性 强,治疗方式适合各种急性病与首发症状。中医个性化的诊断,配上简单实在的理疗,使得它适合提高 身心健康。按照不同的病因,两者结合治疗好处繁多。 除此之外,这项调查研究反映,人们对于中西医的认知有待加强。笔者认为不同机构与人们应该 合作,给广大群众增强意识。例如说,媒体部门可以通过人们常看的电视频道,或电台的特约节目来宣 传中西医综合治疗给各患者带来的便利。本地节目——小毛病大问题,每期节目都会邀请来自中、西医 疗体系的两位医师,通过各自的角度分析同一种病患,让观众了解中西医如何利用不同的方式治病,以 及如何在需要医疗协助时做出最佳选择。这样一来,人们在选择使用哪个医疗体系时将会有更明确的方 向。除此之外,人们的思想应该更开放,在做出选择时应以疗效或哪种医疗体系符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为 主,综合不同方面考虑,而不是让偏见影响自己得到的医疗服务。 六、研究局限 本文虽然没设年龄限制,可是大部分的幼儿在需要医疗协助时的选择是父母或监护人所决定的。访 问过这些幼儿之后,他们表示可以发表自己偏向于哪种体系,可是最终决定权却在成人身上。 在新加坡,因地理面积受限制,加上政府部门对诊所营运执照、药材、医师训练等的严格管制,中 医药馆的特点都相似。在中国大陆,不同地区的中医馆各不相同。虽然本文尽量放宽调查区域,然而大 部分的回复皆来自广东与浙江省。因人缘少缺,笔者无法获得更多拥有不同经济条件、文化习俗省市人 民的看法。 七、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拥有良好的医疗体系,这对人们的生活福利至关重要。中西医因其独特的治疗 方式,成功治疗的病例较多,因此两者能天衣无缝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社会结构的地基。但 也因此,人们在选择需要医疗协助时,做出正确的选择看似简单,可是人们对它们的看法常常会因教育 理念、经济体系,或一些错误的刻板性印象的变动等而有所起伏。人们应该了解两者的特点后才进行选 择,以便最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除此之外,中西医的一些医疗理念,有些可能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观念 而渐渐被时代遗弃。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10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 《急性病》,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0%A5%E6%80%A7%E7%97%85/6992719。 2. 《西医》,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5%BF%E5%8C%BB。 3. 《医学》,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BB%E5%AD%A6。 4. 《中医》,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C%BB。 5. 聂广《医学的起源与发展演化》,见《聂广科学网博客》,2019年7月30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 279293-1191704.html。 英文文献 1. Alberto Conti Andr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health in Western medicine.\" PubMed Central. Accessed 2018,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502124/. 2.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ingapore. \"Singapore Health Services Industries 2018\". Accessed March 2021, https:// www.singstat.gov.sg/modules/infographics/health.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11 同源同宗不同心——对比新加坡华族 和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 作者:包曦尹 学校:德明政府中学 责任编辑:黄玮婷老师 内容摘要 “民族”是2020年的大热门话题。从美国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到新冠病毒带来的一系列排华舆 论,今年许多影响深远的事件都与“民族”这一课题息息相关。在舆论的大环境下,许多人开始正视及省思 自己对于民族的理解,自然也包括他们对于自己民族的归属感。本文分析了与“民族认同感”相关的文献, 来探讨中国人跟海外华裔民族认同感的异同,以及此现象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民族认同、中国人、新加坡华族 一、引言 中国人指的是中国籍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人,而华裔特指从中国移居海外的华人后代,两 者接收到的所谓“中华文化”大相径庭,对于华族这一身份的理解及接受度自然也大不相同。 海默(Elliot.Hammer)将民族认同感(racial identity)定义为一个人在什么程度上,将民族当作 自我身份认知中重要的一部分。1而卡拉(J.Carla)和雷格奈德(J.Reginald)则将民族认同感定义为一 个个体对于自己所属民族所拥有的归属感、态度,以及这个个体是否承认自己为这个民族的一员。2民 族认同并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这个名词随着更多学者分析及探讨,而被赋予不同的定义。结合 了海默,卡拉以及雷格奈德对民族认同的定义,笔者认为民族认同感是一个个体对于自己所属民族所共 有的文化及价值观产生的归属感,同时也必须能够在集体情感上有所联系*(collective sentiment), 并将自己的民族视为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部分。 民族认同感容易被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等影响。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思想 和文化往往是被成长环境所塑造的,牙牙学语的孩童还没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时,是通过周边的事物来 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一个人成长时所处的大环境对于他们的思想与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 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华人和一个海外华裔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民族身份认同感也会有所不同。 *注: 即个体与社群对一件事物基于客观理解后共有的感触 1 Elliott D.H “Racial Identity,”The Encyclopedia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2013. 2 McCowan, C. J., & Alston, R. J.,“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last modified December 23, 2011, https://doi.org/10.1002/j.2161-1912.1998. tb00181.x.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12 二、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1. 对比中国人和新加坡华族的民族认同感 2. 探讨中国人和新加坡华族民族认同感差距背后的原因 3. 探讨中国人和新加坡华族眼中的 “中华文化” (二)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收集分析与华人民族认同感相关的学术论文、报章、书籍以及网络资料,筛选出可靠的文 献用于分析及讨论。同时,笔者也通过观察社会现象等来丰富研究,充实本文。 (三)研究对象 笔者着重于研究所有生活在现代中国以及新加坡的华族。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 1. 中国人对于中华民族的概念 相比西方国家,关于中国人民族的研究来说并不多, 毕竟 “民族” 这一个概念最早是在十七世纪由 西方学者提出的3,直到 1840 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才传入中国,进而被中国的人民及学者熟知与应 用。从此,中国的学者们通过研究与学习,不断地改变他们对于民族的理解。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其实和中国的民族主义密不可分。中国的民族主义被很多学者看作是反帝国 主义的产物,是中国在“百年国耻”时所经历的侵略、抗战等危机时,高压的大环境下萌生的“救国情 绪”。 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的抗日战争,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处于一个极度 动荡的阶段,“亡国” 危机笼罩着每一个中国人——无论阶级,无论身份。这时候的中国人逐渐有了 保家卫国、心系国家、与国家共存亡等思想,也是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阶段。这时候,“中华民族” 也成为了中国人的代称,中国人在守卫家园时,想的不仅是保护自己的国家,也是保卫自己的民族。 “中华民族”这一称谓在现代所具有的意义则主要来源于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 《中华人 们多元一体格局》。“我将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亿人民。它所包 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元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费孝通,1989) ”4这个定义将“中华民族” 和 “中国国民”划上了等号。这个定义直到今天也被广泛认同。 3 Audrey Smedley, Peter Wade and Others,“Race,”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ccessed December 12, 2020, https://www.britannica.com/ topic/race-human. 4 马戎 <费孝通先生的民族问题研究>,见《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页13。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13 2. 中国人的民族认同 在阅览了同中国人的身份认同相关的文章以及报章后,笔者发现中国的学者更倾向于从“国家认 同”以及“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论事,而非“民族认同”。其背后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中国对“民族” 这一课题的研究与探讨都较少,而中国复杂的民族版图也使“民族”在中国成为了一个比较敏感的话 题。因此,中国学者更倾向于从国家和文化这些角度来刨析中国人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 不过,从上述中“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定义来看,中国人对于“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其实等同于 他们对于“中国人”(Chinese National) 这一身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定义覆盖了全体中国人民, 在许多中国主流媒体的报章报导中也作为等同于“中国人”的一种称谓。因此,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在一 定程度上其实等同于他们的国家认同。而中国一直在多方面强化每一个中国人对于自己公民身份的认同 感。据美国 2003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感和同期研究的另外35个地区相比是最高的, 证明了中国人强烈的国家认同。因此,有关自己民族身份的归属感这一方面来说,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是 十分之高的,这是他们在“爱国、爱党”的前提下必有的一种身份认同。中华民族所代表的价值观也同 中国所提倡的“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挂钩,这是中国在教育上不断强调并且输出给中国人民的品德, 也成为了他们眼中“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价值观。 不过, 中国人对于主流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是近几年来才升高的。 二十世纪末,中国年轻一代对于国内 的娱乐产业不太关注,而是组成了所谓的“哈日”、“哈韩”一族,十分追崇日韩文化。在这一期间,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如食品、艺术、音乐、服装等都慢慢变成了“老一辈喜欢的东西”。 近几年来,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即95年之后出生的——开始重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也反 映在当代中国的主流媒体上,形成了所谓的“古风文化”。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所谓的“汉服复兴运 动”。据中国《人民日报》统计,中国汉服品牌的追随者在2019年达到了360万,且绝大部分的追随者 为95后,这些热爱或是对汉服感兴趣的年轻人开始将汉服当作一般常服穿上街头,清朝的旗装、唐朝 与宋朝等时期的汉服都包含在内。乍一看,只是将几件衣服穿上身可能与文化沾不上边,可许多年轻人 在古风文化的感染下开始积极学习同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事物,以及理解中国古时候各个朝代的风俗礼 仪。这便是这个“运动”的意义所在。 如今,影视剧中有2011年的《甄嬛传》和2020年的《鬓边不是海棠红》的古装剧,音乐作品则有周 杰伦的《青花瓷》等中国风的流行歌曲,综艺则有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国家宝藏》和《中国诗词大 会》等,以及最近以制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而吸引了大量追随者的李子柒,都成为了宣传 中国文化的代表。这些主流媒体上的娱乐产物看似肤浅,却能反映出社会上的潮流和风气。这类影视作 品和节目受到了极高的关注以及许多正面的反响:《甄嬛传》的网络播放量达到了68亿之高,5 《青花 瓷》的播放量也有三亿七千万之多,6《国家宝藏》在各个平台的播放量甚至突破了10.5亿。7 这代表中 国社会正在关注这些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事物。中国人正在将视野聚焦在自己的文化,正视且欣赏中 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和美丽。 综上所述,现今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无论是从身份归属、价值观或文化的角度,认同感都很高。 5 《国产剧谁能称王?<甄嬛传>网络播放量近70亿》,人民网(2013年4月18日),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0418/c22219- 21180145.html。 6 《周杰伦QQ音乐歌曲播放量超百亿次!排名前五的歌曲你知道吗?》,看点快报(2019年3月22日),https://kuaibao.qq.com/s/20190321 A0OQSN00?refer=spider。 7 《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全媒体传播效果显著》,中央广告服务平台(2019年1月29日),http://www.cctv-15.com/index. php?m=site&c=index&a=news_show&id=6300。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14 (二) 新加坡华族的民族认同感 1. 新加坡华族的背景 华族 (Chinese ethnicity) 是新加坡四大种族之一,占据新加坡人口约75%,其中主要是十九世纪末 由中国沿海地区为了逃离内战移民而来的人,多为福建、客家、广东人等。他们在新加坡成家立业后, 成为了新加坡公民。如今的新加坡华族大多是第二代或是第三代移民。新加坡也存在着一个比较特殊的 群体,俗称“峇峇娘惹”或者是“土生华人”。他们是中国移民在东南亚地区和当地的居民通婚后所生 下的后代。 2. 新加坡华族的民族认同 新加坡华族 (Singaporean Chinese) 的民族划分更倾向于西方学者区分民族的方式,以外貌和传统 文化等来划分。因此,新加坡华裔的民族认同感是以“华族”为核心概念,而非之前所提到的“中华民 族”。“华族”的定义或许更接近中国所说的“炎黄子孙”,是一种血脉上的传承。 在全世界范围,新加坡是除了中国以外华人占多数的国家,因此新加坡华族相对于其它地区的华裔 显得比较特殊。新加坡早期和马来西亚合并时,就因为华族和马来族之间的冲突所引起的种族暴乱而被 迫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新加坡从英国殖民地到马来亚联邦州再到独立国家的转变十分 之快,人们缺少对于这个新国家的信任与归属。而且,新加坡当时大部分人都是移民,从身份认同上心 系自己的“母国”,这对于要发展为团结社会的新加坡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新加坡当时的政府早 早意识到了他们必须强调国家公民身份大于民族身份。新加坡各个同种族有关的政策既鼓励新加坡人保 留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时刻提醒新加坡人“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团结一致”。8 从文化的角度而言,新加坡华族会庆祝华人的传统节日,如农历新年、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等。在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PS) 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有约9成的新加坡华族认为庆祝传统节日是重要的。9 这侧面证实了新加坡华族对于华人传统文化还是比较在乎的,不过若仔细观察庆祝方式,新加坡还是融 合了来自其它种族文化的元素,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庆祝华人传统节日的方式。比如说,已经成为新加 坡华族过年必吃的凤梨酥,其实是结合了欧式饼干和东南亚特色凤梨的产物,而非从中国传承下来的节 日食品。在语言上,虽然90.1%的新加坡华族认为能够熟练地应用华语是重要的,可只有33%会将华语 作为自己的主要沟通语言。10 由于自小接受英语教育,他们习惯在正式场合用英语沟通,私下则用新式 英语 (Singlish) 沟通,而华语在他们生活中极少有“需要”的时候。据新加坡2010年人口普查,在5到 14岁的华人人民当中,有51.9%是用英语同家人沟通的。这种趋势代表新加坡年轻华人的华语水平正在 下降。语言是承载文化的桥梁,华语水平差会在很多层面上影响新加坡华人对于华族文化的理解。 新加坡华族在价值观上也不断地接受来自东方和西方的灌输,这使他们既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儒家思 想,也有西方所传递的“自由、民主、独立”等价值观。许多新加坡人会比较关注日韩以及美国的流行 文化。日本的动漫 (Anime)和漫画 (Manga) 在新加坡都十分受欢迎,单单2019年新加坡就举办了7个动 漫展,供喜爱日本文化的新加坡人进行角色扮演来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韩风更是长时间席卷了新加 8 “National Pledge,”National Heritage Board - Pride in Our Past, Legacy for Our Future, accessed August 16, 2019, www.nhb.gov.sg/ what-we-do/our-work/community-engagement/education/resources/national-symbols/national-pledge. 9 Mathew Mathews, Leonard Lim, S.Shantini and Nicole Cheung,“CNA-IPA Survey on Ethnic Identity in Singapore,”IPS Working Papers, 2017. 10 同上。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15 坡,无论是韩国流行乐还是韩剧,在新加坡都极受关注。去年大火的《德鲁纳酒店》(Hotel Del Luna) 在新加坡的新电信(Singtel)和星河电信(Starhub)公司播出时稳居收视率榜首,11韩国男子团体“防弹少 年团”(BTS) 2019年举办的“爱自己世界巡回演唱会”新加坡站,也成了该团体首个在新加坡把票售罄 的演唱会。12 新加坡对于美国流行文化更是十分着迷,美国视频播放平台“网飞”(Netflix)在新加坡拥 有约 264,000 位订阅者,13如今新加坡票房最高的电影全部都是好莱坞大片。从这里可以看出,新加坡 人所关注的流行文化十分多元化,这种大环境下使每个新加坡华族都有自己从中西方文化交融中所培养 出来的“中西合璧”价值观。 因此,从文化和思想的角度来看,新加坡华族已经发展出了有别于第一代中国移民所带来的华族文 化。在政府的教育下、大环境的塑造以及同其他种族的交流与互动,新加坡华族文化发展出了自己的特 色。这个华族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大中华地区所展现的所谓华人文化,可它是本地华人所认可 的华族文化,是他们民族认同的一部分。 在一项由亚洲新闻台 (CNA) 和新加坡政策研究所 (IPS) 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新加坡人大多 认为国家公民身份比民族身份更加重要。14换句话说,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一个新加坡人,然后才是一 个华人。这并不代表新加坡人不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是他们并不会将它放在自己身份认同的首要位 置。 (三)对比新中两国华人的民族认同 笔者在分析了新中两国华人的民族认同后发现,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是高于新加坡华族的民族认同 的。而且,中国人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是带有集体性(collectivism)的,他们对于“中华民族” 这个整体是有归属感,有荣辱与共和共存亡的情绪的。这种“团结”的思想在很多时候会延展并加诸 世界各地的华裔上。比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在2014年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上的 演讲提到“在世界各地有几千万海外侨胞,大家都是中华大家庭的成员。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外侨 胞,秉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15 这个言论 很大程度上模糊了依旧是中国籍的华侨和其它国籍的华裔的区别,更是反映了中国人对于“中华民族是 个大家庭” 这个概念的认同。 新加坡华族的民族认同则更偏向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他们对于自己的民族是有归属感的, “华人”这一身份对他们而言是他们文化的传承,一个抹不去的标签。可“华人”这一身份也仅仅是个 身份,当他们说自己是个华人的时候,他们要表达的只是自己是个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珠的华人,而 不是自己属于“华族”这个社会群体。他们认为自己更多属于“新加坡人”这个群体。 2009年,在新加坡有着“国父”之称的李光耀先生赴华盛顿访美时,发表了这一篇言论:“以中 国的规模而言,二十至三十年之后,亚洲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和印度——将无法与之匹敌。因此,我 12 Louisa Chen, “BTS made history at sold out Singapore show — gig report,” Bandwagon, accessed December 18, 2020, https://www. bandwagon.asia/articles/bts-singapore-2019-love-yourself-answer-concert. 13 Statista,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607646/singapore-netflix-subscribers/. 14 胡林生《胡林生;新加坡人身份认同的塑造》, 联合早报 ,2017年12月29日, https://www.zaobao.com.sg/zopinions/views/ story20171229-822610。 15 张树敏 《同为华人?论新加人与中国人对“新加坡华人”的认知差异 》(2019年11月19日)[2020年12月17日],https://spj.hkspublications. org/2019/。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16 们需要美国来实现均势。”,鼓励美国保持在亚洲的影响力来制衡中国,以保持亚洲的政治平衡。这在 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中国人发言指李光耀先生这篇言论是在“背叛祖国”。16 这个事件很好地诠 释了中国人和新加坡华族民族认同的差异。中国人对于大多海外华裔都有着一个错误的解读,那便是认 为华裔都必须“心向祖国”,将中华民族乃至中国当作自己身份认同的中心,从而忽略了华裔自己本身 的国家认同。其中缘由就是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很大一部分也基于自己的国家,他们生活在“单一民族” 意识形态的国家里,容易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两个概念画上等号。相反地,生活在多元种族国家的 新加坡华人很清楚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区别,并且大多的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会以自己是“新加 坡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少了很多所谓的“民族情结”。 四、 结语 (一)局限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来进行资料收集,由于中国学者对于中国民族认同的研究和文献较少,笔者大多 通过有关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文献来进行解读,所得出的结论或许无法全面性地代表中国人民族认同 的现状。对于新加坡的民族认同研究也大多针对二十世纪时的新加坡华族,如今时过境迁,这些研究大 多可能已不适用于今天的新加坡华人社会,因此笔者选择通过阅览当代学者对于新加坡华族民族认同的 定量研究来刨析新加坡华族的民族认同。在缺少前人研究的情况下,本文所得成果缺少一定的权威性以 及准确性。 (二)结论 中国的民族认同是在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渲染下形成的,而新加坡华人的民族认同是通过 生活在多元种族的国家,在同其他的种族的融合中形成的。两者虽然在血缘上拥有“同一个祖先”,可 在不同的政治、文化与教育的渲染下,他们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民族认同感。他们之间对于华族以及华族 文化的定义也不一致,笔者认为这更多反映了环境对于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所产生的影响。一言以蔽之, 民族认同是个复杂且难以定义的概念,笔者希望有更多学者对此课题进行研究,以丰富人们对于这一概 念的学识。 16 梁雪村,<民族国家的“错觉:差异与认同>,见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17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 《国产剧谁能称王? <甄嬛传>网络播放量近70亿》,人民网(2013年4月18日),http://culture.people.com. cn/n/2013/0418/c22219-21180145.html。 2. 合田美穗《新加坡华裔年轻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政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14。 3. 胡林生 《胡林生;新加坡人身份认同的塑造》,(2019年12月29日)[2020年12月17日],https://www.zaobao. com.sg/zopinions/views/story20171229-822610。 4. 莉季娅· 斯坦钦科《民族自豪感与自我表达:汉服何以在中国引领潮流,它是否将走向西方?》,(2020年6月2 日)[2020年12月16日],http://sputniknews.cn/china/202001141030443673/。 5. 梁雪村<民族国家的“错觉:差异与认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6. 梁永佳、阿嘎佐诗 <在种族与国族之间:新加坡多元种族主义政策>,《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 02 期。 7. 看点快报《周杰伦QQ音乐歌曲播放量超百亿次!排名前五的歌曲你知道吗?》,(2019年3月22日),https:// kuaibao.qq.com/s/20190321A0OQSN00?refer=spider。 8. 马戎 <费孝通先生的民族问题研究>,见《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页13。 9.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https://singaporeccc.org.sg。 10. 《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全媒体传播效果显著》,中央广告服务平台(2019年1月29日),http://www.cctv-15. com/index.php?m=site&c=index&a=news_show&id=6300。 11. 张树敏 《同为华人?论新加人与中国人对“新加坡华人”的认知差异 》,(2019年11月19日)[2020年12月17日], https://spj.hkspublications.org/2019/。 12. 佐斌,温芳芳<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第32期,页175-187。 英文文献 1. Anderson, B. R., Hutchinson, J., & Smith, A. D.. \"Imagined communities. \" New York. Verso,1995. 2. Audrey Smedley, Peter Wade and Others,“Rac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ccessed December 12, 2020.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race-human. 3. Aw, Tash. \" Being Chinese in Singapore. \"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Last modified February 12, 2015. www.nytimes.com/2015/02/13/opinion/tash-aw-bein as g-chinese-in-singapore.html. 4. Ching, Tee Hun. \" The Battle to Speak Mandarin.\" The Straits Times. Last modified June 29, 2016. www.straitstimes. com/singapore/education/the-battle-to-speak-mandarin. 5. David Yen-Ho Wu, \"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nd Non-Chinese Identities.\" Daedalus, Vol. 120, No. 2, T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Being Chinese. 6. Elliott D.H “Racial Identity.” The Encyclopedia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2013. 7. Ien Ang, \" To be or Not to be Chinese : Diaspora, Culture and Post-Modern Ethnicity.\" 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Vol. 21. No.1 (1993): 1-17. 8. Jiji, “Hotel Del Luna Tops Viewership Rating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K-Popped!. Accessed December 18, 2020. https://k-popped.com/2019/08/hotel-del-luna-tops-viewership-rating-in-singapore-and-malaysia/. 9. Kam, Leong Weng. \" Singapore's Unique Chinese Culture.”The Straits Times. Accessed February 18, 2020. 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singapores-unique-chinese-culture. 10. Kwee Hui Kian \"Enunciating ‘Chineseness’ in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Singapore\",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0. 11. Louisa Chen,“BTS made history at sold out Singapore show — gig report.”Bandwagon. Accessed December 18, 2020. https://www.bandwagon.asia/articles/bts-singapore-2019-love-yourself-answer-concert. 12. Mathew Mathews, Leonard Lim, S.Shantini and Nicole Cheung,“CNA-IPA Survey on Ethnic Identity in Singapore”, IPS Working Papers, 2017. 13. McCowan, C. J., & Alston, R. J.“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Last modified December 23, 2011. https://doi.org/10.1002/j.2161-1912.1998.tb00181.x. 14. “National Pledge.”National Heritage Board - Pride in Our Past, Legacy for Our Future. Accessed August 16 2019, www.nhb.gov.sg/what-we-do/our-work/community-engagement/education/resources/national-symbols/ national-pledge. 15. Sinn, E..“The Last Half Century of Chinese Overseas.”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8. 16. Statista,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607646/singapore-netflix-subscribers/.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18 中国真人秀节目对新中青少年的影响 之探讨 作者:沈彦仪 学校:德明政府中学 责任编辑:张丽萍老师 内容摘要 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新媒体大量涌现,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中国真人秀节目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大量 关注,其影响力在亚洲最为明显。为了解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本文以新中两国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统 计调查问卷和文献分析,从情感福祉、教育价值和生活状态三个层面分析中国真人秀节目对新中青少年的正 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视频道的不断增加,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电视新闻和电视剧对广大电视观众的 吸引力不断下降。在电视新闻改革乏力和电视剧创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中国真人秀成为主导新中青少 年视觉消费习惯的“中流砥柱”。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深入人心,并且凭借其强大的操纵力和影响 力,对真人秀节目观众——包括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起到最为深刻的影响。收看中国真人秀节目虽然 提升了青少年的生活、教育和心理健康水平,但一些商业化模式的真人秀节目却也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 带来了负面影响。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与希望,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接班人。但是,青少年处于一个喜欢模 仿、个人价值观容易被动摇、寻找自我的阶段,而在真人秀节目中,尤其是选秀类和体验生活类节目日 益火爆的近些年,偶像的言行举止和传播的价值导向对青少年人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十分巨大。因 此,转变思路制作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真人秀节目,以及培养自律的青少年,引导他们拒绝消极、 走向积极,研究真人秀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根据上述思考,笔者将探讨选秀和体验生活类的中国真人秀节目对新中两地13-18岁的青少年在不 同领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背后的原因,然后针对消极影响提出建议。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19 二、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1. 调查分析中国真人秀节目对新中两地青少年(教育价值、情感福祉、生活状态) 的影响。 2. 调查分析中国真人秀节目影响新中两地青少年的原因。 3. 针对中国真人秀节目对新中两地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了问卷调查和资料收集两种方法进行研究。笔者在新加坡和中国发出了多份调查问卷, 并从新加坡回收了有效问卷98份,中国回收66份。本文也借助了互联网收集资料,研究各真人秀节 目,以更全面地分析中国真人秀节目对新中青少年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情感福祉 1. 正面影响 图1显示,观看中国真人秀节目是新中两国青少年宣泄情感的出口。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如今快节 奏社会的压力下,治愈系真人秀节目满足了年轻人渴望有地安置自己焦虑灵魂的心理需求,因此也开始 崛起,越做越好,越来越有效地帮助观众解压。 例如节目《朋友请听好》,通过明星嘉宾为倾听者、普通观众为倾诉者的平等互动形式,打造了充 满治愈气息的交流电台,为听众排忧解难,给予了来电和来信听众最大的尊重和自由,为他们提供温暖 和陪伴。节目抓住了当代人“孤独”的特征以及他们“倾听”和“诉说”的欲望,围绕他们身边发生的 真实困惑,给予对方基于沟通的真实建议。节目谈到的烦恼包括:屡次借钱给好友,还钱时却被各种理 由搪塞;为了考上中戏复读两次,家人都不支持还要不要继续;想从事和本专业无关的工作,是否会很 浪费等等。听众们每次的来电、分享的故事,都是社会现实的一块块拼图,观众可以在主播们与听众们 的交流中产生共鸣,尤其是青少年。1这说明中国真人秀节目有效缓解了青少年寂寞与孤寂的心理,各 种渠道和互动方式以及网上娱乐活动给了青少年宣泄情绪的出口,让他们从中获得轻松愉快。 1 张风屹,《<朋友请听好>的「治愈感」》,知乎,(2020年3月25日),https://zhuanlan.zhihu.com/p/116501496。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20 笔者认为同意中国真人秀节目是自己宣泄情感的出口的中国青少年比新加坡青少年多,是因为处在 中国的青少年更容易与国内的真人秀互动,有更多机会寄信或打电话来参加这些活动。此外,有些网站 和应用程序限制国内使用,而国内的宣传也可能比国际宣传多。 根据图2,大多数新中青少年觉得真人秀节目带给自己正能量。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随着国民审美意 识提升,中国真人秀节目笑点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真人秀用真诚的创意和创新,纯粹而干净地呈现平 凡的人性、极致的挑战,打动观众的心灵,让他们关注节目的本色呈现,为他们喝彩,2从而得到正能 量。身为综艺节目,真人秀的本质作用是休闲娱乐,寓教于乐,直接地传达正能量,让观众抛开一切烦 恼,放松心情看节目。 笔者认为更多中国青少年这样觉得是因为他们是当地人,节目可能从小看到大或比较经常看,所以 比新加坡青少年更熟悉节目里的人物,亲切感更强,更了解节目想表达的内容及其所传达的正能量,更 能抓到话题的笑点和重点,幽默感更相似。 图3显示,观看中国真人秀节目鼓励新中两国青少年追逐梦想。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选秀类和偶像养 成类节目里的选手们不管自己的出身、年龄、经验等,凭着自己的热爱向梦想前行,他们毅然决然的表 现向青少年传达做事果敢、勇于追梦的观念,深深影响他们的内心,激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努 力,勇敢前行。 笔者认为,和新加坡青少年比较,更多中国青少年觉得看中国真人秀鼓励他们追逐梦想是因为真人 秀节目呈现的几乎都是非学术界的职业,如歌手、舞者、偶像、运动员等,而新加坡的艺术和非学术领 域的人才和观众比中国小很多,有些人甚至认为新加坡是个“艺术沙漠”,因此多数新加坡父母认为艺 术生涯是短暂的,无法成为一份终身职业,光辉灿烂的时刻会随着岁月消失,拥有好的学业文凭比较有 保障,因此反对孩子追艺术梦。许多新加坡青少年自己也缺乏勇气或能力追逐这份不稳定、成功几率小 的梦想。因此,新加坡的青少年从节目受到的鼓励较小。 2 李泓冰〈让“真人秀”秀出更多正能量〉,《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年07月15日(第1版)。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21 根据图4,观看中国真人秀节目给予新中青少年动力。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真人秀让观众进一步认识 选手、明星等,很多青少年从中喜欢上他们,而偶像成为了青少年的目标,让青少年愿意为了崇拜的人 而变得更好。无论是从偶像身上得到不断自我进步的精神动力,还是因为想拥有跟偶像一样的优点、人 品而改善或提升自己,以至于与理想中的人格或形象更相似,偶像最终给青少年的生活带来满满的正能 量,积极向上,推动青少年努力达到目标。 图4显示,同意自己因为看中国真人秀而得到动力的新加坡青少年比中国青少年多了36.5%。笔者 认为这与图5显示的数据有关,即中国青少年主要喜欢看歌唱选秀类的真人秀节目,目的更多是为了休 闲娱乐,而大数新加坡青少年则追求的是偶像养成类的真人秀节目,所以更多新加坡青少年会追偶像, 得到精神动力。 2. 负面影响 根据图6,观看中国真人秀节目使接近一半的新中两国青少年更在乎外表形象。笔者认为这是因为 越来越多中国真人秀节目明星化,利用“粉丝文化”来更好地实现其营销策略,提高节目收视率。制 作方过度追求“人”——明星嘉宾的“流量”效应,反而弱化了真人秀节目应该具备的最高价值—— “真”。 选秀类节目中外表更好看的人始终更受观众的喜爱和注目,因此获得更多投票,让其他实力相同参 赛者输在起跑线,也让观看节目的青少年发现外表好看的好处和重要性,导致他们更加在乎外表形象, 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渐渐忽略人的内在美。抱着这种心态对待他人可能会使青少年失去友情、 亲情和感情,拥有这种思想看待自己也可能导致青少年因为缺乏自信或自卑而增加患上心理疾病的风 险。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22 图7显示,12.2%的新加坡青少年觉得自己看了中国真人秀节目而失去自信。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选 秀节目和偶像养成节目里的评判标准很高,即使参赛者表现出色,付出一切努力,裁判为了推动选手们 进步,会一一地吹毛求疵。这可能令青少年受到打击,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比不上节目里的 选手们,更不可能成功。担心遭受批评嘲讽,无法承受失败,或个性自卑,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 尝试新事物,不敢面对挑战,也会大力打击青少年的自信。相比之下,大多数青少年没因为看中国真人 秀节目而觉得失去自信,观看真人秀节目对青少年自信的负面影响不大,节目里严肃的评判反而激励青 少年不断自我提升,努力迈向目标。 (二)教育价值 1. 正面影响 图8和9显示,观看中国真人秀节目增加了新中青少年接触不同文化的机会,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笔者认为这是因为要满足观众高层次的文化娱乐需求,导致中国电视台纷纷在真人秀节目中加大文化元 素比重,将电视荧屏打造成一个展现世界民族和艺术风情的窗口,在节目中渗透文化知识的宣传,也将 国外的人文景观和艺术风情收录进来,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饱览世界风光,领略世界风情。各种体验 生活、旅游类中国真人秀节目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吸引他们品味、体验节目,并感受节目中承载的文 化内涵。从观看中国真人秀节目得到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领域的扩大让青少年更稳妥地达成自己的目 标。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23 根据图9,同意自己通过观看中国真人秀而接触更多文化的新加坡青少年比中国青少年多出了 53.9%。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中国青少年身为当地人,对中国文化比新加坡青少年有更深的了解,因此新 加坡青少年能通过观看中国真人秀节目学到更多关于中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的新知识,如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文化、生活和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如人文旅行真人秀 节目《茶道真兄弟》,以重走“万里茶道”为基本模式,穿越历史记录了各地的人文风貌,探寻旧时荣 耀与今日繁华,嘉宾们也入乡随俗,亲身体验各地的制茶过程。另外,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如《这!就是 街舞》、《我们的乐队》也让青少年通过舞蹈、音乐、歌曲、体育项目等,接触到被忽视的小众文化, 同时也更深地了解流行文化。 根据图10,观看中国真人秀节目对七成新中青少年来说是一种价值观的培养。笔者认 为 这 是 因 为 近年来,中国真人秀逐步强化了节目的内涵,挖掘节目自身的创新性与社会价值。社会文化繁荣也导致 了真人秀节目价值观的多元化。真人秀节目通俗易懂、乐学乐教,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呈现,具有说服 力和感染力地向青少年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比如选秀类和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节目细腻地呈现了激烈角逐的过程和每个环节,让青少年看到出 色的舞台背后付出的努力,从而向他们灌输毅力、耐心、冒险精神的重要性,令他们真正体会台上一 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意义。选手们认可彼此的专业才华,让青少年感受到尊重他人的美德,从中成长。 数台摄像机也全方位记录着选手们的准备过程、音乐制作过程和选手成长的历程,将选手形象和歌曲表 演立体化、丰满化,给青少年传递出执着坚韧的进取观。体验生活类真人秀节目如《奔跑吧,兄弟》、 《花儿与少年》传递给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少年团队合作互利共赢的重要性。可见,中国真人秀节目引导 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品质对青少年成为优秀人才的成长过程起着重大的影响。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24 (三)生活状态 1. 正面影响 图11显示,和新加坡青少年比较,更多中国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因收看真人秀节目而受到积极的改 变。笔者认为这是因为较多新加坡青少年日程由“直升机”父母安排,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机会少。新 加坡父母过分保护、溺爱孩子,严格确保孩子过父母心中最优良的生活。相反的,较多中国青少年因为 各种原因,如家离学校远,所以居住在学校宿舍,或因为父母到远方打工,没和孩子同住,所以较少严 格管理孩子的生活。 新中两地青少年功课繁多,得应付考试,加上来自老师、家人,或自己的高期望的压力,所以妥当 安排时间,懂得应付压力,自律地完成任务,找到生活平衡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极其重要。笔者认为各 种体验生活类的真人秀启发青少年在非特定情境下自我观察和发现,学会在各个阶段变换生活状态,选 择自己认同、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过好日子,从中成长,这样主动过积极充实的生活对青少年的正面影 响极大。例如《看我的生活》,嘉宾在节目中呈现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理念,折射出当前青年所面临的普 遍生活境遇。这些嘉宾独居的原因各有不同,却找到了内心自洽的生活状态,引导青少年面对瞬息万变 的世界如何过好生活。3很多节目也鼓励青少年健康饮食,多运动,通过分享厨艺秘诀、生活小常识, 前人经验和忠告等,传达健康活跃生活的重要性。 根据图12,观看中国真人秀节目扩大了新中青少年的社交圈。笔者认为喜欢看中国真人秀节目的 青少年会更加主动地和志趣相投的人交流,也因为有了共同话题促进对话,所以更容易在线上和线下结 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扩大自己的人脉。踏入社会工作,这样的人际网络非常重要。此外,拥有 一群互相扶持、信任的好友是个关键的精神支柱与财富。在自己背后形影不离的倾听者能减少孤独感和 心理压力,让青少年保持身心健康。 3 刘玮〈“生活”不会因为你是明星就向你妥协〉,《新京报》,2020年6月10 日(第1版)。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25 2. 负面影响 从图13和14可以看出,收看中国真人秀节目减少了新中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大部分青少年为了看 节目牺牲了1-2小时的睡眠时间。根据图15和16,观看中国真人秀节目影响了新中青少年的学业,也使 他们产生坏习惯,但相比之下,这影响比对睡眠时间的影响要小。 首先,笔者认为中国真人秀节目对青少年的生活习惯造成不良影响有两种原因。第一,多数青少年 平时学习压力大,喜欢通过收看真人秀节目消遣。以青少年为目标观众的真人秀节目,能给予他们精神 慰藉和代入感,让他们无法自拔。每一期的结尾都会播放下一期的看点,为了知道事情如何发展、冠军 归谁,或为了追偶像,很多青少年会不知觉地继续往下滑,看完一季就再看下一季和幕后花絮,进入一 个没完没了的过程。一般一期节目时长一到两个小时,大大压缩了做其他事情的时间,而且每天都有不 同的节目播出,使青少年难以停下来。另外,看完节目后往往头脑处于兴奋状态,很难静下心来做其他 事情。由此可见,看中国真人秀节目占用了很多时间,导致他们把日常任务排在后面,最后荒废学业、 睡眠、健康,也导致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下降。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26 睡眠是保证人体健康和恢复体力精力的必要途径,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每天需要至少7-9小时的睡 眠时间,长期违反这个规律会导致失眠现象,4使青少年睡觉质量不好,精神状态不佳。沉溺于看真人 秀节目使青少年总是看着荧光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也减少青少年外出活动、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以及和家人朋友交流的时间,脑筋逐渐变得不灵活。有些人甚至因为看真人秀节目上瘾而没有其他兴 趣,生活失去意义和平衡。 第二,青少年人生阅历较少,行为和思想方面都具有不成熟的地方,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不强,思 想较为感性,在价值观的取舍方面极易走入误区,面对自己喜爱的人或事往往表现出十分专一投入,乃 至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情境。同样,青少年在观看真人秀节目时,也常会将自己喜欢的选手当作自己的 偶像或一种自我形象的参照,这些选手的言行举止、处事习惯、生活习性、喜好品位等方方面面都会对 青少年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正是这种过度追随偶像的行为使得青少年在真实世界中自我定位模糊,容 易从节目上学坏,比如不良的待人处事方式,或模仿一些暴力动作和难听的语言。这说明真人秀节目所 带来的情感力量深深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他们重新认识生活。 例如在《这!就是街舞》的24小时编舞、排舞挑战中,大部分选手为了呈献最佳的舞蹈,放弃睡 眠,三餐不定时,而青少年可能因此觉得自己也能为了目标而不顾健康,从中养成坏习惯。另外,在节 目花絮中,许多选手也表示自己因为节目经常熬夜,免疫力衰退,只见选手们常喝咖啡、能量饮品、甜 饮料等保持精神继续参赛。可见,真人秀节目里呈现的真实生活多多少少向青少年展现一些不良习惯或 不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给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态度带来负面影响,使青少年养成坏习惯。一些真人秀节 目过度追求节目经济效益,为博眼球,一味放大嘉宾间的冲突、炒作利益矛盾等话题,甚至通过诉诸骂 战、精彩却危险的行为来吸引观众点开链接观看节目,使得正处于迷茫时期的青少年价值观背离人生理 想。 图16显示,较少新加坡青少年因为看中国真人秀节目而产生坏习惯。笔者认为这是因为虽然新中 青少年家庭从小不断地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新加坡的公民教育比中国的更有效。新加坡非常注重 全面教育,从小学到高中每周1-2小时的“好品德好公民”课,持续推行“德育在于行动”项目,通过 社区服务灌输学生良好价值观。因此,和中国青少年比较,新加坡青少年的价值观更不容易被动摇,所 以真人秀节目里呈现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新加坡青少年的影响较小。 四、建议 (一)青少年 首先,青少年应该试图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对低俗媚俗的节目予以摒弃, 有效避免这类节目对他们的干扰,而选择一些有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真人秀节目观看,开拓心智和视野、 增长见识。其次,青少年看中国真人秀节目时应该开展自我教育,培养媒体素养,在学习中对价值信息 进行理解,在情感体验中选择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实践和内省来整合自身价值观。青少年应该有意识地 在消极心态萌生前,设法纠正,及时端正,学习合理运用真人秀节目,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素质。最 后,青少年应该培养自律的习惯。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树立理想、踏实奋斗的年 龄阶段,应将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自身发展与未来规划方面,娱乐消遣或对偶像的崇拜只能成为自身放 4 帅才,《专家支招青少年健康睡眠》,新华社,2017年3月21日,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7-03/21/c_136145410.htm。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27 松的一种方式,不可本末倒置。无论外在力量有多强,只有自己主动自控,限制娱乐时间,避免自己沉 迷于真人秀节目,才能把该做的任务先完成,培养成熟的心智,过个充实、健康的生活。 (二)政府、媒介行业、真人秀节目制作方 政府应该加强媒体行业的立法和监管,完善相关的法律内容,共同探讨综艺节目发展的机遇和挑 战,助力其健康有序发展,比如积极推进制播分离体制,向真人秀节目发起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修正和 引导。真人秀节目制作方应该以提升节目的质量为目的,重视节目的设计规划,以观众需求为定位确定 和丰富节目的内容,优化节目的表现形式,强化节目的互动性。 同时,媒体行业应该提高自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第一,电视媒体应该弘扬 正确的价值观,传播先进文化,更加注重有质量节目的创作,打造精品节目,更加注重节目的文化及教 育功能的培养,以健康的思维引领各个电视节目的发展。媒介行业也应该严格禁止违规内容和低俗媚俗 节目的播出,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品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第二,电视媒体工作者应该完善制度 安排,包括电视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权责分明,聆听受众的意见,鼓励受众监督媒体,敢于发声,构建 一个和谐有序的电视媒体平台。第三,媒介行业应该加强主持人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操守。身为真人 秀节目的核心之一,主持人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节目整体水平的高低。电视媒体应该培养优秀的主 持人,给青少年传递积极向上的文化和价值观。 五、结论 本论文样本数量有限,无法涵盖所有新中青少年和中国真人秀节目,因此本文的全面性、权威性 有一定局限。综上所述,中国真人秀节目对于新中青少年是把“双刃剑”,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都 不容忽视。青少年需要寻求的是有积极意义和健康的乐趣,陶冶性情,受用终生。就如对待其他事物一 样,人们必须亲近积极,拒绝和克服消极,负责任地、一起努力逐步构建一个和谐的电视媒体环境,让 青少年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希望每个青少年都可以做好生活的真人秀,当生活的导 演,自己决定自己人生的剧本。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 百科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真人秀/258372。 2. 李泓冰〈让“真人秀”秀出更多正能量〉,《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年07月15日(第1版)。 3. 刘玮〈“生活”不会因为你是明星就向你妥协〉,《新京报》,2020年6月10 日(第1版)。 4. 帅才《专家支招青少年健康睡眠》,《新华社》,2017年3月21日,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7- 03/21/c_136145410.htm。 5. 唐云云〈评论:“真人秀”缓解国人的普遍焦虑〉,《北京青年报》2014年01月17日 (第1版)。 6. 张风屹,《<朋友请听好>的「治愈感」》,知乎,2020年3月25日https://zhuanlan.zhihu.com/p/116501496。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28 浅谈中美电影现有的跨文化交流 作者:赵远桢、许瀚文 学校:德明政府中学 责任编辑:张爱强老师 内容摘要 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整个世界的相互依存性和联系性日益增强。中国在现今的电影市场中位居榜首, 但是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却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而作为全球资本主义文化传播引领者的美国好莱坞,凭借科 技等优势,由此构建跨文化传播秩序,对全世界推销、宣扬和传播着西方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念。中美数十 年前开始合作制作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电影,受到不少观众的青睐。但是,中美电影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之路遍 布障碍,因为无论对于中方还是西方人民,要认识并接受他族文化并不容易。本论文探讨中国与美国电影之 间跨文化交流的现状以及分析其中的缘由。 一、引言 人类在过去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和族群共识,逐步发展出了不 同的社会文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总结这种中西方文化差异时,生动地描述道 “西洋的社会是团体结构,就像一捆柴,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 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而传统中国是一个差序结构,就像一块石头扔在 水里,中心点是自己,水纹一波波的往外荡起,包含住不同层级的‘自己人’。”1这种中西方文化在 个人意识和社会结构上长期的取向造就了自由民主、威权服从等价值观上的根本性差异。 历史一再证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让文明冲突成为现实的威胁。但正如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著的《文 明的冲突》中强调:“未来将不存在全球性的文明,而是一个有不同文明组成的世界,所有文明都必须 学习共存”。2 中国的习近平主席也提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 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自电影诞生以来,电影就成为文明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价值观宣传和文化吸收推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将探讨美国和中国电影在文化输出和交流上 的作用与现状。 1 费孝通 《乡土中国》 (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2 Samuel Huntington,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Simon & Schuster, 1996. 3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index.htm。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29 二、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1. 探讨电影跨文化所面对的挑战。 2. 研究中美两国电影跨文化交流的实例。 3. 分析中美两国电影对跨文化交流/合作的态度。 (二)研究方法 笔者采用了案例法和文献法。笔者广泛搜集了学者专著、论文、报道等资料,仔细分析官方资料和 数据。笔者通过参加相关讲座以及阅读 26 篇二手资料,如他人所写的论文、书籍及报章中的信息来奠 定这篇论文的实际研究基础。利用此方法能够有效率地从中国、美国,及其他国家社会不同层面来看影 视业跨文化交流的见解和看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美影视业中的文化输出以及文化输入 1. 电影在政治上的号召力以及其政治暗示 电影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娱乐业中有着非常可观的比重。于政治而言,电影往往能直 接或间接地包含一些信息,所以电影往往会成为政府、政客对普罗大众传达信息的二手媒介。4 一部电 影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有着主次之分。“主”为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或理念,需要观众消化体会;而 “次”则指电影背景、制作等,能够被视觉以及听觉观察到的直接细节。部分电影的主题有直接的政 治倾向,多数为战争片以及谍战片。这些电影多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的历史创伤有关,同盟国和亚 洲多数国家会将矛头指向轴心国,例如《1917》、《血战钢锯岭》、《拯救大兵瑞恩》、《八佰》 等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战争片。另外,中国也有大量抗日的电影,在此不一一列举。中国的电影以 “完败”日本军队为主,剧情有时缺乏逻辑,以情怀为主题。这些都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呈现,其受众 群体主要是本国有着集体回忆的人民。此外,也有商业片中反映当前政治状况的现象。例如2012年的 《红色黎明》制作中,将敌军的中国国旗替换成朝鲜国旗;2013年的《僵尸世界大战》中,中国从小 说中的罪魁祸首变成了影片中唯一能解决问题的第三方势力;以及著名动作演员汤姆克鲁斯的《壮志凌云2》 中,妥协中方要求而将主角军装上的日本国旗改成不知名三角型的片段。除了中国,美国2018年的 《冰海陷落》由于关联到俄罗斯当时与乌克兰在刻赤海峡的冲突以及俄针对北极航道的法律问题,该电 影被普京本人于G20峰会上点名批评5。这些细节都是电影为当今国际关系做出的让步或暗示,该行为 多是为了进入某国的市场,但也不可避免地体现了其中的政治意义。 4 11.11.2020, 1030-1200, Dunman High School, American Film Workshop by Eternality Tan. 5 中国中央电视台《普京客串“毒舌影评人”:<冰海陷落>一听就是烂片》(2018年12月4日),https://news.cctv.com/2018/12/04/ ARTIQcyc1Ik9Z6rKeU0mMmQa181204.shtml。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30 2. 跨文化电影 笔者通过整理1960年代至今大量的电影,得出以下观点——若以文化交流为主要目的,则一般会 满足: 第一,文化共通——该电影涉及的文化特点是多个文化里都有的,例如茶文化、流行文化。这一类 特点也包括共同的、被动的历史,但其深度仅限于造成该文化群体做出某种行为的第三方刺激物,例如 瘟疫、地理现象等。 第二,普适性——该电影牵涉到的文化内容与种族区分的群体无关,即说该电影的文化内涵能够在 其他方面(年龄,性别等)相同的时候被任何文化普遍接受,例如DC/漫威旗下超级英雄的电影。该类 电影是一类独特的文化,适合任何国家任何种族背景的人观看,但遭到年龄层的限制。 第三,满足某一群体对其他种族的需求——将其他文化映射在本土文化中,是一种意义上的自我满 足,而不是为了客观描述该文化的现实情况。 电影作为文学形式之一,必然会美化或者丑化其他文化。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其实都是西方对古代 中国形象思想性的变革,在近代又随着思想的开放而将清朝以后的中国形象丑化。这种态度的转变是随 着历史大环境而变迁的。中西彼此的形象都以一种对本土文化有特殊意义的形象出现,这种形象是为了 满足文化自我发展中所缺失的“外来者”一环6,是一种“新”对“旧”的概念。而客观因素上较弱的 国家对强国的描述会乌托邦化,例如现代中国将西方国家作为天花板和救世主,在早期电影甚至当今电 影中都有将西方普通人神化的现象。如今,当中国愈发强大,这种“文化臆想”也随之转变。中西自古 以来就被不同的思想支撑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也有着天壤之别,两者随时处于互补和互斥的状态之中。 跨文化,正是一种自觉意识的觉醒,以其他文化的差异作自我文化认同。这种现象支配着电影中所有的 跨文化交流。 (二) 美国影视业的交际 1. 好莱坞的文化潜规则 为了对美国近年来与亚洲(中国)的电影合作趋势有更好的理解,我们不得不谈一下好莱坞的文化 潜规则。根据2015年美国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媒学院的报告《700部大众电影中的不平等现象》, 从2007-2014年的700部影片的演员中仅有5.3%为亚洲人,而他们多数扮演的是亚洲店主类的刻板印 象的小角色。2014年比2007年出现的少数群体(包括亚洲)增长了25.4%,但竟有半数以上的角色来 自同一部电影《生命之书》。除此之外,所有的增长仅存在于动画片中。2014年好莱坞100部美国电影 中有40部完全没有任何亚洲形象出现。在“外观”三栏中,外表被刻意设置或描绘成“有吸引力”的 亚洲形象仅有1.7%,2.1%和0.7%,比倒数第二低的西班牙族群低了至少3-5倍。7年中779位导演仅 有19位是亚洲人。7 从这几项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好莱坞在十年前左右,亚洲影视业工作者几乎没有地 位,并且从“吸引力”一栏中可以看出,亚洲族群在外表和形象方面与好莱坞审美有着几乎为零的契合 度,好莱坞对将亚洲(中国)文化搬上荧幕没有显著的意愿。 6 周宁<跨文化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以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东南学术》,2011年,第5期。 7 Dr. Stacy L. Smith, Marc Choueiti, Dr. Katherine Pieper,Traci Gillig, Dr. Carmen Lee, Dylan DeLuca, “Inequality in 700 Popular Films: Examining Portrayals of Gender, Race, & LGBT Status from 2007 to 2014,” USC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2015, https://annenberg.usc.edu/sites/default/files/MDSCI_Inequality_in-700_Popular.pdf.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31 2. 好莱坞输入中国文化的进化史 笔者将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交流分为三大阶段以进行细化的分析。笔者认为,每一个阶段其 实并没有所谓“断代工程”,而是都延续至今,只是潮流和文化运动导致了某一时期不同层次的文化交 流的大趋势。第一阶段是“亚洲脸配角”,为新好莱坞时期(约1950-1980)。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人民有着战争创伤,对娱乐片需求较大。该时期的跨文化交流非常少,对亚洲国 家的认知仅限于技术讨论以及战争历史。这一时期也是被“麦卡锡主义”支配的时期,与中国的文革精 神状态类似。从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由于不良的环境,人们对异文化没有需求,制片方也没有动力跳 出固化印象的思维框架打造真实的异文化元素,纯粹为了添加新鲜感而加入亚洲脸演员,却没有亚洲文 化的介入。在这一个阶段里,好莱坞对亚洲形象的应用是“横暴权力”,影片以主流群体“白人”支配 “亚洲人”为特色。从1953年的007系列开始,早期的绝对反派角色身旁都有一个精通格斗术的亚洲奴 仆,但形象以笨拙和“无法正常言语”为主。 第二阶段为“中国文化初现”。本时期最大特色是亚洲(中国)文化以小众文化出现,携有典型 的“固化印象”,不起到推动剧情或影响主角的作用,而是代表某一非主要角色的势力。本阶段有多个 源头,最早来源可追溯至1913-1940年间多部“傅满洲”系列。傅满洲是家喻户晓的邪恶人物,代表了 西方人对中国人所有的固化印象和恐惧:“瘦高秃头,倒竖两条长眉,面目阴险 ”。再者,1982年《银 翼杀手》的上映掀起了一场对日本、中国文化的慢热潮。这一科幻片成功将中国古典美学如沙漠化一般 点状散开,最终融入欧美流行文化。其三,随着李小龙进军好莱坞,“功夫”正式作为中国形象加入到 西方印象中,作为一种跨文化臆想遗存至今。然而,好莱坞对中国文化有着典型的“片面”剖析——中 国人始终以“功夫”形象出现,甚至五位进入好莱坞的中国男演员——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周润 发、甄子丹中有四位都是武打出身。笔者认为,该现象是近代中国与西方新世代的人交涉逐渐增加之 后,成为了一种“文化他者8”——西方的思想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正式步入现代化,在同一时期,中 国代替了伊斯兰(波斯)文化和古埃及、古罗马文化,帮助了这一时代的西方确认自己的世界观。对于 好莱坞来说,其实对国际形势上较弱的中国的现实进行准确刻画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只需要作为一种 “文化臆想”,一种用于满足将本土文化与外在文化做出联系的假设性构想,存在于西方民众的印象当 中。这种文化臆想可以是对外在文化进行崇拜或贬低,因而得到对本土文化的优越感或给予自己发展中 的明确目标,以满足本土文化中人们精神上的需求。 第三阶段可以细分为两个时期。在前期阶段,随着中国响应全球化热潮,中国的市场逐渐超越了北 美市场占据好莱坞的主导地位。好莱坞将重心放在了“植入中国广告”上——借用中国的城市乡村为背 景,或植入中国投资方的广告,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从而吸引票房,而实际的剧情与该背景有着较少 关联。例如,《变形金刚4》借用了香港作为取景地,其中加入了些许“香港式居家”的元素。最终电 影的效应使该居民楼成为“网红打卡地”,同时中国地区票房达到了11.04亿,超越了北美票房;《独 立日2》大幅度植入中国影视公司的广告,例如“腾讯视频通话”和“蒙牛牛奶”,也动用了当时大红 的杨颖为女主角。然而,广告植入的行为在中国地区没有达到预期的“文化共鸣”效应,反而引起了部 分观众的反感。以《变形金刚》五部曲来说,中国企业广告逐渐从“广告牌”步入更多与剧情和角色有 交互的、能够展现品牌特性的产品9,例如《变3》男配角喝伊利舒化奶,《变4》中中方军队驾驶着广 汽传祺GS5和李冰冰飙车戏出现的GA5。笔者认为,从宏观层面上看,植入广告是中国宣扬文化的一种 8 周宁<跨文化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以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东南学术》,2011年第5期。 9 宋心蕊、燕帅《中国品牌\"砸\"进好莱坞大片 电影植入广告需更用心》,2016年,https://media.people.com.cn/n1/2016/0629/c40606- 28505594.html。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32 全新思考途径,以品牌文化为破冰船,拖动着更深奥的古典文化进行思想传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 对这类传播只有商业合作上的兴趣,而中国真正意图上的文化传播却被视为“思想殖民”——这可以从 孔子学院在欧美各国遭到抵制的现状得到侧面论证。孔子学院意在通过语言传播中国文化。我们从当今 中美政治交涉中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将“中国崛起”解读为“西方衰落”10,因而推理出“中国威胁论”, 是一种逆向的自我意识的启发。然而在微观尺度上,植入广告行为即使有着商业上对跨文化交流旁敲侧 击的作用,《独立日2》也证明了过度植入会使得观影体验大幅降低,导致观众对电影的不良体验,失 去了文化交流的作用。 第三阶段的后期阶段,是2020年的《花木兰》所开启的“全亚洲剧组”。由于该片是新文化交流模 式的第一部,笔者将通过分析本片来探究现阶段跨文化交流的成功与否。中国官媒《环球日报》引用中 国影评人石文学表示“迪士尼《花木兰》未能准确讲述中国故事,只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元素及象征 混合体’。11”大量影评显示:《花木兰》有着几大致命错误:一,篡改中国文化历史背景:花木兰的 年代应该对抗的是匈奴人,电影却为了凑应女性主导而将反派改成了一个女巫,而女巫一概念在中国是 不存在的;二,滥用中国元素,如红灯笼被挂在祠堂里这种被忌讳的行为,及额黄妆使用了西方浓郁的 色彩等,这些是有着特定场合的文化元素,并不适用于所有场景,以及花木兰的家乡“福建土楼”与原 著的“可汗大点兵”中“可汗”一蒙古名称不符,抑或人物的行为不符身份,例如妃子们在政要宫殿前 散步;三,将中国文化概念西方化:电影中引入了“气”一概念,却被草草描述为“超能力”。综上所 述,导演团队只是宣传了一个“西方眼中的中国电影”,没有对该片涉及的文化背景做等量的调查,而 以自己美式认知随意拼接文化细节,导致对中国文化的误读。《花木兰》虽然是传奇性质的影片,但由 于宣传阶段以“代表中国文化”作为主流,导致事实与期望相违,可见是一部失败的跨文化尝试。我们 不得不提到梦工厂的《功夫熊猫》三部曲。《功夫熊猫1》将格局局限在功夫,大量运用了中国特色的 元素;第二部拓展了世界观,以“功夫之死”更深层地探讨“功夫”的概念,加入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特 征、古今和中西文化对比;第三部却是乘着潮流以商业为目的,剧情上的欠缺和过浅的思想深度使得口 碑不尽人意。该系列贯穿了好莱坞对中国的跨文化交流的不同阶段。 综合三个阶段的分析,好莱坞对亚洲文化的交流其实是单向的,其了解和应用多是基于印象和猜测 而不是实地考察。这种跨文化形象的应用现象直接表现了当今各种文化的关系,证明了跨文化形象在任 何文化里都是不可缺失的一环:他者文化将以一种高于或低于自身的“臆想”状态出现,而具体高低则 完全取决于人民对该文化体系下的群体的印象和态度。 3. 中国的审核标准对美国电影的输入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电影管理条例》第25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 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 文化传统13”的电影将不得被引进或必须经过删减。这极大地打击了美国文化对中国输出,主要体现在 减少电影情节所能携带的信息。笔者发现,该条例在实行中有着“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原则,许 多沾边的情节都无法幸免。首先,电影中不得呈现负面的中国形象。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中影公司合拍 10 周宁<跨文化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以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东南学术》,2011年第5期。 11 《 < 花 木 兰 > 还 未 公 映 就 遭 口 碑 滑 铁 卢 ? 明 日 正 版 上 映 等 你 验 证 争 议 》 , 搜 狐 ( 2 0 2 0 年 9 月 1 0 日 ) , h t t p s : / / w w w . s o h u . com/a/417854612_99894596。 12 《<花木兰>是烂片,但误读中国文化不是它的原罪_木兰辞》,搜狐(2020年9月13日),https://www.sohu.com/a/418113174_120176266。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864.htm。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33 的《功夫梦》中,将负面形象的中国同学和武术老师桥段直接删除。美国影评人认为这为了通过审查做 出的删减直接扭曲了故事的走向。14 2012年《007Skyfall》中,中国保安被枪杀的一幕被删减。第二, 任何有暴力血腥场面的情节被删除,例如《生化危机6》、《金刚狼3》等。第三,许多与同性恋或多 或少沾边的情节被完全删除。例如《绿皮书》中仅五秒的透露主角是同性恋的重要镜头、《波西米亚狂 想曲》删减了关于同性恋镜头的四分钟,将“性取向”改为“性生活”等等。笔者猜测这是因为中国 在某些当前正在发生的思想运动上仍处于较保守的态度。虽然按照审查制度该类镜头是不纯洁、不正 当的,然而在西方国家,很多该类电影被定为PG18甚至PG13,足以说明国家之间理念的不同。笔者认 为,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美国电影将自己的艺术观念、历史问题等非常有价值的文化引入中国,即使在 放低格局来看,也对电影内容的表达造成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审核标准使得美国影视业对中国进行 文化输出的意愿降低,对跨文化交流造成影响。 (三)中国电影的交际 中国电影也有文化输入的尝试,却与好莱坞有相似之处。诸多在中国有着极高票房和口碑的电影, 包括《战狼2》、《疯狂的外星人》、《唐人街探案2》都以美国人为主要负面角色。以《唐人街探案2》 为例,纽约被设置为剧情背景,而电影核心内容却是中国人的故事,美国人被设置为“路人”角色,有 着许多带枪的街头混混、摩托帮,充斥着暴力暗示,主要美国反角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大块 头15,实为丑化。《疯狂的外星人》甚至因怀疑“辱美”而在北美地区下架。可见,单向跨文化交流也 是一个双向的现象--中美双方对彼此都进行“文化臆想”式的文化输入,利用跨文化形象满足自己文 化的自我意识。这是一个跨文化交流很难逾越的障碍。 中国电影入围美国奥斯卡奖项及其他奖项也是美国专业人士对中国电影有着一定的认可的证明。在 中国进入美国电影市场的这些年里提名及获奖的电影包括《卧虎藏龙》(2001)及《英雄》(2002)。 《英雄》及《卧虎藏龙》均有中国功夫的成分,拥有文化共性,容易理解。《英雄》是张艺谋独具一格 的表现主义影像,包括其叙事风格、颜色意象、人物形象反差等,在影视史上堪称无双。而《英》最核 心的思想则是探讨“英雄”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西方文化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主流,而中国文 化则是一种“共同记忆”,是每一个人心中的大义。该片激发西方人民通过“英雄”这一流行概念来接 触中国截然不同的思想背景。此外,还包含了一些较为壮观的场景,例如影片中秦军十万人马攻城,万 箭射向城都的画面也被许多西方民众堪称一大伟观。《卧虎藏龙》是李安导演对于中华武术的一种新颖 诠释。对中国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并没有想象中的好看,但是对于美国民众来说,《卧虎藏龙》无疑 是成功的,且于北美破了1亿美元票房大关,带给西方电影届的冲击是极为强烈的。这是因为《卧虎藏 龙》这部电影在拍摄及剪辑中都引入西方的叙事技巧并扩大情绪与价值观的普遍性,既不失中国传统文 化的基底,又能够达到国外观众意想不到的“中国风”,令他们觉得《卧虎藏龙》这部影片是有着文化 和商业的价值的。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民对于中国影片逐渐拥有突破其“文化臆想”、 深入探究真实的中国文化本质的意愿,不可不谓是一大成功。 14 《内地院线片删减镜头全集,看不到的都在这里》,知乎(2019年12月22日),https://zhuanlan.zhihu.com/p/98805476 。 15 《中国电影里的美国人形象,如此不堪!》,蛋蛋赞(2019年2月23日),https://www.twoeggz.com/news/13582514.html 。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34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电影作为一个历史和行业,宏观来看固然起到了推动文化交流的作用,但深 层次却反映出了该类文化输出背后的推动源头与文化交流有偏离甚至反作用。电影是跨文化交流的推动 者,同时也是其必然的产物。电影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东西文化交流的缩影。跨文化交流具有轮回性 (随着国际势力之间的攀比,在弱与强两类文化自我臆想中变化),又有着垄断性(在一次次的思想革 命后彻底重新洗牌)。文化之间的认知理解自古以来便是为了填补本土文化的自我意识中缺失的外来因 素。这个因素正是促使文化不断进步更迭的关键点。如今,在21世纪,人们的思想随着全球化的趋势 迎来了又一场革命性的颠覆。电影作为艺术界的一颗新星,将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新阶段肩负着更重的使 命。笔者相信,电影的发展是人们思想的结晶,当我们秉持着对现今社会趋势正确的认知,定能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跨文化”。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35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 Adam Vincent Skov, B.S.《China’s Influence on Hollywood中国对好莱坞的影响》,美国俄亥俄州:俄亥俄州立 大学,2016。 2. 蛋 蛋 赞 《 中 国 电 影 里 的 美 国 人 形 象 , 如 此 不 堪 ! 》 ( 2 0 1 9 年 2 月 2 3 日 ) , h t t p s : / / w w w . t w o e g g z . c o m / news/13582514.html。 3. 丁汉青<电影生产方式与票房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见《国际新闻见》,2016年。 4. 费孝通 《乡土中国》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6年。 5. 郭荆璞《一文读懂中国电影产业:核心数据与未来趋势》,北京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6. 《<花木兰>还未公映就遭口碑滑铁卢?明日正版上映等你验证争议》,搜狐(2020年9月10日),https://www. sohu.com/a/417854612_99894596。 7. 《<花木兰>是烂片,但误读中国文化不是它的原罪_木兰辞》,搜狐(2020年9月13日),https://www.sohu. com/a/418113174_120176266。 8. 木勝玉,徐前《探路主流電影商業化》,2020年,https://yn.people.com.cn/BIG5/n2/2020/0904/c372315- 34272026.html。 9. 《内地院线片删减镜头全集,看不到的都在这里》,知乎(2019年12月22日),https://zhuanlan.zhihu. com/p/98805476。 10. 宋心蕊,燕帅《中国品牌\"砸\"进好莱坞大片 电影植入广告需更用心》,2016年,https://media.people.com.cn/ n1/2016/0629/c40606-28505594.html。 11. 王冰霜《谈跨文化交际下电影片名的翻译》,2020年,https://www.zhazhi.com/lunwen/whls/kwhjjlw/217458. html。 12. 文娱商业观察,《影视产业2010-2019:电影票房从100亿到643亿,视频网站主导剧集行业重塑升级》(2020年1 月2日),https://36kr.com/p/1724929900545。 13. 新 华 网 《 好 莱 坞 包 裹 的 种 族 歧 视 》 ( 2 0 1 5 年 1 0 月 2 9 日 ) , h t t p : / / w w w . x i n h u a n e t . c o m / w o r l d / 2 0 1 5 - 10/29/c_128370145.htm。 14. Xzbu论文网. (n.d.). 浅析美国新好莱坞时期(1960—1980)类型电影的复苏. 搜论文。 15. <中国品牌植入好莱坞电影的策略研究>,2016年, https://xb.sut.edu.cn/sk/fileup/HTML/1674-0823%EF%BC%8 82016%EF%BC%8904-0300-06.shtml。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index.htm。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 content_61864.htm。 18. 中国中央电视台《普京客串“毒舌影评人”:<冰海陷落>一听就是烂片》(2018年12月4日),https://news.cctv. com/2018/12/04/ARTIQcyc1Ik9Z6rKeU0mMmQa181204.shtml。 19. 周宁<跨文化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以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东南学术》,2011年,第5期。 英文文献 1. 2020 worldwide box office. (n.d.). Box Office Mojo. Retrieved December 5, 2020, https://www.boxofficemojo. com/year/world/?ref_=bo_nb_in_tab. 2. Dr. Stacy L. Smith, Marc Choueiti, Dr. Katherine Pieper, Traci Gillig, Dr. Carmen Lee, Dylan DeLuca. Inequality in 700 Popular Films: Examining Portrayals of Gender, Race, & LGBT Status from 2007 to 2014. USC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Last modified 2015. https://annenberg.usc.edu/sites/default/files/ MDSCI_Inequality_in-700_Popular.pdf. 3. Kira Schacht. What Hollywood movies do to perpetuate racial stereotypes. DW Made for Minds, 2019, https:// www.dw.com/en/hollywood-movies-stereotypes-prejudice-data-analysis/a-47561660. 4. Samuel Huntington.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Simon & Schuster, 1996. 5. Song, X. Hollywood movies and China: Analysis of Hollywood globalization and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China's cinema market. SAGE Journals. Last modified October 6, 2018.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 2059436418805538 6. Wang. Cinematic Cultural Diffusion: American and Chinese Films. The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Last modified 2016. https://web.uri.edu/iaics/files/XXV1%E2%80%93WANG-Ning.pdf. 7. Xinhua. \"Films bridge for China-US relations. \" Global Times. Last modified April 18, 2019. https://www.globaltimes. cn/content/1146502.shtml.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36 探讨新中两国学生对华族传统绘画艺 术传承的理解 作者:郑丽娜、向秋宇 学校:德明政府中学 责任编辑:韩淑珍老师 内容摘要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年轻人更倾向于把时间花在使用现代科技和追 随流行文化,不愿意投入精力去了解先辈们创造和流传下来的传统绘画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传统文 化艺术逐渐消逝或被遗忘。那么,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保留和传承还有必要吗?在今日,又有多少年轻人对 华族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对它的传承有浓厚的兴趣呢?本文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中两国学生对华族 传统绘画艺术传承的理解,并分析他们对于学习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态度,进而提出培养和提高两国学生对 华族传统绘画艺术兴趣的建议。 一、引言 华族传统绘画艺术也被称为中国画。中国画指的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所创作出的绘 画。这其中包括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信息超燃的 时代。越来越多年轻人更倾向于把时间花在使用现代科技和追随流行文化,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去了解先 辈们创造和流传下来的传统绘画艺术,让我们不禁思考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保留和传承还有必要吗?随 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传统文化艺术逐渐被遗忘甚至消逝。如今,又有多少年轻人对华族传统文化有深刻 的了解?更别谈论对其有浓厚的兴趣了。本文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中两国学生对华族传统绘画艺术 的传承的理解,并分析他们对于学习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态度,进而提出一些加强培养和提高两国学生 对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的建议。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37 二、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1. 对比分析新中两国学生对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的理解与重视程度 2. 比较分析新中两国学生对华族传统绘画艺术传承的看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并以新加坡和中国两地的13至18岁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 象。本研究的问卷调查通过应用程序发给新加坡和中国的学生,并收到65份来自中国的问卷回答和74 份来自新加坡的回答。由于新中两地共回收的问卷数量略有差距,本论文将以百分比进行数据分析及比 较。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两国学生是否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 图一显示,75.5%的新加坡学生表示不太理解甚至完全不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只有24.5%的新 加坡学生表示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相反的,有高达60%的中国学生表示自己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 术,仅有40%的中国学生表示不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 对比两国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学生明显比新加坡学生更加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只有1.5%的中国 学生选择“完全不理解”的选项,而新加坡学生则多达31%。这表现出了两国学生对华族传统绘画艺 术的理解有着显著的差距。许多新加坡学生虽然身为华人,但却对自己的华族身份和文化根源一知半 解,甚至对传统绘画艺术处于无知的状态。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38 相反,较少中国学生完全不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这或许和学生所成长的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 中国学生身处中国,自然会接触和见识到更多有关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作品。相比之下,新加坡是一个 多元种族社会,再加上中华文化在本地流传时,也吸收了本地的元素。因此,新加坡学生所接触的文化 和认识的传统中华文化更多偏向于多元化的,新加坡学生也较少接触到的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种种方面。 中国学生则有大环境的优势,在耳濡目染下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因此中国学生比新加坡学生更理解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为了调查新中两国学生对华族绘画传统艺术认知能力的准确度,调查问卷中的第二题加入了干扰性 选项,以辨别出不懂装懂的学生。该问题的正确选项包括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和白描。虽 然有41%学生表示自己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但是选择重彩和浅绛分别是29.5%和31%的同学。这 代表有些学生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自我认知和真实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该题的错误选项包括油画和抽象画,受访学生当中共有29%和21%的学生分别选择了这两个选 项。这表示虽然一部分学生不能百分之百准确选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手法,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大致懂 得哪一些艺术手法明显不属于华族传统绘画艺术。不过,这有可能是因为学生接触了欧洲艺术文化,对 欧洲著名的油画家和抽象画家有所理解,所以自然地把油画和抽象画排除掉。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39 (二)两国学生是否认为自己的国家重视华族传统绘画艺术 图三显示,将近70%的新加坡学生认为新加坡不太重视或完全不重视华族传统绘画艺术。反之, 仅约30%的中国学生认为中国不太重视或完全不重视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调查问卷中,两国学生都提 到自己基本上看不到国家在积极宣传华族传统绘画艺术,更有学生受访者表示“随着社会的科技化,很 多传统文化在渐渐地淡化与流逝”。笔者从中观察到两国学生认为各自的国家更加愿意把精力和经费投 入到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似乎并没有跟上世界的脚步,处于被忽略的弱势地位。此外,一些中国学生 表示,大部分公立和私立高中在高中阶段不开办美术课程,即使有美术课偶尔也会被被其它科目取代课 时。这突出中国在高中教育方面减少对教导传统文化的重视,更倾向于培养学业优秀的学生。即使一些 学府坚持保留美术课程,在实际落实课时上也遇上困难。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中国学生认为中国是重视华族传统绘画艺术。图三显示将近70%的中国学 生认为中国比较重视或非常重视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而只有约30%的新加坡学生认为新加坡比较重视 或非常重视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许多中国学生提及中国政府虽然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绘画艺术,却也因为 过度注意忠于原态的传承而忽略了传统艺术也有必要与时并进才能获得年轻人青睐这一关键点。这看法 透露了中国虽然注重传统艺术的传承但仍较少学生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传统艺术。其他中国学生还提 到电视节目经常播放文化和文物相关的节目,让更多人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在 高中教育方面削减对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视是因为学校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教数理科和文科以准备国 家高考,因此在这阶段暂时放下传统艺术教育和传承。然而,这并不表示中国不重视传统艺术文化。中 国毕竟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灿烂丰富的国家。华族传统艺术象征着华族文化的特色,因此中国仍 坚守文化传承,积极通过其它渠道——例如电视节目和博物馆的兴建——来宣传这伟大的传统艺术。 相反的,仅约30%的新加坡学生认为新加坡比较或非常重视华族传统绘画艺术,但是其中也有学 生提到新加坡还是会偶尔举办关于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比赛与展览。笔者认为新加坡政府虽然尝试过推 广华族传统绘画艺术,但由于现代的新加坡年轻人过于西化,不大对华族传统绘画艺术感兴趣,所以政 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并没有收获太大的效果。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40 (三)两国学生自己是否重视华族传统绘画艺术 图四显示,100%的中国学生都重视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相比之下,18%的新加坡学生不太重视或 完全不重视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这些数据可能和学生们所生长的环境有关联。中国学生或许从小就从老 师家长教育中得到中华文化的全面灌输。相比之下,新加坡学生生长在一个多元种族的环境,除了重视 自身的华族文化同时也重视其他种族的文化。因此中国学生对华族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的感触和情感联 系,认为本身更有责任重视华族传统绘画艺术。 (四)两国学生是否知道当地推广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机构 图五显示,新中两国仅11%的学生注意到一些当地机构在推广华族传统绘画艺术,两国高达89% 的学生并不知道任何在积极推广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当地机构。这表示两国政府与社会机构对于推广华 族传统绘画艺术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力没有突破性的效果,也就无法让他们对华族传 统绘画艺术产生兴趣,而在发扬这优良的传统文化上也就遇到了阻碍。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41 (五)两国学校是否积极推广华族传统绘画艺术 图六显示,49%的中国学生通过学校举办的课程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而66%的新加坡学生是 通过学校举办的课程来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虽然两国学校都尝试着推广华族传统绘画艺术,但是调 查显示新加坡学府在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这很可能与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有关:中国的教 育制度过度强调学业成绩,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教导。对于很多中国家长来说,孩子的学业成绩重中之 重——成绩会影响到孩子以后考得大学,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工作。然而,孩子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并 不会对他们的未来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只是让孩子增长知识,让他们更有文化。现代的父母并不在意这 些,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既然家长们都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理解 华族传统绘画艺术,那么学校自然而然地也忽略了这个领域,创造出一个让家长满意的课程和学习安 排。 相比之下,新加坡统一的教育制度提供学校良好的条件,让各所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教育政策与方针 更好地教导和宣传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过去十几年,新加坡被贴上了“文化沙漠”的标签,而政府已经 着手通过教育渠道努力撕掉这个负面标签。其中,政府希望逐渐洋化的新加坡华人更加看重自己的华族 文化而积极推广各种课程,希望可以激发同学们对华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六)两国学生理解和学习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意愿 图七显示,87%的学生愿意花时间理解和学习华族传统绘画艺术。其中有更多学生愿意每个月有 一次学习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机会。在课业繁忙的生活中愿意每个月抽出一点时间来理解华族传统绘画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42 艺术,可以看出学生们还是有意愿加深对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理解。剩余13%不愿意花时间理解与学 习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学生们由于缺少接触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机会,而不明白先辈们花几千年传承下 来的文化有多么可贵。政府和社会机构积极加强宣传华族传统绘画艺术、学校多加重视华族传统绘画艺 术,都很有可能帮助这些同学们改变想法。 (七)华族传统绘画艺术是否能广泛有效地在两国继续传承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两国的学生对待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还是保留积极和开放的思想。虽然现代年 轻人对传统文化并没有像长辈们如此看重,但他们还是对传统文化保留着尊重和敬仰的态度。他们缺少 的是动力以及接触和学习这些文化的平台。首先,缺乏动力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政府的推广还不够妥善全 面。政府对现代科技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使很多学生情愿花时间学习电脑编码之类的课程,却不 愿意学习传统文化例如艺术文化。再者,学校过于看重数理科和文科的成绩,使很多学生不愿意牺牲自 己的时间来接触华族传统文化。这导致很多学生不敢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培养自己对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 兴趣。然而,如果政府、社会机构和学校愿意更加看重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这会成为学生们学习 的动力。学生们已经有意识到文化传承的伟大和重要性,有了这个动力后,相信有更多学生愿意付出时 间和精力去理解、鉴赏和学习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而华族传统绘画艺术必然可以成功地在两地发扬光 大。 四、建议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笔者认为要在两国进一步推广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政府、社会机构和学 校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让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培养和提高两国学生对 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 (一)社交媒体 现代的年轻人都是数码原住民,从小就接触科技,擅长使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特色就在于影响 力大。很多网红都拥有很多“追踪者”,也就是他们的粉丝群。这些追踪者追捧网红并且愿意跟随网红 步伐的现象称为“网红文化”。政府和社会机构可善用网红文化浪潮趋势,与更多网红携手合作,推广 华族传统绘画艺术,借助网红的影响力达到宣传和推广的实际效益。这样便可以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并认 识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而他们更会以这些网红为榜样,进一步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有了更多人对华 族传统绘画艺术有兴趣,其传承下去的希望就会更大。 (二)课堂活动(亲手体验) 学校是个培养学生兴趣的地方,从小让学生动手接触传统绘画艺术,有助于推广与保留传统绘画艺 术。学校给学生安排的课程辅助活动中,应该包括传统绘画艺术课程。学校可以通过这些课程教导学生 传统绘画艺术的起源,与此同时教导传统绘画艺术的技能和鉴赏方法。虽然传统绘画艺术在年轻学生群 体中较不流行,但参与这些课程仍是教育下一代和保留传统绘画艺术精髓的不二法门。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43 (三)电视剧和网络电视剧 由于参加活动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看电视剧了解华族传统绘画艺术是相对轻松的方法,这 可能会更受年轻人的青睐。通过邀请年轻人们喜爱的演员和明星来当主角,再配上有意思的故事情节, 这些电视剧可以加入一些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元素来推广华族传统绘画艺术,让年轻人产生兴趣。例如 中国在2020年推出的新剧《鬓边不是海棠红》,这部电视剧的剧情主要讲的就是京剧文化。这部剧的 主演包括黄晓明、佘诗曼、尹正等明星。他们的粉丝会通过观看他们的电视剧而更加了解京剧文化。其 中,一名用户在豆瓣电影的网页上留言“首先,这部剧,我看完后,想了解京剧了,做到这一步,对于 我这个小小的观众就是很成功了。”1同时,在2020年10月23日Netflix也推出了一部关于西洋棋的电视 剧《The Queen's Gambit》。电视剧播放后获得大量的观众,在推出的前28天已有高达六千两百万观 看数。从10月到11月,Google上西洋棋的搜索次数翻倍。这证明这部剧成功地引起了观众对西洋棋的 兴趣,也令更多人想要学习西洋棋。因此,笔者相信如果能够拍摄有关华族传统绘画艺术的电视剧,一 定能够为传承华族传统绘画艺术尽一份力。 五、研究局限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大多来自新加坡各所中学和高中学府以及中国3个不同省份的个别学校。中国地 域广大,各地教育条件和发展程度不大一样,因此较难统一归类进行抽样分析研究。而且,此调查针对 的是13至18岁的学生,并不能象征性代表整个青年群体的看法。因此,论文图示数据仅供参考,不做 权威数据引用。 六、结语 若要确保华族永恒不变的精神延续不断,就必须注重文化的传承。注重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也包括推 广华族传统艺术文化,争取更多年轻华人对它的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出更优秀的创作,进一步推动和发 扬独特的华族文化。笔者认为华族传统绘画艺术是否能够成功传承下去要看政府、社会和学校对其的重 视和推广程度。毕竟现代年轻人比较现实,偏向于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如果学习华族传统绘画艺术不 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利益,那么很少有人会愿意腾出时间去接触博大精深的文化。政府、社会和学校对华 族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视可以给年轻人带来学习这类文化的动力。只有年轻人愿意学、愿意保留传承,具 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华族传统绘画艺术才能在创新中继续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 1 豆瓣电影,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291088/reviews?start=400。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44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 《国画》百度百科 [2020-10-2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BD%E7%94%BB/5323。 2. 《近百年中国画发展的现状与弊端》 (2016-11-26)[2020-10-24] ,http://www.360doc.com/conte nt/16/1126/00/18783098_609560175.shtml。 3. 丘程光《书法在新加坡》[2020-10-24] ,http://www.dl-library.net.cn/publication/pub_content.php?id=55。 4. 人民艺术收藏网《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2017-11-22)[2020-09-19] ,http://www.rmysw.com/a/art- news/zonghezixun/2017/1122/1687.html。 5. 王 贺 《 中 国 传 统 绘 画 的 继 承 与 发 展 》 ( 2 0 1 7 - 0 8 - 1 7 ) [ 2 0 2 0 - 1 0 - 2 4 ] , h t t p : / / w w w . b f w x . o r g / a / yishu/2017/0817/8566.html。 6. 学术杂志网《绘画对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2014-03-16)[2020-09-19] ,https://m.zhazhi.com/lunwen/whls/ ctwhlllw/60001.html。 7. 中国华人书画网《国画精粹传承正在流失》,搜狐(2017-10-03)[2020-09-19] ,https://www.sohu. com/a/196181971_297308。 8. 祖莪《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体系的继承与延续》(2017-05-19)[2020-10-24],http://www.sjy-art.org/xs/ xsyj/201705/t20170519_6213047.html。 英文文献 1. Steinberg D. “Netflix's 'Queen's Gambit' Sparks a Chess Boom-Here's How to Get Started.”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ccessed 25 November, 2020. https://www.wsj.com/articles/netflixs-queens-gambit-sparks-a-chess- boomheres-how-to-get-in-on-it-11606332062.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45 对比抖音对新中青少年的心理影响 作者:李景宏、肖博仁 学校:华侨中学 责任编辑:刘茜老师 内容摘要 近期,抖音已成为新中两国青少年的主要休闲媒介。本文将从学生和专家的视角进行数据调查及采访, 尝试分析新中两国青少年使用抖音的习惯与方式,以及抖音对新中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影响,并提出解决方 案。通过研究,本文发现抖音确实对两地学生造成了影响,这些心理层面的影响体现在注意力与学习习惯、 审美观、道德与价值观、世界观、就业观和人际关系的感知。 一、引言 据《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 用户使用率为78.2%。由于短视频的碎片化、互动性、丰富性、嵌入性等特征很好地迎合了青少年受众 的网络社交需要,短视频逐渐成为青少年的“新宠”。国际版的抖音在新加坡的下载率已超过150万, 差不多5分之1的人都下载了抖音。可见,新中两国的青少年都习惯,酷爱使用抖音。现代青少年过于 沉迷于短视频平台,他们过度在乎通过短视频平台以点赞率等方式所获得的认可。这些现象越来越明显 与严重,因此了解并探讨这些现象将是重中之重。那么,从青少年角度来看,抖音为什么那么吸引青少 年,他们喜欢什么类型的内容?那这些内容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本论文将通过研究新中两国 青少年使用抖音的习惯,和之后所产生的心理变化来了解两者之间的特点与差异,以及根据未来的趋势 给予建议。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46 二、研究问题 (一)研究方法及对象 本论文采取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抽样调查、资料收集和专业咨询这三种方法进行研究。 专业咨询方面,通过对新加坡专业青年辅导机构 (TOUCH Community Services) 的辅导员进行采访来 获取专业信息。问卷调查分为新加坡问卷与中国问卷,调查对象是新中两国13至19岁的青少年;分别 来自新加坡与中国1的几所中学、初级学院、初中与高中。笔者收回的有效问卷共162份,新加坡学校为 80份,中国学校为82份。 (二)关键词界定 心理的学术定义2为人类大脑的机能,心理是脑对客观实在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在很大程度上 和一个人如何使用感官去摸索周遭事物,思考其中的因果关系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此论文的研究对象 是年龄13至19岁的青少年,笔者将心理影响主要定义为和青少年生活切切相关的四个方面: 注意力和学 习习惯、审美观和道德与价值观、人际关系的感知以及人生与世界观。 (三)文献研究 抖音近几年才开始风靡全球,所以相关的研究还较为缺乏。许多前人的研究专注于用户的心理特 征,如《从受欢迎短视频看当代年轻人心理特征——以抖音为例》3就提到了抖音用户普遍会体现出崇 尚外在美,寻求归属感和期待被认可的心理倾向。另一篇硕士论文《抖音APP青少年用户使用情况、问 题 及对策研究 》4也提到了抖音里畸形、低俗化的信息必然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误导,由此引发青 少年一系列认知成人化的行为。虽然如此,许多前人的研究都缺乏对抖音的内容特色和功能进行研究。 本文首次对比抖音对新中两国青少年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并探讨造成这类差异的原因。 (四)抖音的内容特色 1. 根据用户需求制定内容,个性化推送 首先,抖音的特色在于它独特的算法,它能够通过用户的观看习惯与爱好推送类似的视频内容。通 过抖音独特的“为您推荐”功能,用户能自由地探索自己喜欢的领域。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体 验,因为它能以量身定制的方式确保用户能够不断循环地观看令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变得欲罢不能。其 次,从一个青少年心理的角度来看,这特色在很大的程度上也能强化他们自身的心理倾向,使他们更坚 信于自己所信仰的人生观念。 2. 短时间吸收大量的信息 抖音的另一个特色在于它所承载的短视频文化。在信息爆炸时代,生活忙碌的青少年无法花大量的 时间在娱乐上。抖音的每则视频都控制在15秒内,以清晰直观的方式传递信息,并将音乐,搞笑,创 1 中国的受访者来自陕西省,江苏省,海南省,四川省,吉林省,广东省,福建省,湖北省,浙江省,山东省,上海市与北京市。 2 蒋大鹏《从“心理”定义引出的三个重要问题》(云南:云南教育学院,1987)。 3 解金鹏、邓永芳《从受欢迎短视频看当代年轻人心理特征 - 以抖音为例》(江西:江西理工大学, 2019)。 4 徐家平《抖音APP青少年用户使用情况、问题 及对策研究 》(河北:河北大学, 2020)。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 247 意三种元素结合起来,因而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的年轻观众。青少年也能善加利用每天的碎片时间来吸收 大量的信息。 3. 草根化的个人媒体模式 抖音的个人媒体模式(user generated content) 加速了新媒体的“草根化”。在抖音上,人人都能 发布内容,人人都能“红”,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抖音的低门槛给予每个人自由的空间来 表达自我,青少年所发布的作品能够被各社会人士“点赞”、“评论”和“模仿”,这让生活平淡,成 绩平平的青少年也能获取成就感。当然,“草根化”的媒体模式导致抖音上的内容过于复杂化,缺乏一 定的正规与正当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新中青少年使用抖音的现状 图1显示,大多数的新加坡和中国的受访者选择“一天一次以上”的选项,分别占了43.45%和 35.4%,这说明抖音已逐渐成为青少年的主要娱乐途径。图2显示28%的中国学生表示自己会在抖音花 上30分钟至一小时,新加坡则有40.5%选择了此选项。抖音属于较新颖的社交媒体平台,它在中国大陆 的受欢迎度已和微博,QQ等平台不分上下,而在新加坡甚至能堪比如Instagram的西方平台。30分钟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SYMPOSIUM RESEARCH JOURNAL 2021

文化 248 足以让用户观看至少120部短视频,里头庞大的讯息量考验了人们在短时间内的记忆承载能力。因此, 用户无法对内容进行批判,长期接触过于复杂的信息将会导致负面的心理影响。另外,选择“30分钟以 下”的新加坡学生为29%,少于中国学生的47.6%,由此可见新加坡学生对抖音的喜爱,甚至依赖会比 中国学生更高。 图3显示两国大部分的学生表示自己青睐于使用抖音的原因是视频时间短。相比之下,选择“视频 时间短”的新加坡学生高达51.4%,此数据明显比中国学生的39.0%多出了一截。笔者认为造成差距的 主要原因在于短视频文化在两国所发展的程度不一。根据笔者观察,虽然短视频文化在中国发展得如火 如荼,但抖音是近几年才受到关注,其他像“快手”5的类似平台也都是抖音的主要竞争对手。反观新 加坡,Tiktok已被广泛认为是短视频平台中的佼佼者,因此抖音在新加坡比在中国更受欢迎。其次,值 得一提的是,高达60.0%的新加坡学生和46.3%的中国学生都表示抖音的内容比较逗趣为他们倾向于使 用抖音的原因之一。这说明抖音需具有极高的娱乐效果,才能广泛受到青少年的喜爱。 5 快手,诞生于2011年3月,最初是一款用来制作、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2012年11月,快手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用于 用户记录和分享生产、生活的平台。 2021年双文化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Chi)2021_FA_HR

The book owner has disabled this books.

Explore Others

Like this book? You can publish your book online for free in a few minutes!
Create your own flipbook